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大桥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3) 二级公路;公路 Ⅱ 级,人群。 人行道和栏杆自重线密度按照单侧6KN/m计算 材料选择 ( 1 ) 混 凝 土 : 30C , MPaf kcu 30,  , MPafck  , MPafcd  ,MPaftk  , MPaftd  , MPaEc  ( 2)钢筋。  受力主筋: 335HRB , MPafSk 335 , M Paff sdsd 28039。  , MPaEs   弯起钢筋(斜筋):由受力主筋弯起,因此弯起钢筋(斜筋)强度等级同受力主筋。  箍筋: 235R , MPafsk 235 , MPafsv 195 , MPaEs   架立钢筋: 335HRB。  水平纵向钢筋: 235R ,选 8 ,即 mm8水平d。  相对受压区高度:  设计依据 ( 1)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 JTG D622020) ( 2)交通部颁《公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 ( JTG D602020) ( 3) 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 JTG B012020)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8 尺寸拟定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 T梁的主梁间距一般在 ~ 之间,由于本设计原始数据中桥面净宽为:净 7m(行车道) +2(人行道),因此可以选择 5 片主梁间距为 T 梁。 : 以往的经济分析表明钢筋混凝土 T形简支梁高跨比的经济范围大约在- 之间,则梁高取 m。 :为保证主梁抗剪需要,梁肋受压时的稳定,以及混凝土的振捣质量,通常梁肋宽度为 15cm- 18cm,鉴于本桥跨度 16m,按较大取 18cm。 : 因为翼缘板同时又是桥面板 ,根据受力特点 ,一般设计成变厚度与腹板交接处较厚 ,通常取不小于主梁高的 1/10,本设计取 15cm,翼缘板的悬 臂端可薄些,本设计取 10cm : 为增强桥面系的横向刚度,本桥除支座处设置端横隔梁外,在跨中等间距布置三根中间横隔梁,间距 4 ,梁高一般为主梁高的 左右,取 ,厚度取 1620cm 之间,本设计横隔梁下为 16cm,上缘 18cm。 图 主梁截面尺寸(尺寸单位: cm)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9 图 桥梁横断面布置图(尺寸单位 :cm) 图 桥梁横隔梁布置图(尺寸单位: cm) 3 主梁内力计算 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此桥在跨度内设有横隔梁,具有强大的横向连接刚性,且承重结构的长宽比为 : 29 7 Bl 故可按修正偏心压力法来绘制横向影响线并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本桥各根主梁的横截面均相等, n=5,主梁间距为 ,则: aaaaaai i 25242322215 1 2  = (1)计算 I 和 IT. 翼缘板的换算平均高度: )(1252 150100 mmh  求主梁截面重心位置: )(4 3 6 . 5 41800041125)1801600( 2004118000412125125)1801600(mma x   主梁抗弯惯矩: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0 )(108. 37 2)36 . 54420201(004118 0004118 0121)212 5014(12 5)18 016 00(12 5)18 016 00(1214102323mmI 主梁抗扭惯性矩: 对于翼缘板 6 0 012511 bt ,查表得 c1=31 对于梁肋: )1 2 00031(1 8 022 bt ,查表并内插得 c2=, )(102 8 8 0)1 2 51 4 0 0( 2 51 6 0 031 4933 mmI T  (2)计算抗扭修正系数  查表知, n=5 时,  ,并取 G= 得: 9 3 )1 . 55 1 5 . 8(108 . 3 7 2 103 . 2 8 4 1210 9 E E ( 3)计算横向影响 线竖标值。 对于 1(5)号边梁 :考虑抗扭修正后的影响线竖标值为: 5122111 iiana 5122115  i iaan  设影响线零点离 1 号梁轴线的距离为 x1 ,则: mxxx , 11  可解得 对于 2(4)号边梁考虑抗扭修正后的影响线竖标值为: 3 8 3 5121221 i ianaa 5125225 i ianaa 设影响线零点离 2 号梁轴 线的距离为 x2 ,则: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1 mxxx 6 . 