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是:背诵优秀诗文 60 篇(段),学生的课外阅读 ③ 杨德伦工作室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例读本 [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11 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很显然,课后的总结和拓展未能完全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一堂好的阅读课,学生不仅要学会体验情感,还要学会积累和运用,完成学习知 识向运用知识的转化。 阅读课后的总结和拓展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课后的归纳总结,能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总结规律;对课堂阅读教学进行拓展,可以让学生对阅读课文文本理解更深。 只有把阅读拓展分配在每一节课后,点滴积累才能汇集成学生日后的阅读能力,才能完成阅读课标要求。 访谈的结果 访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补充问卷和观察中不能及时收集到的信息,从教师看问题的角度出发,调查阅读教学的现状怎样,存在哪些问题。 教师如何处理问题。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及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见解。 访谈从更细的地方了解阅读教学的根本问题,力求使前后 调查关注的角度保持一致,以便更好的掌握阅读教学的现状。 通过对 6 位老师的访谈,对访谈记录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归纳起来,教师对访谈问题的回答如下:(访谈内容见附录 ) ( 1)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①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阅读课上依然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主动性差,参与度低下。 ②班级人数多,无法实施因材施教。 学生个体差异大,能力各异,基础不同,由于成班率高,教师不能关注到每一个人。 并且很多学生家长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而教师也不能及时的关注,所以学生很 容易养成不良的阅读习惯。 ③教材本身编排有些问题,部分课后的习作没有围绕单元主题。 ④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忙于择校,课外补习班多,没有课余时间阅读;教师的压力大,忙于应付小升初考试。 ( 2)教师如何看待并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①改变教师的观念,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参与进课堂,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②实行小班化教学,提高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度。 学生的差异大,有能力强的,也有弱的,班级太大,学生得不到关注,差的学生相对更容易落后。 ③教师尽量多的跟家长沟通,跟 家长协作,使家长积极配合,促进学生养 成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个别谈话,个别辅导,然 后再次讲解,用爱的眼光去关注他,引导他。 ④教师师要加大对教材的研读,处理好教材在编排上的不足,阅读教材要 注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 3)教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方法 ①充分抓住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同学们讨论, 对阅读表现好的学生,适当的采取奖励,并对表现一般的同学要采取鼓励,从而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②写读后感, 并且让同学之间互相的传阅,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使 学生学会自评和他评,并发现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差距,从而互相的学习,共同的 进步。 ③尽量多的采用多媒体教学。 声音和画面的结合,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还增强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欣赏和观察能力。 ( 4)教师对课外书的看法和态度 ①课堂上以语文课本为主,课外鼓励学生增大阅读量,多读,多看,有选 12 择的看。 看对语文学习有帮助的书,看适合儿童成长的书。 ②老师推荐同学多看的书有:作文书、成语故事、寓言童话、四大名著、 历史故事。 并且鼓励学生之间 相互借阅。 ③希望有更多更好的儿童读物,按照儿童的思维去看问题,譬如说把好的 读物拍成好的儿童电影,让儿童愿意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孩子的阅 读兴趣。 ( 5)教师对语文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方面的见解 ①部分老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少,对新课程的理念不清楚。 ②部分老师对新课程的认识是:以前是老师讲为主,现在是以学生为主导, 老师引导为主。 ③部分老师认为新课标实际操作起来很难,有应试教育在,实践起来很难, 这是个长期的过程,贵在坚持。 四、 结论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 主要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低 在阅读课听课实录中,笔者发现多处学生在做各种小动作,并没有参与老师课堂教学,而老师并未发现这种现象,还是按照自己的课程进度继续讲课。 少数明显影响课堂纪律的现象老师能够发现,并进行了严厉批评,但是笔者发现这种批评并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对老师的访谈中,针对高年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两位老师提出班级人数多,学生的个体差异大,老师不能关注到每一个同学。 阅读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性 从课堂观察中可以看出,阅读课上,师生交流环节,多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几乎没有 提出过问题反问老师,主动性差。 