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二(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与发展,在进行施工设计、工艺安排、施工组织与具体操作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把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在施 工进行之前,或引发为事故之前。 消除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状态,是在项目施工进行中所必须的,是“预防为主”方针落实的需要,也是生产组织者所应尽的责任。 对施工机械及检测设备的使用,本公司将严格遵照相关管理规定来实施。 1) 在使用施工机具及检测设备前,必须做到经验收合格以后才能使用(安全防护装置齐全)。 2) 应极大限度地杜绝在工艺过程、操作过程中因人为的操作失误而导致的机械设备的故障,并造成严重的后果。 3) 保证在出现人为失误或险情之后,具有控制失误后果的能力,不致发生更大的危险,以及严重地影响到施工进度的进展。 4) 若机具设备 发生故障、出现失误,应防止引起其它故障和失误,或者其它机械设备的故障和失误,避免故障或失误的扩大与恶化。 5) 机具设备发生故障、出现失误后,能以最快速度,以最有效的解决方式来排除故障,弥补失误,做到不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 对大型施工机械的装、拆提出以下要求: 1) 必须由装、拆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作业; 2) 装、拆前要制定方案,方案须经上级审批通过; 3) 对装、拆人员要进行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 4) 装、拆人员须持证上岗,并派监护人员和设置装、拆的警戒区域。 5) 安装完毕后,企业应进行验收。 经行业指定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投入使用。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本项目施工机具除了常用设备外,还根据项目子系统的特点,配备专业的测试仪器,如公共广播系统施工时要用到的声场测试仪。 序号 设备名称 型 号 数量 产地 使用阶段 备注 1 切割机 龙牌J1GSD41350 2 中国 安装 2 手提切割机 BOSH 6 中国 安装 3 电锤 日立 DH24PA 8 中国 安装 4 电台钻 西湖 Z512B1 1 中国 安装 5 场强仪 DS1286B 2 中国 调试 6 测试仪 FLUCKDSP4300 1 美国 调试 7 人字梯 LBT45 6 中国 安装 8 光纤熔接设 备 具友 1 日本 调试 9 110套装工具 AMP 110 打线工具 5 中国 安装 10 打线工具 AMP RJ45 打线工具 5 中国 安装 11 水准仪 DL301 3 中国 安装 12 兆欧表 DM6065 2 中国 调试 13 万用表 MY65 2 中国 调试 14 无线对讲机 摩托罗拉 10 美国 调试 15 接地电阻测 试仪 MS2520H 1 中国 调试 16 绝缘电阻测 试仪 MS2675DIII 1 中国 安装 17 电烙铁 国产 1 中国 安装 18 开孔器 HANDY8 5 中国 安装 19 信号发生器 541TG 1 中国 安装 20 示波器 ST8001 1 中国 安装 21 建筑声学测 量仪 Bamp。 K 4418 1 丹麦 调试 22 系统测试仪 Neutrik A2 1 瑞士 调试 23 声场测试仪 ND6000 1 英国 调试 24 声源发生器 Bamp。 K 4224 1 丹麦 调试 25 打印记录仪 Bamp。 K 2312 1 丹麦 调试 26 实 时声学分 析仪 NOR840 1 挪威 调试 27 声级计 Bamp。 K K2230 1 丹麦 调试 28 光缆测试包 F7K 1 美国 调试 第五章 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施工平面布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的快慢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具体的施工平面布置原则为: 1) 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 2) 在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临时建设投资; 3) 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 少场内运 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 4) 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安全技术和防火规范。 施工平面图布置依据 1) 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及设备安装大样图。 2) 施工部署和主要施工方案。 3) 总进度计划及资源需用量计划。 4) 水源、电源位置。 5) 施工现场安全防火标准。 智能化工程的施工平面布置 1) 现场总平面布置; 2) 工程项目部办公室; 3) 临时设施安置场所; 4) 加工场所和临时材料堆放场所; 5) 设备施置及材料仓库; 现场总平面布置 项目部办公室 走廊 临时仓库 作业加工区 项目管理办公室布置图 时仓库平面布置 临时 用地表 用途 面积(平方米) 位置 需用时间 办公用房 60 详见施工总平面 开工起至竣工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 安全管理 质量负责 计划管理 材料管理 施工图审核区 仓库管理 设备管理区 待检材料区 已检材料区 已领材料区 材料退库区 布置图 结束 临时仓库 100 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开工起至竣工结束 加工 100 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开工起至竣工结束 合计 260 说明:施工平面部署图及用地表仅供参考。 具体有待项目经理部进场后在总包的统一安排下确定。 第六章 系统工程施工方法 (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 工作内容 安徽中加学校弱电系统工程 施工 包括: 1) 通讯网络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系统 3) 综合布线系统 4) 安全防范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电子巡查系统) 5) 公共广播系统 6) 信息引导发布系统 7) 多媒体会议系统 8) 机房工程 9) UPS 电源系统 10) 防雷系统 11) 接地系统 工作范围 综合管线设计、系统施工图设计、供货到现场、安装、接线、调试、测试、开通、业主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责任期内的维保 以上 11 个子系统的设备供货、工程实施、安装调试、系统集成、优化建议、运行维护、技术培训和项目验收服务。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综合布线及管路系统 对综合布线系 统而言,体现的不仅仅是材料和设备,工程在整个系统中占重要的地位。 因为用户所购买的不仅仅是供应商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和接插件,而应当是整个工程。 系统的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综合布线的理解和施工管理及经验;而布线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一门经验科学。 我单位质量保证的承诺,不是一句空洞的保证,而是有如下具体保证措施为基础的。 