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综合业务楼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终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建设,创建国家级水平和中部地区具有优势的学科,建设成中部地区儿童疑难重症病研究中心、教学中心、会诊中心和治疗中心;武汉市适龄妇女医疗保健中心。 2. 市场定位:以武汉市及城市圈的病患者为核心市场,以城市圈以外和省外的广大中部地区为拓展市场。 3. 形象定位:按国家新医改政策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 性 ”的总要求,将该中心打造成政府重点扶持的准公益性医疗单位,为武汉市乃至广大的中部地区妇女儿童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 11 四、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综合业务楼建设项目总投资约 100026万元,工程规划总建筑面积 202000m2,其中 门、急诊综合楼 40000 m2;内科综合楼 56000 m2;妇产科综合楼 16800 m2;医技综合楼(含医院街) 17400 m2;教学、行政、后勤综合楼 6800 m2;地下室工程一期 45000 m 地下室工程二期 18000 m2。 配套停车场、道 路、给排水、消防、供电及绿化等设施。 如图所示: 图 22 妇幼保健医疗保健中心综合业务楼沿街透视图 12 图 23 医院鸟瞰图 项目建设内容及功能布局 为建成服务于中部地区且在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提供有利的建设条件,将先后拆除门诊楼、住院楼、职工住宅等建筑,仅保留外科手术楼、妇幼保健院及在建的后勤保障房。 13 图 24 改建示意图 1)扩建内容 扩建项目一览表 表 21 项目名称 建筑面积(㎡) 层数 建筑高度( m) 电梯数量(台) 结构形式 地 上 门急诊综合楼(一期) 40000 8 8 框架 内科综合楼(一期) 56000 28 113 10 框架剪力墙 妇产科综合楼(二期) 16800 16 64 4 框架剪力墙 医技、医院街(二期) 17400 4 7 框架 科研、行政综合楼(二期) 6800 16 64 2 框架剪力墙 地 下 地下建筑(一期) 45000 2 10 地下建筑(二期) 18000 2 10 香 港 路 光 华 路 惠济 路 球场街 外科综合楼(保留) 妇幼保健院(保留) 门诊楼 (将拆除) 住院大楼 (拟拆除) 14 2)建筑工程包括:门、急诊综合楼、内科综合楼、妇产科综合楼、教学、行政、后勤综 合楼、医技综合楼(含医院街)等地上建筑工程及地下室工程 , 建筑面积合计 20 万 m2。 3)安装工程:给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热水系统、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变配电系统、电力照明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医用气体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护士呼叫系统、弱电系统、空调系统、地下通风系统、电梯等。 4)辅助工程:道路及绿化、环保设施等。 本项目主要指标汇总 , 见下表 : 表 22 15 工程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 表 23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 69300 2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202000 扩建面积 3 拆除住宅建筑面积 平方米 改扩建后 4 年均门诊量 人次 2863634 改扩建后 5 年均住院病人 人次 129178 改扩建后 6 开放床位 张 1800 至 2020 改扩建后 7 年均业务收入 万元 57798 改扩建后 8 年均业务支出 万元 52731 改扩建后 9 年均资金节余 万元 5067 改扩建后 10 投资数据 万元 改扩建后 投入总资金 万元 100026 建设投资 万元 100026 建设期利息 万元 0 流动资金 万元 0 11 筹资数据 政府投资 万元 60015 建设单位投资 万元 40010 具体功能布局如下: 16 医院新建单体基本功能用房配置表 表 24 项目名称 功能模块 内科综合楼 医技综合楼(含医院街) 门、急诊综合楼 妇产科综合楼 行政综合楼 妇幼保健大楼(原有) 手术综合楼(原有) 技术楼(原有) 后勤保障用房(原有) 总面积占比( %) 总面积(㎡) 除停车场占 比( %) 单位 床位(张) 面积(㎡) 床位(张) 面积(㎡) 床位(张) 面积(㎡) 床位(张) 面积(㎡) 床位(张) 面积(㎡) 床位(张) 面积(㎡) 床位(张) 面积(㎡) 床位(张) 面积(㎡) 床位(张) 面积(㎡) 183370 急诊及功能用房 16 1317 350 45 3937 5 270 5 320 7 500 6694 门诊及辅助用房 80 8736 1240 48 5090 6 2131 4 210 39 3380 20787 病房及辅助用房 510 28837 11230 85 8050 101 6600 297 9024 63741 