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800吨红格钒钛磁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华胜地矿勘测有限责任公司《龙蟒矿冶公司 某 矿库建设用地压覆矿产评估报 告》。 矿库现状与发展 尾矿库现状 四川龙蟒矿冶有限责任公司取得《尾矿库设施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年产 800 吨红格钒钛磁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初步设计》批复后,根据 四川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意见,按照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 的《四川龙蟒矿冶有限责任公司 某 矿库技改工程项目设施改造初步设计》的要求,委托四川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云南明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了尾矿库的建设,委托湖南和天工程 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进行了施工监理。 某 矿库于 2020 年 6 月 26 日开始动工建 设 , 2020 年 1 月 30 日建设完成。 经盐边县安监局批复 (【 2020】 211 号文 ),该尾矿库于 2020年 12 月 1 日至 2020 年 2 月底进入试运行期,试生产期间,尾矿库运行正常。 尾矿库发展 按照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 的《四川龙蟒矿冶有限责任公司 某 矿库技改工程项目设施改造初步设计》,尾矿堆积标高 、库容 、 服务年限见表 21。 表 21 尾矿堆积标高 库容 服务年限 标高( m) 累加库容(万 m3) 服务年限( a) 1400 0 1410 1420 1430 年产 800 吨红格钒钛磁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1440 1450 1475 1500 1525 1550 1575 1600 1625 1650 1680 24 注: 尾矿 干密度取 , 尾矿量 500 万 t/a 目前,四川龙蟒矿冶有限责任公司正在进行选矿扩能,扩能后尾矿量将达 810 万 t/a,由于选矿扩能后尾矿量增加, 某 矿库堆积上升速度将加快,服务年限将缩短,由原设计的 24a 变为 14a, 变化情况见表 22。 按照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的设计安排, 尾矿库 水上 升到 1550 m 标高要 左右,但 龙蟒矿冶有限责任公司选矿扩能 后,尾矿库 水上 升 到 1550 m 标高仅需要 5a 左右。 表 22 某 矿库逐年入库尾矿量(选矿扩能后) 年份 矿山预分选前(万 t) 磨选原矿(万 t) 堆存尾矿(万 t) 占用库容(万 m3) 标高 ( m) 本年 累计 本年 累计 2020 2020 2020 1500 年产 800 吨红格钒钛磁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2020 2020 2020 1550 2017 2018 2019 1600 2020 2021 2022 1650 2023 2024 1680 注: 尾矿 干密度取 年产 800 吨红格钒钛磁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3 某 钒钛磁 铁矿概况 、登记情况 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于 2020 年 7~ 9 月组织专家对《四川省盐边县 某 钒钛磁铁矿区勘探地质报告》进行了评审, 于 2020 年9 月 8 日从《川评审【 2020】 411 号》文件下达了《评审意见 书》; 2020年 3 月 15 日四川省 国土 资源厅以 1510422102020 号登记 331 类别铁矿石资源量 万 t, TiO2 473199t, V2O5 19185t; 332 类别铁矿石资源量 万 t, TiO2 265296t, V2O5 7779t; 333 类别铁矿石资源量 万 t, TiO2 1149182t, V2O5 39696t。 