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处理10万吨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污水处理程度计算 城市污水排入受纳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受污染的受纳水体部分地或全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或水体净化,水体所具有的这种能力称为水体自净能力。 在选择污水处理程度时,既要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又要防止水体受到污染,避免污水排入水体后污染下游取水口和影响水体中的水生动植物。 9 污水的 COD 处理程度计算 1 eCCE C 式中 1E COD 的处理程度 , %; C 进水的 COD 浓度 ,mgL ; eC 处理后污水排放的 COD 浓度 , mgL。 则 1 3 9 0 1 0 0 7 4 .3 6 %390E  污水的 5BOD 处理程度计算 2 eLLE L 式中 2E 5BOD 的处理程度 , %; L 进水的 5BOD 浓度 , mgL ; eL 处理后污水排放的 5BOD 浓度 , mgL。 则 2 1 8 0 2 0 8 8 .8 9 %180E  污水的 SS 处理程度计算 3 eCCE C 式中 3E SS 的处理程度 , %; C 进水的 SS 浓度 , mgL ; eC 处理后污水排放的 SS 浓度 , mgL。 则 3 1 8 0 2 0 8 8 .8 9 %180E  污水的氨氮处理程度计算 10 4 eCCE C 式中 4E 氨氮的处理程度 , %; C 进水的氨氮浓度 , mgL ; eC 处理后污水排放的氨氮浓度 , mgL。 则 4 4 0 1 5 6 2 .5 %40E  污水的磷酸盐处理程度计算 5 eCCE C 式中 5E 磷酸盐的处理程度 , %; C 进水的磷酸盐浓度 , mgL ; eC 处理后污水排放的磷酸盐浓度 , mgL。 则 5 61 8 3 .3 3 %6E  11 第 三 章 污水的一级处理构筑物 设计计算 格栅 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制成,安装在污水渠道、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污水处理厂的端部,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如纤维、碎皮、毛发、果皮、蔬菜、塑料制品等,以便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进行。 被截留的物质称为栅渣。 设计中格栅的选择主要是决定栅条断面、栅条间隙、栅渣清除方式等。 格栅断面有圆形、矩形、正方形、半圆形等。 圆形水力条件好,但刚度差,故一般多采用矩形断面。 格栅按照栅条形式分为直棒式格栅、弧形格栅、辐流式格栅 、转筒式格栅、活动格栅等;按照格栅栅条间距分为粗格栅和细格栅( ~ 10mm);按照格栅除渣方式分为人工除渣格栅和机械除渣格栅,目前,污水处理厂大多都采用机械格栅;按照安装方式分为单独设置的格栅和与水泵池合建一处的格栅。 格栅的设计 城市的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城市污水主干管由西北方向流入污水处理厂厂区,主干管进水水量为 sLQ  ,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的管径为 1250mm ,管道水面标高为。 本设计中采用矩形断面并设置两道格栅( 中 格栅一道和细格栅一道),采用机械清渣。 其中,中格栅设在污水泵站前,细格栅设在污水泵站后。 中细两道格栅都设置三组即 N=3 组,每组的设计流量为 sm3。 设计参数 格栅栅条间隙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粗格栅:机械清除时宜为 16~ 25mm;人工清除时宜为 25~ 40mm。 特殊情况下,最大间隙可为 100mm。 2) 细格栅:宜为 ~ 10mm。 3) 水泵前,应根据水泵要求确定。 污 水过栅流速宜采用 ~ / s。 除转鼓式格栅除污机外,机械清除格栅的安装角度宜为 60~ 90176。 人工清除格栅的安装角度宜为 30176。 ~ 60176。 当格栅间隙为 16~ 25mm 时,栅渣量取 ~ 333 10 mm 污水; 当格栅间隙为 30~ 50mm 时,栅渣量取 ~ 333 10 mm 污水。 格栅除污机,底部前端距井壁尺寸,钢丝绳牵引除污机或移动悬吊葫芦 12 抓斗式除污机应大于 ;链动刮板除污机或回转式固液分离机应大于。 格栅上部必须设置工作平台,其高度应高出格栅前最高设计水位 ,工作平台上应有安全和冲洗设施。 格栅工作平台两侧边道宽度宜采用 ~。 工作平台正面过道宽度,采用机械清除时不应小于 ,采用人工清除时不应小于。 粗格栅栅渣宜采用带式输送机输送;细格栅栅渣宜采用螺旋输送机输送。 格栅除污机、输送机和压榨脱水机的进出料口宜采用密封形式,根据周围环境情况,可设置除臭处理装置。 格栅间应设置通风设施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与报警装置。 沉砂池的超高 不应小于。 中格栅设计计算 进水渠道宽度计算 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 22 21111 BvBBhvBQ 计算 设计中取污水过栅流速 v = sm mQB 5   则 栅前水深: mBh  格栅的间隙数 NbhvQn sin 式中 n 格栅栅条间隙数 , 个 ; Q 设计流量 , sm3 ;  格栅倾角 , 186。 ; N 设计的格栅组数 , 组 ; b 格栅栅条间隙数 , m。 设计中取 60 b = 60s in5 0  n 个 13 格栅栅槽宽度   bnnSB  1 式中 B 格栅栅槽宽度 , m ; S 每根格栅条宽度 , m。 