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万吨f42果葡萄糖浆厂工艺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这里 α 淀粉酶的用量 也是有 严格规定的,不是随意乱加的 , 我们 根据 酶制剂 酶的活力单位确定 绝对干淀粉用量为 8 单位 /每克 ,采用的方法是 二次加 酶 喷射 , 这个方法的主要操作 是 :在入口处温度保持 50℃, pH 调成 ,将含 酶量 %~%(固形物)粉浆 加入 喷射器 同时 温度瞬时升到 110℃ , 并且在管道液化反应 10~15min, 然后进入维持管,温度 降到 并维持 102℃ ,再就是 在 料液 在闪蒸分离器的作用下温度降到 95℃。 最后 在真空冷却系统 的 作用下,温度下降到 60℃。 ( 3)糖化 糖化是整个 生产工艺里面极其重要的部分,在这个阶段,各项操作指标要严格控制。 首先 , 我们要将液化后的淀粉浆降温到 60℃ ~62℃ , 酸碱度要控制 在 左右 ,我们 可以向粉浆中加入 稀盐酸或稀硫酸。 我们 加入糖化酶 的标准是 按200u/g 加入, 并且间歇对料液进行搅拌。 糖化 完成的标志就是 DE 值达到 95% , 糖化完成后,我们要对料液进行灭酶,要将温度升至 100℃ ~150℃。 ( 4)脱色 经 糖化过的糖浆颜色并不纯净,有点带色并且浑浊,这是由于里面有色素、蛋白质和各种 无机杂质 存在的原因。 为了出去 这些混杂 物 ,我们可以通过调节 pH 的方法 让它 沉淀, 这是 因为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等电点。 至于 色素的话 那就简单多了,直接加入活性 碳 吸收, 再 经过 过滤 ,就能使糖液变清澈了 ,对于 糖用活性碳的用量 也是 有规定的 ,按干物质 的%~%加量 ,为 ,用 5% 的 碳酸钠 溶液调节 pH 至 ~,加热至 85℃ ~90℃ ,保温脱色 30分钟 ,然 后用框板压滤机过滤 ,最后 用稀 盐酸 或稀 硫酸 调节 pH 至 ~。 ( 5)离子交换 这是 在生产果葡萄糖浆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步骤。 因为我们 在 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杂质,例如蛋白质、无机盐以及色素等,所以 在不同的 操作过程中要随时加入践行和酸性物质及一些盐类物质,用来调节糖液的 pH 和 提供无机盐 , 这不仅能够增加糖液中金属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含量,还能够激活酶的活力。 这不仅会降低异构酶的活力也会影响成品的色泽与品质。 离子交换 简单的来说就是阳离子到阴离子,再到阳离子,最后到阴离子的交换过程 ,交换时 ,阳树脂( 732)的 交换终点为 pH 由 2 上升到 4。 阴树脂 (701) 交换终点为 pH 由7 降到 4。 糖液 在 交换时由上向下流经离子交换树脂柱 ,糖液流速 保持 每小时约为 3~4 离子交换树脂体积 ,温度控制在 40℃~50℃之间。 对于 用完后的 离子交换树脂柱 ,阳树脂 (732)可用5%盐酸处理 ,阴树脂 (701)可用 4%NaOH 处理 ,使树脂循环再生 ,可继续使用。 ( 6)浓缩 经脱色和离子交换后的糖液为 浓度 30%的葡萄糖液 ,这时的色泽 也是较为纯净的,如果要得到葡萄糖浆,就必须将糖液的浓度 浓缩到 78%。 如 果 这时 我们只将糖液 浓缩至 45%,在经 过 异构酶的异构化作用 ,再经脱色和离子交换 ,将所得 的 45%左右浓度的 葡 萄 糖浆进行第二次浓缩至 71%~72%,得到的 即为果葡糖浆。 加热浓缩时的蒸汽压力为 2kg/m2,浓缩锅内的真空度控制为泵柱高 600mm,真空浓缩锅内的浓缩温度为 60℃~65℃。 ( 7)固定连续异构化 我们 糖化所得的糖液中果糖的含量并不是很高,而 F42 果葡萄糖浆的要求是果糖的含量要达到 42% , 这时我们就要对糖液进行固定连续异构化,采用的酶就是 丹麦固定化异构酶 ,这种酶 能够 催化 D果糖和 D葡萄糖间的异构化反应, 将 它 加入 到 浓度为 35%~45%的糖液中,在 固定化 异构酶的作用下 ,葡萄糖液中的部分葡萄糖转变为果糖 , 提高果糖在糖液中所占的比重。 异构前 须加硫酸镁 ,目的是 为了使糖液中影响异构酶活力的钙离子浓度下降至 1ppm 以下 , 并且 调节入口 pH 至~,升温至 55℃ ~60℃ ,目的是 使糖液中的镁离子浓度达50ppm~100ppm,然后将 糖液引入异构柱进行连续异构化。 按异构后糖液中果糖的含量 控制 糖液引入异构柱的流量 ,若低于42%,则须减小流量 ,如异构酶低于原活力的 10%,则需要重新换酶。 ( 8)二次脱色、二次离子交换、再浓缩 异构化反应后, 这时 所得糖液 也 并不纯净 , 在前面 的操作步骤中会有 有色物质 加入 ,并在贮存期间 还 很容易 产生颜色及灰分等杂质,所以,需 要 进行 二次脱色。 将 得到的 糖液送入脱色桶 中 , 在其中 加入 一定的 新鲜活性炭, 至于 操作 方法 则 与第一次脱色 完全 相同。 二次树脂交换: 同样的 道理, 经二次脱色的糖液需再进行一次树脂交换,方法 也是 同 第一次离子交换 一样。 最后流出的糖液 pH 值较高,可用 加入 盐酸 , 调节 pH 值至 ~。 精制的糖液经真空蒸发罐浓缩到 我们 产品所 需要的浓度,即得果葡糖浆。 由于葡萄糖 很容易 结晶,为了 不让 糖浆在贮存期间出现结晶析出,不能让糖液蒸发到过高浓度,一般要求在 70%~75%(干物质浓度 )之间。 其中果糖含量 42%,葡萄糖53%。 表 1 果葡糖浆的产品标准( GB/T 208822020) 项目 F42 标准 感官 糖浆为无色或者淡蓝色,透明的粘稠液体。 甜度柔和,具有果葡糖浆特有的香味,无异味。 无正常视力可见的杂质 固形物( %) F42≥ 果糖含量 F42≥ 42~44 葡萄糖 +果糖(占干物质) /% F42≥ 92 PH 值 色度 /RBU ≤ 50 透光度( %) ≥ 硫酸灰度( %) ≤ 砷(以 As 计) mg/kg ≤ 铅(以 Pb 计) mg/kg ≤ 细菌总数,个 /100mg ≤ 1500 大肠菌群,个 /100g ≤ 30 致病菌 不得检出 工艺计算 表 2 生产过程各阶段淀粉损失率 生产项目 淀粉损失率 备注 液化 1% 糖化 1% 脱色 % 前后 2 次 离子交换 % 前后 2 次 过滤 1% 前后 2 次 浓缩 0% 前后 2 次 固定连续异构化 1% 合计 4% 物料衡算 一、 由于 生产的产品产量比较大,所以 我们 可以 先以 1000kg 玉米 淀粉生产果葡糖浆的 标准 作 物料衡算 , 然后相应的乘以倍数就可以得到总的物料衡算 在 1000kg 玉米 淀粉 中 , 淀粉的实际 含量 只占 86%, 则我们所得的实际淀粉量 1000 86%=860kg 在每个 操作过程和步骤中损失和增加的质量如下: ( 1) 在 调浆 过程没有 损失 , 水 和 玉米淀粉的质量按 1: 2 配比 ( 2) 在 液化 过程 损失 1% 则损失 后 的 质量为 : 860( ) = ( 3) 在 糖化 过程中 既有质量损失也有质量增加 ( C6H12O6) n + nH2O nC6H12O6 162 18 180 所增加 后 的质量为 : ( 162/180) =946kg 因为 在此过程质量 损失 1%, 则损失的质量为: 946 = 由此可以知道 在此过程中质量 净增加 后 的质 量为 : = ( 4) 在 脱色 这一过程中 损失 % , 则所损失 后 的质量为: ( ) = ( 5) 在 过滤 这一过程中 损失 1% , 则所损失 后 的质量为: ( ) = ( 6) 在 离子交换 这一过程中 损失 %, 则所损失 后 的质量为 : ( ) = ( 7) 在浓缩 这一过程 没有 质量损失,质量仍为 ( 8) 在 固定化酶 异构化 这一 过程 损失 1%, 则损失后的质量为: ( ) = ( 9) 在 二次 脱色 这一 过程 损失 %, 则损失后的质量为: ( ) = ( 10) 在二次过滤 这一过程 损失 1%, 则损失后的质量为: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