6 4 1, 22  可解得 对于 3 号边梁考虑抗扭修正后的影响线竖标值为: 5121331 i ianaa 5125335 i ianaa 图 各主梁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及最不利布载图(尺寸单位: cm) ( 4)计算各主梁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1 号梁: 对于汽车荷载: 5 3 )0 2 8 8 3 7 (212101   qqm  对于人群荷载: 01   rrm  2 号梁: 对于汽车荷载: 4 6 ) 9 7 (212102   qqm  对于人群荷载: 02   rrm  3 号梁: 对于汽车荷载: )(212103   qqm  对于人群荷载: 03  rrm 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2 支点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支点处横向分布系数采用杠杆法计算,见图 图 各主梁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及最不利布载图(尺寸单位: cm) 1 号梁: 对于汽车荷载: 4 3 7 01   qqm  对于人群荷载: 01  rrm  2号梁: 对于汽车荷载: 02   qqm  对于人群荷载: 002  rrm  (由于是负的,出于安全考虑, 取 0) 3 号梁: 对于汽车荷载: )(212103   qqm  对于人群荷载: 003  rrm (由于是负的,出于安全考虑,取 0) ( 3)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汇总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梁号 荷载位置 公路 II 级 人群荷载 备注 1( 5)号梁 跨中cm 按“修正偏心压力法”计算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3 支点 0m 按“杠杆法”计算 2( 4)号梁 跨中cm 按“修正偏心压力法”计算 支点 0m 0 按“杠杆法”计算 3 号梁 跨中cm 按“修正偏心压力法”计算 支点 0m 0 按“杠杆法”计算 、作用效应组合 永久作用效 应组合 ( 1)永久荷载计算 假定桥面构造各部分重力平均分配给主梁承担,计算结果间表 表 恒载计算表(单位: KN/m) 主梁自重 mKNg )()2(   横隔梁 折算荷载 横隔梁边主梁 mKNg      横隔梁中主梁 mKNg 39。 2  桥面 铺装 沥青混凝土 mKNg  混凝土垫层 mKNg   栏杆和人行道 mKNg  合 计 边主梁 mKNg  中主梁 mKNg 39。 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4 ( 2)永久作用效应组合 内力的影响线面积计算见表 表 影响线面积 项目 影响线图示 影响线面积 M2L 222 2 0 ml  ML4 22 mll  VL2 29 7 ml  V0 ml  边跨梁内力: 跨中弯矩: mKNgllMl  7 22 支点剪力: KNglV 4 0  4l 处跨中弯矩: mKNglM l  224 4l 处跨中剪力: KNglV l  中跨梁内力: 跨中弯矩: mKNgllMl  239。 2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5 支点剪力: KNglV 5 07 9 39。 0  4l 处跨中弯矩: mKNglM l  239。 24 4l 处跨中剪力 : KNglV l 1 8 9 39。 4  表 永久作用效应计算表 内力 截面 位置 边主梁 中主梁 弯矩 M 剪力 V 弯矩 M 剪力 V 支点)(0x 0 0 4lx 跨中)(2lx 0 0 可变作用效应组合 ( 1)汽车荷载冲击系数 简支梁的自振频率: mkggGm c /91 7. 108. 7 961 3  HzmEIlf c 7. 21917. 96 . 812 10221   当计算 自振频率介于 和 14Hz 之间时,冲击系数按照下列计算公式计算:  f 按照《桥规》 规定,公路 — Ⅱ级车道荷载均布荷载为 mKNqk ,内插得到 kNPK 716 ,人群 mKN,即: 汽车荷载一般计算公式: )()1( 21  kKKq qmyPmS  人群荷载一般计算公式:  rrr qmS 支点截面剪力计算公式: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6 因双车道不折减,故  =1。 以 1 号梁的计算: 跨中截面 车辆荷载: mkNM l  )5 . 81417165 . ( 22kNV l )1 . 2217165 . 81817 8 ( 3  人群荷载: mkNM l  . 22 kNV l . 6  4l 截面 车辆荷载: mkNM l  8 6)5 . 811637165 . 813237 8 ( 24kNV l 5 7) 6 8 (5 3 3  人群荷载: mkNM l  22 5 . kNV l 6  支点截面 汽车荷载:   0 . 9 1 60 . 5 3 90 . 4 3 823 . 9 57 . 9 0 . 5 3 97 8 1 1 . 3 3 3O  Q 均 人群荷载:   QOr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