医技及辅助用房 75 6556 2 3110 75 11370 8 1960 16 4775 81 7141 765 35677 保障系统用房 19 3657 3 4686 15 2570 6 896 2392 14 1130 21 1760 1867 18958 行政管理用房 15 1767 3 4530 15 1220 3 130 2574 2 130 10 770 11121 17 院内生活用房 15 1767 621 1220 144 5 500 10 770 2 5022 特殊功能模块用房 3 1189 1 689 2 1189 1 1189 1690 1 1189 1 1189 8324 大型医疗设备模块 24 2174 20 2174 24 2174 14 2174 24 2174 24 2176 13046 合计 757 56000 29 17400 224 40000 128 16800 6800 172 17028 490 26710 765 1867 停车场 19606 6023 14077 5813 2291 5891 9299 63000 (注:医院病床总量为 1800 张,总建筑面积为 246370 平方米) 18 本项目建设总工期 54 个月,一次规划,分年度实施。 第一阶段工程工期 30 个月,第二阶段工期 24 个月。 建设工期安排 表 25 工期安排 项 目 名 称 建筑面积 单位 第一阶段 门、急诊综合楼 40000 平方米 内科综合楼 56000 平方米 地下室 45000 平方米 第二阶段 妇产科综合楼 16800 平方米 教学、行政、后勤综合楼 6800 平 方米 医技综合楼(含医院街) 17400 平方米 地下室 18000 平方米 图 25 建设范围图 19 具体施工顺序安排:在不影响医院现有正常医疗服务的需要下,具体施工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首先启动内科综合楼和门(急)诊综合楼的地下与地面工程,在完成这两项工程后,将现有门(急)诊和现有内科住院病房全部相应的搬入新的门(急)诊综合楼和内科综合楼,为二期工程施工创造条件。 第二阶段:拆除老门(急)诊和现有内科住院病房及家属楼等规划拆除的业务用房后,同时建设 医技综合楼(含医院街)和 妇产科综合楼(含行政后勤地下和地上工程。 在完成上述 所用工程后对室外绿化、道路、广场等进行综合整治。 五、总体规划和平面设计 总体规划 1)土地资源现状及规划 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占地面积为 69300m2(折合 亩),其中医疗用地 m2;职工住宅用地 m2,规划拆除职工住宅 m2,可增加医疗用地 m2,故未来医疗用地为 67700 m2;职工住宅用地 1600 m2。 2)业务用房资源现状及规划:中心现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 m2。 20 拟拆除建筑面积共计 m2, 实际保留建筑面积为 46370 m2。 参用《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 1102020),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武汉市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 )应有总建筑面积 246370 m2,扣减保留建筑的 46370 m2,即本项目应扩建面积: 24637046370=202000 m2。 3)停车位资源现状及规划 目前中心有停车位 358 个,其中地上 323 个;地下 35 个。 未来适应扩建医院的需要,同时缓解病人家属到中心附近市政道路停车,未来规划车位为 1700 辆,其中地上 100 辆;地下停车场 1600 辆。 现状及远期 规划一览表 表 26 指标 现有规模 远期规划 床位数 武汉市儿童医院 940 张 1075 张 1800~ 2020 张 武汉市妇幼保健院 135 张 停车位 地上 323 辆 100 辆 地下 35 辆 1600 辆 平面设计 门诊综合楼平行香港路设置,后退道路 30 米,形成医院入口广场。 急救中心设在香港路和惠济路交叉口处,畅通的交通有利于提高急救效率,也方便夜间独立运营。 内科楼与手术综合楼集中在用地东北部,利于医院管理。 在门诊综合楼和内科楼之间设置医院街,医院街一层设置步行廊、休息厅、导医台、 报告厅、茶室、图书室、小超市、输液中心等公共 21 用房,二 ~ 四层设置医技科室,既有良好的导向性,也为患者提供了院内治疗、休息的舒适环境,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 医院内交通便捷,功能合理。 图 26 规划设计图 在建筑设计造型上, 以具时代感的前瞻性眼光,应用现代设计语言诠释古典风格,精 心打造一个外观典雅、装饰活泼的医疗建筑。 建筑采用简洁的古典风格,立面三段式处理,底层柱廊是坚实的基础,竖向石材形成简洁庄重的中段,上部采用退台柱廊及出挑的檐口收头,使整个建筑经典、大气而又不失人文气息。 内部空间与建筑围绕使用者进行,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以流线、尺度和感受充分体现人性化的设计。 规划设计通过地下车库组织基地内车行流线,实现人车分流。 自驾车通过香港路方向的车库入口进入地下车库,由于地下车库位于门诊、医院 22 街、住院楼的下方,人流通过电梯方便进入门诊、住院楼及医院街,就诊完毕后从车辆惠济路出口离开。 探视、职工汽车通过设置在球场路方向车库入口进入地下车库,人员通过电梯进入住院病房,使用完毕后从球场路出口离开。 