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第1学期货币金融管理--第一章经济发展与货币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 C+I+G/ 45o E 货 币 总 支 出 图 16 货币供给增加引起货币总支出增加 E1 真实国民产出 ( Y) P 价 格 水 平 AS E0 AD0 AD1 Y0 Y1 图 17 总支出增加带动总需求曲线上移 、 引起真实产出提高 力。 作用。 , 货币运动对经济发展有很大反作用。 , 货币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货币推动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条件 (一)前提条件:经济中是否存在可利用资源 Y Y0 Y1 P AS AD0 AD1 P0 P1 图 18 AS曲线平缓 AD0 Y P AS AD1 Y0 Y1 P0 P1 图 19 AS曲线陡峭 (3) A 0 M M/ M2 M/2 M3 M4 Ms B C D E F (1) (2) (4) (5) (6) (7) R △ R2 △ R1 △ M1 △ M2 图 110 货币作用图示 (二)货币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三)货币与资源利用的进一步分析 1. 可利用资源的基本含义 2. 资源开发程度 3. 劳动力培训情况 4. 各种资源的可替代性 、 替代弹性 5. 前期社会供求的平衡情况 资源利用度 K 图 111 社会生产成本曲线 K2 单 位 产 品 成 本 K1 0 (四)结 论 1. 当总需求不足时 , 货币推动作用大 2. 资源具有流动性。 六、发展中国家和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货币有限动力说” 1. 货币推动产出理论极限 2. 我国是需求约束型经济还是资源约束型经济 3. 我国存在资源短缺与闲置并存的情况 4. 货币对结构性闲置资源推动有限 七、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与货币流通 (一)第一部类生产与第二部类生产对货币流通的影响 马克思关于简单社会再生产的公式: + =6000 ( 生产资料 ) =3000 ( 生活资料 ) 4000C 1000V+1000M 20xxC + 500V+500M Ⅰ Ⅱ 马克思关于扩大社会再生产的公式: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是: Ⅰ ( V+ M) > Ⅱ C Ⅰ 4000C+ 1000V+ 1000M= 6000 Ⅱ 1500C+ 750V+ 750M= 3000 ( 二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04-05第1学期货币金融管理--第一章经济发展与货币化(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