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连锁商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销售方式和经营管理技术的零售商业组织,是以便利作为吸引顾客为主要手段,来满足顾客简单购物和应急之需的一种零售业态。 其经营的理念是强调更加便利和商品的陈列以及与顾客的沟通。 作为继超级市场之后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新兴零售业态,便利店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我省虽然消费者整体收入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相当部分地区已具备便利店的发展条件。 同时由于我国诸多条件的限制,在我国发展便利店应充分考虑其可行性,有选 择、有计划地发展。 一、发展态势 在国外的便利店进入我国之后,特别是 2020年~ 2020年期间,中国便利店呈现出“急速发展”的态势,广东便利店发展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目前而言,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便利店发展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 以广州为例,尽管目前严重亏损的 ampm 和“倍顺”已经撤出了市场,然而近年以来,仍然不断有新的竞争者加入到广州市场的角逐中。 其中 OK 便利店、全日本仅次于 7- 11 的 FamilyMart“全家”便利店的市场进军必然使原本已经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加趋于白热化。 (一 ) 珠江三角洲地区 在 珠三角地区一线城市 ,便利店的主要布局网点为写字楼、大型购物区、高档商业住宅区,医院,大学附近等。 这与国外传统上认知的社区便利购物有着一定的差距。 这与中国区域性人均收入差距巨大的实际国情是密切相关的。 单就广州一条体育东路而言, OK便利店在财富广场附近就开了三家门店,在加上两家 7- 11,今年年底全家便利店也加入竞争了对这一地区的竞争; 7- 11在珠海开的首家门店就选在拱北酒吧街。 零售巨头对繁华商业区的争夺是不言而喻的。 (二 ) 广东二、三线城市 便利店商家在广东竞争的主要焦点目前是放在经济最为发达的珠三角地区。 国 际便利店企业巨头没有让过多的涉足广东二、三线城市,这一市场主要由本土连锁经营企业主导,竞争形势比较明朗。 例如,今年年初在茂名正式营业的 “ 壹佰零壹 ” 连锁 便利店在短短一年内就已经占据了茂名连锁经营市场相当份额,到年底将扩展至 400家。 2020年 4月,商务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广东省抓住这一机遇,实施“万村千乡”工程推动广东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扶持农村经济发展。 经过一系列的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广东省一大批大中型流通企业入乡进村,将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直接投资、兼并、合作建成了一批 标准化农家便利店。 据悉,目前全省初步建成了25 家具有一定规模的配送中心,在 3600家镇、村级农家连锁店中, 1300 家农家店被商务部确立为全国“万村千乡”试点企业。 ① 二、 影响广东便利店发展的因素 (一) 人均 GDP与便利店业态发展的关系 便利店的市场细分建立在对原有超市主体目标顾客深层细分的基础之上,其生存利基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有密切联系。 (见表 3- 1) 表 3- 1 不同经济阶段下零售业主导业态 人均 GDP(美元) 1000 2020~ 3000 3000~ 6000 8000 12020 ① 引摘 广东乡村连锁便利店已有近 3600 家 [EB\OL]. 青年创业网 , 102 主导业态 百货商场 超 级市场 便利店 仓储式商场 购物中心 (资料来源: 陈容秋 .广东消费结构升级对零售业态发展的影响 [N].商业经济文汇 ,2020,(1):6~ 7.) 表 3- 2 人均 GDP与便利店发展的关系 人均 GDP(美元) 3000 5000 6000 10000 20200 便利店发展 市场导入期 成长期 充分发展期 竞争期 成熟期 据国外探索经验(表 3- 2),当人均 GDP达到 3000美元时,便利店开始起步;当人均 GDP跃至6000美元时,便利店便开始了充分的发展。 2020 至 2020年,广东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 持在 %左右, 2020 年达 16039 亿元,人均GDP23616元,约折为 2882美元。 比 2020年增长 %。 同时,根据十一五规划,到 2020年,广东省人均 GDP将达到 3700美元,珠三角地区人均 GDP更是超过 5000美元,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等方面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 按世界银行的评估标准,广东省经济发展已迈进中等收入国家 (地区 )的行列,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就目前广东大部分地区的人均 GDP 而言,便利店还处于市场导入期。 