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重要性等级为二级;②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③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三级;综合确定本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zzxzz 综合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勘探点间距与勘探深度 勘探点沿建筑物周边及中心点布置,间距为 米。 勘探孔深度:控制性勘探孔深 米,一般性勘探孔深 米。 在钻孔旁布置一定数量的探井,用于取样及测定地下水位。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不良地质现象 拟建场区地貌 单元属 **x**河一级阶地,上覆第四系地层成因以冲洪积为主, 20 米以下地层为第三系粉砂岩。 地势由南向北微倾,地形较平坦,无明显坡降。 根据业主提供的拟建场地规划设计图,场地内分布有一条晚更新世地震断裂带,走向大致为南北方向。 拟建场地内有人防地道分布。 场地土构成 拟建场地土的构成自上而下分别描述为: 第①层:杂填土,青灰色、灰黄色,层厚 m,以卵石为主、含混凝土块、碎砖等建筑垃圾。 稍湿 松散 第②层: 卵石 ,青灰色、灰黄色, 埋深 m,层厚,卵石颗粒成份以硬质岩为主,颗粒磨圆度较好,呈亚圆状,一般粒径 20~ 80mm, 10m 以下含较多漂石,最大粒径达500mm。 骨架颗粒呈交错排列,充填物以砾砂、粗砂为主。 颗粒级配良好。 局部夹细砂透镜体,厚度小于。 稍湿 饱和 中密 zzxzz 综合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③层:全风化砂岩,红褐色~灰黄色,埋深 ,层厚。 以粉砂岩为主要成份, 含泥岩、细砂岩 ,表层呈泥状,可塑,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可见 水平层理,干钻易钻进,风干后呈粉状、粉砂状。 第④层:强风化砂岩,红褐色~灰黄色,埋深 ,本层未揭穿,最大可见层厚。 以粉砂岩为主要成份, 夹泥岩、细砂岩 ,具明显水平层理,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风化裂隙很发育,浸水后可较迅速软化、崩解。 岩芯难以采取,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 V级。 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期间拟建场地地下水静止水位在 ~ 之间,为潜水。 由大气降水、上游地表水等补给,主要以地下迳流方式排泄。 根据近年周边地区经验,年最高水位为地表下 左右。 场地试验成果分析 本次勘察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场地土进行了颗粒分析试验、土化学分析试验、水化学分析试验、 、波速测验、载荷试验。 颗粒分析试验 在拟建场地 8勘探点内采取扰动样 6件,进行颗粒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场地土为卵石。 由“颗粒大小分配曲线”得知,地基土不均匀系数平均值 Cu =;曲率系数平均值 Cc =。 试验结果表明场地土级配良好,详见“颗粒分析结果报表”及“颗粒大 小分配曲线”。 zzxzz 综合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 土化学分析试验 在拟建场地 4勘探点内采取易溶盐样 5件,进行土化学分析试验,在 8勘探点内采取水样 1 件,进行水化学分析试验,用于判定场地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程度。 试验结果详见“土的易溶盐分析报告” 及“水质简分析报告”。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在拟建场地 5 个钻孔内做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试验结果统计如下: 试验土层 孔号 试验深度 击数 (未修正) 试验土层 孔号 试验深度 击数 (未修正) 卵石 1 18 卵石 4 30 1 28 4 30 1 15 卵石 5 20 1 27 5 18 1 30 5 30 强风化 砂岩 1 28 5 18 1 30 5 25 卵石 3 20 5 22 3 26 卵石 7 17 3 30 7 25 3 30 7 30 强风化 砂岩 3 27 7 23 3 30 7 30 卵石 4 25 强风化 砂岩 7 24 4 17 7 30 4 28 重型动力触探击数(未修正) 最 小值 15 击,最大值大于 30击。 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岩土层密实度较好,承载力高。 zzxzz 综合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波速测试 波速测试采用面波法, 使用设备是 W*G24A 工程地震仪 ,其数据采样精度 22bit,动态范围 126db,最大增益 37db。 本次测试在 7钻孔附近各布置一条面波测线,测试方法为 12道检波器, 1 米道间距, 4 米偏移距, 采样率: , 每道采样点:2048。 测试结果为: 3钻孔:覆盖层厚度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Vse=362 m/s; 7钻孔:覆盖层厚度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Vse=323m/s; 判定该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为 II 类建筑场地。 载荷试验 试验采用载荷板面积为 的圆形承压板,在上覆自重压力稳定后,逐级加荷,加荷等级为 120kPa,累计加荷至 1200kPa,土层未发生破坏,即终止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求得 fak=600kPa,E0=。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岩土层评价 拟建建筑 区场地土主要由杂填土、卵石、全风化砂岩、强风化砂岩构成。 