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五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9 N2: Ar: 出塔气组成列入下表 (包括 6,7,8,9,10 点 ) 组成 NH3 H2 N2 CH4 Ar 合计 摩尔分数 /% 100 合成率计算 反应掉的 N2, H2与入塔气中的 N2, H2气之比。 按下式计算。 合成率 氨分离器出口气液组成计算 设合成反应后在水冷器内部分氨被液化,气液已达到相平衡。 进入氨分离器的物料为气液混合物,物量为 F,物料组成为 F1;分离器出口气相组分为 yi,气量为 V。 分离器出口液相组分为 xi,液量为 L。 已知进口物料组成 Fi,即合成出口气组成,前已求出。 F Fi V,yi L,xi 10 假定 F=1kmol 对于每个组分的物料平衡: (1) 根据气液平衡关系 (2) 式中: mi为各组分的相平衡常数。 把式 (2)代入式 (1)得 或 (3) 式中: Li 为液相中各组分的量。 总液量 (4) 液体组分的摩尔分数 11 (5) 气体总量 (6) 气体组分含量,按 (2)式 (7) 对以上各式求解,需用试差法,现采用直接迭代法进行计算。 已知分离器入口气液混合物组成 即 6点值。 组分 合计 摩尔分数 1 查 下各组分的相平衡常数 (mi) 38 先设 ,假定入口气液混合物量 并假定。 以 代入式 (3)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液相中各组分的量: 12 液相总量: 分离后气相总量: 计算气液比: 误差 设 ,计算得 误差 设 ,计算得 误差 13 设 ,计算得 误差 以 代入式 (3)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计算得 误差 在允许范围之内,假定值可以认定。 液体组成 (摩尔分数 ):按 计算,计算结果列入下表: 表 氨分离器出口液体组成 (17点 ) 组成 NH3 H2 N2 CH4 Ar 合计 摩尔分数 /% % % % % % 14 分离后气体组成: 计算 NH3: 同法计算其他组分,结果列入下表。 表 氨分离器出口气体组成 (11,12,13,14,15 点 ) 组成 NH3 H2 N2 CH4 Ar 合计 摩尔分数 /% % % % % % 冷交换器分离出的液体组成 (18点 ) 由于从氨分离器出口气.经循环机和油分离器后进入冷交换器系统,此前已有部分气体放空并补充了新鲜气,因此气量和其组成均发生了变化。 而冷交换器出口气即是合成塔入口气,其组成已在前面算出。 因此在冷交换器中的氨分离器分离出的液氨,应与出口气成平衡,由气液平衡关系可以求出。 其关系式为 从手册差得在操作条件下 ()的相平衡常数 如下表: 70 75 25 40 冷交换器出口液体组成,根据计算。 15 计算结果列入下表 (18 点 ): 组成 NH3 H2 N2 CH4 Ar 合计 摩尔分数 1 液氨贮槽驰放气和液相组成的计算 氨分离器出口液氧 (17点 )与冷交换器的氨分出口液氨 (18点 )汇合于贮槽 (19点 ) 由于减压,溶在液氨中的气体会解析出来和部分氧的蒸发气形成弛放气。 水冷后的氨分离嚣分离的液氨占总量的摩尔分数 G 可由下式计算: 代入已知数据: 取 G=% 则氨分离器的分离液氨占 %,冷交换器分离液氨占 %。 根据物料衡算按下式计算混合后液氨组成。 L17,x17,i 17 L18,x18,i 18 X19,i 19 V,yi 20 L,xi 21 16 计算结果列入下表 (19 点 ) 组成 NH3 H2 N2 CH4 Ar 合计 摩尔分数 /% % % % % % 根据氨贮槽的压力 差得气液平衡常数,如下表 575 620 170 540 在液氨贮槽中,类似于闪蒸过程,仍按氨分离器的计算方法,假定一个 V/L 初值,经过试差,求得计算结果,如下表。 现按试差最后的 V/L 值,具体计算如下。 设 代入下式。 (假定入槽液量 ) 则液氨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 17 误差 以 代入式 (3)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计算得 误差 18 在允许范围之内,假定值可以认定。 