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商住楼设计_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梁端剪力计算公式:V=(荷载引起的剪力)+ (弯矩引起的剪力)=ql/2+() BC跨布置活荷载下的V如下: 活载作用于BC跨的轴力图如下所示:(单位:KN)柱轴力计算公式:柱轴力N=V(梁端剪力)+P(节点集中力及柱自重) 表610活载作用于BC跨柱轴力计算表(单位:KN)层号B柱C柱E柱21 ⑵ CE跨布置活载时CE跨布置活荷载下的弯矩分配图如下:表611节点不平衡弯矩计算表层号轴线号B轴C轴E轴杆件号上柱下柱右梁左梁上柱下柱右梁左梁上柱下柱2分配系数杆端弯矩不平衡弯矩弯矩分配结果弯矩1分配系数杆端弯矩不平衡弯矩弯矩分配结果弯矩 CE跨布置活荷载下的M如下 活载作用于CE跨梁剪力及柱轴力计算⒈梁端剪力活载作用下的剪力图如下所示:(单位:KN)表612活载作用下梁端剪力计算表(单位:KN)层号荷载引起剪力弯矩引起剪力总剪力BC跨CE跨BC跨CE跨BC跨CE跨20()()()()()()10()()()()()()梁端剪力计算公式:V=(荷载引起的剪力)+ (弯矩引起的剪力)=ql/2+() CE跨布置活荷载下的V如下: 活载作用于BC跨的轴力图如下所示:(单位:KN)柱轴力计算公式:柱轴力N=V(梁端剪力)+P(节点集中力及柱自重) 表613 活载作用于CE跨柱轴力计算表(单位:KN)层号B柱C柱E柱21 框架在风荷载的作用下(从左向右吹)的内力用D值法进行计算,其步骤为:⑴求各柱反弯点处的剪力值;⑵求各柱反弯点高度;⑶求各柱的杆端弯矩及梁端弯矩;⑷求各柱的轴力和剪力。 第i层第m柱所分配的剪力为:,见表613 表614 柱的反弯点位置y=+++,计算结果如下表层号柱轴号层高柱所在层数n梁柱线刚度比反弯点高度比反弯点高度比反弯点高度比反弯点高度比反弯点高度比反弯点高度2B200C2000E2001B1000C1000E100框架各柱的杆端弯矩、梁端弯矩按下式计算,计算过程见表:柱上端弯矩:柱下端弯矩:梁端弯矩:先求每个节点柱端弯矩之和,然后按梁的线刚度进行分配。 表615风荷载作用下B轴框架柱剪力和梁端弯矩的计算表 层yh/m/(kNm)/(kNm)/(kNm)233382107981160275220表616 风荷载作用下C轴框架柱剪力和梁端弯矩的计算表 层yh/m/(kNm)/(kNm)/(kNm)/(kNm)233382137391160276434表617风荷载作用下E轴框架柱剪力和梁端弯矩的计算表 层yh/m/(kNm)/(kNm)/(kNm)23338288451160274373框架柱轴力与梁端剪力的计算结果见表表618风荷载作用下框架柱轴力与梁端剪力(单位:KN)层梁端剪力柱轴力BC跨CE跨B轴C轴E轴21从左向右吹的情况: 其M图如下所示:(单位:) V图如下所示:(单位:KN) N 图如下所示:(单位:KN) 从右向左吹风的情况与从左往右的情况的计算过程相反,计算方法一样。 第七章 框架内力组合各种荷载情况下的框架内力求得后,根据最不利又是可能的原则进行内力组合。 当考虑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有利影响,应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进行调幅。 当有地震作用时,应分别考虑横荷载和活荷载代表值与地震荷载作用的组合,并比较二种组合内力,取最不利者。 由于构件控制截面的内力值应取自支座边缘处,为此,在进行组合之前,应先计算各控制截面(支座边缘处)的内力值。 梁支座边缘处的内力值: ~ 第 114 页 共 114 页 (梁BC)层 恒载活载活载左风右风Mmax及相应的VMmin及相应的V︱V︱max及相应的M①②③④⑤组合项目值组合项目值组合项目值2左M  ①+②+⑤ ①+②+③+⑤ V   中M①+②+④     V          右M  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 V   1左M  ①+②+⑤ ①+②+⑤ V   中M①+②+④     V          右M  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 V   注:活载②、③分别为活载作用在BC跨、CE跨; 恒载① ; 活载②、③和左风④、右风⑤。 (梁BC)层 恒载活载活载Mmax及相应的VMmin及相应的V︱V︱max及相应的M①②③组合项目值组合项目值组合项目值2左M   ①+② ①+② V    中M ①+②     V        右M   ①+②+③ ①+②+③ V    1左M   ①+② ①+② V    中M ①+②     V        右M   ①+②+③ ①+②+③ V    注:恒载① ; 活载②、③和左风④、右风⑤。 (梁CE)层 恒载活载活载左风右风Mmax及相应的VMmin及相应的V︱V︱max及相应的M①②③④⑤组合项目值组合项目值组合项目值2左M   ①+②+③+⑤ ①+②+③+⑤ V    中M ①+③+⑤     V          右M   ①+③+④ ①+③+④ V    1左M   ①+②+③+⑤ ①+②+③+⑤ V    中M ①+③+⑤     V          右M   ①+③+④ ①+③+④ V    注:活载②、③分别为活载作用在BC跨、CE跨; 恒载①; 活载②、③和左风④、右风⑤。 (梁CE)层 恒载活载活载Mmax及相应的VMmin及相应的V︱V︱max及相应的M①②③组合项目值组合项目值组合项目值2左M   ①+②+③ ①+②+③ V    中M ①+③     V        右M   ①+③ ①+③ V    1左M   ①+②+③ ①+②+③ V    中M ①+③    V        右M   ①+③ ①+③ V    注:恒载①; 活载②、③、④; 以上各值均为支座边的M和V。 (B轴柱)层 恒载活载活载左风右风Nmax及相应的M、VNmin及相应的M、V︱M︱max及N、V①②③④⑤组合项目值组合项目值组合项目值2上M ①+②+⑤ ①+*③+④ ①+②+⑤ N 下M ①+②+⑤ 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