便利店所赖以生存的市场利基在中国还没有真正形成,但这 并不意味着国内便利店发展的条件还不成熟。 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在珠三角地区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大城市,各项经济指标都超出了全国的平均水平许多,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了 4000美元,珠海、深圳等人均 GDP 更是超过 5000 美元。 我省已经具备了发展便利店的充分条件,便利店在珠三角的大中城市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二) 竞争环境 一家便利店主要面临的竞争关系可由图 31 给出,社区便利店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同业态的其他便利店和传统的食品杂货店及小型的便利超市。 图 3- 1:我省便利店发展状况简析 商业区竞争情况 则更加复杂,大型连锁超市等对便利店的经营造成的极大的困难。 在同一商圈内连锁经营相同不同业态呈现“扎堆”现象。 门对门、店挨店,无疑是两败俱伤的竞争。 店铺租金高、士多店杂货店竞争不规范等,而便利店之间的恶性竞争却如同火上浇油。 受此影响,亏损严重的 ampm和“倍顺”,已在去年撤出了广州市场。 国外便利店的发展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经济环境的变动不明显,与我国的告诉发展的经济状况不尽相同。 我省便利店到目前的业态竞争发展状况可由图 32简析。 103 图 32:我省便利店发展状况简析 我省珠三角地区便利店目前 正开始由激烈竞争期向调整期过渡,逐渐趋于理性化。 这期间会有更加企业参与到竞争中同时优胜劣汰。 这一时期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也必将影响到业态的发展。 另外珠三角和周边地区便利店竞争情况差异明显,二三线城市便利店的设置较一线城市较为理性化。 政府对地区经济的统一规划很大程度上也指引着便利店的发展。 ( 1) 二线城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根据预测“十一五”期间,广东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将以每年 100 亿元左右的幅度递增, 5 年间平均每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约为 2200亿元; 2020年的零售额将超过 2020 亿元, 到 2020 年将超过2400亿元, 5年累计将接近 11万亿元。 20202110224023502430050010001500202025003000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亿元) 图 3- 3 十一五期间广东农村零售消费额预估 ( 资料 来源:根据网上资料整理) 广东省政府将连续 5年每年投入 1500万元建设补贴用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力争 5年内在全省建成有辐射功能的县级配送中心 100个,乡镇级农家店 625 个,村级农家店 15000 个,覆盖率分别达到 80%、 50%和 80%以上,形成以配送中心为龙头、以乡镇级农家店为骨干、村级农家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 广州、清远、茂名 、揭阳市调查,当地经过改造和新建的“万村千乡”连锁农家便利店,每月销售额一般都比改造前增长 30%— 50%。 广东省农资公司预计,此举可带动公司未来销售增长 15%以 104 上。 ( 2) 中心城市商业格局规划的变动 中心城市商业区的整对于便利店连锁巨头的影响来得更加大一些。 广州新经济中轴线的发展使得天河商圈、北京路商圈、上下九商圈以及南方大厦商圈等都面临改造发展;同时地铁三四号线的开通和政府针对住宅禁商做的商业网点规划的陆续出台。 如何在商业格局变动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考验着各大便利店企业的经营智慧。 ( 3) 文化因素 除 经济因素外 ,地区文化因素对便利店的发展往往对便利店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现代商业业态的发展中,发展的业态可能是一样的,但由于文化以及各国各地区不同的特性渗透影响着统一业态的不同发展轨迹,可能造成同一业态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差异化发展结果。 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开放、兼容、平民化、务实、开拓,重视商业及享乐主意的特点:开拓性有利于消费者接受便利店这种新生业态;开放性及兼容性使消费者不会对外来资本采取排斥的态度;享乐主义则说明消费者为了享受舍得掏钱,也就是对价格的敏感较低,这与便利店的卖点不谋而合。 