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万吨泡菜厂方便泡菜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年的发展,园区初步形成了以电子机械、食品饮料、生物制药 和 印务包装为代表的四大主导产业。 而园区 规 划面积 45平方公里,又属高新技术开发区,符合国家发展的方针政策。 温江地处成都上风上水,是国家级 “ 温(江)郫(县)都(江堰) ” 生态示范区。 当地 土地肥沃、 农业发达 , 蔬菜品种丰富、种类齐全,企业 不仅可 就 近 获得足够数量和质量新鲜的原料,也有利于加强食品企业对农村原料基地生产的 相互 联系 和交流沟通 ,而且还便于辅助材料和包装材料的获得,利于产品的销售,同时还可以减少运输费用 ,真正实现一条龙生产。 交通便利,地势平坦,位置优越。 温江海峡两岸工业 园区距火车货运西站 10公里,火车客运北站 18公里,成都双流国际航空港 16公里。 有光华大道、芙蓉大道、成温邛高速公路 和 草金路西延线 4条快速通道与中心城区无缝对接,成都外环高速、轻轨 4号线、成青旅游快速通道贯穿全境,有绕城高速公路及与之紧密相连的成渝、成南、成绵、成乐等高速公路与周边地市快速通达,形成了内外衔接、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体系。 可以便捷 的 直飞 60余个国内城市和 20余个国际城市,将货物快速运达国内主要港口。 园区已形成“八纵十横”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 以及完善的水、电、气、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开发用地已全面实现“八通一平”。 有建成道路 86公里;自来水厂 2座,日供水 ;污水处理厂 1座,日处理污水 4万吨; 22OKV变电站 1座, 110KV专用变电站 2座;天然气公司 3家,日输气能力 25万立方米;水污分排的排水管网全面通达,污水管网服务面积达 100%。 在 四川 快速发展的的今天,经济也突飞猛进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并且园区 已聚集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教育学院、四川化工工程学院、四川 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 10余家。 因此 凸显了 一定的 本地优势,同时,成都也可以成为本泡菜厂的一个大本营,本厂的泡菜销售网络可以辐射整个中国西南部地区。 总平面设计 厂区总平面设计是对一个食品工厂的各个部分,包括各建(构)筑物、堆场、运输路线、工程管网等进行经济合理的安排,使人员、设备与物料的移动能够密切有效地配合,从而保证各区域功能明确、管理方便、生产协调、互不干扰。 因此总平面设计是否合理,不仅与建厂投资、生产管理、安全生产、降低成本直接相关,而且也会对工厂实行科学管理和高效生产带来重大影响。 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食 品 (泡菜) 工厂总平面设计,布置务必紧凑合理,节约用地。 分期建设的工程,可一次设计,分期建设,为长期发展留有余地。 总平面设计应符合工厂生产工艺的要求 总平面设计应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 ,总平面布置应该做到紧凑、合理。 互相联系比较密切的车间 和厂库 应该考虑组合厂房,既有分隔又缩短物流线路。 避免往返交叉,合理应用原料和管道,组织人流和货流, 力求避免交叉。 动力设施应靠近负荷中心。 食品工厂总平面设计应满足食品工厂卫生和安全要求 生产区(各种车间和仓 库等)和生活区(宿舍、食堂、浴室、商店和学校等)、厂前区(传达室、医务室、化验室、办公室、俱乐部、 车库 等)和生产区分开。 生产车间应注意朝向, 一般 采用南北向,保证阳光充足,通风良好。 生产车间与城市公路须有一定的隔离区,一般宽为 30~ 50m,中间最好有绿化地带阻拦尘埃。 根据生产性质不同,动力供应 、 货运周转和卫生防火等应分区布置。 同时,主车间应与 对 食品卫生有影响的综合车间、废品仓库、煤堆及有大量烟尘或有害气体排出的车间 隔有 一定距离。 主车间应设在锅炉房的上风向。 公用厕所要与主车间、食品原料仓 库或堆场及成品库保持一定的距离。 采用水冲式厕所,以保持厕所的清洁卫生。 厂区应注意合理 绿化。 食品工厂厂区道路和厂区建筑物布置的要求 厂区道路应按运输量及运输工具的情况决定其宽度,厂区道路应采用水泥或沥青路面 或混凝土路面 ,以保持清洁。 