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减速器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结果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4 页 共 38 页 设计及计算过程 )]631251([c os)]11([21 zz a a n1 zd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K s) 修正区域系数 HZ t) 修正重合度系数 因 1,取 =1 , 11 Z u) 修正螺旋角系数 os Z v) 修正小轮分度圆直径 d1 mmZZZKZZZKddHH339。 39。 39。 39。 139。 13 w) 计算法向模数 mmmmzdm n os139。 1 ,所以合理 x) 计算分度圆直径 d1=mm d2=mm da1= da2=mm df1=mm df2=mm b1=70mm b2=65mm 公式引自《机械设计》第89 页 ~93页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5 页 共 38 页 设计及计算过程 mmmzd n s 325co s11 mmmzd n 0 s 363co s22 y) 齿顶圆直径 da1=d1+2mha*=+6= da2=d2+2mha*=+6= z) 齿根圆直径 df1=d12m(hf*+c*)=3= df2=d22m(hf*+c*)=3= a) 齿宽 mmbmmb mmdb d 7065 12 1 取 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11 1 1 112F F a S a FnKT Y Y Y Yb d m 12 2 2 212F F a S a FnKT Y Y Y Yb d m a) 重合度系数 7 0 Y b) 螺旋角系数 Y 结果 ][ FF 主要参数: Y = Y = zV1= zV2= YFa1= YFa2= YSa1= YSa2= a 390σFlim2MP a 450σFlim1MP KFN1=KFN2=1 SH=1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6 页 共 38 页 设计及计算过程 计算当量齿数 o s/63c o s/ o s/25c o s/ 33123311 ZZ ZZ VV c) 查取齿形系数 YFa1=2. 53, YFa2= d) 查取应力集中系数 YSa1=, YSa2= e) 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σ F] =KFNσ Flim/SH 弯曲疲劳极限应力 σ Flim1=450MPa,σ Flim2=390MPa 查取寿命系数 由 N1 = 107 72 10N 得 KFN1=KFN2=1 安全系数 SH=1 (取失效概率为 1%) 则 [σ F1] =1 450/1=450MPa [σ F2] =1 390/1=390MPa f) 代入公式计算弯曲应力 ][93 1. 6 612 32 9011FaFMP ][ 22FaFMP 故设计合理。 结果 F1 450MPa [ ] F2 390MPa [ ] F1=93MPa F2=Pa 斜齿轮的设计合理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7 页 共 38 页 设计及计算过程 参数整理于下表: a 1Z 2Z mn β 1d 2d 1b 2b q 第一级 120mm 2 30 mm 50 mm 189mm 70 44 mm 6 176。 第二级 140 mm 25 63 3mm 176。 mm mm 70mm 65mm 四.轴的设计和计算 轴的材料选用常用的 45 钢 当轴的支撑距离未定时, 无法由强度确定轴径,要用初步估算的方法,即按纯扭矩并降低许用扭转切应力确定轴径 d, 计算公式为: 3nPCd 考虑到各轴均有弯矩,取 C=112,初算轴 头直径 mmdmmdmmd7 6 1 1 27 8 1 1 29 1 09 8 1 1 2333231 考虑到Ⅰ轴与电机轴相联接和 Ⅲ 轴要与带轮联接, d1和 d3应增大3%,且初算直径 d1 必须与联轴器孔相匹配及 d3 必须和联轴器孔相匹配;Ⅱ轴直接与轴承配合,考虑轴承为标准件,轴径需以 0,5 结尾;所以初 结果 轴的计算公式和有关数据 皆引自《机械设计》第 137页~ 第 153页 轴的材料选用常用的45 钢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8 页 共 38 页 设计及计算过程 定 mmd 141 , mmd 302 , md 353 2.