液体组成 (摩尔分数 ):按 计算。 NH3: 其它组分计算结果列入下表 (21 点,产品液氨组成 ) 组成 NH3 H2 N2 CH4 Ar 合计 摩尔分数 /% % % % % % 驰放气 气体组成: 计算 NH3: 其它组分计算结果列入下表 (20 点,驰放气组成 ) 组成 NH3 H2 N2 CH4 Ar 合计 摩尔分数 /% % % % % % 19 液氨贮槽物料衡算 以液氨贮槽出口 1t纯液氨为基准,折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以 m3为单位计,则 其中各组分的体积,按 NH3: H2: N2: CH4: ye Ar: 液氨贮槽驰放气体积,按 计,则 驰放气体积: NH3: H2: N2: CH4: Ar: 液氨贮槽出口总物料体积: 20 因此入口总物料也应与出口相等: 入口物料各组分体积按 计算,结果为: NH3: H2: N2: CH4: Ar: 由计算,计算结果列入下表: 组成 NH3 H2 N2 CH4 Ar 合计 摩尔分数 /% % % % % % 结果与 基本相同。 合成循环回路总物料衡算 (各个部位物料量 ) (1)对整个回路做衡算,可求出补充新鲜气量 V1,放空气量 V12,一级合成塔进气量 V3和出气量 V6。 合成循环回路可简化如下示意图。 补充气 V 补 =V1 放空气 V 放 =V12 驰放气 V 驰 =V20 V 入 =V3 产品液氨 L21 V 出 =V6 合成塔 贮槽 21 图 合成循环回路简图 以 1t产品氨为基准,即等于 (液氨折成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 )。 为方便计算,把前已算得已知 数据列入下表: 名称 NH3 H2 N2 CH4 Ar 气量 /m3 补充气 1 0 V1 放空气 12 V12 驰放气 20 产品液氨 21 合成塔入口 3 V3 合成塔出口 6 V6 (2)首先列出以下元素平衡和总物料平衡方程 (式中液氨忽略溶解物,以 100% NH3计 ) 氢平衡:以体积量计算 (下同 ) (1) 氮平衡: (2) 惰气平衡: 22 (3) 氨平衡:合成塔内生成的氨应等于排出的氨 (4) 总物料平衡:合成反应后进出口气体体积减少了 V3 V6 (5) 把式 (1)与式 (2)合并,将已知数据代入式 (1)与式 (2) 式 (1): (1)’ 式 (2): (2)’ 式 (1)’ 加式 (2)’ 得: (6) 数据代入式 (3)得: (3)’ 23 将式 (3)’ 与式 (6)联立解得: 将已知数据 V1和 V12的值代入式 (4)与式 (5)。 式 (4): (4)’ 式 (5): (5)’ (4)’ 与 (5)’ 联立解得: (3)合成塔进出口物料量 (各组分的量 ) a. 入塔总物料量: 其中各组分的量按照 计算。 24 b. 出塔总物料量, 其中各组分量按照 计算。 (4)废热锅炉出口,热交换器出口和软水预热器出口物料,组成未发生变化与合成出口相同,即 25 (5)水冷却器和氨分离器物料量 a.水冷却器入口气即软水预热器出口气 V9。 水冷却器出口总物料未发生变化。 由于有部分氨被液化,出口物料实际为气液混合物。 其总量和总组成与入口完全一致。 即 经氨分离器后,分为气相和液相两股物料。 即 (Ll7量暂以气体体积计 ) 按前面氨分器气液平衡算得 气液比: 和 由以上两式可以解得 L17换算成质量 b. 氨分离器出口气体组分的体积,按计算。 26 氨分离器出口液体组分的量,按计算。 27 (6)循环机入口 V13和出口 V14:由流程图上表明进入循环机之前,有放空气放出。 所以 其中各组分的量按照计算。 放空气中各组分的量:按计算。 28 (7)冷交换器进出口物料 a. 进气量: V2=循环机出口加上补充气的量 即 b. 补充气中各组分的量:按 计算。 c. 冷交换器入口气体各组分的量:按 计算。 29 d. 冷交换器入口气体组成 (2点 ):按照 计算。 其他组分的计算结果如下表 (2点 ) 组成 NH3 H2 N2 CH4 Ar 合计 摩尔分数 e. 冷交换器出口气体的量 V3 其中各组分的量按 计算。 30 f. 冷交换器出口液氨的量:它是进出口气体体积之差。 其中分组分的量按计算。 31 g. 