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00吨金属量高冰镍建设生产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平面、道路,绿化和环 境等进行综合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功能分区合理 ( 2) 布局紧凑,管理方便 ( 3) 合理利用厂地条件 ( 4) 综合考虑建筑物位置和朝向,使建筑物最大限 度有利生产、生活的需要 5. 总平面布置 全厂由生产区和综合办公区组成,生产区有生 产厂房,原料库、成品库。 综合办公 区有办公室、食堂及化验室、机修、配电室组 成,两区内分别种植可供观赏的树木花草加以绿化。 广西防城港沪港金属公司可研基础资料 13 六. 总图运输 厂区内道路平整,有利于汽运。 厂址靠近港口、公路,交通便利。 、燃料供应 ① . 主要原、辅材料品种与年需要量 本项目为有色金属加工所需原、辅材料品种及年需要量分别为:红土镍矿 万吨、硫铁矿 万吨、石英石 万吨、石膏 万吨。 ② . 原、辅料来源与运输方式 红土镍矿由国外购入。 硫铁矿、焦炭、石英石由国内各地购入。 本项 目所需原、辅材料有运输方式采取海运,铁路 及汽运结合。 ③ . 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年消耗量表 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及动力消耗量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1 主要原、辅材料 红土镍矿 万吨 40(湿) 石英石 万吨 石膏 万吨 石英砂 万吨 焦炭 万吨 8 生石灰 万吨 燃料、动力 水 万吨 20 电 万 KWH 4000 广西防城港沪港金属公司可研基础资料 14 七. 公用工程 1. 给排水工程 给水工程: 本项目用水量为每年 20 万吨,通过自备水井或水库来水输送到各用水部位。 水量、水质条件符合生产用水标准、生活用水由自来水公司提供。 消防供水系统为环状供水管网,并按消防规范要求设置室外地下式消火栓等。 水质:饮用水,满足 GB5749—— 85《生产、饮用水标准》。 水压: (消防用水 ) 供水流量:生产用水、消防用水、生活用水流程如下: 水源地 生活用水 → → → → ↓ 消防用水 2. 排水工程: 本项目用水零排放。 生产用水除少量蒸发外都为自身循环并定期补充新水;生活污水由排水管道排至沉淀池、循环池供给生产熔渣水淬使用。 雨水由雨水管道也排至 沉淀池、循环池供给生产使用。 7. 2 供电 待定 生产、生活、消防水塔 加压泵房 厂区管网 生产用水 循环 用水 广西防城港沪港金属公司可研基础资料 15 八.环境影响评价 1. 编制依据及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号 [199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务院 [1987]环字第 002 号)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9078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 《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JBJ168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2. 环境现状 待定 3. 主要污染 源及其控制设施 ① . 主要污染源 a、水 本项目水零排放。 b、气 烟气经过除尘,净化脱硫后,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c、渣 此项目的吹炼炉渣要返回鼓风炉配料,鼓风炉渣不具有污染性,可以做水泥原料、做建筑用砖等使用。 d、噪声 本项目的噪声主要来自于鼓风炉、引风机及压砖机等机械设备,采取隔音措施,可以达到国家标准。 ② . 控制设施 a、烟尘 排放的各类空气污染物应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 GB16291996)等有关环境标准。 本项目鼓风炉、吹炼炉熔炼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还有二氧化硫和烟尘。 考虑利用排 烟机强制排烟。 排出的烟尘经沉降室、旋涡器收尘后,烟尘返回制团工序,咽气通过石灰乳中和吸收二氧化硫后经烟囱排空、杜绝了烟尘和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并提高了金属的回收率。 炉渣水淬后可作为优质水泥的原料,故无废气物。 水淬所用的水经沉淀可循环使用。 b、噪声 为减轻生产过程中设备产生的噪声,要选用低噪音设备,并采用隔声、消声、减震等措施,使其噪声降至 85DB 以下。 经采取上述措施后,厂区边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中的要求。 广西防城港沪港金属公司可研基础资料 16 c、废水 生活用水经沉降池处理达标后用泵打至生产冲渣使用。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循环水系统可以重新再利用。 环保措施效果预测 采用上述措施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厂区边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的要求。 广西防城港沪港金属公司可研基础资料 17 九 .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1. 劳动安全卫生 ① . 编制依据及采用的主要标准 ( 1)《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检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第 3 号令) ( 2)《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国发 [1984]97 吨 ) ( 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 (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1997 年版) ( 6)《建筑搞震设计规范》( GB1189) ( 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 ( 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90)( 1997 年版) ② .工程的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工程的主要危害分为两部分,其一为自然因素形成的危害或不利影响,包括地震、不良地质、暑热、雷击、洪水、内涝等因素;其二为生产过程中产生 的危害,包括有火灾爆炸、机械伤害、触电等各种因素。 上述各种危害因素的危害性各异,其出现的机率或发生的可能大小不一,危害作用范围及所造成的后果均不相同。 为此,设计上采取下述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各种危害所造成的损失。 ( 1) 防暑降温 为防范暑热,在主厂房应采取相应的通风换气措施,在工作人员休息室内设置必要的风扇;按时发放防暑降温药品。 ( 2) 防雷 为防止雷电引发的危害,在厂房高处采取设避雷针防止击雷,每跟引下线的冲击电阻不大雨 30Ω;放散管、风帽按规范要求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 3) 抗震 本项目建设地区的 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 为了防止地震造成危害,本工程设计中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89)的相应规定按 7 级烈度设防 ( 4) 其他 为了防止或避免不良地质对建筑物的破坏,在建筑设计中,根据对本地区的承载力、变形及稳室计算,按相应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控制地基沉降量,并采取加强基础整体强度的措施。 为了防止内涝,及时排出雨水,避免积水,损坏产品、机器设备、在厂内设相应的场地雨水排除系统。 此外,所有辅助设施在总图布置中尽可能争取南北朝向,避免西晒; 广西防城港沪港金属公司可研基础资料 18 在总平面 布置上,建筑体型和朝向、门窗处理等方面组织好自然通风,一 般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 ③ . 生产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1)防尘防爆 在生产操作赶为工作的工人如有需要必须佩带防尘面具,在有可能产生毒害物的室内设机械通风设施。 2)防火防爆 在总平面布置中,个区域、建筑物之间均设置足够的防火安全间距,道路则根据消防车对通道的。年产5000吨金属量高冰镍建设生产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