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加快,设备综合配套能力大幅度提高,散装水泥产业链和应用的基础能力增强,促进了水泥供应散装率大幅提高。 2020年,全省水泥供应散装率达到 49%,同比提高 ,列全国第 14位,同比前进 3位,比 2020年提高了。 其中,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行业散装水泥使用率达到 100%;农村散装水泥使用率达到 %,同比提高。 (三)预拌混凝土发展速度持续提高。 截止 2020年底,全省新建预拌混凝土搅拌站 72家,总量达到 193家,同比增长 %,比 2020年增加 159家;新增产能 4475万立方米,总产能达到 ,同比增长 %;全省 73个县(市)已建(含在建)预拌混凝土搅拌站, 15 建站率达到 %,同比增长 %。 全省预拌混凝土搅拌车达到2158辆,同比增长 %,搅拌车额定容量达到 19101立方米,同比增长 %;混凝土泵车达到 560辆,同比增长 %。 (四)预拌砂浆供应能力不断提高。 截止 2020年底,全省预拌砂浆企业达 到 8家,其中,新余市新建投产预拌砂浆企业 2家,在建 1家。 设计生产能力达到 285万吨,新增产能 60万吨。 新增干混砂浆运输车13辆,达到 26辆,同比翻番;新增移动筒仓 242个,达到 414个,同比增长 %;背罐车达到 11辆,同比增长 %。 (五)政策法规逐步到位。 2020年,商务部出台《“十二五”期间加快散装水泥发展的指导意见》;省散预办制定并发布《 **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南昌市出台《南昌市行政执法检查办法》、《南昌市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十二五 ”规划》和进一步加强禁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搅拌砂浆相关政策;九江市出台《九江市“十二五”时期预拌混凝土布点方案及发展规划》;新余市颁布实施《新余市预拌砂浆管理办法》;景德镇颁布实施预拌混凝土布点方案。 同时, 2020年 7个县(市)出台混凝土“禁现”政策,出台混凝土“禁现”政策县(市)总数达到 20个。 (六)执法监督力度到位。 目前,各设区市均已建立行政执法队伍,随着“禁现”范围进一步扩大,县级行政执法队伍也在逐步建立中。 2020年,各级行业管理机构加大了建设施工现场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执法监督 检查力度,全省共开展执法检查2924次,纠正违法现象 213起,决定立案 72起,对拒不改正的 41起违法行为实施了行政处罚,收缴罚金。 其中,南昌市一行政 16 处罚案卷在全省行政执法卷宗评比活动中获得二等奖,通过执法监督检查促进了预拌砂浆推广使用,使预拌砂浆行业发展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七)行业管理落实到位。 为加强散装水泥推广应用和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行业发展,全省 11个设区市和 81个县(市)相继成立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管理机构,并积极转变观念,加强行业管理,着重抓好企业布点、目录管理、质量管 理和清洁生产工作。 2020年省散预办对目录内 33家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企业的原材料和产品进行了质量抽检,对抽检不合格产品的企业予以通报,促进了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抓好质量管理。 南昌、上饶、吉安、九江、赣州等设区市联合相关部门分别对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生产管理体系、环保、安全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促进了预拌混凝土企业健康发展。 同时,全省以现场会形式,推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企业搞好清洁生产,通过一年努力,出现了一批像德荣、赣基、时代高科、中科新建材等花园式搅拌站和预拌砂浆企业,促进了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行业规范化发展。 (八)节能减排成效显着。 2020年,全省综合废弃物利用量达到;产生社会综合经济效益 ,节约标煤 ,减排粉尘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随着“推散”、“禁现”工作的大力推进,建筑施工管理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在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缓解了城市粉尘污染,改善了劳动环境,保护了劳动者身心健康,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 17 第 四 章 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该项目计划用地 40亩,建筑面积 2800平方米, 建设预拌混凝土生产装置两套及相应的辅助配套设施、装备。 