液氨贮槽物料衡算 (均以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计 ) 进入贮槽的液氨量: 贮槽中排除产品液氨的量: (标准状况 ) 结果与计算基准基本一致。 (8)物料衡算结果汇总如下: (以下物料量均在标准状况下,按 1t,NH3计算。 ) 补充新鲜气 (1点 ) 氨冷器入口气 (2 点 ) 合成塔进出口 (3,4,5 点 ) 合成塔出口 (6,7,8,9 点 ) 水冷却器出口 (10 点 )(气液混合,以气体计 ) 氨分离器出口气体 (11 点 ) 放空气 (12 点 ) 循环压缩机进出口气 (13,14 点 ) 氨冷器进出口 (15,16 点 )(气液混合 ) 32 氨分离器液体出口 (17 点 ) 冷交换器液体出口 (18 点 ) 两股液氨合并 (19 点 ) 驰放气 (20 点 ) 产品液氨 (21 点 ) (9)各部位的物料组成和数量,分别列表如下。 其中把以 1t 氨为基准的量,这算为按生产量每小时的氨产量为 的体积 (m3/h)和其物质的量 (kmol/h)作为能量衡算依据。 表 合成塔一次入 (3点 ),一次出 (4点 ),二次入 (5点 ) 组成 摩尔分数 /%。年产五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which is suitable for separating volatile benzene and less calculate and equipment design are have made material balance and energy balance ,the tower heights is ,the tower diameter is 1800mm, bar
造成 NaCl 的质量浓度低于 300g/L;加入量过少 5 可造成盐水浓度过高,易形成结晶。 所以要求精制剂必须配制合格,液体温度应控制在 60~65℃。 助沉剂配制 大部分助沉剂为螯合物。 在水中溶解较慢并且不能激烈冲击搅拌。 在配制过程中应慢慢均匀加入,在微搅拌下溶解半小时才能使用。 精制反应时间 精制反应要充分,并且控制适当。 反应时间不够会造成盐水质量下降,甚至造成盐水发浑。
反应器选择德士古煤气化炉,采用 水煤浆气化激冷流程。 煤先在球磨机中加水磨成高浓度水煤浆,贮存于煤浆槽中。 水煤浆浓度约为 70%,加入添加剂以控制水煤浆粘度,提高其稳定性,加入碱液及助溶剂,以调节煤浆的 pH值和灰渣的流动度。 水煤浆通过煤浆泵加压后与高压氧气一起通过烧嘴进入气化炉,在压力为 、温度为 1300~ 1500℃ 下进行气化反应。 氧与煤浆的比例是气化反应的重要因素
............................... 109 气候特点 ............................................................................................ 109 地形条件 ........................................................
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国经贸资源【2000】1256号);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第7号;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1995; 《综合耗能计算通则》GB/T25891 990; 《企业耗能平衡通则》GB/T 34841993; 《设计节能技术暂行规定》GBJ685;《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 产品成本比 溶液法低。 不足之处是由于不用溶剂 ,残留催化剂分离 比较困难 , 产品品种牌号少 , 质量均匀性较差 ,灰分含量较高 , 其用途有一定的局限性 , 主要用于聚烯烃改性 ; 聚合物为不溶于液态丙烯的悬浮粒子 , 使其保持悬浮状态较困难 , 尤其当聚合物浓度较高和出现少量凝胶时 , 反应釜易于挂胶 , 甚至发生设备管道堵塞现象 , 产品的电绝缘性能较差。 气相聚合工艺 气相聚合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