某教学实验楼桩基础设计岩土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 .1 1 3 0 .42 6 .5cBl ∴ 查表取 对于 akf ,取第 ○ 2 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即 125akf kPa 又 9A m2 m2 4n ∴ 9 4 0 . 2 5( ) / 24c p sA A n A n m2 故 a c ak cR R f A 1 5 3 1 0 .1 4 1 2 5 2 《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 共 48 页 第 15 页 1531 35 1566 kN 五桩承台 基桩为非正方形排列,桩间中心距 3 .0 5 .0 1 .7 35a AS n m,桩径 m,承台宽度 m,桩长 m ∴ , 3 .0 0 .1 1 3 0 .42 6 .5cBl ∴ 查表取 对于 akf ,取第 ○ 2 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即 125akf kPa 又 15A m2 m2 5n ∴ 1 5 5 0 . 2 5( ) / 2 . 7 55c p sA A n A n m2 故 a c ak cR R f A 1 5 3 1 0 .1 0 1 2 5 2 .7 5 1531 34 1565 kN 六桩承台 桩间中心距 m,桩径 m,承台宽度 m,桩长 m ∴ , 3 .0 0 .1 1 3 0 .42 6 .5cBl ∴ 查表取 对于 akf ,取第 ○ 2 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即 125akf kPa 又 m2 m2 6n 《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 共 48 页 第 16 页 ∴ 1 6 . 8 6 0 . 2 5( ) / 2 . 5 56c p sA A n A n m2 故 a c ak cR R f A 1 5 3 1 0 .1 4 1 2 5 2 .5 5 1531 45 1576 kN 八桩承台 桩间中心距 m,桩径 m,承台宽度 m,桩长 m ∴ , 3 .0 0 .1 1 3 0 .42 6 .5cBl ∴ 查表取 对于 akf ,取第 ○ 2 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即 125akf kPa 又 21A m2 m2 8n ∴ 2 1 8 0 . 2 5( ) / 2 . 3 7 58c p sA A n A n m2 故 a c ak cR R f A 1 5 3 1 0 .1 4 1 2 5 2 .3 7 5 1531 42 1573 kN 七、桩顶作用效应验算 桩顶作用效应验算时,均应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kS 进行计算。 但资料中所给组合值为基本组合值 S ,换算时可参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的公式 kSS 进行换算。 而这里出于安全考虑,在已知 S 而反算 kS 的情况下,取 k SS 。 同时注意,第九组的计算荷载值均要放大 36%。 另外,按照小组分工情况,本人进行四桩承台和五桩承台的桩顶作用效应验算。 《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 共 48 页 第 17 页 四桩承台 四桩承台共 15 个,即 6 号、 9 号 ~ 16 号、 20 号 ~ 25 号柱下的承台。 验算时,只需验算荷载较大的 1 个,即 9 号柱下的桩基。 ( 1)、最大轴力标准组合 承台埋深 m,平面尺寸为 ,厚度 m,假设荷载作用于承台顶面处。 四桩承台桩顶作用效应验算示意图见图 12。 图 12 四 桩承台桩顶作用效应验算示意图 4 2 7 5 (1 3 6 % ) 44721 .3kF kN 1 0 2 (1 3 6 % ) 1071 .3kM kNm 5 8 (1 3 6 % ) 611 .3kQ kN ∴ 107 61 168kM kNm 20 378kG kN ∴ 桩顶受力 4 4 7 2 3 7 8 1 2 1 2 . 54kkk FGN n kN 1566R kN m a xm a x 2k k kkiF G M yN ny 《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 共 48 页 第 18 页 24 4 7 2 3 7 8 1 6 8 1 .04 4 1 .0 42 kN 1879R kN m a xm i n 2k k kk iF G M yN ny 24 4 7 2 3 7 8 1 6 8 1 .04 4 1 .0 42 kN 0 故满足要求。 ( 2)、最大弯矩标准组合 承台埋深 m,平面尺寸为 ,厚度 m,假设荷载作用于承台顶面处。 4 1 9 4 (1 3 6 % ) 43881 .3kF kN 2 1 2 (1 3 6 % ) 2221 .3kM kNm 8 6 (1 3 6 % ) 901 .3kQ kN ∴ 22 2 90 1. 0 31 2kM kNm 20 378kG kN ∴ 桩顶受力 4 3 8 8 3 7 8 1 1 9 1 . 54kkk FGN n kN 1566R kN m a xm a x 2k k kkiF G M yN ny 24 3 8 8 3 7 8 3 1 2 1 .04 4 1 .0 78 kN 1879R kN m a xm i n 2k k kk iF G M yN ny 24 3 8 8 3 7 8 3 1 2 1 .04 4 1 .0 78 kN 0 故满足要求。 《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 共 48 页 第 19 页 五桩承台 五桩承台共 2 个,即 27—37 号、 36—46 号柱下的承台。 验算时,只需验算荷载较大的1 个,即 27—37 号柱下的桩基。 ( 1)、最大轴力标准组合 承台埋深 m,平面尺寸为 ,厚度 m,假设荷载作用于承台顶面处。 五桩承台桩顶作用效应验算示意图见图 13。 图 13 五 桩承台桩顶作用效应验算示意图 ( 3 1 2 1 2 4 2 1 ) (1 3 6 % ) 57981 . 3kF kN ( 3 2 1 0 4 ) (1 3 6 % ) 1421 . 3kM kNm ( 2 0 3 0 ) (1 3 6 % ) 521 . 3kQ kN ∴ 142 52 194kM kNm 20 630kG kN ∴ 桩顶受力 5 7 9 8 6 3 0 1 2 8 5 . 65kkk FGN n kN 1565R kN 《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 共 48 页 第 20 页 m a xm a x 2k k kkiF G M yN ny 25 7 9 8 6 3 0 1 9 4 2 .05 4 2 .0 kN 1878R kN m a xm i n 2k k kk iF G M yN ny 25 7 9 8 6 3 0 1 9 4 2 .05 4 2 .0 kN 0 故满足要求。 ( 2)、最大弯矩标准组合 承台埋深 m,平面尺寸为 ,厚度 m,假设荷载作用于承台顶面处。 ( 3 0 0 2 2 0 4 8 ) (1 3 6 % ) 52831 . 3kF kN (1 9 7 1 4 5 ) (1 3 6 % ) 3581 . 3kM kNm (6 2 6 3 ) (1 3 6 % ) 1311 . 3kQ kN ∴ 3 5 8 1 3 1 1 . 0 4 8 9kM kNm 20 630kG kN ∴ 桩顶受力 5 2 8 3 6 3 0 1 1 8 2 . 65kkk FGN n kN 1565R kN m a xm a x 2k k kkiF G M yN ny 25 2 8 3 6 3 0 4 8 9 2 .05 4 2 .0 kN 1878R kN m a xm i n 2k k kk iF G M yN ny 25 2 8 3 6 3 0 4 8 9 2 .05 4 2 .0 《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 共 48 页 第 21 页 kN 0 故满足要求。 八、沉降计算 沉降计算时,应该按照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值进行计算。 但是,所给资料中无荷载准永久组合,所以应该进行荷载换算。 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没有准永久组合与标准组合、基本组合的换算公式,所以只能凭经验换算。 一般来说,标准组合值比准永久组合值大 20%,故这里我们可以简单地假定荷载准永久组合值等于 倍最大轴力标准值。 由于本设计中,所有桩的中心间距均小于 6d,故可以采用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最终沉降量。 并且,这里假定采用引孔沉桩技术,不考虑挤土效应,即桩基沉降计算结果不用乘以 ~ 的挤土效应系数。 另外,由于沉降问题必须考虑基础的整体性,所以对于荷载相近、承台形式相同的柱,其基础沉降量可以看作近似相等,只要选择其中一个验算就可以了,而对于荷载相差较大或承台形式发生显著变化的柱,就必须分别进行验算。 同时,整栋建筑呈矩形,竖向刚度较大,并且荷载分布情况是四周较小而中间较大,所以可以判断整个基础是 中间部分(即 B、 C轴)沉降较大,而两边(即 A、 D轴)沉降较小。 因而验算时,应选取横向轴上的桩基进行计算,因为这样可以很直观地反映出整栋建筑的变形情况。 综上所述,选择 ○ 1 轴、 ○ 2 轴、 ○ 3 轴、 ○ 4 轴、 ○10 轴进行计算,而对于 ○ 5 轴、 ○ 6 轴、○ 7 轴、 ○ 8 轴、 ○ 9 轴上的桩基,其沉降量可以看作与 ○ 4 轴相等。 