第二阶段妇幼保健住院楼的地下车库和第一阶段相连通,整个地下交通方便、通畅、快捷,形成地下交通网。 图 27 交通示意 图 交通组织: 目前医院的人车均来自香港路,香港路车流量大,进出医院的车流和人流受城市交通的影响明显。 中部地区妇女儿童医疗服务中心建成后,日门诊量 8000 人和住院 2020 床,是目前医院容量的 2 倍,因此采取两进两出的方式对人车进行合理分流。 香港路设置门急诊主要人车入口,惠济路设置门急诊主要车行出口。 球场路各设置一个住院探视、后勤职工主要出入口。 这种单向流线的组织方式,充分利用了医院用地四周城 23 市道路的优势,有效缓解了香港路的交通压力。 就医人流从香港路进入门诊综合楼,通过医院街可以到达门诊、急诊、医技、住院等各专 业功能区,在专业功能区内完成整个挂号、诊断、收费、输液等过程,避免患者在医院内往返奔波。 这种建筑与管理结合形成的方式,满足 “人多不见人,车多不见车 ”的需求。 六、建筑结构方案 场区基本自然条件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根据武汉市主城规划区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图,设计地震动参数分区为 IIIA 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多遇地震 ), (罕遇地震 )。 按《湖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本工程应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基本风压: W0=(按 n=100 年采用), (建筑物高度 ≥60m)。 W0=(按 n=50 年采用), (建筑物高度 60m)。 地面粗糙度为 C 类。 风荷载体型系数取 ~。 基本雪压: W=(按 n=50 年采用)。 结构设计 工程概况 门诊楼为地上八层地下一层的建筑物,建筑物总高度约 ,建筑面积约 40000 m2,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 A 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 24 医技楼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的建筑物,建筑物高度约 ,建筑面积约 4500 m2,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医院街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的建筑物,建筑物高度约 ,建筑面积约 13000 m2,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内科楼为地上二十八层 、 地下一层的建筑物,建筑物高度约 113m,建筑面积约 56000 m2,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 剪力墙结构,为 A 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 妇幼住院大楼及科研行政综合楼为地上十六层 、 地下一层的建筑物,建筑物高度约 64m,建筑面积约 24000 m2,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 剪力墙结构 ,为 A 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 所有建筑下设一个相 互联通的地下室,共二层。 地下一层层高 ,地下二层层高 ,部分地下室为平战结合的人防地下室。 人防抗力等级为常六级,核六级。 地下室主要功能为设备用房及地下车库。 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 ( 1)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均为二级。 ( 2)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均为 50 年。 结构抗震设防 ( 1)本项目抗震设防类别均为重点设防类(乙类)。 ( 2)建筑物结构选型及抗震等级: 门诊楼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医技楼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医院街采用全现浇钢筋混 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内科楼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 剪力墙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二 25 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 妇幼住院大楼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 剪力墙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 单建式地下室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