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00吨茶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0年超越概率 10%, 丰城市 地震基本烈度小于 6度。 ( 5)其它条件:原生产线建设中已征 7000平方米土地,现存空地完全可以满足扩建生产线之需,且已达到九通一平,是较理想建设之地。 13 第四章 产品方案与工艺技术 产品方案 主、副产品 生产的主要产品为 茶油 ,副产品为皂脚 、茶皂素。 产品标准 产品执行 GB/T17757—1999 高 级 烹 调 油 通 用 标 准GB271685卫生标准。 主要产品 茶油 质量内控标准为: 项 目 标 准 透明度 澄清、透明 气滋味 气味、口感好 色泽(罗维朋比色槽) 黄 红 1 水分及挥发物( %) ≤ 杂 质( %) 0 酸 价 ( mgkoH/g) ≤ 过氧化值( meg/kg) ≤ 8 不皂化物( %) ≤ 1 烟 点(℃) ≥ 205 包装要求 对主产品 包装采用中小规格并举办法,继续使用专用食用 14 油包装塑料桶,按 5斤、 10斤两种规模包装的同时,逐渐推行 1斤和半斤小包装,最终达到 “一等质量、一等包装、一等价格 ”具竞争能力的要求。 产品围绕人们消费观念转变,跟踪国际市场趋势达到绿色、保健、时尚要求。 设备选择及土建工程 根据资源状况、市场前景及产品质量要求,选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连续式日产 10吨高喷油精炼成套设备,配套 4吨锅炉一台及部分毛油、计量检测设备等也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设备,并建设生产车间、毛油库、锅炉房、化验室等,厂房设计规范,布局合理,造型美 观,为花园式环保小区。 生产设施 成套设备占地面积 28m10m,拟建一层式混凝土钢架结构平房,建筑面积 40m20m。 辅助生产设施 ( 1)锅炉房 520m2 钢 架 结构 锅炉 4吨 ( 2)检测室 200m2 砖混结构 ( 3)原油库 1000m2 毛油筒 4个 ( 4)罐装房 400m2 砖混结构 罐装设备一套 ( 5)包装设备 ( 6)成品库 800 m2 15 ( 7)电力设施:变电设备及线路 ( 8)其它设施 总平面布置 基本要求 总体符合工艺、建筑 、卫生、防火、劳动保护、交通运输、节约用地、便利生产等要求,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工艺流程合理、运输线路便捷、生产安全保障、管理协调方便要求。 功能分区 生产区设在原车间北侧,与原本车间平行。 西 端设成品库,东 端为锅炉房。 检测室设施在西侧。 给排水及供配电 绿化、道路及其它 除新建建筑物外,绿化、道路及大门、围墙均保留原貌不变。 各功能区之间及节余空地仍以乔灌结合绿化布置,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工艺技术方案 工艺流程 16 二级 废水 活性白土 渣 工艺重点分解 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四道工序: ( 1)脱磷:将原毛油放进碱炼锅中,加入比原毛油湿高5—10℃的热盐水,使原毛油中的磷脂、蛋白质、胶粘物质吸水膨胀而分离出业。 ( 2)脱酸:根据原油酸价,选择不同浓度的酸液,按原油重量的一定比例加入碱炼锅内中和油酸,使之形成皂粒,经过沉淀后排出。 17 ( 3)脱色:将脱酸后的中性油在 真空的脱色锅中加热干燥后,加入油重 3%左右的活性白土,吸附油脂中的色素,再用过滤机把白土过滤分离出来。 ( 4)脱臭:将脱色油在真空的脱臭锅中加热到 150℃以上,注入适量的水蒸气,在气 ——液相接触的表面,水蒸汽被挥发出的臭味所饱和,并按其分压出的比率逸出,被真空泵抽出。 脱臭后的油冷却便是精制食用油。 第五章 环境保护及其它 环境保护 江西香油坊油脂有限公司 附近无污染源,生产过程不会产生太多废气,无粉尘,无噪音。 生产中排出的废水、锅炉煤渣、烟气及生活污水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故建设中应做到环境保护和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不直接排入稻田,而是通过沉淀池沉淀后再过沟渠渗入地下,通过自然过滤净化。 由于生产废水无毒无害,不会影响环境。 锅炉 灰 及时清理,按 宜春市 要求统一运送至垃圾堆放地点。 劳动保护 为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采取一定有效措施予以防范。 18 总平面布置 把厂区按功能进行分区,各区之间尽量采用乔木绿化等措施进行隔离,减少交叉干扰。 同时,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做到消防间距、消防通道、防护间距等均能满足规范及标准要 求。 防爆、防火 油类是易燃易爆物,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严加防范。 ( 1)经常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消防通道是否堵塞; ( 2)严禁火源、火花接近车间、仓库; ( 3)经常打扫卫生,保持地面、墙面及设备表面的清洁; ( 4)所有电气设备和装置均采用相应防爆电气设备类; ( 5)室内设备应进行防静电接地; ( 6)重视安全工作,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实行安全生产岗前培训制。 工业卫生 采购、储存、生产、包装山茶油均应符合国家质量和卫生标准。 经常清理、清扫储油设备及 加工生产设施,以防有毒物品、污染物品污染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