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阀门1000吨与精加工阀门500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 立面设计: 生产车间:建筑风格立面简洁、美观、大方,建筑主色调为浅灰色外墙涂料。 建筑语言的使用与功能良好的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现代工业厂房的建筑特点,空间过度 和谐。 办公及仓库楼:建筑风格立面简洁、美观、大方,建筑主色调为深灰色金属漆与浅灰白色金属漆相映衬,建筑外墙统一用浅冷色调的外墙材料,生产车间与仓库及办公楼错落有致,同时也丰富了整个天际线轮廓。 剖面设计: 生产车间为二层建筑,一层层高为 米,二层层高为 ,框架结构,建筑总高度为 ,屋顶为不人平屋面。 仓库及办公楼为五层建筑,全框架结构,一层层高 ,二至六层层高为 米,建筑总高度为 米。 屋顶为上人平屋面。 消防设计: 厂区内部室外消防通道简洁方便。 屋间距均≥ 10m,符合消 防要求。 耐火等级:生产车间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耐火等级为二级,仓库及办公楼耐火等级为二级,仓库火灾危险性类别为戊类。 建筑设计过程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20 执行。 年产阀门 1000 吨精加工阀门 500 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技术经济指标 用地面积 备注 总建筑面积 其中 生产车间 其中生产车间一层层高超过 8米,算容积率时面积加倍计算。 仓库及办公楼 办公用房面积为: ㎡ 传达室面积为: ㎡ 建筑占地面积 其中 生产车间 仓库及办公楼 一 ~三层为仓库,四层为办公用房,五层为职工宿舍。 绿地面积 容积率 建筑密度 % 绿地率 % 运输 本项目运输主要是各种原辅材料、产品、包装物、废物等,全年新增运输量为 t/y,其中运入量 1590t/y,运出量 1590t/y。 运输量详见表7- 1 运输一览表。 年产阀门 1000 吨精加工阀门 500 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表 71 运输一览表 序号 货物名称 单位 数量 起点 讫点 一 运入 吨 /年 1590 1 废钢铁 吨 1450 国内 本厂 2 钢 材 吨 50 国内 本厂 3 外协件 吨 30 国内 本厂 4 其他辅助材料 吨 40 国内 本厂 6 包装材料 吨 20 浙江 本厂 二 运出 吨 /年 1590 1 产品(含包装) 吨 /年 1520 本厂 国内外 2 废物 吨 /年 70 本厂 市内 合计 吨 /年 1590 本项目厂外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厂内运输以叉车等来进行。 厂 外运输主要委托丽水市及省内各物流运输公司等社会运力解决,厂内不专设运输队。 给排水工程 给水工程 年产阀门 1000 吨精加工阀门 500 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成后,公司职工 40 人,厂区绿地面积为 ,给水系统主要考虑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绿地用水等。 ◆生活用水量计算: 日用水量标准按 50L/人 .d,日生活用水量总量 Q1=40人 100 L/人 .d247。 1000=4m3/d。 ◆生产用水量计算: 生产车间用水主要为设备用水,按 20m3/d 计。 ◆绿地用水计算: 绿地用水标准按 2L/ 虑,绿地用水量 Q3= 2L/m2 d/1000=。 ◆未预见水量:按 20%取值。 Q4=(4+20+) 20%=。 ◆日用水量合计:Σ Q=4+20++=。 经上述计算,厂区预计日最高用水量为 立方米。 预计年用水量约为 9000立方米。 用水量预测 表 64 单位:立方米 /日 序号 名称 指标 数 量 总量 1 生活用水 100升 /人 .日 40 4 2 生产用水 20 3 绿地用水 2升 / 4 不可预见用水 20% 5 合计 年产阀门 1000 吨精加工阀门 500 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司用水由碧湖镇城镇自来水厂提供,厂区用水接入园区供水管网,厂区进水总管为 DN100,供水压力为 ,给水能力 50m3/h,供水能力可满足本项目需要。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本项目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等级为丁类,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框架或钢混结构。 按规范要求,在厂区内设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在厂区生产厂房和仓库等建筑物内设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消防栓用水量:室内消防栓用水量 10L/S,室外用水量 20L/S,火灾延续时间 2 小时。 消防用水与生活用水采用同一的供水系统。 排水工程 ( 1)污水量确定: 按用水总量 90%估算,本项目最高日污水总量为 /日。 ( 2)污、废水出路: 本项目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排水方式,雨水经雨水口及雨水管网收集后就近排入道路地下雨水管网,生活污(废)水排放采用污、废合流系统,粪便、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排入污水管网,输送至碧湖污 水处理厂。 厂区内污水管、雨水管均沿道路敷设,管道最小覆土 ,雨水管道管材采用钢筋砼管。 供电工程 项目用电量估算 公司选用高效、节能的生产设备,项目建成后,设备装机容量,以及办公楼、仓库、厂房的照明耗电,估计日耗电为 3000KWH,全年用电量约为 120 万 KWH。 供电电源和供电工程 年产阀门 1000 吨精加工阀门 500 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项目负荷等级按三级考虑,需配备 400KVA 节能变压器一只,生活用电和生产用电共用变压器。 ◆供电电源: 本工程采用 10kv 电源供电,供电线路直接送 到本厂变配电房,然后由变配电房输送至每幢建筑物。 其中生活按 220V 两相电源供电,生产用电按 380V 三相电源供电。 ◆配电房至各楼,所有电源电缆穿钢管暗埋引入,配电方式为混合式。 ◆各楼室内照明以节能灯为主,照明导线采用 PVC管暗装。 ◆机械设备供电线路均采用埋设地下电缆,外套钢管型式敷设。 所有机械设备需设有防雷措施,外壳均有接地保护。 通风 各生产车间及仓库采用自然、全面通风,门窗自然进风;局部位置采用机械通风,保证生产车间和仓库空气质量良好。 第八章 节能节水措施 编制依据 年产阀门 1000 吨精加工阀门 500 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 234号 《浙江省节约用水办法》省政府令第 237 号 节能措施 本项目选用国内外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供电设计采用低耗节能型变压器及采用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以减少损耗。 车间和厂区照明均采用节能型灯具。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有钢材等废料产生,可集中回收综合利用,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加强厂区内能源管理,各车间分别安装电计量装置,实行分级考核; 对能耗较大的设备单独设置计量装置,做好公用设施的养护工作,企业建立厂、车间两级能源管理网,定期检查能源利用和能源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节水措施 本项目采用节水型工艺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水资源无效消耗。 加强厂区内用水管理,各车间分别安装水计量装置,实行分级考核;做好公用设施的养护工作,防止跑、冒、滴、漏现象的产生。 供水系统采取防渗、防漏措施。 加强节水管理,把节水工作列入企业能源管理网。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年产阀门 1000 吨精加工阀门 500 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执行标准 1)空 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中二级标准。 2)水环境质量的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20)中三类水体标准。 3)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30962020)中三类标准。 废水 主要为机加工切削液废水和散热废水;生活废水,主要为厕所冲洗水,含有机质。 废气 本项目主要是铸造废气、卫生间废气。 噪音 生产车间机械设备 产生的噪声。 粉尘 少量的生产 粉 尘。 固废 主要是废弃的 包装物、钢屑和生活垃圾。 环境保护 废水处理 厂区内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输送至碧湖污水处理厂。 生产废水采用 RHYX型乳化液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后,回收利用;将多次使用的废乳化液贮存在调节池中,加入定量的 CaCl2和明矾,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 排入园区污水管网,输送至碧湖污水处理厂。 年产阀门 1000 吨精加工阀门 500 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废气治理 铸造废气通过加强通风排放,卫生间废气以管道井抽至屋面排出。 噪音处理 首先控制噪音声源,选购低噪音生产设备,采用低噪音工艺;其次对局部高噪声设备进行隔声、吸声处理,使厂区界的噪音达到功能区要求。 粉尘治理 生产车间和仓库均采用自然通风,局部采用机械通风,对整个车间全面通风,尽可能将产生的粉尘排到室外,使室内的空气环境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 固体废弃物治理 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钢屑等固体废弃物,由专人收集装袋回收出售。 生活垃圾必须集中清扫,及时清运,要保持区域的清洁和卫生。 施工期间产生的噪音、粉尘、废水、建筑垃圾的防治,要求施工 单位在施工期间,加强环保 管理,提倡文明施工、清洁施工,提高建设施工队伍的环保意识,对施工期间的废水、噪音、扬尘、固废等污染物,采取相应的防染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排放的污染物经过处理后,可达标排放,排放总量小,对周围环境影响轻。 周围环境对项目建成后的影响能符合环保要求。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做到文明施工,认真执行“三同时”。 在环保上是可行的。 第十章 劳动安全卫生消防 劳动安全卫生 ,各建筑物间距与通道符合消防要求。 ,按建筑物耐火等级及生 产中火灾危险性的类别,合理布置建筑物的面积。 年产阀门 1000 吨精加工阀门 500 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相互之间留有一定的安全间距,车间内设置足够的安全通道,机械设备暴露的旋转部分及电机出轴处设有防护罩或防护档板。 当机器发生误动时,机器能自动仃车,以防止机械伤害的发生。 ,低压回路采用保护接零,设备保护接地,电线做好绝缘保护,移动设备及工具设漏电保护开关。 ,各岗位工人严格按安全规程操作生产。 6. 加强车间通风,以改善工人操作条件。 7. 生产场地及通道合理选用照明灯具,以保证生产及生活 采光要求。 8. 夏天要对一线生产工人发放防暑降温防护用品及饮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