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存栏500头商品牛项目环评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物、污泥(沼渣)、病死牛尸、生活垃圾 等。 营运期产污环节示意图如下: 20 图 6 营运期产污环节示意图 废气污染源强分析 本项目主要 废气污染源:一是 粗饲料粉碎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粉尘 , 二是 牛舍及粪便发酵 车间 及污水处理系统的恶臭污染源。 ( 1)粉尘产生及排放情况 本项目共饲养 肉 牛 500 头,消耗饲料 3650 t/a,其中精饲料 1825t/a,粗饲 料1825t/a。 饲料在粉碎、搅拌过程中会产生粉尘,粉尘收集后仍做饲料。 为保证饲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达标排放,应在打料房内安装一套布袋除尘设施和 15m 排气筒。 粗饲料加工 10t/h, 相应 风机风量为 2500m3/h; 精饲料加工 3t/h, 相应 风机风量为 1500m3/h。 饲料集中加工,每两天加工一次,每次 三 个 小时, 粉尘的产生量按饲料量的 %计算, 则粗饲料和精饲料 加工过程中饲料粉尘 产生速率分别为 5kg/h 和,产生浓度分别为 2020mg/m3 和 1000mg/m3。 饲料粉尘 混合后 进入布袋除尘器前浓度 为 1625mg/m3,产生的速率为。 营运期饲料加工过程产生的 饲料 粉尘 产生 情况见表 5。 21 表 5 饲料加工粉尘产生源强 项目 污 染源 加工速率 风机风量 粉尘产生速率 产生浓度 混合后饲料粉尘 t/h m3/h kg/h mg/m3 浓度 (mg/m3) 速率 (kg/h) 粗饲料 10 2500 5 2020 1625 精饲料 3 1500 1000 ( 2)恶臭产生情况 畜禽养殖场的恶臭以畜禽养殖场畜禽粪尿排出体外之后的腐败分解恶臭气味为主要恶臭污染源。 经类比国内其它 肉 牛养殖场技术资料, 工程主要恶臭源强见表 10。 表 6 工程主要恶臭源强一览表 排 放 源 面积( m2) 产生源强( kg/d) 污染物排放量( kg/d) H2S NH3 H2S NH3 牛棚及运动场 3000 污水 处理设施 100 粪便 堆肥场 50 合计 3150 废 水 污染源强分析 本项目主要 废气污染源: 干清粪残余 牛粪便 尿液 、 牛舍 冲洗水和生活 办公 污水。 ( 1) 养殖废水产生情况 根据 《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 ( HJ4972020) 附录 A 表 及国内北方及中原地区奶牛养殖场给排水量统计 数据估算,本项目每只肉 牛的用排水情况为饮用水量 40L/d只,牛尿 10 L/d只,牛粪 20L/d只(其中 18L 去贮粪池, 2L随冲洗水进 污水 处理设施 ), 每只肉牛的用排水情况见表 7。 结合本次项目的养殖规模存栏 500 头 计算,则全场牛养殖饮用水量 20m3/d,养殖废水产生量为。 本 项目 物料平衡情况见表 8。 牛 舍 冲洗水 25 L/d只(其中散失 ), 牛舍冲洗水用水量为 m3/d, 冲洗废水量为。 22 夏季淋浴 L/d只 ,淋浴用水量为 , 全部散失。 表 7 每只肉牛的用排水情况 类型 饮用水量 牛棚冲洗水 夏季淋浴 牛尿 牛粪 定额 40L/d只 25L/d只 只 10L/d只 20L/d只 表 8 养殖场全场工程 物料 衡表 单位: m3/a 序号 物料名 数量 长肉、维持 体能消耗等 牛粪 牛尿 1 粗饲料 1825 1305 1381 2190 2 精饲料 1825 3 水 7300( 肉 牛饮用水) 合计 10950 根据 《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 ( HJ4972020) 附录 A 表 畜禽养殖场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和 PH 值,并 类比国内 肉 牛养殖干清粪工艺污水污染物浓度数据可得 ,项目养殖废水污染物浓度见表 9。 表 9 工程养殖废水污染物浓度一览表 养殖废水 水量( m3/d) COD( mg/L) NH3N( mg/L) 1700 123 ( 2)生活 办公 污水产生情况 本项目劳动定员 8 人,其中有 6 人住宿。 根据河南省 地方标准《用水定额》( DB41/T3852020)表 16 中生活和办公用水定额,住宿人员按照 95L/d,其他人员按照 50 L/d。 据此计算,住宿人员每天用水总量为 m3/d,其他人员每人用水总量为 m3/d,合计用水量 ,排放系数取 ,则排放量 ,主要污染物 COD 和 NH3N 的产生浓度分别为 350mg/L 和 30mg/L。 