全风化砂岩厚度较小,力学性质差,不宜做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结合拟建建筑基础埋深( 左右),宜选用卵石层或强风化砂岩作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场地适宜性和稳定性评价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zzxzz 综合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为 8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场地土等效剪切波速为 323~ 362m/s,覆盖层厚度为 ~ 米,场地土为 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场地。 根据业主提供的拟建场地规划 设计图, 场地内分布有一条晚更新世地震断裂带,大致为南北走向,建议做专项地震安全性评价。 该场地属抗震不利地段。 人防地道对拟建建筑的影响评价与处理措施 拟建场地内分布有多条人防地道,地道主干道走向为东西向,规模较大,纵横连接较规整。 据调查,该地道修建于七十年代,采用人工挖掘形成。 地道顶埋深为现状地面以下 ,底埋深为,地道侧壁及拱顶为片石砂浆砌筑,地道净宽 ,地道净高。 由于人工挖掘、砌筑,地道侧壁的两侧及拱顶上部回填不实,存在大量空洞,原 始地层与拱顶不能保持紧密接触,特别是拱顶上部回填不实,留空高度约 ,宽约 ,地道侧壁留空范围约,平行地道方向延伸。 **x**地质工程勘察院于 2020年 12月 20日至 2020年 3月 20日对该人防地道进行了加固处理,加固方法为对地道侧壁的两侧及拱顶上部空隙高压注浆,并用卵石及 C20砼回填地道。 以上人防地道的加固处理措施引自《 **x**机电 **x**场人防地道注浆加固工程原始资料》( **x**地质工程勘察院, 2020年 5月 8日);《人防地道分布位置平面图》的绘制依据 为《 **x****x**物业发展有zzxzz 综合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限公司机电 **x**场及高层综合楼地道加固方案》( **x****x**岩土工程咨询公司, **x**建筑设计研究院, 2020年 8月)。 本综合楼工程设计地上 27层,地下 2层,预计基础埋深约 ,人防地道拱顶衬砌距拟建综合楼基础底面约 ,对上部结构影响极大,必须采取以下措施确保上部结构的整体稳定。 ( 1)对地道进行加固 **x**地质工程勘察院于 2020年对该人防地道局部进行了加固处理,加固方法为对地道侧壁的两侧及拱顶上部空隙高压注浆,并用卵石及 C20砼回 填地道。 考虑到加固施工受地下水、作业空间及施工方法等的影响,加固效果不好评价。 另外,现有地道已被封堵,不能证明《人防地道分布位置平面图》上已标明的地道以外是否还存在其它地道分支的可能性。 如仍采取对地道进行加固的处理方案,则应首先对已加固部分地道的加固效果进行复核、检测,然后对拟建建筑基础影响范围内的未加固部分地道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加固。 地道加固处理后,有可能会导致基础产生沉降差,故应同时对上部结构采取构造措施,加强整体稳定性。 ( 2)采取桩基础跨越地道 本方案不对地道进行加固。 考虑到部分桩体可能穿越地道 而对现状人防地道造成破坏,业主方应向相关人防部门征询意见。 如不允许破坏地道,则可采取偏心桩或桩 +连梁方式进行解决,同时应复核人防地道的准确位置。 zzxzz 综合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本次勘察成果,应选择 第④层强风化砂岩做桩端持力层,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按 : qpk=3500kPa设计。 考虑到部分桩基可能紧贴或穿越人防地道,建议设计时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宜按 : qsik= 0 考虑。 采用桩基础处理方案可以有效控制沉降差、具有施工质量易于控制、抗震性能好的优点。 土的腐蚀性评价 本次勘察在拟建场地 4勘探点内采取 5件土样进行土化学分析试验, 用于判定 场地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试验结果表明: 地基土中 [SO42]含量为 181715mg/kg 土, 结合该场地环境类型为 III 类 ,判定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Cl]含量为 75209mg/kg 土,利用 [Cl]+ [SO42]179。 =进行腐蚀性评价,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 无 腐蚀性。 土的易溶盐试验结果表明:易溶盐含量在 %~ %之间,均小于 %,判定场地土为非盐渍土。 水的腐蚀性评价 本次勘察在拟建场地 8勘探点内采取 1组水 样进行水化学分析试验,用于判定 场地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试验结果表明: 地下水中 [SO42]含量为 ,场地环境类型按 I 类考虑 ,判定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 [Cl]含量为,利用 [Cl]+ [SO42]=,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中等腐蚀性。 zzxzz 综合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基承载力选定 本次勘察的地基承载力是依据载荷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详见下表。 土 层 载荷试验 动力触探法 当地经验值 选择值 卵 石 600kPa 400800kPa 300500 kPa 500kPa 全风化砂岩 180300 kPa 250kPa 强风化砂岩 400600kPa 200500kPa 400kPa 结论与建议 拟建场地为中硬场地土, II 类建筑场地。 根据业主提供的拟建场地规划设计图, 场地内分布有一条晚更新世地震断裂带,大致为南北走向,建议做专项地震安全性评价。 该场地属抗震不利地段。 在勘探深度 米范围内,场地土主要由 杂填土、卵石、全风化砂岩、强风化砂岩构成。 