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楼道灯设计本科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间抽头输出为低电平。 而当有光照时,光敏电阻阻值下降,阻值相当小,此时电位器 R1 的中间抽头输出为高电位。 LM393 和电位器 R8 组成一电压比较器,当同相输入端电位高于反相输入端时, LM393 输出一高电平,反之,当反相输入端电位高于同相输入端时, LM393 输出一低电平,输出信号经过具有施密特功能的反相器 74LS14,送到单片机,由单片机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有光照。 过零启动保护电路的设计 普通的白炽灯正常发光时的灯丝与不发光时灯丝电阻值相差甚远,从而使得其在启动瞬间的冲击电流非常大,例如一只 60W 的灯泡,在正常发光时,电阻约为 800 欧,工作在标准市电 220V 时,工作电流不到。 然而在不放光时,灯丝的电阻阻值约为 6 欧,当启动时,电流会很大,约有 左右。 这种大电流的冲击,很容易损坏可控硅。 如图 4 为白炽灯启动时的电流波形图。 图 5 白炽灯启动电流波形图 市电电压是交流 220V,交流电始终是从零值到峰值的变化,只要使白炽灯在零值或零值附近启动,就可以避免大电流的冲击。 如图 5 为过零启动保护电路。 D2 为整流桥, SCR 为 可控硅,过零启动主要是由电阻 Rx1~ Rx5, 二极管 D3 和二极管 O6 组成。 Rx2~ Rx3 是采样电阻,当整流桥 2 号端子的电压处于低电压时,Rx2 和 Rx3 之间的电压也很低, Q6 处于截止工作状态, protect 端输出高电平。 当整流桥的 2 号端口为高电压时, Rx2 和 Rx3 之间的电压亦很高,使 Q6 工作在导通状态, protect 端输出低电平。 把 protect 的 低 电平信号送到单片机的 I/O 上进行检测,由单片机作出判断,再决定 SCR 端得电压值,当 protect 为高,此时的电压为低,可以驱动 SCR 导通,点亮白炽灯,当 protect 为低,此时的电压为高,使 SCR关闭,暂时不点亮白炽灯,等到过零点电位时才运作。 因此,无论什么时候有声音信号 来,只有在低电位时,才驱动 SCR 可控硅打开,声控信号才起作用,实现零 压启动。 图 5 过零启动保护电路 白炽灯点亮以后,可控硅 SCR 导通,二极管 D3 的阳极电位就会下降,此时二极管 D3 就起到了过零电压启动取消的作用。 当有高电压来时, Rx1 与 Rx2 之间的电位就会高于 D3 的阳极电位,二极管导通,从而使 Q6 的基极输入电位下降,有效地避免了灯泡的闪烁现象。 定时电路的设计 声控开关在打开后,需要定时一定的时间,一般为几十秒,设计时可以借助时钟芯片,这里选用一款美国 DALLAS 公司生产的高性能、低功耗、带 RAM 的实时时钟芯片 DS1302. DS1302 与 CPU通过三线接口同步通信,其接口电路如图 6 所求。 图 6 定时电路 驱动输出电路的设计 前面提到,当单片机检测到声光信号后,要控制图 6 中的 SCR 可控硅导通 ,才能点亮灯泡,因此要设计一个驱动输出电路。 图 7 驱动输出电路 如图 7 所示,用一个反向器与一个 NPN 型的三极管,一般的 8050 或 9013 都可以,再加一个上位电阻,此处用一个 10K 的电位器,方便可调。 单片机的一个I/O 端口控制 74LS14,使三极管关断截止或导通闭合。 当单片机检测到有声光 信号时需要驱动可控硅导通,则单片机给一个高电平信号,经反向器反为低电平,三极管截止, SCR 输出端为高,打开可控硅,点亮灯泡。 反之,单片机给一个低电平,使三极管导通, SCR 端输出为低,可控硅截止,灯泡不亮。 电源设计 灯泡的工作电压为 220V,但控制器的工作电压为 5V,所以必须设计一个电源电路,取得 5V的低电压。 如图 7 所示, ZI 为 9V稳压管, C7~ C10 为滤波电容, D D5 为保护二极管,7805 为三端稳压管。 220V 经过整流后,经过 Z1 稳压输出 9V,再经 C9 和 C7 滤波输出直流电压,从 7805 的 1 脚 输出 +5V。 图 8 电源设计 看门狗电路的设计 简介看门狗电路及其作用 在由单片机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中 ,由于单片机的工作常常会受到来自外界电磁场的干扰 ,造成程序的跑飞 ,而陷入死循环 ,程序的正常运行被打断 ,由单片机控制的系统无法继续工作 ,会造成整个系统的陷入停滞状态 ,发生不可预料 的后果 ,所以出于对单片机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考虑 ,便产生了一种专门用于监测单片机程序运行 状态的芯片俗称“看门狗”( Watchdog)。 声控开关控制器长时间工作,电路中即有 220V的强电,又有 +5V的低工作电压,现场的抗干扰在所难免,为避免单片机的程序跑飞,这里加入了看门狗电路,起到抗干扰的作用。 X5045 将 EEPROM、看门狗定时器、电压监控三种功能组合在单个芯片之内,大大简化了硬件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减少了对印制电路板的空间要求,降低了成本和系统功耗,是一种理想的单片机外围芯片。 X5045 引脚如图 9 所示。 图 9 X5045引脚图 其引脚功能如下: CS:芯片选择输入: 当 CS 是高电平时,芯片未选中,并将 SO 置为高阻态。 器件处于标准的功耗模式,除非一个向非易失单元写的周期开始。 在 CS 是高 电平时,将 CS 拉低将使器件处于选择状态,器件将工作于工作功耗状态。 在上电后任何操作之前, CS 必须要有一个高变低的过程; SO: 串行输 出: SO 是一个推 /拉串行数据输出引脚, 在读数据时,数据在 SCK脉冲的下降沿由这个引脚送出; SI: 串行输入: SI是串行数据输入器,指令码、地址、数据都通过这个引脚进行输入。 在 SCK 的上升沿进行数据的输入,并且高位( MSB)在前; SCK: 串行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