本项目养殖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后污染物浓度见表 10。 表 10 养殖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后污染物浓度一览表 混合废水 水量( m3/d) COD( mg/L) NH3N( mg/L) 1650 噪声污染源强分析 23 本项目生产设备较少,噪声源主要为粉碎机、搅拌机、电机、风机、泵类等,经过隔声、减振的降噪措施处理后,各设备噪声产排值见表 11。 表 11 噪声源强 序号 设备名称 源强 dB( A) 数量 位置 厂房内 采取降噪措施后厂房外 1 饲料粉碎机 90 65 1 饲料车间 2 饲料搅拌机 80 57 1 3 电机 9 65 1 污水 处理设施 4 风机 75 60 1 5 泵类 75 60 2 固废污染源强分析 本项目投产后,固废物主要来自牛粪及其发酵沼渣、 污水 处理设施污泥 、生活垃圾及病死牛尸体等。 本项目投产后固废物的产生量及处理处置措施详见表 12。 表 12 项目固废物产生情况一览表 单位: t/a 序号 污染物 来 源 产生量 1 生活垃圾 员工 2 病死牛尸 牛棚 3 牛粪 牛棚 3285 4 固形物、沼渣等 污水 处理设施 989 合计 24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 排放量 大气 污染 物 打料房 粉尘 牛棚、粪便发酵车间 、 污水 处理设施 恶臭 H2S NH3 2 kg/h kg/h 水 污 染 物 养殖废水及生活污水 ( ) COD 1650mg/L 经 污水 处理设施 处理后,沼液 沼渣 农肥利用,不外排 NH3N 固体 废物 沼气池 固形物、污泥 989t/a 制作成有机肥施入 农田 员工生活 生活垃圾 牛棚 牛粪 3285t/a 堆肥处理后,农肥利用 病死牛尸 噪声 营运期噪声主要是饲料加工设备噪声和机械运输设备产生的噪 声,根据类比调查,其源强为 75~ 90dB(A)。 厂界 昼 ≤60dB( A) 夜 ≤50dB( A) 主要生态影响: 本项目 肉 牛养殖场排水应进一步完善雨、污分流制,各牛棚之间的雨水经沉淀处理后可作为牛棚清洗或夏季降温用。 牛粪尿经干湿 分离后,牛粪集中于粪便发酵 车间 发酵做有机肥,粪尿水顺地沟汇入废水净化沼气工程。 沼气池所排放的沼液部分用作牛粪发酵过程中所需的喷淋液,其余沼液可作 为有机肥供应周边农田。 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基本都能综合利用。 本项目采用了 “种植业 —秸秆 —饲料 —畜牧业 —粪便 —沼气 —有机肥 —种植业 ”的循环经济种养模式。 养殖场产生的牛粪以及沼气池污泥全部作为有机肥供应周围农田、旱地等。 在 肉 牛养殖的同时,不仅节约了能源,也为周边农田供应了有机肥,促进了生态良性循环。 本项目 肉 牛养殖场应设安全填埋井 2 个,以供病死奶牛全部安全填埋。 本 项目只 要合理利用,加强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 肉 牛粪尿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 25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 、废气 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施工场地扬尘及施工粉尘,建议建设单位在施工前搞好“三通一平”,对施工场地及路面经常洒水清扫。 水泥及其他建筑材料的运输和堆放尽可能采用密封罐车和储罐或者加盖篷布,减轻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因工期较短,只要加强施工场区管理,扬尘、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废水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其产生量为 ,该废水采取先期修建旱厕,定期清 掏,就近浇灌附近农田,不直接排放。 少量施工人员的洗漱用水沉淀后用于洒水抑尘,对附近地表水体水质的影响不大。 噪声 施工期高噪声源主要来自场地平整、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和生产设备安装工程,使用施工机械(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振捣棒、升降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机等)固定声源产生的噪声,以及施工期间进出工地的车辆产生的流动声源噪声。 