各岩土层计算 指标及承载力特征值如下: 第②层: 卵石 fak=500kPa,E0=, K=80000kN/m3, γ =21kN/m3,φ =45176。 ,c=5kPa 第③层:全风化砂岩 fak=250kPa,E0=, K=50000kN/m3, γ =22kN/m3,φ =35176。 , c=15kPa 第④层:强风化砂岩 fa=400kPa,E0=, K=80000kN/m3, qpk=3500kPa γ =23kN/m3,φ =40176。 , c=50kPa zzxzz 综合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基基础方案: ( 1)筏板基础(或十字交叉条 形基础) 采用第②层 卵石做基础持力层,设计参数按 :fak=500kPa,E0=, K=80000kN/m3 选用。 设计时建议进行下卧层强度验算。 选用该基础方案时必须对基底以下分布的人防地道进行加固,加固方法见本报告第七条第 3 款“ 人防地道对拟建建筑的影响评价与处理措施” 所述。 ( 2)桩基础 采取桩基础直接跨越地道。 选择 第④层强风化砂岩做桩端持力层,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按 : qpk=3500kPa设计。 考虑到部分桩基可能紧贴或穿越人防地道,建议设计时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宜按 :qsik= 0 考虑。 勘察期间拟建场地地下水静止水位在 ~ 之间,为潜水。 由大气降水、上游地表水等补给,主要以地下迳流方式排泄。 根据近年周边地区经验,年最高水位为地表下 左右。 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 及 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 ; 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 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中等腐蚀性。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规定采取防腐措施。 拟建建筑物埋深达 米左右,基坑开挖后处于不稳定状态。 必须采取支护措施,支护方式可采用土钉墙或土钉 +排桩的方式。 zzxzz 综合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标准冻深。 拟建场地内分布有多条人防地道,地道主干道走向为东西向,规模较大,纵横连接较规整。 地道顶埋深为现状地面以下 ,底埋深为 ,地道侧壁及拱顶为片石砂浆砌筑,地道净宽,净高。 该人防地道对上部结构影响极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上部结构的整体稳定。 处理方法见本报告第。机电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于分图题之上),采用揩体小五号字。 插图编排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 插图应编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照片图 论文中照片图均应是原版照片粘贴,不得采用复印 方式。 照片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 对显微组织类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附录 附录序号采用“附录 1” 、“附录 2” 或“附录一”
防火门,至少能耐火 1 小时的防火墙和阻燃漆; 5) 提供合适的门锁,至少要有一 扇窗口留作安全窗口; 6) 尽量远离存放危险物品的场所和电磁干扰源(如发射机和电动机); 7) 设备间的地板负重能力应为 500kg/平方米; 8) 根据结构化布线系统的需求,在配线间采用 19”标准机柜; 、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子系统是用来连接设备间和管理区子系统之间的线缆,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主干。
景观结构 整个巴亚尔布拉格村将采用景观规划结构“一心三轴多节点”。 “一心” 村庄在中部规划的绿化广场为景观中心和相对独立完整的绿化核心,集中了小品景观、中心广场、社区活动等功能,是村庄的活动中心和景观中心。 中心运用自然景与造景相结合的手法,划分不同活动场地,在绿化步行道中,运用柱、廊、硬质铺装等设施强调庭院的绿化景观。 “二轴” 一轴为南北向连接村庄和北部居住片区的道路
11 确定大、小带轮的基准直径 d ( 1)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 查《机械设计》表 87 和表 89 得 m in1 )(110 dd dmmd ; 计算大带轮基准直径: 取滑动率 mmdid dd )()(带 ; 圆整取 mmdd 3302 ,误差小于 5%,是允许的。 验算带速: smsmndv md /)25,5(/5 2 6 0 0 060 9 6
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内、外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 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 4)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 现场内所有电闸箱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 电闸箱内电器系统统一式样、统一配制,箱体统一涂桔黄色,并按规定协调围栏和防护棚,流动箱与上一级电闸箱的联接,采用外插联接方式。 (
按工程进度计划表安排 空调 67 镀锌钢板风管 m2 18400 按工程进度计划表安排 通风 68 菱镁风管 m2 3224 按工程进度计划表安排 通风 69 防火阀 个 72 按工程进度计划表安排 通风 70 风口 个 2600 按工程进度计划表安排 通风 71 消声器 个 40 按工程进度计划表安排 通风 72 排气扇 台 134 按工程进度计划表安排 通风 73 风机 台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