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ca1340自动车床)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油孔,锪 Φ8 圆锥沉头孔。 选用 设计夹具。 工序 11:钻 M4mm 螺纹底孔,攻 M4 mm 螺纹孔。 选用 专用夹具。 工序 12,13: 粗铣,半精铣槽。 选用设计夹具。 根据不同工序选择刀具 2,3 中由于零件材料为球墨铸铁 QT455,在粗铣时要求的 精度等不高,且是大批量生产,那么就要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性,故可以选用高速钢直齿三面刃圆盘铣刀 ,由文献 [5,117211]可知 ,取铣刀直径 d=125mm,粗齿, z=20 齿。 半精铣 Φ20H7 孔的端面时也可以选用高速钢直齿三面刃圆盘铣刀,查《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取铣刀直径 d=125mm,细齿 , z=20 齿。 精铣 Φ20H7 孔的端面选用高速钢直齿三面刃圆盘铣刀,细齿, d=125mm, z=20 齿。 4 中钻 R3 mm 圆弧油槽时选高速钢长麻花钻 , d=6mm,扩 孔 ,选用高速钢扩钻 , 由文献 [5,117211]可知 , d= mm。 5 中粗铰 两孔,由于粗铰对此处的要求精度所以选用硬质合金铰刀 ,d=。 精铰 Φ20H7 的孔,选用硬质合金铰刀 , 由文献 [5,117211]可知 , d=20H7mm。 锪 Φ20H7 孔两端倒角 145,锪 Φ20H7 孔两端倒角 1 45 度。 6,7 中粗铣 Φ6H7 孔的四个端面 ,由文献 [5,117211]可知 ,选用硬质合金圆柱铣刀,取铣刀直径 d=40mm, Z=6,粗齿。 半精铣Φ6H7 孔的四个端面, 由文献 [5,516]可知 ,选用硬质合金圆柱铣刀,取铣刀直 径 d=40mm, Z=8,细齿。 8 中钻 d= 两孔,选用高速钢麻花钻。 粗铰 的两孔,选用高速钢铰刀 , 由文献 [5,117211]可知 , d=。 精铰 Φ6H7的两孔,选用高速钢铰刀 , 由文献 [5,518]可知 , d=6H7。 9 中钻 d= 两孔, 选用高 速钢 麻花钻 , 由文献[5,117211]可知 , d=。 粗铰 的两孔,选用高速钢铰刀 , 由文献 [5,521]可知 , d=。 精铰 Φ8H7 的两孔,选用高速钢铰刀 , 由文献 [5,515]可知 , d=8H7。 10 中钻 Φ4 的 油 孔 , 选 用 高 速 钢 麻 花 钻 , 由文献13 [5,117211]可知 , d=4mm。 锪 Φ8 圆锥沉头孔,选用锥面锪钻 , 由文献 [5,5232]可知 , d=10mm。 11 中钻 M4mm 的螺纹底孔 Φ3,选用高速钢麻花钻 , 由文献 [5,117211]可知 , d=3mm。 攻 M4 mm 的螺纹底孔其所用的为标准刀具。 12,13 中 粗铣槽,选用高速钢直齿三面刃铣刀, 由文献[5,117211]可知 ,直径 d=100mm,宽度为 7mm, Z=20,粗齿。 选择量具 本零件属成批生产, 一般情况下尽量采用通用量具。 根据零件表面的精度要求,尺寸和行状特点,参考如下: (1) 选择加工孔用量具。 发现三个需要加工的孔都是 7 级精度,且都是要经过粗铣、半精铣、精铣。 那么对于加工出的 Φ 、 Φ 、Φ 根据表 5108 中读数值 ,测量范围 030 的千分表。 ( 2) 选择加工轴向所用量具 因为只需量 尺寸,这里也可以选读数值为 ,测量范围为 50100 的千分表。 ( 3) 选择加工槽所用量具 槽经粗铣、精铣两次加工,但无等级要求,也可以选读数值为 ,测量范围为 530 的千分表。 所以选择各加工内圆面和各端面的量具如下表 51: 14 表 51 选用量具表 工序 加工面尺寸 尺寸公差 量具 2,3 80 无 读数值为 、测量范围 50~100 的外径千分尺( 由文献 [4,5108]可知 ) 5 Φ20H7 无 读数值为 、测量范围 5~30 的内径千分尺 6, 7 12 无 读数值为 、测量范围 0~25 的外经千分尺 8 Φ6H7 无 读数值为 、测量范围 5~30 的内径千分尺 9 Φ8H7 无 读数值为 、测量范围 5~30 的内经千分尺 10 Φ Φ8 无 读数值为 、测量范围 0~10 百分表 12 8 无 读数值为 、测量范围 5~30 内经千分尺 ( 4) 选择加工轴向尺寸所用的量具 15 由于该零件的轴向精度不高,均选用读数值为 、测量范围0150 游标卡尺( 由文献 [4,5108]可知 )。 确定工序尺寸 “ C1340 半自动车床杠杆 ” 零件材料为 QT455,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采用机器造型 ,金属模铸造毛坯 [ 2]。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 ,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 1. Φ 20孔外端面的加工余量 (加工余量的计算成本长度为 ) 加工余量计算表如下 : 表 52 Φ20 孔外端面的加工余量计算表如下 : 加工尺寸及公差 铸件毛坯 ( Φ20 两 端 面 尺寸 ) 粗 铣 两 端面 半 精 铣 两端面 精铣两端面 加工前最大尺寸 91 83 81 加工前最小尺寸 87 加工后最大尺寸 91 83 81 80 加工后最小尺寸 87 加工余量(单笔最大) 加工余量(单边最小) 2 加工公差(单边) 1 ( 1) 由文献 [14,122]可知 ,取毛坯的单边加工余量 Z=3mm,铸件尺寸精度等级为 5,固偏差为 177。 1。 ( 2) 粗铣加工余量:分两次走刀,单边加工余量为 Z=3mm, 加工精度等级为 IT12,所以加工偏差为 (入体方向)。 ( 3) 半精 (铣余量 :单边为 Z=1mm,加工精度等级为 IT11,所16 以本工序加工偏差为 (入体方向)。 ( 4) 精铣余量:单边为 ,精铣偏差即零件偏差 。 