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梯田农业生态-经济效益分析_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表 2 全年化肥施用实物量 年份 1999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全年化肥施用量(万吨) 资料来源:庄浪县政府公报 该图呈现出庄浪县自从实现梯田化后全年化肥施用量的变化情况,从图可知,随着梯田的机械化发展,化肥施用量随之呈现规律性变化,在 2020年之前,化肥施用量增幅较大,但在该年之后则增幅较小,甚至出现下降情况,这正是梯田机械化,小块梯 田变大块所引起的保肥效益的突出体现。 梯田保肥效益计算评估:保肥效益的计算为 N、 P、 K三种主要养分的损失量;换算成碳酸氢铵、过磷酸钙和硫酸钾,由公式: Vf=D•S•P1i•P2i•P3i 式中: Vf 为梯田保肥效益经济评价值(元); D 为梯田比坡耕地减少的侵蚀量(吨 /公顷)( )。 S为梯田总面积( );; P1i为梯田土壤中 N、 P、 K含量( %);P2i为纯 N、 P、 K 折算成化肥的比例,分别为 79/1 506/6 174/78; P3i 为各类化肥在当地近十年的平均销售价(元 /t),分别为 1360、 400、 450。 Vf= (% 79/14 1360+% 506/62 400+% 174/78450)/10000= 因此,项目年固土保肥效益为 万元。 由此也可以看出梯田化为当地水土保肥创造出了相当可观的收益。 植被覆盖效益 除了大规模的进行坡改梯、大面积修整梯田,发展梯田农业之外,以依托梯田农业为主,发展多种植被的思路在该县被 提出并进行了成功的试行,如在庄浪县榆林沟东西两山海拔1800m以上的悬洼梁和丰台梁及沿线一带修鱼鳞坑 ,并定植油松、刺槐、沙棘等 30hm2。 在县境内的荒坡、梁峁及坡耕地结合处营造油松、柠条、沙棘等生态防护林 ,修建鱼鳞坑、反坡台、隔坡水平沟、种草和建果园 ,搞“径流林业”。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上 ,依照“山顶沙棘油松戴帽 ,山湾梯田果树缠腰 ,地埂牧草柠条锁边 ,沟底林草坝库穿鞋”的整体式综合治理模式 ,对堡子沟流域 , 史渠沟、贾门沟、庙龙沟流域 ,平凉地区及县列寺沟岔、库湾沟等共 16条小流域进行“生物治理”等等。 截至 2020年 ,全县累计林地达 hm2,其中天然林 hm2, 人工林 hm2,森林覆盖率由 1981 年的 10. 2%提高到 %。 种草 万 hm2,林草覆盖率达到 %。 同时经济林建设已初具规模 ,特别是苹果、梨、仁用杏等种植已在当 地的产业中占重要比重。 目前 ,全县经济林面积达到 hm2,2020年果品产量达到 万 t。 先后获得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这种依托梯田农业发展的模式已作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实现生态、经济状 况好转的典型范例而被广泛推广。 表 3 庄浪县植被覆盖面积分项 年份 当年完成造林面积(万亩) 同比增长(%) 年末实有森林面积(万亩) 森林覆盖率(%) 年末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保灌面积(万亩) 年末梯条田累计面积(万亩) 水平梯田(万亩)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89 2020 89 2020 2020 1999 资料来源:庄浪县水土保持局 从上表中数据可计算梯田植被覆盖变化率 上式中 ,Ci为梯田利用植被覆盖度面积 ,C0为梯条田植被覆盖面积。 从表 3中所给数据可计算得出下图走势变化: 图 4 庄浪县梯田植被覆盖面积变化率走势图 减灾效益 庄浪县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 , 同时伴有因水力而诱发的重力侵蚀。 滑坡走山也十分频繁 , 危害严重。 截至目前,庄浪县 ,对于减轻当地自然灾害 ,减轻对下游的危害 ,促进当地社会进步 ,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梯田化在抗旱减灾中的作用 庄浪县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 ,旱、涝、霜、雹、风、虫等自然灾害频繁交替或同时发生 ,而干旱危害最为严重。 以降水距平值作为干旱程度的指标 ,降水距平值小于 20%为小旱或轻度干旱 ,小于 35%为中等干旱 ,小于 50%为大旱或特大干 旱。 庄浪县气象记载的 1959~ 1997年 39年中 ,发生旱灾的有 10年 ,其中降水负距平 30%以上的旱年 7年 ,典型的有 197 197198 199 1995 和 1997年。 其中 1997年雨量低于平均值 47%,是庄浪县有气象记载以来的特大干旱年 【 7】。 