矿山开采原设计方案概述 2020 年 8 月 , 攀枝花攀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完成了《 攀枝花仁江矿业有限公司 盐边县 某 钒钛磁 铁矿 可行性研究》, 某 钒钛磁铁矿 区分两期开采,其 中一期采用露天开采,二期采用地下开采。 一期露天开采 某 钒钛磁 铁矿 区一期露天开采设计分两个独立的露天采场 ,其中二道坝露天采场 主要开采 P23~ P18 线间的 Ⅱ 矿体 , 花坪子露天采场主要开采 P006~ P000 线间的 Ⅲ 矿体。 二道坝露天采场 最底开采标高1600m,最高开采标高 1882m,采场封闭圈标高 1620m, 圈入境界内矿石量 万 t,岩石量 万 t,平均剥采比 , 设年产 800 吨红格钒钛磁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计开采规模 70 万 t/a, 采出矿石品位 %; 花坪子 露天采场 最底开采标高 1700m,最高开采标高 1936m,采场封闭圈标高 1750m,圈入境界内矿石量 万 t,岩石量 万 t,平均剥采比,设计开采规模 30 万 t/a,采出矿石品位 %。 一期露天开采采用公路开拓运输方式, 矿石 采用 25t 自卸 汽车 直接 外 运至选矿厂 , 岩石采用 25t 自卸 汽车 直接运往排土场排弃。 一期露天开采剥离的废石排往 罗家林排土场 ,罗家林排土场 位于二道坝采场和花坪子采场的东南侧约 2km 处的山沟内, 排土场总容积约 3500 万 m3, 采用多台阶堆置, 台阶高度 15 至 40m,台阶宽 30m,排土场共设 6 个台阶, 排土 场 顶高 1710,最低平台标高为 1585m。 二期地下开采 某 钒钛磁 铁矿 区 二期地下 开采主要开采 矿区中部 及 南部深部矿体 ,分两个地下开采区,其中 一采区 主要 开采 P17~ P7 线 1670m~1550m 之间 埋藏较深的 Ⅱ 、 Ⅶ 矿体 ,二采区 主要 开采 P011~ P003 线1600m~ 1540m 之间 Ⅱ 、 Ⅲ 矿体 深部矿体。 开拓运输系统布置 一采区设计采用平硐 开拓运输方式,在矿区西北侧 1550m、 1580m、 1610m 及 1640m 水平分别布置主 运输平硐 及中段运输平巷 ,中段高度 30m,各 主 运输平硐 负责各中段的矿石、废石、人员 、材料及 设备等运输 ,同时 在采区南 部掘一 主回风竖井,回风竖井顶部标高1704m,底部标高 1550m, 全 长 154m, 各中段采用中段石门与回风竖年产 800 吨红格钒钛磁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井联通。 矿石 运输 采用 3t 电机车牵引 运 至 地表 矿石堆场 , 废石 运输 采用 3t 电机车牵引 运 至 地表废石堆场。 二采区 设计 采用斜井开拓运输方式, 设计 在二道坝采场 3# 露天底 1600m标高掘一主运输斜井至 1540m, 该斜井分别与 1570m及 1540m中段 运输平巷 相通 , 中段高度 30m, 各中段采下的矿石、废石 通过中段运输平巷 及 1600m~ 1540m 主运输 斜井提升至二道坝采场 3# 露天底 1600m 水平 堆放。 人员、材料、设备等 通过 该运输 斜井下放 至 各中段 水平。 同时 在采区 西 部掘一主回风竖井,回风竖井顶部标高 1632m,底部标高 1540m,全 长 92m, 各中段采用中段石门与回风竖井联通。 矿石运输 采用 3t 电机车牵引 运输 ,废石材料运输采用 3t 电机车牵引 运输。 采矿方法 根据地下开采区矿体产状、围岩稳固性等情况,设计地下开采采矿方法为 普通房柱采矿法 及 底盘漏斗空场采矿法 ,矿石损失率 15%,贫化率 12%。 生产规模及服务年限 某 钒钛 磁 铁矿 区 二期地下开采 设计生产规模 40 万 t/a,其中一采区 设计 生产规模 30 万 t/a,二采区设计生产规模 10 万 t/a。 一采区服务年限 19a,其中基建期 1a,稳产期 15a; 二采区服务年限 15a,其中基建期 1a, 稳产期 12a,地下开采服务年限以一采区服务年限为准。 年产 800 吨红格钒钛磁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通风系统 某 钒钛磁铁矿二期地下开采 分两采区,其中 一采区采用分层平硐开拓运输方式,二采区采用斜井开拓运输方式。 根据 采区划分设计 采用 两套通风系统。 通风方式为抽出式,采用主扇与局扇联合作业方式。 