20 孔的加工余量,孔的精度要求为 IT7, 由文献 [14,1314]可知 ,确定工 序尺寸及余量为 : 毛坯孔: Φ18mm 扩孔: Z= 粗铰: Z= 精铰: Φ mm Z= 二孔外端面的加工余量 (1) 由文献 [14,122]可知 ,取毛坯的单边加工余量 Z=,铸件尺寸精度等级为 5,固偏差为 177。 ( 2) 粗铣加工余量: 单边为 1Z ==,分两次走刀,固每 次加工余量为 Z= 1Z /2=,加工精度等级为 IT12,所以加工偏差为 。 (3) 半精铣加工余量 :单边为 Z=,加工精度等级为 IT11,即本工序加工偏差为 。 表 53 加工余量计算表(零件尺寸 ) 工序 加工余量(单边) 工序尺寸 半精铣 mm 粗铣(两次) mm mm 毛坯 mm 二孔加工余量,两内孔精度要求为 IT7 级, 由文献 [14,1314]可知 ,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钻孔: 粗铰: Z= 精铰: Φ mm Z= 17 孔的加工余量,孔的精度要求为 IT7, 由文献 [14,1314]可知 ,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钻孔: 粗铰: Z= 精铰: Φ mm Z= Φ4mm 的油孔的加工余量,和锪 Φ8mm 圆锥沉头孔 ,由文献 [14,1314]可知 ,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钻孔 Φ2mm 粗铰 Φ4mm Z= 精铰 Φ4mm Z= 锪 Φ8mm 外边与 Φ4mm 的油孔的中心线成 45 度角 M4 螺纹孔的加工余量, 由文献 [14,1114]可知 ,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钻 Φ4mm Z= 攻 M4mm , 由文献 [14,122]可知 ,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粗铣 7mm Z=7mm 半精铣 8mm Z= R3 的加工余量, 由文献 [14,1314]可知 ,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粗铣 3mm 半精铣 6mm Z=3mm 18 表 54 加工表面的工序尺寸 加工表面 工序单边余量 工序尺寸 表面粗糙度 粗 半精 精 粗 半精 精 粗 半精 精 Φ 20 孔 外端面 3 1 aR aR aR Φ 6 两外端面 _ 12 _ aR aR _ Φ 6 两孔加工 _ _ Φ aR aR aR Φ 8 两孔加工 _ _ Φ aR aR aR Φ 20 孔加工 Φ aR aR aR 槽的加工 _ 2 _ 6 8 _ _ _ aR 19 第 6 章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切削用量包括背吃刀量pa、进给量 f 1L 和切削速度 v。 确定顺序是先确定pa、 f ,再确定 v。 2,3 的切削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 1) 切削用量 本工序为粗铣,半精铣、精铣 Φ20H7 孔的两端面。 选 用机 床: X61W 万能升 降台铣 床。 零件材 料为球 墨铸铁QT455,故可用高速钢直齿三面刃圆盘铣刀,取铣刀直径 d=125mm,粗齿, z=20 齿。 选择主偏角主 Kr=60176。 ,副偏角 39。 Kr =2176。 ( 2) 确定粗铣阶段背吃刀量pa 由于单边加工余量为 3mm,小于 5 mm ,所以背吃刀量pa3mm。 ( 3) 确定粗铣阶段进给量 f 由文献 [5,1169]可知, zf =~, 取 zf = mm/齿。 ( 4) 粗铣阶段切削速度的确定 由文献 [5,1169]可知 , zf =~, 取 zf = mm/齿。 由 [12,1477]可知 ,取 v =38m/min 则: s 1 0 0 0 / 9 6n v d( r/min) ( 61) 由文献 [11,617]可知 ,取主轴实际转速 wn =10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 w / 1 0 0 0 3 9 .2 7v d n m/min ( 62) 当 wn =100r/min 时,刀具每分钟进给量 mf 应为 m z w 0 .1 2 0 1 0 0 2 0 0f f Z n mm/min ( 63) 20 由文献 [11,711]可知 ,取实际进给速度 mf =205 mm/min,则实际进给量 zf = mf /Z wn = mm/Z ( 64) 切削工时: 由文献 [5,1514]可知 ,切入长度 L1= mm,超出长度 L2=3 mm。 于是行程长度为 0 1 2L L L ,则机动工时为 mm 0 1 2 / 3 2 1 . 7 3 / 2 0 5 0 . 1 8t L L L f min ( 65) ( 5) 确定半精铣阶段背吃刀量pa 由于单边加工余量为 1mm ,所以背吃刀量pa=1mm。 ( 6) 确定半精铣阶段进给量 f 由文献 [5,1169]可知 , zf =~, 取 zf = mm/齿。 ( 7) 半精铣阶段切削速度的确定 由文献 [5,1469]可知 , f =~,取 f = 由文献 [5,1477]可知 ,取 v =45m/min,则 s 10 00 / 11 4. 6n v d r/min ( 66) 由文献 [11,617]可知 ,取主轴转速 wn =125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 w / 1000 49v dn m/min ( 67) 当 wn =125r/min 时 ,工作合每分钟进给量 mf 为 mw 20 125 200f fn z mm/min ( 68) 由文献 [11,711]可知 ,取刀具实际进给速度为 mf。杠杆(ca1340自动车床)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