据降水频率计算 ,1997年是 50年一遇的干旱年,全年降水量仅 ,坡耕地几乎绝收 ,但梯田仍保持了每公顷 3000kg的产量 ,充分显示出了梯田的抗旱效果。 另据近年来的调查表明 ,随着梯田建设的规模化发展 ,全县境内未发生滑山、走坡、泄流等现象。 梯田正常年 份的产量为 3 609 kg/hm2,是坡耕地的 ,仅每年增产的粮食就相当于 18万人全年的口粮。 2020年,我省出现了 60年来的严峻旱情,而在庄浪在榆林沟流域内根本看不出来。 2020年庄浪县粮食总产达到 t, 其中梯田实现的增产达到了 6万 t, 占到了总产量的 45%。 乱庄村大部分人家小麦亩产仍达 500多斤,按往常则估计亩产 200斤也不到,粮食能够稳产是沾了梯田和坝库的光,坝库流域内种地的老百姓如是说。 按庄浪县水土保持局测算资料推算,在相同条件下 ,梯田与坡耕地相比 ,平均每亩增产 55kg,全县梯田每年可增产粮食 t,相当于解决了 15万人的口粮 ,保障了粮食安全。 特别是在近几年持续干旱面前 ,水平梯田的产量仍在 3 000 kg/hm2 以上 ,实现了庄稼人“大灾不减产、小灾夺丰收”的愿望。 图 5 梯田化前后全年粮食总产量(万吨)对比图 图 6 梯田化后农业人均产量(公斤) 从以上梯田化前 【 6】 后全年粮食总产量变化图中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近三十多年庄浪县梯田化后全年粮食总产量及近十年人均产量变化,总产量及人均产量变化都非常剧烈。 现选取 1980~ 1997 年 【 6】 和 1999~ 2020年共 28年的粮食总产量 (y1)和 (y2)与历年梯田建设面积(x1)和 (x2) ,对二者分别进行相关分析计算: 用来度量线性相关的程度和方向的指标是相关系数 ,记为 r. 一般常用的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 为样本均值 . 相关系数取值范围为 当统计单元个数 时 , 可根据 r的绝对值的大小 ,判断相关的密切程度。 当 r≤ , 0. 7 r≤ 1时为高度相关。 经计算得出 ,相关系数 r1 = 【 6】 , r2 = ,表明了在梯田化初期梯田面积与粮食增产是紧密相关的,然而近十年来由于梯田面积变化不大,加之受气候因素及当地政策对种植业结构的影响,因而粮食产量增幅也不是很高,两者相关性不是很大。 当然 ,粮食产量的变化也取决于当地降水量的多少 ,从整体而言,这是因为 1999年该县农业生产遭遇了持续干旱、频繁雹灾等自然灾害。 2020年农业生产抵御了多重自然灾害的侵袭并在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有了新的进展,使得 2020年农业生产取得好收成, 2020年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三大主导产业和三大区域特色产业开发取得新进展。 种植业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增产。 2020年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 ,马铃薯、果品、畜草三大主导产业和亚麻、药材、蔬菜三个区域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 受种植面积调整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影响,粮食作物减产。 2020年农业与农村经济取得新的成就,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增长,粮食总产量、平均亩产均 创历史最高水平; 2020年受政策影响种植业结构有所变化,粮食种植面积继续增加。 粮食作物种植面增长,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下降造林面积继续下调。 2020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增长,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增长。 2020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加,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下降,粮食产量有小幅攀升,在此基础上, 2020年和 2020年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有所增长。 2 梯田化后的经济效益分析 梯田化后的经济效益分析 实现梯田化后 ,庄浪梯田建设的步伐并没有停止 ,而是继续实行人机结合、集中突破的施工方式 ,加快低标准梯田改造和剩余坡耕 地梯田化,从而夯实了粮食生产基础 ,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 ,保障了粮食安全。 近年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