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79 + 527 ) 9=□ 9+□ 9 二、 用简便方法计算 ( 512 +78 ) 24 57 45 21 53 215 6 39 338 教学反思: 解决问 题 第一课时 20 课题: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应用题 教学目标: 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借助线段图,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 “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 法计算的算理;正确找准单位“ 1”所对应的量,初步学会画线段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 12 41 = 21 51 = 72 43 = 103 65 = 10 52 = 83 92 = 31 31 = 口头列式 20 的 51 是多少。 6 的 43 是多少。 120 的 54 是多少。 (二)、教学实施 出示第 17 页例 1 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用图表表示数量关系,如: 52。 ㎡。 ㎡ 2500 ㎡ 2500 ㎡ 指导学生画线段图,并板书: 2500 ㎡。 ㎡ | | | | | | 52 提问:想一想,应重点抓住哪个已知田间分析。 这条线段表示什么。 根据“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 地面积的 52 ”这个条件,应该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几份。 怎样表示。 (请一学生板演,其 21 他学生尝试自己画图,教师巡视)对照板书,把不正确的地方改正过来。 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提问:想一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 52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是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看成单位“ 1”,把单位“ 1”平均分成 5 份,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这样的 2 份。 )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谁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根据以上数量之间的关系,这道题应该怎样 列式。 根据什么。 板书: 2500 52 =1000(㎡) 或 2500247。 5 2=1000(㎡) 这样列式是什么意思。 (先把 2500 平均分成 5 份,再求这样的份是多少。 也就是求 2500 的 52 是多少。 ) (三)、巩固练习 一本书,看了 52 ,表示把( )看着单位“ 1”,平均分成( )份,看完的页数占这样的( )份,剩下的占( )份。 完成教材 17 页的“做一做”注 意提示:一个人的身高是鲸体长的 352 ,这里把谁看成了单位“ 1”,把谁平均分成了几份。 能用线段图表示吗。 求这个人的身高多少米,也就是求什么。 完成练习四中的第 2 题,第 3 题。 (四)、课堂小结 我们在解答“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这种类型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首先要找准题中的单位“ 1”所对应的量,然后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 分数连乘应用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分析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应用一个数 乘分数的意义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 22 教学重,难点: 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突出一次计算,会解答分数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出下面各题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各题 31 2= 43 3= 32 53 = 43 51 = 36 43 = 说出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着单位“ 1”。 然后再给每题补充一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使它成为一道一步计算的分式乘法应用题。 母牛的头数是公牛的 52 , 公牛头数的 43 和母牛相等。 母牛的头数相当于公牛头数的 52 , 公 牛的头书相当于母牛头数的 52。 小组完成,集体订正。 (二)、教学实施 :公牛有 30 头,母牛的头数相当于公牛的 107 ,小牛的头数相当于木牛的 2116 ,小牛有多少头。 (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要求小牛的头数,就要知道哪个量。 (母牛的量)母牛的头数又和哪个数量有关。 (公牛的头数)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哪个数量。 (公牛的头数)崽化一条线段, 表示哪个数量。 (母牛的头数)画多长。 根据什么。 表示小牛的头数的线段应该怎样画。 板书: 公牛: | | | | | | | | | | | 30 头 107 母牛: | | 2116 小牛:。 头 : 23 求小牛有多少头,必须先求什么。 (母牛的头数)求母牛的头数应该怎样做。 解答这道题需要几步。 :根据以上分析,这道题应该怎样解答。 怎样列综合算式解答。 板书: 30 107 2116 = 根据综合算式让学生说说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每一步分别是把哪个数量看着单位“ 1”。 同时强调:分数连乘不必像整数,小数连乘那样,逐次计算,可以一次计算,遇到整数和分数相乘,要用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 ,不能约分的直接与分数的分之相乘。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 18 页第 10 题,学生要说明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每一步是把哪个数量看着单位“ 1”。 (四)课堂小结: 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与解答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相同点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不同点是分数连乘应用题要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 几是多少。 解题关键是要找准每一步的单位“ 1”。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 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学会利用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能正确列式计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比较熟练的画出线段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超市运来花生油和豆油共 600 桶,花生 油的桶数占总桶数的 52。 (二)、教学实施 24 ,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数学问题: 花生油有多少桶。 