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防水处理措施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落水管口处等均要符合下述规定: (1)水落口埋设标高应考虑水落口设防水时增加的附加层,柔性密封层等的厚度及排水坡度加大尺寸; (2)水落管口周围直径 500mm,范围内坡度不小于 5%,并且应用防水涂料或兰州 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12- 密封涂料,厚度不小于 2mm,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 20mm,深 20mm凹槽,嵌填密封材料。 刚性防水与山墙、女儿墙交接处应留 30mm 的缝隙,用密封材料嵌填。 女儿墙开裂的 主要原因与温度变化、施工质量和环境影响及设计构造等诸因素有关。 由于女儿墙开裂渗漏,屋面板堵头不严密,会导致室内角渗漏而影响到其它部位。 因此,在女儿墙四周水平方面紧靠外边的垂直立面方向贴一周外墙条砖,再往内做防坡,可避免女儿墙时间过长边上出现开裂现象。 通风隔热层的做法 普通做法用 100#水泥标砖砌筑砖墩高度一般以 180mm 为宜,视屋面进深大小也可取 240mm。 当架空屋面进深大于 15 米时,应在屋脊处设置通风桥,在砖墩上覆盖厚 30mm、厚 600mm 600mm 的隔热板,再在隔热板上做一层 20mm1: 2 水泥砂浆、提浆压光的清光面层,用切割机按 400mm 400mm 规格切出分格缝,再在分格缝内填实油膏,面上铺 300mm 二布三油处理。 工程里面的节点构造处理及有关技术设计 屋面防水工程的节点细部构造是防水工程的重要部份,屋面发生渗漏往往出自上述部位,除去施工影响因素以外,做好各项细部构造处理及有关技术设计尤为重要。 兰州 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13- 节点细部构造 屋面防水工程节点一般多而复杂。 不同的构造、形式和材料,设计不尽相同。 众多的节点包括 :屋面檐口、天沟、水落口、泛水、压顶以及防水工程的变形缝、分格 缝、穿过防水层管道、预埋件、出入孔、施工缝、地漏和防水层的收头等等。 节点设计的原则 ⑴ 全面考虑结构变形,温差变形,干缩变形、振动诸因素,节点设防上应增设附加层,以适应基层的变形。 在构造防水层的铺设上以空铺法为宜,在选材上可用高弹性、高延伸材料做相应处理。 ⑵ 采用柔性密封、防排结合,材料与构造防水相结合的做法。 ⑶ 节点应以卷材、涂料、密封、刚性防水材料等互补的多道设防进行技术设计。 ⑷ 考虑整体设防能力。 重点是防水耐用年限。 为此,节点上使用的材料其性能指标均应高于其他部位,特别是耐老化性能要好。 此外,由于每栋建筑不一定全部相同,尚需进行个别设计,这时节点的设计应有灵性,即参考设计原则与标准大样并结合具体情况而设计,不宜统一套用标准图。 主要节点设计 依据国标 GB502079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的要求,主要节点构造的设计如下。 ⑴ 檐口 : 无组织排水檐口分预制型与整体现浇型。 檐口的收头使用兰州 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14- 密封材料嵌固的居多。 设计处理 :在檐口端部留有凹槽,收头压入槽内固定,密封材料封严,上面还可用水泥砂浆抹压。 ⑵ 檐沟、夭沟 : 檐沟、天沟设计应以确定排水坡度为主。 另外,对易于发生变形裂缝处,如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增置附加层且空铺,空铺宽度应为 200mm。 对外檐封口的防水层应收头固定密封,上面用水泥砂浆抹压。 ⑶ 水落口、地漏 : 水落口设计要选择与防水材料相适应的水落口配件及水落口管径。 