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课程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千分之一至三。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悬桃梁均需在悬臂端起拱 %。 11 c. 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 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来确定。 d. 对于结构中的弧形线条,可采用先配模后安装加固的方法施工,配模方法为将弧形线条划分为若干小段,每段均用小宽度板条拼成设计形状,再在模板面钉一层镀锌铁皮,然后将配好的各小段模扳运至现场拼在一起,并与其他模板合并加固。 梁模板支撑方法 : 板模板梁侧模梁底模钢管压脚板 木方斜撑梁模板安装图板模板梁侧模梁底模钢管压脚板 木方斜撑梁模板安装图 楼面模板: a. 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柱和龙骨。 支柱与龙骨的问距,应根据楼板的混凝土重量与施工荷载 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 一般支柱为 800~1200mm , 大龙骨间距为 600~1200mm , 小龙骨间距为 400~600mm。 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b. 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架设小龙骨。 c. 铺模板时从四周铺起,中间收口。 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d. 楼面模板铺完后,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板面清扫干净。 e. 楼板模板安装完成后,用泡沫胶条贴缝。 梁、板模支架系统: 第一层支架采用Φ 48 钢管支架,其余各层均采用钢支撑,立杆间距为:楼层次梁≤ 800mm,板≤ 1000mm。 对于第一层大截面框支梁,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发生变形,其下支架立杆搭设三排,其中两侧立杆间距 @≤ 600mm,中间立杆间距 @≤ 900mm,另外,考虑到其上为剪力墙,为保证质量,当浇上层混凝土时若该梁混凝土强度未达到 100%,下支架不得拆除。 12 ④ 模板拆除要求: 当混凝土成型后,经过一段时间养护期,当强度达到一定要求时,即可拆除模板。 及时拆模,可提高模板的周转率,也可为其他工作创造条件,加快工程进度。 应该符合下列规定 : 侧模 : 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不因拆模而受到损伤,即可拆除; 底模 : 应该在与结构 同条件养护达到要求强度,可以拆除; 快速施工的高层建筑的梁与楼板模板,确保下层楼板及梁能安全承载,方可拆除底模及支柱。 拆模顺序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一般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柱模、墙模、梁、楼板模板的具体拆模顺序可参看有关资料。 多层楼板模板支柱的拆除,应按下列要求进行:上层楼板正在浇筑混凝土时,下一层楼板的模板支柱不得拆除,再下一层楼板模板的支柱,仅可拆除一部分。 ( 2) 钢筋工程 ① 进场验收、检验、存放 钢筋由车间根据技术员所提供的下料单形状和尺寸进行加工制做。 加工 好的半成品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曲,尺寸误差不超过规定范围。 基础钢筋的制作,在加工车间加工成定型半成品,经验收合格后,运入施工现场人工绑扎。 防止雨淋锈蚀,架空大于 10cm ② 钢筋的下料、绑扎 绑扎前应按料单和图纸进行验料,按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绑扎。 绑扎钢筋时,应按设计规定留足保护层,不得有负误差。 留设保护层,应以相同配合比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制成垫块,将钢筋垫起,严禁以 钢筋垫钢筋、或将钢筋用铁钉,铅丝直接固定在模板上。 钢筋和绑扎铅丝均不得接触模板。 为保证柱插筋位置准确不位移,插筋下部直接与基础下部钢筋绑扎。 上部用钢管支架固定,与外围模板固定钢管拉结成整体。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设置,为了保证保护层厚度的准确,采用与混凝土同标号的预制砂浆垫块,固定在受力钢筋外侧。 为了防止基础梁钢筋在模板内偏移,在模板的上口用钢筋卡将钢筋固定,钢筋卡 13 间距为 500。 ③ 钢筋焊接 横向钢筋采用对焊接头, 竖向钢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 3) 混凝土工程 ① 商品混凝土合同、配合比审查 混凝土配合比由指定的中心试验室出具混凝土配合比单,施工时严格按配合比单中数量进行配料。 ② 模板钢筋的验收 混凝土浇筑前,根据基础顶面的标高 ,在模板上标出标高线,以保证混凝土浇筑高度,并将模板内垃圾,杂物清理干净,全面检查钢筋、模板、标高、预留预埋件等,其位置及数量、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做好隐蔽工程验收,下达浇筑令后,方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浇筑前首先搭设机动翻斗车跑道 ,并清理、平整浇筑路线,使现场施工道路畅通,无阻碍。 