师生之间合作、探究的问题少,情感交流就少,再加上学生的主动性差,导致学生的情感体验匮乏,学生也不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未恰当有效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资源开发不够 在听课观察中,看到阅读课堂教学几乎没有运用多媒体教学。 表 21 的数据反映:运用多媒体受到了条件限制,多是公开课时用,大多数老师表示制作课件浪费时间。 在访谈中,教师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 应尽量多的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的声音和画面结合,不仅可以增加阅读的趣味性,还可以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 欣赏和观察能力,另外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教师不注重研读阅读教材 通过教师问卷的分析,一部分老师认为阅读课应该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其余的老师觉得学习成绩、情感体验、阅读能力、做人的道理都应重视;对于成功的阅读教学,所有的教师都进行了多选, 75%的进行了全选,认为应具备有现代教学理念、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一定教学技巧、研读教材的能力,其中选择研读教材能力的最少。 而在问及老师对新课程中阅读教学的见解时,多数老师认为教学依然是老师讲为主,新课标实际操作起来很难。 可见老师不仅对新课标的理解比 较少,还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认识不深刻;另一方面也不注重对阅读教材的研究,不能正确的处理教材,教师对课程理念的忽视必然导致教学的随意。 作为一个现代的教师,应时时关注教学的改革,有教学研究的能力,注重教材的研读,才能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成长。 13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从调查中发现,小学的阅读教学方法很单一,依然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不能进行独立的思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小学语文阅读高年级段的阅读目标要求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并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的培养。 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才能最终形成阅读能力。 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不多,阅读能力存在差距 综合表格数据可以看到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即使是有部分的同学有好的阅读方式,但不能形成习惯。 教师平时虽然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但是力度不够。 大部分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少部分的学生阅读能力比较弱,最主要的是有近半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这种能力不稳定。 良好的阅 读习惯,是形成稳定阅读能力的基础,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稳定的阅读能力对于阅读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也是至关重要的。 阅读的拓展迁移少,难以全面满足学生需求 从阅读教学课堂案例 1— 3 分析中,不难看出,老师对整堂课的总结很少,教师的拓展迁移不够。 从表 11 的数据看,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的学生选择课外阅读开阔视野。 但是教师访谈中发现:学生的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看课外阅读,尽管老师也推荐同学多进行课外阅读;但是实际上,从课堂实录看来,在每堂课后,老师很少针对课堂教学进行适量的拓展。 虽然课业负担 重,学进行科学适当的引导,那么盲目的课外阅读对课堂教学会适得其反,更不能很好的完成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 综合三种调查,一致的发现,阅读教学拓展少,课外阅读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二)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改进策略 加强对学生的关注 ( 1)关注其心理发展特征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发现国内研究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 小学高年级的小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但由于知识经验有限,还无法进行和具体事物相距较远的高度抽象概括的活动,也只能对一些过程、结构简单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口头词汇更加丰富,对词与概念的理解 日益丰富、深刻,可以凭借语言进行想象和目的,按顺序、有选择地进行回想;独白的言语逐渐成为口头语言的主要形式。 这些心理特征或直接或间接,都在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 ④ 学生具有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才能进行相关的语文学习,否则,学生的语文学习就会发生困难。 掌握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了解心理学有关儿童识字、阅读、作文的心理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科学施教,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⑤ 所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对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关注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阅读心理特征和发展水平。 ( 2)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体差 异 既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又要关注个别差异,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关注学 ④ 刘济远 .小 学语文教学策略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20. 8 ⑤ 钟启泉,董蓓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2020. 164 14 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教学才能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去。 对学生的认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②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③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状况、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④分析学生的个别差异,确定目标的层次。 ( 3)因材施教,进行小班教学 为了缩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校可以进行差异性教学,采取小班化教学,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不同的教学。 小班人数少,可以让教师有 更多时间关注每个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只有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倾听不同学生的声音,学生才可以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实施小班教学,要摒弃“一刀切”的教学,挑战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如:“一对一”教学、合作探讨、实验演示等。 英国的“小组形态的阅读教学”,尤其是澳大利亚桑德斯的“‘阅读讨论’教学法”,值得中国借鉴吸收。 只有关注学生,才能使“关注每一个学生”成为可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 1) 加强师生交流 笔者在常态课观察中发现,阅读教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非常少,大 多数的时候是老师在主宰着整个课堂教学,交流的方式主要还是“师问生答”。 共建师生交流的桥梁对提高学生参与阅读教学非常之重要。 “交流”原意是指“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互相沟通。 ” ⑥ 因为交流与沟通是心灵之间的碰撞,只有教师与学生坚持经常性的沟通,师生关系融洽,才能消除学生恐惧、焦虑等心理负担。 阅读教学中,师生之间也需要一种建立在交流层上的心理上的融洽和情感上的共通。 ①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 老师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充满爱心。 朗读课文时,声情并茂。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朋友,让学生打开心扉。 在民主、开放 的教学中,以情动人,增进师生共鸣,减少学生对老师的敬畏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进师生间的交流。 ②多与学生进行目光和动作的交流。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开 源基本程序 , 主要为 Java 语言平台进行操作。 Eclipse 是一个框架和用于通过插件组件构建开发环境的一组服务。 Eclipse 提供了 许多给开发者使用的插件 ,包括 Java 开发工具( Java 开发工具,JDT)。 MVC 框架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设计原则,使应用程序分为数据组件,组件的性能和输入处理组件。 MVC 模式的 Web 应用程序的开发是先进的设计理念
的阻碍影响。 先天限制因素 — 规模小 这是先天劣势,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 很多社区小超市因为面积小,规模达不到 要求,使自身看起来没有气势,使得超市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从小超市、社区超市这几个字的字面上,我们就能看到它们所代表的意思了。 一个小字,是划分大超市与小超市的根本性因素。 如果说,在人员、管理、制度、环境、气氛上,我们能够通过努力来改变小超市的缺点,甚至化腐朽为神奇
Adress Varchar 50 ( 2) 商品柜存信息表 Counter 设计,如表 39 所示。 表 39 商品柜存信息表 Counter 序号 字段 数据类型 字段大小 码 1 MerchID Varchar 10 主键 2 SalePrice Numeric 8,2 3 CounterNum Int 4 CounterDate Date 第 9 页 (共 29 页) ( 3)
型号 转速 ( r/min) 电机 外型尺寸 重量 Kg 额定功率 KW 电压 V 电流 A 频率 Hz D D1 轴端连接 L L1 L2 SDK6260Z/1.5 60000 220 1000 62 48 ER11φ7 144 11 12 图 31 电主轴 步进电机的选择 步进电机满足 以下 公式: 360 hiP (31) 由任务书上的设计参数可知,脉冲当量 =,
磨性要比涡浆式小高 [ 7]。 单卧轴搅拌机 是由德国 ELBA 公司研制生产。 它具有结构紧凑、消耗功率小、叶片衬板耐磨性好,能满载启动和具有搅拌轻质混凝土能力的优点。 我国也向该公司引进了样机。 双卧轴搅拌机是随着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改进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新机型。 国外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开始在美国和德国出现,但因轴端密封技术的不成熟,其发展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直到七十年代初
大转矩) /(额定转矩) = ; 总传动比 i =16 螺旋榨油机主要参数的确定 1) 榨膛容积比ε ε= jV / chV ( 3) 由农业机械设计手册上册 [10],表 23 42坯压缩比 p =; 实际压缩比 n = 本次设计的螺旋榨油机对象是茶油果,其总压缩比 [10]ε= ~ 14 ,取ε= 10 2) 进料端榨膛容积的计算 根据设计能力等参数,按下式计算: 60Mj f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