高噪声源施工机械源强见下表 13。 表 13 施工机械源强一览表 噪声 源 源强 dB( A) 振捣棒 90 混凝土搅拌机 95~ 100 装载机 75~ 85 升降机 75~ 85 运输车辆 70~ 80 施工期间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并采取一定的隔音降噪措施,预计施工噪声在项目区内经距离衰减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夜间禁止施工,如需施工应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固体废物 施工期间固体废物主要是废弃土石方,据初步估算,本项目主要为挖地基时产生少许土方约 300m3,回填一部分,由于挖方主要为表层土,其他用于厂区绿化。 无弃土产生。 基本可以实现项目区内土方挖填平衡,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26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 大气 环境影响分析 ① 粉尘影响分析 为保证饲料加工过程中产 生的粉尘达标排放,应在打料房内安装一套布袋除尘设施。 根据工程分析可知,打料房产生的 饲料粉尘 进入布袋除尘器前浓度为 1625mg/m3,产生的速率为 , 粉尘通过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由 15m 高烟囱排放,除尘效率为98%,则粉尘排放速率和排放浓度分别为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的要求,对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表 14 项目饲料 粉尘 产、排 源强 部位 污染源 污染物排放 排放源参数 拟采取措施 排 放 方式 废气量 m3/h 粉尘kg/h 粉尘 mg/ m3 高度 ( m) 直径 ( m) 温度 ( ℃ ) 饲料加工 产生 粉尘 4000 1625 15 0. 常温 布袋除尘器 +15m 排气筒 间歇排放 排放 粉尘 4000 15 常温 间歇排放 ② 恶臭影响分析 根据项目工程分析,类比其它奶牛场恶臭气体排放源及排放源强,项目养牛场 NH3和 H2S 气体的排放主要来自牛棚、牛运动场 、 污水 处理设施 和粪便发酵 车间 等, NH3产生源强为 , H2S 的产生源强为 ,均属于无组织面源 排放。 项目运行期间应 采取牛棚地定期冲圈和消毒除臭, 污水 处理设施加盖除臭处理 ,采用以上措施处理后 项目 场区 NH3排放源强为 , H2S 的排放源强为。 表 15 项目恶臭源强一览表 污染源 源面积( m2) 污染物产生量( kg/d) 处理措施 污染物排放量( kg/d) H2S NH3 H2S NH3 牛棚 3000 定期冲圈、消毒除臭 污水 处理设施 100 加盖、喷洒除臭剂 粪便 储存池 50 27 合计 3150 项目 运营后 恶臭 污染物 在有脱臭措施的情况下, H2S、 NH3完全以无组织形式逸散,其最大 排放量分别为 H2S 、 ,评价标准 为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 、。 经预测,项目运营期恶臭废气无组织排放源 距离西侧厂界(与中心点距离为 32m)最近,西侧厂界的 浓度 :H2S 最大浓度为 , NH3最大浓度为。 则项目运营期各污染物浓度均可厂界达标,无超标点,大气 环境防护距离 为 0m。 根据本项目特点,恶臭产生源在场区分布面较广,并以面源形式排放,属无组织排放 , 必须采取 卫生防护 距离等相关 控制 措施, 以 降低恶臭对 周围 环境的影响。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Qc/Cm=A1(BLC+) 式中: Cm—标准浓度限制( mg/m); L—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m); 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 m),根据该生产单元占地 面积( m2)计算 r=(S/π);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 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 经预测,项目运营后 H2S 和 NH3的卫生防护距离均为 牛棚 39m、污水处理设施 3m、粪便发酵车间 4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