设计中取 S =   mB 1 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计算 111 tan2 BBl  式中 1l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 m ; 1 渐宽处角度 , 186。 设计中取 1 = 20 ml n2 1  进水渠道渐窄部分的长度计算 mll 2 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 s in2)(2341 gvbSkh  式中 1h 水头损失 , m ;  格栅条的阻力系数,查表知  =; k 格栅受污物堵塞时的水头损失增大系数,一般取 k =3。 则 mgh in2 ) (2341  栅后槽总高度 设栅前渠道超高 mh  则 栅后槽总高度: mhhhH  栅槽总长度 14 mhhllL60t a n60t a nt a nt a 221  中 格栅示意图如图 3— 1 图 3— 1 中 格栅示意草图 每日栅渣量 1 0 0 01 0 0 08 6 4 0 0 11m a x WQKWQW Z  式中 W 每日栅渣量 , dm3 ; 1W 每日每 1000 3m 污水的栅渣量 , 333 10 mm 污水。 设计中取 1W = 333 10 mm 污水 4 3310 10 5 5 m d m d   应采用机械除渣及皮带输送机或无轴输送机输送栅渣,采用机械栅渣打包 15 机将栅渣打包,汽车运走。 进水与出水渠道 城市污水通过 1250DN mm 的管道送入进水渠道,然后,就由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至细格栅。 细格栅设计计算 设计中取格栅栅条间隙数 b = ,格栅栅前水深 h = ,污水过栅流速 v = sm ,每根格栅条宽度 S = m ,进水渠道宽度 1B = ,栅前渠道超高 mh  ,每日每 1000 3m 污水的栅渣量 1W = 333 10 mm 则 格栅的间隙数: NbhvQn sin 60s in5 0   个 格栅栅槽宽度:     mbnnSB 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mBBl 20t a n2 a n2 111   进水渠道渐窄部分的长度计算: mll 2 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mggvbSkh i n2 i n2)( 2342341   栅后槽总高度: mhhhH  栅槽总长度:  t a nt a 221 hhllL  60t a n60t a n  每日栅渣量: 4 33m a x 1 186400 1 0 1 0 0 . 0 5 5 0 . 21 0 0 0 1 0 0 0 1 0 0 0ZQW QWW m s m sK       应采用机械除渣及皮带输送机或无轴输送机输送栅渣,采用机械栅渣打包机将栅渣打包,汽车运走。 细格栅示意图见图 3— 2 16 图 3— 2 细格栅示意图 提升泵站 污水总泵站接纳来自整个城市排水管 网 来的所有污水,其任务是将这些污水抽送到污水处理厂,以利于处理厂各构筑物的设置。 因采用城市污水与雨水分流制,故本设计仅对城市污水排水系统 的 泵站进行设计。 排水泵站的基本组成包括:机器间、集水池、格栅和辅助间。 泵站设计的原 则 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 5min 的出水量;如水泵机组为自动控制时,每小时开动水泵不得超过 6次。 集水池池底应设集水坑,倾向坑的坡度不宜小于 10%。 水泵吸水管设计流速宜为 ~ m/s。 出水管流速宜为 ~ m/s。 其他规定见 GB50014— 2020《室外排水规范》。 泵房形式及 工艺布置 本设计采用地下湿式矩形合建式泵房,设计流量选用最高日最高时流量dmsmQ 33 。 泵房形式 为运行方便,采用自灌式泵 房。 自灌式水泵多用于常年运转的污水泵站,它的优点是:启动及时可靠,管理方便。 该泵站流量小于 2m3/s,且鉴于其设计 17 和施工均有一定经验可供利用,故选用 矩 形泵房。 由于自灌式启动,故采用集水池与机器间合建,前后设置。 大开槽施工。 工艺布置 本设计采用来水为一根污水干管,无滞留、涡流等不利现象,故不设进水井,来水管直接经进水闸门、格栅流入集水池,经机器间的泵提升 污 水进入出水井,然后依靠重力自流输送至各处理构筑物。 泵房设计计算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为 31 .5 0 4 6 3 1 5 0 4 .6 3Q m s L s,集水池最高水位为 ,出水管提升至细格栅,出水管长度为 5m,细格栅水面标高为。 泵站设在处理厂内,泵站的地面高程为。 泵房的设计计算 ( 1)集水池的设计计算 设计中选用 5 台污水泵( 4 用 1 备),则每台污水泵的设计流量为:1 1 5 0 4 .6 3 3 7 6 .244 L s  ,按一台泵最大流量时 5min 的出水量设计,则集水池的容积为: 31 3 7 6 . 2 5 6 0 1 1 2 8 6 0 1 1 2 . 8 6V Q t L m      取集水池的有效水深为  集水池的面积为: 21 1 2 .8 6 5 6 .4 32VFmh   集水池保护水深 ,实际水深为 +=。 ( 2)水泵总扬程估算 1)集水池最低工作水位与所需提升最高水位之间的高差为: ( ) = 2)出水管管线水头损失 每一台泵单用一根出水管,其流量为 1 L s ,选用的管径为mmDN600 的铸铁管, 查《给水排水设 计手册》第一册常用资料得流速smv  (介于 ~ sm 之间), i。 出水管出水进入一进水渠,然后再均匀流入细格栅。 设局部损失为沿程损失的 30%,则总水头损失为: 18 mh 0 2 0 0  泵站内的管线水头损失假设为 ,考虑自由水头为 ,则水泵总扬程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