另 外广东消费者的一些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有利于便利店的发展,广州每天晚上 10点超市关门之后至第二天早上 8点,许多便利店人流增大甚至是络绎不绝的情况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三、出现的问题及造成的结果 (一) 由便利店企业自身出发 便利店经营的特点应该是以便利、快捷的食品和日用品为主,综合兼营如音像制品、医药等快速消费品,商品选择应该是少而精的。 许多本土便利店在商品陈列上给人的感觉是把缩小化的超市,没有便利店的特色,这样顾客就不愿为便利多付出成本消费。 许多便利店采取统一模式管理,这样做 的好处是有利于高效的品牌统一运作。 然而在应对一些特殊的市场时,就会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缺乏变通能力最终导致服务的滞后,造成店面人效与地效的降低。 由于便利店的经营面积一般比较狭小 (50平方 — 200平方 ),同时又要陈列尽量可能多的产品(品种在 2020种至 3000种左右),部分便利店在商品陈列上采取了量贩化,即单品以较大排面陈列较多数量。 这就直接降低了店铺的周转率,使资金占用率过高。 另外也影响店内其他商品的销售机会。 很多便利店将其塑造成社区服务中心,努力为顾客提供多层次的服务, 例如:速递、存取款、发传真、代收公用事业费、代订车票和飞机票、代冲胶卷等。 但是往往这一服务是处于虚拟化状态的。 例如某些店在店门口 LOGO中标明服务种类,实际上却并没能提供相应的服务;另外,某些便利店统一配套了过多的服务:如在居民社区提供传真机、复印机等,实际上大多是闲置无用的。 便利店的发展要求有高水平的配送中心。 目前除 7- 11, OK 便利店等几家大型企业外,我省本土连锁便利店企业大部让然处于低水平运作的阶段,早期发展只关注大量抢占市场却忽略相配套的的设置,造成服务跟不上市场变化,致使供应 链中断。 众所周知,不重视流通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威胁我省经济持续发展的风险所在,这点与本土便利店发展的状况正好不谋而合。 商品结构问题识得便利店商品价格需接近市场平均水平,造成利润下降。 表 3- 1 便利店的人均和地均相关指标 项目 人效(万元 /人) 人均经营面积(平方米) 地效(万元 /平方米) 2020 35 22 105 2020 38 22 增幅 - 7 0 5 (来源: 2020年中国连锁经营年鉴) 根据上表,便利店整体地效和人效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020年便利店的地效只是 略高于超市和大型超市的平均水平,人效更只有超市和大型综合超市企业平均水平的 70%。 经营模式化、服务的虚拟化、商品配送不到位影响了顾客的忠诚度,弱化了了客源的持续性。 ( 二 ) 忽略市场的环境变化 在店铺资源原本就稀缺的广州,一些便利店在竞争中往往通过抬高租金的方式抢夺店铺,有些店铺租金每平方米超过了 300 元,这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经营成本。 过于依赖抢占市场份额,挤压对手不仅实际上难以获得有效的回报,反而降低自身资金周转的灵活度,使资金链转向断裂;同时在没有正确市场定位的情况下,盲目扩张必然导致门 店服务素质的下降,反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上海 21世纪便利店的大面积关张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我省目前在保证一线珠三角地区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二、三线城市经济增长需求,更多的资源配置到这些地区,“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许多连锁店只注重一线市场的盈利,不注重对二、三线城市的开发。 只是尽力往一条船上挤,造成过度竞争的同时又抓不住更加广阔的市场。 四、解决方案 (一) 实施差异化经营 同业态差别化经营是细分市场原则基础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保证。 使用不同的市场定位策 略,选择不同的客源,可以增加顾客的忠诚度,并形成特定的客源。 成功的案例如: 7— 1联华快客、可的走的是国际化现代标准模式,均为全资直属店。 “美宜家”则走的是具有广东本土特色的改造型便利店路线, 95%是加盟店。 在选址上,“美宜佳 在广州的几家便利店全在 1 07国道的城乡结合部, 711”多选择在进入居民社区的入口,“ OK”倾向于在甲级写字楼楼下或学校附近。 (二) 渐进式改进。 根据周边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便利店内商品的结构。 可以避免机械式的统一管理造成对市场的不适应性。 1. 本地化战略 本地化战略是许多 国外连锁巨头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的基础。 推出本地化的服务可以体现出人性化。 注重本地文化的因素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可推出适合当地消费者消费习惯的 产品及服务。 2. 加强与不同业态企业之间的合作 加强与邮政、电信、石化等部门及企业的合作。 推出一体化的便利经营。 如 代客寄送,代客缴费 等。 再次,考虑到广东很发达并处于快速发展中公路运输系统 , 加油站便利店的发展前景广阔。 3. 概念增值服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