一采区新鲜风由各主运输平硐及中段运输平巷进入工作面,污风由 总 回风平巷、 上中段运输平巷及 1550m~ 1704m 主回风竖井至地表;二采区新鲜风由主运输斜井及中段运输平巷进入工作面,污风由总回风平巷、上中段运输平巷及 1540m~ 1632m 主回风竖井至地表。 地下开采 一采区 的资源 量 、 品位计算 矿床地质 地下开采一采区 范围 某 钒钛磁 铁矿地下开采 一采区 的矿体赋存于 矿区 南段的 P17 线以北 80m 至 P7 线 以南 100m,走向长 1180m,矿体赋存标高 1830~1480m。 本次 论证将 对 一采区 矿体的资源量、品位指标进行计算,为采矿及其它专业 提供 论证 依据。 矿床地质特 征 ⑴ 含矿岩体及含矿岩相带地质特征 含矿岩体 为海西早期形成的辉长岩体,与红格北矿区相连,分为上下两个含矿相带(υ υ 3), 一采区 的矿体赋存于下含矿相带(υ3)中,岩相带主要由暗色中细粒流层状辉长岩夹含长辉石岩、橄榄岩及斜长岩等组成。 含矿岩体 、含矿岩相带、矿体三者的产状基本一年产 800 吨红格钒钛磁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致, 一采区 υ 3平均厚度 230 余 m,东倾,平均倾角 25176。 左右。 但由于F7等断层的影响, F7下盘局部水平或西倾;在 F7上盘则西倾,平均倾角 30176。 左右。 ⑵ 矿体特征 一采区 矿体为Ⅱ、Ⅶ两个矿体。 ① Ⅱ 矿体 矿体由一品级矿石( Fe2+3)和 二品级矿石( Fe4)组成。 一 品 级矿石平面分布在 P17 线 以北 50m 至 P11 线 以南 100m,长度 750m;埋藏深度 56~ 278m, 赋存标高 1842~ 1480m。 厚度 ~ ,主矿体赋存于 P11 线 附近,矿石 ~ %; 在 P1 P11 剖面上被F7断层分成上、下盘矿体,主要矿体分布于 F7断层下盘。 二品级矿石平面分布在 P17 线 以北 80m 至 P7 线 以南 100m,长度1180m;埋藏深度 4~ 265m, 赋存标高 1842~ 1542m;厚度 ~,矿石 ~ %, 在 P1 P11 剖面上被 F7断层分成上、下盘矿体,主要矿体分布于 F7断层下盘,并在 P17~ P13 线和 P9线两段最厚,规模较大。 ② Ⅶ 矿体 主要为二品级矿石,一品级矿石仅在 P15 线附近零星存在。 二品级矿石平面分布在 P17 线 以北 65m 至 P11 线 以南 100m,长度765m;埋藏深度 4~ 134m, 赋存标高 1816~ 1636m;厚度 ~,矿石 ~ %,在 P17 线附近矿体规模较大,但品位很低。 年产 800 吨红格钒钛磁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矿体特征详见表 31。 ⑶矿石特征 ①矿石组构及自然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为 单一的钒钛磁铁矿,矿石构造以星散浸染状( Fe4)为主,稀疏~中等~稠密浸染( Fe2+3)状次之;矿石结构主要为填隙状、海绵陨铁结构,其它结构较少。 ②矿石组分 矿石的矿物成分主要有铁钛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和脉石矿物组成。 矿石的主要有益组分为 TFe、 TiO V2O5等, 有害组分主要为 S、P,但在有用的工业矿物中含量都很低。 年产 800 吨红格钒钛磁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表 31 矿体特征一览 表 勘探线 矿体编号 矿石品级 埋藏深度( m) 赋存标高( m) 铅直厚度( m) 真厚度 ( m) 品 位( %) 备注 TFe TiO2 V2O5 P17 Ⅱ Fe2+3 132~ 106 1648~ 1624 P15 208~ 157 1650~ 1612 P13 254~ 88 1711~ 1625 231~ 226 1688~ 1636 F7上盘 P11 278~ 102 1654~ 1480 120~ 56 1842~ 1724 F7上盘 P17 Fe4 121~ 148 1660~ 1610 P15 181~ 147 1657~ 1606 P13 265~ 95 1703~ 1592 236~ 226 1688~ 1632 F7上盘 P11 202~ 88 1542~ 1664 120~ 56 1842~ 1724 F7上盘 P9。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