在水落口与基层交接处留有凹槽,密封材料嵌固。 对水落口的标高与坡度要合理确定,一般水落口四周 500mm 范围内排水坡度不小于 5%。 防水材料选用涂料为宜,做成无接缝的整体涂膜,并铺设附加层和防水层。 ⑷ 泛水收头 : 泛水处理失误是渗漏原因之一,目前改进的做法有三种: ① 砖砌女儿墙泛水不高时,卷材收头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压顶应做防水处理。 ② 墙身为砖墙时,留凹槽,不做挑檐。 以往挑檐常发生开裂,导致渗水从防水层背后流入室内。 现行设计,防水层端头入槽固定密封,凹槽距屋面找平层最低高度不应小于 250mm,凹槽的上部墙体 也应做防水处理。 ③ 墙体为混凝土时,卷材的收头可用金属压条钉压,并有密封材料嵌固。 ⑸ 压顶 : 以往压顶设计多是砌砖抹水泥砂浆、或预制混凝土块、现浇混凝土压顶做法。 但时有干缩、开裂而发生渗漏现象。 为此,目前已改用金属压顶或采用合成高分子卷材压顶处理,以期提高压顶设防。 兰州 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15- ⑹ 变形缝 : 分一般变形缝及高低跨变形缝。 变形缝设计 :缝内宜填充泡沫塑料或沥青麻丝,上部填放衬垫材料,并用高延伸、高强度卷材封盖。 顶部应加扣混凝土盖板或金属压盖。 过去有高低跨变形缝挑檐的做法,但作业难度大,现亦改为卷材密封处理,并有金属覆盖板做外保护。 ⑺ 穿过防水层管道 : 穿管多种多样,包括伸出屋面排汽管道、穿过卫生间管道、穿过地下室和蓄水池穿墙管道等等。 为防止混凝土干缩与管周脱开裂缝而导致渗漏,设计时须在管道四周与混凝土间留有凹槽,一般20 X 20(mm),填嵌密封材料,并将管根部 垫高,做成 1/10 排水坡,以利排水,然后做防水层。 伸出屋面防水层管道还要求防水层与管道绑扎牢固,再以密封膏密封。 地下室、蓄水池和卫生间采用套管防水处理,即浇灌混凝土时先预埋套管,并焊有几道止水片,当管道通过套管后,两端用密封材料填嵌。 ⑻ 出入口 : 有水平式及垂直式出入口。 水平式出入口多为开门的水平出入,对出入口防水层收头应压在混凝土踏步下,防水层的泛水应设护墙。 屋面垂直出入口防水层收头应压在混凝土压顶圈下。 ⑼ 分格缝 : 常见分格缝有结构层、找平层 、刚性防水层分格缝。 分格缝防水处理可以密封材料嵌填、空铺卷材、或盖瓦处理。 一般嵌填密封的缝宽最大不超过 40mm,最小不低于 l0mm。 外露式分格缝要另加设保护层。 ⑽ 施工缝 : 防水混凝土一般不准留置施工缝。 在地下建筑、贮水池等兰州 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16- 工程可留水平施工缝于立墙。 施工缝分构造施工和材料止水施工缝,这里不过多叙述。 排汽屋面、隔汽层、脱离、剥离等方面的设计 排汽屋面 排汽屋面又称 “ 呼吸屋面 ”。 由于保温层、找平层含水量过大或遇雨浸泡不干,而上面又必须铺设防水层时,易造成保温层失效或防水层起鼓,影响质量。 因此,屋面应考虑做成排汽屋面。 排汽屋面的设计是在保温层中留置纵横相通的槽或埋置打孔细管,并于交叉处设置竖向排汽孔 (管 ),使水份蒸发后的气体能顺利排入大气。 留槽形成的排汽道为 20~40mm,排汽管径为 25,并与找平层分格缝相重合。 排汽道间距宜为 6m,纵横设置,屋面面积每 36 ㎡时 宜设置一个排汽孔,排汽孔应做防水处理。 兰州 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17- 隔汽层 在保温层之下做一道防水层称隔汽层。 保温层中常有施工找平层养护用的滞留水和防水层失效时的渗水等,为提高防水质量,针对一定条件而设计隔汽层,规范对使用隔汽层有所限制。 在北纬 40 以北地区且室内空气湿度大于 70 %,或其他区域室内空气湿度常年大于 8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