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厂变换工段列管式换热器e04102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第 6 页 同理可得其他气体的定压比热容于表 表 各气体在常压, ℃t 时的平均定压热容 ( kcal/kmol.℃) CO H2 CO2 N2 H2O H2S Cp kcal/kmol.℃ 摩尔分率 yi( %) 摩尔质量 M( kg/kmol) 28 44 混合气体的 比热: ℃ k m o lk c a lyiC p ipmC/6 9 0 0 4 3 5 0 7 0 2 4 0 5 2 1 39。 将常压下, ℃ 时 C|pm2校正为该温度, 下的 Cpm2 图 热容校正图 表 各气体组分的临界温度、临界压力 CO H2 CO2 N2 H2O H2S Tc( K) Pc( MPa) 摩尔分率 yi( %) 贵州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第 7 页 KT c iyiT m c  M P aP c iyiP m c3 0 9 3 0 3 9 0 3 7 2 9 0 9 2   3 0 9 1 0 2 7 5 2 T m cTTmY 3 0 3 0  P m cPPmY 查通用热容校正图可得: △ Cp= ( kcal/kmol.℃ ) ∴ ℃)△  k m o lk c a lCppmCC p m /(2 4 9 39。 2 冷流体的黏度 表 各气体在 ℃t 时的黏度 μ CO H2 CO2 N2 H2O H2S μ( Cp) 摩尔分率 yi( %) 摩尔质量 M( kg/kmol) 28 44 注: spaCp  3101 当 ℃t 时,混合煤气 黏度21221iiiiim MyMy 21212121212121 iii My 贵州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第 8 页 3 6 8 21212121212121 ii My 则混合煤气 黏度: spaMyMyiiiiim   5212 101 4 6 8 0 9 3 1 冷流体的导热系数 表 各气体在 ℃t 时的 导热系数λ CO H2 CO2 N2 H2O H2S λ( kcal/mh℃ ) W/( mk) 摩尔分率 yi( %) 摩尔质量 M( kg/kmol) 28 44 1kcal/mh℃ = W/( mk) 计算 H2S 的 λ 时,应用公式 1212 )(TTTT  其中 KTKTT 2 7 5 7 30 1 1 211  , )/(0 3 6 02 chmk c a lT   当 ℃t 时 ,混合煤气的导热系数31312iiiiimMyMy 31313131313131 iii My 6 4 3 0 3 0 440 2 1 0 2 31313131313131 ii My 贵州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第 9 页 则混合煤气的导热系数 )/(31312 kmwMyMyiiiiim    冷流体的密度 表 各气体在 ℃t , P= 密度 CO H2 CO2 N2 H2O H2S ρ( kg/m3) 摩尔分率 yi( %) 摩尔质量 M( kg/kmol) 28 44 由 )( 300  mkgTMPTTPPM计算 得到 表 中各值 式中: KTM P aP ,  当 4 . 0 8 M P a=P, 5 2 ℃t 时 混合煤气 的密度 32/0 8 7 0 0 3 6 3 2 8 0 6 7 0 2 9 1 0 8 2 2 4 9 mkgyiim  冷流体的吸热量 hk c a ltC p mttC p mQSSnn/)()(2221222吸 冷流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12k m o lkgmiyiM m 热 流体的物性参数 热 流体的定性温度 ℃ T ℃T ℃3842 T 热 流体的比热 贵州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第 10页 表 用内插法求得各气体在 ℃384T 时的常压下平均定压热容 ( kcal/kmol.℃) CO H2 CO2 N2 H2O H2S Cp kcal/kmol.℃ 摩尔分率 yi( %) 摩尔质量 M( kg/kmol) 28 44 变换气 的 比热: ℃ k m o lk c a lpiC y ipmC/4 6 8 4 5 0 5 3 6 0 2 5 3 7 1 39。 将常压下, 384℃ 时 C|pm1校正为该温度, 下的 Cpm1 表 各气体组分的临界温度、临界压力 CO H2 CO2 N2 H2O H2S Tc( K) Pc( MPa) 摩尔分率 yi( %) KT c iyiT m c3 9 1 1 7 30 0 4 72 3 2 60 0 0 42 3 3   M P aP c iyiP m c  1 1 3 9 1 1 7 33 8 4 T m cTTmY 4 1 1  P mcPP mY 查通用热容校正图可得:△ Cp= ( kcal/kmol.℃ ) ∴ ℃)△  k m o lk c a lCppmCC p m /(6 9 3 2 6 8 39。 1 hk c a lTTC p mQ Sn/2 3 6 4 6 1 7 6) 7 9 1(6 9 3 0 5 4 0)( 2111放 热流体的黏度 贵州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第 11 页 表 各气体在 ℃384T 时的黏度 μ CO H2 CO2 N2 H2O H2S μ( Cp) 摩尔分率 yi( %) 摩尔质量 M( kg/kmol) 28 44 注: spaCp  3101 当 ℃384T 时,混合煤气 黏度21121iiiiim MyMy 21212121212121 ii My 21212121212121 iii My 则混合煤气 黏度: spaMyMyiiiiim   5211 1065..021 热流体的导热系数 表 各气体在 ℃384T 时的 导热系数λ CO H2 CO2 N2 H2O H2S λ( kcal/mh℃ ) W/( mk) 摩尔分率 yi( %) 摩尔质量 M( kg/kmol) 28 44 1kcal/mh℃ = W/( mk) 贵州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第 12页 计算 H2S 的 λ 时,应用公式 1212 )(TTTT  其中 KTKTT 5 7 33 8 7 30 1 1 211  , )/(0 5 4 02 chmk c a lT   当 ℃384T 时 ,混合煤气的导热系数31311iiiiim MyMy 31313131313131 iii My 31313131313131 ii My 则混合煤气的导热系数 )/(0 8 3 4 6 2 0 6 31311 kmwMyMyiiiiim    热流体的密度 表 各气体在 ℃384T , P= 密度 CO H2 CO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