豆油有多少桶。 豆油不花生油多多少桶。 这些问题中哪个问题可以一步解决。 明确任务,重点研究第二个问题。 : “ 1” 花生油占总桶数的 52 | | | | | | 豆油。 桶 600 桶 ;看图想想,豆油占总桶数的几分之几。 求豆油的桶数就是在求什么。 交流讨论得出:豆油的桶数占总桶数的 53 ,求豆油的桶数也就是在求 600 的 53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 600( 1 52 )或 600 600 52 后者方法很容易理解,主要是从“总桶数 — 花生油的桶数 = 豆油的桶数”这个数量关系入手分析,也就是“和 — 一个量 = 另一个量” 2: 明确题意:降低是指什么意思。 (比原来少)减少了哪个量的 81。 现在听到的声音分贝是原来噪音的几分之几。 请个别学生尝试板演画线段图 “ 1” 原来: | | | | | | | | 85 分贝 降低了 81 现在: | | | | | | | | 25。 分贝 根据线段图想到了什么。 :求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该怎样计算。 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求降低了多少分贝,再求现在听到的声音分贝是多少;还可以先求现在声音的分贝占原来声音分贝的几分之几,再求现在听到的声音 是多少分贝。 ) : 方法一: 80 — 80 81 方法二: 80 ( 1 — 81 ) =80— 10 =80 87 =70(分贝) =70(分贝) (三)、深化练习 完成教材 20 页的“做一做”;完成练习五的第 10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这类题需要两步完成,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够准确地分析并计算出这类题。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 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回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难点: 周围分析方法,正确熟练的解决时间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 完成教材练习五第 6 题,并把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连接起来。 2. 说出单位“ 1”及单位“ 1”比较量是 ” 1” 的几分之几。 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52 , 一瓶墨水已经用了 52 , 26 草莓酱的瓶数比沙拉酱的瓶数多 41。 (二)教学实施 2,集体读题,理解题意,提问:“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54 ”是什么意思。 3. 指导学生画图 根据这句话,应当把什么看着单位“ 1”。 板书: “ 1” 青少年: | | | | | | 75 次 比青少年多 54 婴儿: | | | | | | | | | |。 次 4. 列式解答: 借助线段图想想,婴儿的心跳次数相当于哪两部分。 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相当于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多少。 方法一: 75 + 75 54 方法二: 75 ( 1 + 54 ) 请学生将这两题的解题思路完整的叙述出来。 5. 深化练习 完成教材 21 页的“做一做”,完成练习五的第 9 题 (三)课堂作业设计 分析数量关系 小红读一本书,已读了这本书的 53 ,( )是单位“ 1”, 53 表示( ),没读的页数用( )表示。 面粉比大米多 86 表示( )。 (四)课堂小结 今年天我们学习了“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要先找准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然后列式计算。 27 课后反思: 倒数的认识 课题: 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研究、类推等数学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60 安全管理体系 60 安全管理措施要点 62 安全设施标准化项目 62 安全控制措施 62 建筑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63 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66 消防管理 68 安全防护管理 69 9 文明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71 管理目标 71 环境及文明施工制度和措施 71 10 雨季、冬季施工措施 76 雨季施工措施 76 冬季施工措施 76 11 纠正和预防措施 80
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20 年中央 1 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20202020年);《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 2020- 2020 年);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 NY/T12222020); 《沼气工程技术规范》( NY/T12202020);
2 年及以后 万元 正常年份 4 税金及附加 新都客运枢纽站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4 页 经营期第 1 年 万元 经营期第 2 年及以后 万元 正常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年平均 6 净利润 万元 年平均 7 总投资收益率( ROI) % % 8 资本金净利润率( ROE) % % 9 财务内部收益率( FIRR) 所 得税前 % % 所得税后 % % Ic=8% 10 财务净现值 (
上) ,订正。 五、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 颜色:五光十色 火烧云 变化多端 形状:千姿百态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练习修改习作。 4.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学习收集资料。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口语交际、习作、对联积累
了对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不可或缺的作业设计环节。 通过有效合理的进行作业的设计,不但可以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浓厚兴趣和成就感,而且还能间接的促使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目前,在高中信息技术 作业的设计上,传统的作业观 显然 已 经不符合学生发展的 要求,必须进行深刻的改革。 新课程下的 高中信息技术 作业 不应该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 ,
问题与练习”:课后练习题的题目中介绍。 ⑤“科学漫步”、“说一说”、“ STS”、“科学足迹”:教材中的特色栏目。 分类统计 按照物理学史素材基本内容,按照物理家的生平简介与逸闻趣事;古代、近代和现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发展;重大发明与 发现、重要试验、理论、定理和概念的演变过程;科学方法的介绍分为四类,并结合其存在形式进行分类,如表 3: 表 内容类型及其基本内容 内容类型 存在类型 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