1)水平子系统的布线施工 水平子系统完成由接线间到工作区信息出口线路连接的功能。 采用走吊顶的镀锌金属线槽的方案,线管采用镀锌钢管。 为水平线系统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持。 装配 式的金属线槽是一种闭合式的金属管槽,安装在吊架上,从弱电井引向各个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再由不同规格的线管,将线路引到墙壁上的暗装底盒。 综合布线系统的布线是星形的,水平线缆量较大,所以,线槽容量的计算是很重要的,按照标准的线槽设计方法,应根据水平线缆的外径来确定线槽的容量。 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规格,为保证线缆的转弯半径,线槽须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辅件,以提供线缆线路由的弯转自如。 如果不能确定信息出口的准确位置,拉线时可先将线缆盘在吊架上的线缆出线口处,待具体位置确定后,再引到各信息出口。 由于铺设水平线缆 之前先得铺设线管,在铺设时因当注意不能有连续的两个 90度的拐角,若实际情况限制则需加过线盒。 2)垂直干线子系统的布线施工 本方案的垂直干线子系统,是由一连串通过开好垂直对准孔组成,它的走线设计分为两部分。 干线的垂直部分 垂直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弱电井内垂直干缆的通道。 这部分采用预留电缆井方式,在每层楼的弱电井中留出专为综合布线大对数电缆通过的长方形地面孔,电缆井的位置设在靠近支电缆的墙壁附近,但又不妨碍端接配线架的地方。 在预留有电缆井一侧的墙面上,还应安装电缆爬架或线槽,爬架或线槽的横档上开一排小孔,大对 数电缆用紧固绳绑在上面,用于固定和承重,如果附近有电梯等大型干扰源,则应使用封闭的金属线槽为垂直干缆提供屏蔽保护。 干线的水平通道部分 水平通道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垂直干缆从主设备间到所在楼层的弱电井的通路,这部分也应采用走吊顶的镀锌金属线槽的方案,用来安放和引导电缆,可以对电缆起到机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提供了一个防火的,为垂直干缆提供密封,坚固的空间使线缆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其选材算法与水平子系统设计部分的线槽算法一致,且若一根线管连续有两个 90 度的拐角时,应在一处加过线盒,以便拉线时不破坏线缆,与垂直 部分一样,水平通道部分也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余量,以确保在今后系统扩充时不致需要安装新的管线。 金属管的敷设 1) 金属管的要求 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 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2) 金属管的切割套丝 在配管时,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 管子的切割可使用钢锯、管子切割刀或电动切管机,严禁用气割。 管子和管子连接,管子和接线盒、配线箱的连接,都需要在管子端部进行套 丝。 套丝时,先将管子在管钳上固定压紧,然后在套丝,套完后应立即清扫管口,将管口端面和内壁的毛刺锉光,使管口保持光滑。 3) 金属管的弯曲 在敷设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管的弯头不应超过 3 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 2 个,并不应有 S 弯出现。 金属管的弯曲一般都用弯管进行。 先将管子需要弯曲部位的前段放在弯管器内,焊缝放在弯曲方向背面或侧面,以防管子弯扁,然后用脚踩住 管子,手板弯管器,便可得到所需要的弯度。 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绝缘套管,管口伸出部位应为2530mm。 4) 金属管的连接 金属管连接应牢靠,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 对准。 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金属管外径的 倍。 金属管的连接采用短套接时,施工简单方便;采用管接头螺纹连接则较美观,可保证金属管连接后的强度。 金属管进入信息插座的接线盒后,暗埋管可用焊接固定,管口进入盒内的露出长度应小于 5mm。 明设管应用锁紧螺母或带丝扣管帽固定,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 24 扣。 5) 金属管的敷设 金属管的暗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预埋在墙体中间的金属管内径不宜超过 50mm,楼板中的管径宜为 1525mm,直线布管 30mm 处设置暗线盒。 b) 敷设在混凝土、水泥里的金属管,其它基应 坚实、平整、不应有沉陷,以保证敷设后的线缆安全运行。 c) 金属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水泥、沙浆渗入。 管孔对准、无错位,以免影响管、线、槽的有效管理,保证敷设线缆时穿设顺利。 d) 金属管道应有不小于 %的排水坡度。 建筑群之间金属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 e) 金属管内应安置牵引线或拉线。 f) 金属管的两端应有标记,表示建筑物、楼层、房间和长度。 g) 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金属管内预置塑料子管。 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 倍。 金属线槽的敷设 1) 线槽安装要求 a) 线槽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视环境而定,最大不应超过 50mm; b) 线槽水平每米偏差不应超过 2mm; c) 垂直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 3mm; d) 线槽节与节间用接头连接板拼接,螺钉应拧紧。 两线槽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 2mm; e) 当直线段桥架超过 30m 或跨越建筑物时,应有伸缩缝。 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 f) 线槽转弯半径不应小于其槽内的线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者。 g) 盖板应紧固。 h) 支吊架应保持垂直,整齐牢靠,无歪斜现象。 2) 水平子系统 线缆敷设支撑保护 预埋金属线槽支撑保护要求: a) 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可为不同的尺寸,按一层或两层设置,应至少预埋两根以上,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 25mm; b) 线槽直埋长度超过 15m 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拉线盒,以便布放线缆盒时维护。 c) 拉线盒盖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能开启,并采取防水措施。 d) 线槽宜采用金属管引入分线盒内。 设置线槽支撑保护: a) 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 ,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 2m; b) 金属线槽敷设时,下列情况设置支架或吊架:线缆接头处、间距 3m、离开线槽两 端口 处、线槽走向改变或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