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轴向尺寸: 轴肩 分定位轴肩与非定位轴肩;定位轴肩轴径 变化( 6~8) mm;非定位轴肩轴径变化( 1~3) mm。 综合考虑,联轴器孔径、标准轴承孔径、密封圈高度,所以取轴径尺寸如图所示。 轴的径向尺寸:轴上安装传动零件的轴段长度是由所装零件的轮毂 宽度决定的,而轮毂宽度一般是和轴的直径有关,确定了直径,即可确定轮毂宽度。 轴的端面与零件端面应留有距离 L,以保证零件端面与挡油板接触起到轴向固定作用,一般可取 L=( 1~3) mm。 轴上的键槽在靠近轴的端面处的距离取( 1~3) mm,靠近轴肩处的距离应 取( 5~7)mm,轴承透盖处外伸轴长取( 15~20) mm。 1) Ⅲ(输出)轴的初步 设计如下图: 装配方案:左端,联轴器,轴承透盖, 深沟球 轴承, 套筒 依次从轴的左端向右安装;右端,轴承端盖, 深沟球 轴承, 套筒 ,低速级大齿轮,依次从轴的右端向左 安装。 尺寸设计方案: r) 轴段 ① 的设计 轴段 ① 上安装联轴器,此段设计应与联轴 s) 器的设计同步,选用刚性固定式联轴器,选联轴器 GY5Y 型,其中其轮毂孔直径为 35mm,轴孔长度 82mm,相应的轴段 ① 的直径 d=35mm,其长度小于毂孔长度,取 82mm。 t) 轴段 ② 设计 确定轴段 ② 的轴径需考虑联轴器的轴向定位 u) 及密封圈的尺寸,所以综合考虑其他零件取 42mm。 v) 轴段 ③ 的设计 轴段 ③ 上安装轴承,考虑到大齿轮的轴向 w) 力的存在,选用角接触球轴承,其直径应既便于轴承安装,又应符合轴承内径系列,现暂取轴承为 7209C 其内经为 45mm,外径为 85mm, 轴向宽度为 19mm。 故选 轴径为 45mm,由于大齿轮的圆周速度 大于 2m/s,故轴承采用 油 润滑,为补偿箱体的 结果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9 页 共 38 页 设计及计算过程 铸造误差,轴承靠近箱体内壁的端面距箱体内壁的距离 x) mm5 ,故取轴的第三段为 37mm。 轴段 ② 的长度设计 轴段 ② 的长度除与轴上零件有关外, 还与轴承座宽度和轴承端盖等零件有关,轴承端盖连接螺栓为 GB/T M10 15,其安装圆周大于联轴器轮毂外径。 为使轮毂半径不与端盖上的螺栓的拆装发生干涉,故取联轴器轮毂端面与端盖外端面的距离为15mm,壁厚及轴承旁螺栓同前,所以轴段 ② 的轴向长度 为 57mm 轴段 ⑥ 的尺寸设计 轴段 ⑥ 上安装的是轴承,同一根轴上 安装的是同一型的轴承,所以该轴段的轴径 45mm,小齿轮 距箱体内 壁距离取为 10mm, 所以轴长 37mm 轴段 ⑤ 的尺寸设计 轴段 ⑤ 上安装大齿轮,为便于齿轮 安装,所以 轴径取为 47mm, 根据齿宽 64mm, 该轴段的轴向距离为60mm 轴段 ④ 的径向距离 该轴段为 齿轮提供定位,所以 轴径为 53mm 由输出轴轴承处轴的直径 d=45mm,查《机械设计指导手册》得到应使用轴承型号为 7209C, a=, B=19mm。 三、初定输出轴的校核: 螺旋角: 分度圆直径: mmmzd n s 325co s31 结果 d1=35mm d2 =42mm d3=45mm d4=53mm d5 =47mm d6=45mm l1=82mm l2 =57mm l3=37mm l4=82mm l5 =60mm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20 页 共 38 页 设计及计算过程 mmmzd n 0 s 363co s42 大齿轮受力: 转矩: 2T =301890Nmm 圆周力: NdTF t 3 0 1 0 03 0 1 8 9 022 22 径向力: NFF tr 1 1 6 s 20t an3 0 1 2co st an 轴向力: NFF ta 1 0 6 a n3 0 1 2t a n i) 计算轴承反力 水平面:NxR NxR 垂直面: NyR 0 1 21 NyR 22 j) 画出水平面弯矩图 Mxy,垂直面变矩 Mxz 图,和合成弯矩22xy xzM M M图 k ) 画 出 轴 的 转 矩 T 图, T=301890Nmm R 1 xR 1 yR 2 xR 2 yF r F aF t l6=37mm 结果 2T =301890Nmm NF 3012t NF 1162r NF 1064α NR NR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21 页 共 38 页 设计及计算过程 R 1 xR 1 yF rF a1 5 4 7 2 . 