年产预拌混凝土 60 万m179。 根据国内市场动向确定生产和销售 ⑴普通混凝土(等级有 C2 C C3 C C4 C50) ⑵抗渗混凝土(等级有 C25S C30S C35S C40S20) ⑶高强混凝土(等级有 C5 C60、 C70、 C80、 C100) 根据国家建设部在建 [1996]193 号文的要求即:混凝土搅拌站(厂)规模不宜过大。 除混凝土用量很大的大型建设项目和建设规模很小的城市 外,一般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厂)的年生产能力应在 20— 60 万 m3之间, **目前虽还处在发展中的县级城市,但以目前中国县级城市发展速度,未来几年混凝土市场需求会以大比例的增长速度增长,拟定该项目生产规模为年产各类混凝土 60 万 m3。 年生产普通混凝土 600000m3,全年销售额 22500 万元。 第 五 章 厂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项目选址位于 **省九江市 **县大树乡龙门村委会老窑场 二、场地权属、类别及用地面积 项目建设场地 位于都中公路与都蔡公路之间,且原为荒山与荒 18 地,且远离村庄,有交通便利。 项目总 用地面积 40亩。 三、建设条件 土地资源及规划条件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同意在 **省九江市 **县大树乡龙门村委会老窑场 征用。 拟用地符合 **县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条件:项目选址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供排水、供电、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完备,能保证项目顺利建成使用。 建材、设备、资源供应: **县 对外交通便利、建筑材料、生产原料、设备供应渠道通畅、货源充足。 除主要设备需外购外,其他建设、生产材料、原料本地均可供应。 政策保障条件:国务院、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鼓励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 土的多个文件,为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一) 交通条件 **县城地处南昌、九江、景德镇金三角中心,景九高速公路中段,交通十分便利。 陆路:距 **省会南昌市 170公里,有昌九高速公路和景九高速公路直通;距历史名城九江、景德镇市区各为 95 公里(加秘高速建成后仅 50 公里)和 110 公里,距大城市武汉公 190 公里,距安徽省会城市合肥市仅 3小时车程高速路,即将建设的 九景衢铁路时速可达 250 公 里将在 **县蔡岭镇设客运站和货运编组站,为 2 台 5线在 **蔡岭工业集中园区北部。 另有九江绕城公路蔡马高速和穿境之路景湖公路正在规划和建设当中。 水路:可直下鄱阳湖到达湖口,进入长江通达江海。 九江是我国长江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远洋装载能 19 力为 8000 吨。 航空:距九江机场、景德镇机场各 100 公里,距南昌机场 140公里。 三大机场开通了直飞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香港等 34条航线。 (二) 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 **县位于 **省北部,鄱阳湖畔,东经 116176。 2′ 24″ 116176。 36′、北纬 28176。 50′ 29176。 38′。 东界黄金山、银宝湖、上岸东洲,与鄱阳县交壤;南界下岸洲、下山、南岸洲、蚕豆洲,与鄱阳、余干、南昌、新建 4县接壤;西界松门山、西长河,与永修、星子 2县隔水相邻;北界屏峰河、芦塘涧,武山鹅公凸,卸衣岭、双尖山,与湖口、彭泽2 县毗连。 东西宽 千米,南北长 80 千米,总面积 平方千米。 自然地理条件 1) 地形地貌:地貌丘陵和 滨湖 平原为主,且 水域 宽广,局部有低山分布。 地势北高南低,并以 大港 到汪教褶隆起带为轴心,向西北和南东两个方向倾斜。 最高点为北东部的三尖源, 海拔 , 滨湖区 海拔最低处仅 10米。 自东北向西南呈低山、高丘、低丘、平原、湖区的变势。 共有大小河港 39条,总长 3520千米,大致可分为大港、大 西湖 、新妙湖、大输湖、大沔池、洲家湖、团子口七大水系。 属亚热带潮湿性 季风 天气,年均温 ℃, 年降水量 1393 毫米。 2) 气候: **地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且受鄱阳湖大水体影响,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日照 充足、热量丰富、结冰期短、 无霜期 长,春秋季短、夏冬季长。 据气象记录,春季始日平均出现在 3月 24日(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0℃的初日为春季的开始),持续约 65天。 