跑道搭设时,不得与基础支撑架相连,架上的跳板要用钢筋绑牢,以免发生翘板、陷车事故,影响混凝土的连续浇筑,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 浇筑的一般规定 砼浇筑施工:必须定人、定岗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振捣密实, 每一施工段连续施工,不留施工冷缝。 振捣时间一般 1030S,以砼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要避免漏振,欠振和过振。 第二层浇筑必须在第一层浇筑砼初凝之前,且振动捧插入下层砼内的深度不应小于 50mm,以免造成砼漏振。 柱浇砼前要先搭好上料平台,因塔吊要将砼吊放到上料平台,然后用铁锹将砼人工入模,砼入模高度每次不得超过 600mm,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入模高度超过 2 米时要用滑槽,并在柱侧模的相应位置开 200*400〈高〉活动洞口,共浇筑砼振捣用。 梁、板砼一起浇筑,不留施工缝:浇筑时梁用插入式振动器,板用平板式振动器 ,施工要求同基础砼浇筑要求。 砼养护时间:在自然气温高于 +5℃时,砼浇筑后 12 小时内(夏天一般 710h)用塑料薄膜或草袋覆盖养护。 一般砼养护时间为 7d,养护期内要派专人养护,长期保持砼表面湿润。 14 ( 4) 砌体工程 ① 砌体材料 基础部分采用 240 粘土砖 MU15, 水泥砂浆。 上部填充墙外墙 190 厚空心砖 KM1,内墙 190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户内隔墙 95隔热隔音轻型砌块, M5 混合砂浆。 ② 施工准备 复核、检查轴线、墙身线、门窗洞口位置线、标高,按要求立好皮数杆、画好尺寸,经检查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框架填充墙施工 前,砌筑时,应先将预埋在框架柱上的墙拉筋铁件找出剔平,然后在铁件上焊接Φ 拉结筋 @500。 拉结筋伸入砌体内不小于 1000mm,末端做成 180 度弯钩。 ③ 砌筑方法 按设计位置及尺寸弹墙体轴线及边线,核查无误后方可开始砌筑,根据排砖尺寸立好皮数杆。 砌体砌筑前一天,应充分浇水,。施工课程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双排钢筋的构件,上下钢筋之间应以钢筋头或绑扎撑钩,以保持双排钢筋间距正确;板内上部钢筋的下面,应垫设一定数量垫 块,必须使上部钢筋的位置正确。 b、受力钢筋应有足够的砼保护层,按设计要求留置。 c、钢筋绑扎时,应注意弯钩方向,不得任意颠倒,端部的弯钩应与所靠底模面垂直,不得倾斜或平放,柱中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的钢筋弯钩应于模板成 45 度角。 d、箍筋绑扎 箍筋的接头在梁中应纵向交错布置。
的质量管理研 究 工作进程 起止时间 工作内容 2020/12/12020/12/7 进入毕业设计选题系统完成选题工作 2020/12/82020/12/31 与学生充分沟通题目、任务、要求及开题等,将题 目、任务书、工作计划下达给学生 2020/1/12020/2/29 学生查阅文献,搜集毕业论文资料,确定论文框架并进行论文撰写;导师及时发现问题与难点,提出意见和建议
............................... 10 8.做好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 ................................................................................ 10 结束语 ..............................................................
下安全电压。 并需经常对现场电气设备进行用电安全检查,特别是在节假日前后、大风、大雨、大雾等天气中全面检查后,再安排工人上岗作业。 照导线应用绝缘子固定。 严禁使用花线或塑料胶质线。 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 脚手架上。 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 单相回路内的照明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 3m;室内距地面不得低于。 碘钨灯固定架设,要保证安全。 钠
开机下料。 7. 混凝土工程 以上各层混凝土泵管沿建筑物内垂直布设,在各楼层板相同处预留 300179。 300 孔,泵管用预埋件固定于楼板上。 11#、 12#、 4#地下室 楼施工层用水及养护用水采用φ 48 钢管沿外架搭设, 11#、 12#、 4#地下室 楼设一个供水点,每层设供水龙头,地面设置储水池、加压泵,楼层用水时开启加压泵即可。 挑出建筑物的线条
合考虑了以下因素:①、技术先进性:机具设备技术性能优越、生产率高,如采用进口双组份注胶机。 ②、使用可靠性:机具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稳定地保持其应有的、技术性能,安全可靠的运行。 ③、便于维修性:机具设备便于检查、维护和修理。 ④、运行安全性:机具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对施工安全的保障性能。 ⑤、经济实惠性:机具设备在满足技术要求和生产要求的基础上,达到最低费用。 ⑥、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