按照小组分工情况,本人进行 ○ 3 轴、 ○10 轴的沉降计算。 ○ 3 轴 ○ 3 轴上有 5 个承台,应分别进行计算。 ( 1)、 10 号柱 10 号柱下承台为四桩承台,其承台形式与 9 号柱下承台完全相同。 又二者土层分布情况也相同,且荷载也近似相等,故 10 号柱下桩基的最终沉降量与 9 号柱下桩基的最终沉降量相同,由同组成员计算结果可知 mm [ ] 200s mm, 故满足要求。 ( 2)、 29—39 号柱 29—39 号柱下为八桩联合承台,其承台形式与 28—38 号柱下承台完全相同。 又二者土层分布情况也相同,故 29—39 号柱下桩基的沉降可参考 28—38 号柱下桩基的沉降,只不过相关比值则取决于二者承台底部附加压力的比值。 《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 共 48 页 第 22 页 竖向荷载准永久组合值 ( 3 9 0 8 2 5 0 8 ) (1 3 6 % ) 0 . 8 6 9 8 1F kN ∴ 基底附加压力 0 1 1 2 2FGp d dA 6 9 8 1 2 0 3 . 0 7 . 0 2 . 1 1 7 . 5 1 . 8 1 8 . 4 0 . 33 . 0 7 . 0 kPa 其值为 28—38 号。某教学实验楼桩基础设计岩土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技术人员掌握设备和操作技能。 12 劳动定员 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和设备操作岗位需要,确定该项目劳动定员为 60 人。 主生产车间劳动定员 主生产车间劳动定员为 51 人。 具体岗位见下表: 主要生产车间劳动定员表 序号 车间名称 一 班人数 二班人数 三班人数 合计 1 原材料制备 8 8 8 24 2 成型码坯 5 5 5 15 3 干燥、焙烧 2 2 2 6 4 码垛推放 2 2 2 6 合计
抗水性能,抗电性能,爆炸破坏小,传爆时,管壁完整无损,对环境没有破坏污染作用,人手握无不适感,抗冲击性能好,传爆性能好,抗火性能。 因此采用这种起爆方法是合适的。 炮孔布置及相关图表 根据设计计算结果,爆破相关图表依次如下所示: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掘进断面 M2 2 炮孔深度 m 平均 34 炮孔数目 个 95 4 岩石坚固系数 1 1015 5 导爆管 发 92 ms 6
湖北 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10 车间负荷计算结果 由该工厂车间负荷表可确定五金厂各车间变电所电力负荷计算表,分别如下表: 表 21 工厂的负荷情况 编号 厂房名称 设备容量 /Kw 需要系数 /Ku 功率因数 车间变电所代号 1 裁剪车间 240 STS1 3 整烫车间 380 2 缝制车间 330 STS2 4 检品车间 140 STS3 5 印绣花车间 90 6 机修车间 180 7
XXX 房产 职位职责 方案 》 《 XXX 招聘管理方案》 《 XXX 房产 绩效管理方案》 《 XXX 房产激励 管理 方案 》 《 XXX 房产 员 工培训管理方案》 四 、项目安排及运做方式 (一)项目时间 (项目时间安排初步定为 5 个月 ,具体 双方协商后再 定) 阶段 工作内容 工作地点 用时(日) 日期 一、项目调研 项目启动动员会议 企业 企业深入接触,相关资料收集 企业 4
在 打造 一个影视基地战略支撑点 ——卡地亚影视基地 ,集 形成影视、商业、娱乐、文化、度假为一体 的 文化产业集群 , 集聚 系统的专业化服务 , 打造国内一流的影视制作基地,提升中国影视产业国际影响力, 以影视产业带动旅游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进一步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地方就业,塑造并提升 市的国际形象与认知度,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2 项目建设的 必要性
间,具有高新科技含量的农林产品在国内 市场竞争中 将居有利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城乡建设对绿化的要求不断提高,苗木花卉需求 稳步增长,其市场前景广阔。 食用植物油是重要的生活必需品。 随着 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快速增长,食用植物油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以草本油料为主,受耕地面积等因素制约,单纯依靠发展草本油料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