运输货物道路应与车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特别是运煤和煤渣容易产生污染。 一般道路应设计成环形,以免造成堵塞。 厂区道路还应从实际出发考虑是否需要有铁路专用线和码头等设施。 厂区建筑物间距(指两栋建筑物外墙面相距的距离)应按有关规范设计。 从防火、卫生、防 震、防尘、噪声、日照、通风等方面来考虑,在符合有关规范的前提下,使建筑物 ,构筑物 间的距离最小。 例如,建筑间距与日照关系,冬季需要日照的地区,可根据冬至日太阳方位角和建筑物高度求得前栋建筑的投影长度,作为建筑日照间距的依据。 不同朝向的日照间距 D约为 ~ ( D 为两建筑物外墙面的距离, H为布置在前面的建筑遮挡阳光的高度)。 建筑间距与通风关系:当风向正对建筑物时(即入射角为 0176。 \u26102X),希望前面的建筑不遮挡后面建筑的自然通风,那就要求建筑间距 D在 4~ 5H以上。 当风向的入射角为 30176。 \u26102X,间距可采用。 当入射角为 60176。 \u26102X,间距 D采用。 一般建筑选用较大风向入射角时,用 ;在地震区采用 或。 厂区各建筑物布置也应符合规划要求,同时合理利用地质、地形和水文等自然条件。 合理确定建筑物、道路的标高,保证不受洪水的影响,使排水畅通。 在坡地、山地建设工厂,可采用不同标高安排道路及建筑物,进行合理的竖向布置。 但必须注意设置护坡及防渠道,以防山洪灾害。 相互间有影响的车间 尽量不要放在同一建筑物里,但相似车间应尽 量放在一起,提高场地利用率。 总平面设计说明 工厂总平面设计是指工厂中所有建筑物、构筑物、露天堆场、交通运输、工程管线及绿化区等相互位置图的设计。 根据工厂的生产性质、规模和生产工艺流程等要求,对厂区内所设置的一定数量的生产车间、辅助设施和生活用房等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物按生产工艺、管理、生活等方面的要求,并结合用地条件进行科学全面的布局,这个过程称之为食品工厂的总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的依据是设计任务书、厂址选择报告及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结合厂址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注意了经济技术性,节约用地,节省投资和 留有发展余地。 由风 速 玫瑰图 可 得,全年的主风向为 静风少有北风,主要生产车间布置在全厂东西 纵向上的中心地带,形成生产区。 生活区设在主风向的下风向,以免污染生产区的卫生,锅炉房设在东南方向,既不会污染加工车间又不至于使能源输送距离加大,污水处理站设在厂后区,对生产区的环境卫生没有影响。 总平面设计 必须 符合生产流程的要求。 原料、半成品、成品的生产作业线顺直、短捷,设有交叉和返回。 建、构筑物的厂房布置分区划片,分为厂前区、能源区、生产区。 体现出各区功能分明、运输联系方便、建筑井然有序。 厂前区的建筑基本上属于行政管理 及后勤职能部门等有关设施(食堂、车库、门卫等)。 生产区包括主要车间厂房及其原料、成品库。 能源区包括动力车间厂房(水泵房、水塔、锅炉房等),生产区处在厂址场地的中部,也是地形地质较好的地带。 运输道路设置在各区片之间,主干道与大门通连。 厂前区,主 干道两侧设置绿化设施,美化环境,动力车间靠近其服务的部门生产区。 这样,最大限度的减少管路管线的铺设、输送汽、冷、气、电的常年能量损失。 且动力车间布置在厂区的下风向,以免烟尘污染厂区和容易引起火灾。 辅助车间靠近为其服务的主车间厂房,分布在厂区的右侧。 水塔分布在右侧靠中 ,以便为 洗菜 和 脱盐 提供 充足 用水。 包装材料库设置在主车间一楼 和二楼,接近包装车间。 原料库布置在主车间左侧,为生产时运输节省成本。 厂前门右侧一个汽车库和自行车棚,主要为车间工人停车用地,厂后区设计一个小车库,主要为 成品运输车辆停车用。 锅炉房处在厂区右侧下方。 主要为了靠近主车间 ,可减少供汽的热量与压力损失。 有利于凝结水的回收及环境卫生。 行政 管理和后勤部门的总体布置集中在厂前区。 因为其职能性质规定,对内 便于全厂性的行政业务 、 生产技术管理以及后勤服务,对外在建筑上适应城市规划、市容整齐的要求。 故设在工厂的大门处,临近 两侧。 首先,办公大楼正对着大门,并且附以大型花池绿化及旁侧美化,体现了工厂的方位朝向。 并且通风采光充足,其他福利设施布置在厂前区左侧,如食堂、活动室、及运动场地等,作为生活区的一部分,方便工人的生活。 在厂区划分的前提下,全厂总平面布置采用区带式布置形式。 保证区域功 能分明特点,以主要生产车间的定位布置,带起辅助车间和动力车间 逐一布置。 这种布置形式的特点是突出了主要生产车间的中心地带位置。 全厂各区布置得比较协调合理。 道路网布置井然有序,绿化区面积得以保证。 