8 81 2 2 1 1 2 . 2 8水 平 方 向 弯 矩 图 R 1 yR 2 yF t1 0 6 8 8 1 . 5 9竖 直 方 向 弯 矩 图 合 成 弯 矩 图1 6 2 2 8 0 . 8 7 71 0 7 9 9 5 . 7 6 转 矩 图T = 3 0 1 8 9 0a T = 8 4 2 2 7 . 1 3 l) 轴材料为 45 刚,调制处理,查得 650b Mpa , 360s Mpa , 用插值法查得 结果 NR NR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减速器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0 v1 0 0 0 rnw wn — 工作机的转速 V— 输送带速度 D— 滚筒直径 设计任务给定:滚筒直径 D=140mm 输送带速度 V(m/s)=2. 确定电动机的转速dn 由参考文献 [2]中表 18— 1 可知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推荐传动比范围为5~31i ,由参考文献 [1] V 带传动比范围为 4~22 i ,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是: m i n/1 6 1 0~4
检两带头中心线,使其调整成一条直线。 3)两带头定位后,用卡子将两带头固定好。 4)将两带 头的钢丝绳翻向两边,放在预先铺好的、干净的布面上。 5)用新毛巾蘸 120 #汽油,清洗已打磨好的每根钢丝绳,待汽油挥发干后,再涂刷二至三遍胶浆,钢丝绳表面的胶浆要涂刷均匀。 涂刷下遍胶浆时,前遍胶浆必须凉干。 6)覆盖胶与芯胶下料时,要根据现场作业和搭接长度的实际尺寸进行下料。 芯胶比盖胶短 20㎜
m。 5).根据安装时齿轮中心要在一条线上,可得 3 33mml 至此,已初步确定 了轴的各段和长度。 1段 d1=35mm L1=50mm 2段 : d2=d1+7=42mm L2=41mm 3段 d3= d2+3=45mm L3=33mm 4段 d4= d3+5=50mm L4=77mm 5段 d5= d4+5=58mm. L5= 6段 d6=51 mm L6 =7mm 7段
,大齿轮的触疲劳强度为 MPaH 1100lim ,由式 hLjn 60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81291103 9 8 uNNN 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1 HNk 取效率为 %1 ,区域系数《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8 Z= 安全系数 S=1,则 M p aM p asKM p
K K 。 接触强度载荷系数 : 1 5 6 7 HHvA KKKKK 4)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得的分度圆直径: mmKKdd tt 5 6 3311 5) 计算大端模数 m: mmzdm 0 0 0 011 ( 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公式: m≥ 3 12 2 214(1 0 . 5 ) 1 F a S
密方式和实现形式的不同,我们将密码体制分为流密码和分组密码。 分组密码 分组密码则是将明文消息序列 12, ,..., ,...km m m 分成等长的消息组 ( 12, ,..., nm m m ), 12( ,..., ),...nnmm 在密钥控制下按固定的算法 kE 一组组进行加密。 加密后输出的等长密文组 1 1 2( , ... , ) , ( , ... , ) , ...m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