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公园新建工程项目_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结构,处理好 公园 与周围建筑的环境关系。 第五章 项目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 在满足国家相关的规范、规定、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做到以下几点: ⑴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质量。 ⑵ 按照总体规划系统确定 公园 性质、红线等。 ⑶ 处理好地下管线与地上设施的关系,贯彻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 ⑷ 根据交通工程的 要求,处理好人、车、道路、环境之间的关系。 ⑸ 节省工程造价。 ⑹ 合理利用当地材料等,注重环保。 公园 设计 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20)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20)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20) (4)《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 GB50068— 2020)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20) (6)《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 GB500032020) (7)《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 CJJ 372020 (8)《 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 507632020 (9)《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10)委托方提供的其他相关基础资料。 占用土地情况 该项目属 新 建 工程, 拟用地面积 平方米。 公园 设计内容 (1) 平面布置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拟用地面积 平方米。 园 内设计路面 铺 装 ,绿化 种植 ,景观 建筑 , 体育健身设施及主题雕塑,公园 设有 二 个 主要 出入口 及若干次出入口 , 为开放式综合性公园。 (2) 景点设计 a、 从公园 东 侧主 入口开始 ,是 主题 广场 并配有主题雕塑 , 广场中心为二期工程建设的主题雕塑及雕塑台座,围绕雕塑设有花池,整个广场采用深灰色米黄色黑色花岗岩火烧板铺设,广场地面设有炫彩led 灯条丰富广场地面,广场周围及沿文明大街设有大型景观灯柱提供广场的夜间照明。 为方便市民出行,一期工程在公园东侧主入口北侧设 24 辆小型车停车位,并设大型 led 电子屏,播放天气预报等便民信息;在西侧主入口两侧设 24辆小型车停车位,解决停车问题。 b、 园内设有环形健身散步道,为市民提 供健身的专用场地,场地铺设防滑步道砖,地面设有运动方向指示,路边设有距离标志、 庭院灯等设施,为居民健身提供方便。 公园主路宽 6米,地面铺设高强烧结粘土步道砖,主路两侧设有休息座椅,充分保留道路两侧的原有树木,建成后主路夏季将变成一条林荫大道。 c、 健身活动区 位于 公园 南 端 , 该 健身集会区 广场地面铺设高强烧结粘土步道砖,保证广场地面的耐久性和防滑性。 是老年人打太极,舞剑,扭秧歌的理想场所。 广场设有专用舞台,可以用做文艺演出、露天电影播放、广场健身舞场地。 园内设有两处运动器械区,安装健身器械。 d、 文化活动区: 文化区位于公园的北端,设有 白色膜结构 建筑小品 及配套的灯柱,休息座椅等。 新建的凉亭及维修后的水系景观雕塑回廊等将成为市民游园、拍照留念的景观,也可以作为临时休息的场所,为市民提供了如入苏州园林一样的优美环境。 e、 公园西侧明海街设有景观广场,该广场为西侧主要入口,广场设有直径为 25m 的花岗岩拼接图案,设有景观花池该广场通过 6M宽主道与东侧主题广场相连。 该方案的设计风格鲜明、独到 ,景观格局和空间格局可以概括为以直线形和弧线形景观轴贯穿起来的空间系列。 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需求层次的使用者的需求,通过对场地现状和使用者人群的分析,规划的公园功能有以下几方面:体育活动、休闲 娱乐 、运动健身、修养身心。 以体育活动场地、器械等来满足康体休闲活动的需要。 甘南县 新建幸福公园 工程 为 甘南镇城镇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娱乐健身场所 , 同时该工程的实施也极大的美化了甘南镇的城镇面貌,成为甘南 县 标志性公园。 第 六 章 环 境 保 护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85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 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噪声污染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作业。 施工过程中动用的挖掘机、搅拌机、铲 车 等机械,这些机械设备的噪声值在70101db,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 2)大气污染 施工扬尘和施工车辆产生的尾气对大气产生一定的污染。 ( 3) 水污染 施工期间水污染主要是基础施工和清洗搅拌设备排放的含泥浆废水,虽然排放量较小,但泥浆含量高,对周围环境造 成一定污染。 ( 4) 固体废弃物 污染 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 残土和 施工 垃圾。 生态环境保护 ( 1)尽量使用较为先进的、噪声较小的施工设备。 ( 2)合理安排社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