第 3 章 泡菜加工工艺设计与论证 食品工厂工 艺设计是整个设计的主体和 核心 ,决定全厂生产和技术的合理性,并对建厂的费用和生产的产品质量、产品成本、劳动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又是非工艺设计的依据。 因此,食品工厂工艺设计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的步骤,工艺设计主要是在由原料到各个 生产过程中,设计物质变化及流向,包括所需设备的运用。 具体如下: 根据前期可行性调查研究,确定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根据当前的技术 水平和 经济水平选择生产方法。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物料衡算。 选择设备。 能量衡算 ( 包括热量、 耗冷量 、供电量、 给水量计算 )。 车间工艺布置。 其它工艺设计。 泡菜产品方案设计 产品方案设计的要求 产品方案 设计 时, 工厂的工艺条件设计 应尽可能 做到满足主要产品产量的要求,满足原料综合利用的要求,满足淡旺季 平衡生产的要求,满足市场供应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 努力做到产品产量与原料供应量平衡,生产季节与劳动力需求相平衡,生产班次平衡,设备生产能力平衡,水、电、汽负荷要平衡。 泡菜产品方案设计 产品方案实际上是拟定工厂投资后准备在什么时候生产什么品种的产品,产量有多大 ,也就是对产品品种, 各种产品的产量、产期、生产班次作出 安排。 产品方案的确定是关系到工艺流程的选择,设备型号 的选择,车间的平面布置,车间的面积以及公用工程设施,劳动力定员 等。 对工艺设计和整个工厂设计都有重大的关系,产品方案是工艺设计的主要依据。 符合 设计 任务书的规定。 必须考虑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情况,以及产品的成本和获得的利润,有利 于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必须考虑充分利用原料资源,尤其是充分利用季节性的原料资源,使生产原料供应充足。 必须解决淡旺季生产 的均衡性问题,以便充分 利用厂房、设备,使工厂发挥最大的生 产潜力。 必须有利于原料的综合利用和对产品进行多层次的深加工,以提高原料的利用价值,有助于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 产品方案拟定时,列出几个产品方案,进行比较 、 讨论 和 分析 后 ,确定一个较合理的产品方案作为工艺设计的重要依据。 确定方案如下: 产品品种:泡白菜,泡萝卜 ,泡豇豆,泡大蒜 产品产量:年产 50000 t 产品产期:泡菜是普通百姓家中日常消费品,没有淡季和旺季之分。 根据不同种类蔬菜的收获季节及工厂的生产规模大小 , 生产安排如下 :每 天 生产 2 班, 每 班 工作 8 小时, 考虑到交接班等情况所 耗费的时间,实际 生产 时间每班按照 小时 计算。 每年按 365 天计算,除去国家法定节假日共 计 11 天( 1月元旦节 1 天, 2月春节 3 天, 4月清明节 1 天, 5月劳动节 1 天, 6月端午节 1 天, 9月中秋节 1 天, 10月国庆节 3 天),公司停产和设备保养 27 天(集中在 每年 8月份),每月休息 4 天(每月按 4 周计算,每周休息 1 天) , 全年实际工作日为 279 天 ( 全年实际 生产班次共计 558 班 )。 班产量的确定 班产量是 泡菜厂方便泡菜车间 工艺设计中最主要的 经济基础 ,直接影响到 设备的配套、车间的布置和占地面积、公用设施和辅助设施的规格、大小及劳动力的定员 和产品经济效益 等。 决定班产量的因素:( 1)原料的供应量多少;( 2)生产季节的长短 ;( 3)延长生存期的条件;( 4)定型作业或主要设备的能力;( 5)厂房、公用设施的综合能力。 表 31 产品 生产 方案 月份 (月) 工作日 (天) 班产量 ( t/班) 班次 (班) 日产量 ( t) 月产量 ( t) 泡白菜 ( t) 泡萝卜 ( t) 泡豇豆 ( t) 泡大蒜( t) 1 26 90 2 180 4680 4680 — — — 2 21 90 2 180 3780 3780 — — — 本设计为年产 50000 t泡菜厂方便泡菜 车间。 由上表可知,班产 90 t,上半年产量 27000 t,下半年产量 23220 t,全年理论产量为 50220 t。 其中产泡白菜 18000 t,产泡萝卜 14040 t,产泡豇豆 9360 t,产 泡大蒜 8820 t。 此产品方案在设计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