夏季始日平均出现在 5月 28日(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 20 过 22℃的初日为夏季的始日),持续约 119 天。 秋季始日平均出现在9月 24日(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22℃的终日后一天为秋季的始日),持续约 59 天。 冬季始日平均出现在 11 月 22 日(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0℃的终日后一日为冬季的始日),持续约 122 天。 冬春之交常遭寒潮侵袭,天气冷暖多变、阴晴不定;春夏之交受冷暖气团交替控制,梅雨连绵,终日阴霾;夏秋之交副高居久不退,天气晴热,干旱少雨;秋冬之时,北方冷空气强烈南侵,气温骤降、霜冻 地寒。 具体表现为: 气温:年际平均气温为 ℃,变化幅度在 16℃ — 17℃之间。 气温日较差为 ℃。 1月最冷,平均气温 ℃ ,7月最热 ,平均气温 ℃。 累年各月平均值顺序为: ℃、 ℃、 ℃、℃、 ℃、 ℃、 ℃、 ℃、 ℃、 ℃、 ℃、℃。 积温:年平均≥℃的活动积温为 5800— 6500℃。 地温:年平均地表温度 ℃。 无霜期、无霜冻期:累年平均无霜期 261天,无霜期最长 300天,最短 227天。 全年平均无霜冻期 271天,最长可达 300天,最短 239天。 日照:累年平均 日照时数 时,日照率 47%。 降水: 1952— 1958年累年降水量 ,1959— 1989年累年平均降水量。 蒸发量及干燥度:累年平均蒸发量为 毫米。 累年平均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相对湿度 78%,干燥度。 3) 矿产资源: **地下矿藏较为丰富,主要有以下品种: ① 钨,现已探明 D级钨储 量为 49784吨, 远景储量。 ②钼,现已探明储量为 15910吨。 ③钒, C级矿石总储量达。 ④钛(金红石),远景储量达 5 万吨。 ⑤金,主要为 砂金 分布于鸣山等地。 ⑥石煤,属低发热量可燃有机岩,储量达 5 亿吨,现已探明储量 5000万吨。 ⑦ 高岭土 ,俗称瓷土,总储量约 800万吨。 其中阳峰乡的储量 21 达 720 万吨,为优质高档瓷土。 ⑧矽砂,多宝乡沿湖一带储量约 300亿吨。 此外, **镇的松古山和苏山的 马鞍村 储量分别为 60亿吨和 40亿吨。 ⑨花岗石,有芝麻白和黑色两种。 芝麻白花岗石储量有 10 亿立方米、黑色花岗石分布较广。 4) 水利资源:全县水域总面积 万亩,拥有鄱阳湖水面 万亩,内湖可养水面 万亩,其中:湖泊 万亩,水库 万亩,池塘 万亩,精养鱼池 亩。 规模 较大的水产养殖基地有:集中连片的 2799 项目区矶山湖水产场、周溪水产场、三汊港水产场、西源水产场、杭桥水产场、 狮山 水产场;万亩以上养殖湖泊有新妙湖( 万亩),千亩以上养殖湖 泊 15个。 (三) 社会经济概况 1)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面积 ( 4004295亩), 耕地面积 624465亩,其中水田 365625亩,旱地 258840亩,全县人均占有耕地。 另拥有可开发耕种荒地面积 36000 余亩。 全县县共有土壤面积。 可分为 7个土类, 13个亚类, 47个土属, 119个土种。 ① 红壤。 面积 ,其中 自然土壤 面积为 ,耕作土壤为 ,(含宅基地、田塍、道路等);②黄棕壤。 面积共 ,一般土层深厚,质地粘重,呈中性和微酸性反应,抗旱力较强。 ③紫色土。 面积共 ,其中自然土壤 亩,耕作土壤 亩。 该土类除紫砂岩酸性紫色土,土层浅、养分缺乏外,适宜旱作或营林。 ④棕色石灰土。 面积仅 280亩,成土母质为碳酸盐类风化物。 土层较厚,质地较粘,矿物养分丰富,适宜林木生长。 ⑤草甸木。 面积 亩,成土母质为河湖沉积物。 腐植积聚较多,草本植物生长繁茂,是全县重要的有肥料湖草的来源地。 22 ⑥风沙土面积 ,风沙土松而不粘,水分存贮难,有机质、氮磷缺乏,植物难以生长。 ⑦ 水稻土。 总面积 7503020亩,全县各乡均有分布,该土 90%以上的养 分丰富,土层深厚,水耕熟化程度高,排灌条件好,是县内主要高产土壤。 2) 经济发展 2020年,我县坚持 两区互 动、强工兴城 不动摇,着力攻招商、抓项目、扩固投、优生态、惠民生,克服了宏观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持了持续稳健的良好势头,迈出了加快赶超的坚实步伐。 一是经济总量大幅增长。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4亿元,增长 13%。 财政总收入 跨七过八 ,达到 亿元,净增 亿元 ; 二是民生投入大幅增长。 财政安排 ,占总支出的 73%,八大类民生工程全面完成 ; 三是开放型经济实现赶超进位,首次荣获全省进位赶超奖,开放型经济首次挺进全市中游偏上位置 ; 四是招商引资实现赶超进位。 全年新引进 58个,首次荣获全 省招商引资进位赶超奖 ;五是三农工作实现赶超进位。 三农工作综合目标考评荣获全市第二名,比上年前移一位 ; 六是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金鼎钨钼矿、三兴纺织、威顺建材、凯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