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产能力,影响企业效益。 本项目所生产牛奶仅花园乳业公司一家就可完全吸纳本项目所产牛奶,项目建设后的乳品销售市场广阔。 第五章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GB/T 畜禽养殖小区环境质量评价准则 GB 185962001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 3881999 畜禽养殖小区环境质量标准 HJ/T 812001 防治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技术规定 NY/T 11682006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自治区畜牧厅、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上报2010年奶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实施方案)的通知(牧畜字[2010]11号)第六章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托资源、地缘优势,以现有荷斯坦牛生产发展为基础,积极扩建养殖小区,促进规模化养殖,带动龙头企业的建立,以龙头企业的壮大,带动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 建立健全、配套完善良种繁育体系、良种监测监督体系、卫生防疫体系,采用引种、选育提纯等技术手段,努力提高养殖小区的生产能力和供种能力,提高奶牛的品质。 同时积极推广常温人工授精、冷冻精液配种和良种杂交等适用技术,扩大良种覆盖面,提高养殖业整体水平,保障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健康地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奔小康步伐,为建设边疆繁荣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为了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切实达到预期效益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 主动适应国内外乳、肉需求变化、积极引进品种,更新血液,以生产培育荷斯坦牛为主攻方向,坚持依靠科技,提高养殖效益。 适应市场需求,减少市场风险。 ,调整畜群育种结构,提高母畜比例,提高个体单产,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依靠科技,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加大防疫力度,增加养殖业科技含量,实行科学养畜,科学管理。 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今后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项目实施必须纳入畜牧业产业化的轨道,通过实施养殖小区改扩建,带动养殖小区发展。 引导分散的农牧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大生产组织形成,使养殖业各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的“龙型”经济产业链。 形成畜牧业的自我积累,自我调解,最后达到养畜增产,农牧民增收,社会增益的效果。 本项目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以稳定奶源,促进奶业发展为基础,以疫病防治为依靠,以增加养牛业效益为目标,辐射周边,带动千家万户养牛。 项目建设主要技术有:常温人工授精技术、冷配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科学饲喂技术、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等。 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疫病防疫体系、良种监测监督体系,保障养牛业高产、优质高效、健康地发展。 第七章 项目建设总体方案新建标准化挤奶厅一座,种植滴灌玉米1000亩,新建标准化牛舍1000平方米,新建青贮窖400立方米,新建600立方米化粪池1座,购买9JM14M27挤奶机1套,购买制冷罐一个。 一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引进,提高奶牛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 二是加强体系建设,完善科学饲养、疫病防治、环境保护、经营服务四大体系。 规模化养殖根据生产潜力饲养奶牛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分群饲养。 分群饲养有四个标准:奶产量、年龄或胎次、泌乳天数或泌乳期、繁殖状态。 一般根据奶牛的产奶量分群饲养。 同时依据奶牛的产奶量设计奶牛的日粮配方,防止高产牛采食不足和低产牛采食过量。 根据奶产量分群饲养,由于每群泌乳量一致,更有利于挤奶台的有效利用。 同期奶牛的繁殖检查、配种、妊娠相对集中,这也提高奶牛健康检查的效率。 引导饲养法是使高产牛在产犊后尽快达到产奶高峰的饲养方法。 引导饲养从干奶期开始。 一是保持干奶牛有理想的体况。 二是干奶牛进入围产期就饲喂产奶日粮,以便使瘤胃的微生物区系适应产奶日粮,并向有利于产奶的方向转变。 在奶产量上升趋势期以“料领着奶走”,在奶产量下降时以“料跟着奶走”。 对奶牛实行引导饲养。 xxxxxxxxxx养殖场车辆消毒池、更衣消毒室、兽医室、隔离区及病死牛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齐全,防疫体系建设完善。 养殖小区现有本科兽医专业学历,中级职称动物防疫人员1人。 养殖小区疫病防疫、卫生消毒、引进牲畜检疫等规章制度齐全。 (1)疫病防疫制度目前养殖小区已对所有奶牛佩戴了防疫卡,建立了免疫档案,并制定了免疫方案。 应防疫疫病主要有:五号病、炭疽、气肿疽、牛出败、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棘球蝣病等。 免疫接种时间安排:五号病一年免疫两次,第一次在5月完成,第二次在10月进行;炭疽、气肿疽在3月进行;三联四防苗在34月份进行,布病仅免疫幼畜,在春季进行;牛出败在8月份进行。 (2)卫生消毒制度养殖小区大门口现设有消毒池1个,病毒消毒室1间,并建立了圈舍周末消毒制度。 由外部进入场区必须消毒。 消毒池内夏季使用消毒液,定期更换以保持有效浓度;冬季使用生石灰。 消毒室内设紫外线消毒灯和洗手消毒液。 (3)引进牲畜隔离检疫制度必须遵守从非疫区引进原则:引进牲畜隔离观察21天,并进行五号病、牛肺疫、结核病、布病检疫。 (4)饲养用药管理制度治疗过程中不使用违禁药品,如盐酸克伦特罗、氯霉素、呋喃唑酮(痢特灵)等21种药品。 在饲料配制过程中不使用含有农药和有毒有害成分超过标准的饲料原料。 在预防疾病时应在兽医技术人员指挥下用药。 (5)病死畜禽处理制度养殖小区建有病死牲畜无害化处理设施,以利于及时对病死畜禽的处理,包括焚烧、深埋、消毒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环境保护和养殖小区内免受病原体污染。 (6) 消防设施牛舍构造为砖混结构,牛舍内配置消防灭火器。 草棚和料库周围设置消防栓与给水管道连结。 牛舍相隔50米以上,设计消防通道,满足消防需要。 养殖小区生活区住房已建设完成,生产区牛舍、饲料加工及储存间、档案资料室等生产及管理设施也已建成,本项目主要配套建设以下基础设施:新建标准化牛舍新建标准牛舍1栋,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牛舍由屋顶自上而下更换钢架构造,苯板铺设。 牛舍隔栏为钢筋结构,并设置自动料槽、水槽。 牛舍外部采用苯板保温,水帘循环降温设施。 犊牛舍安装犊牛床。 新建管道式挤奶厅建设管道式挤奶厅260平方米,并安装上下水,安装取暖设备,结构为砖混。 新造青贮窖1座,1000立方米,平面尺寸2010米5米(深),窖壁采用浆砌石砌筑,水泥砂浆抹面。 粪便发酵池一座,600立方米,平面尺寸20米10米3米(深),池壁采用浆砌石砌筑,水泥砂浆抹面。 购置利拉伐27管道式挤奶器1套,购置5吨牛奶冷藏储存罐1个,生产的鲜奶直接进入牛奶冷藏罐,并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牛奶温度下降至4℃,微生物指标控制在10万左右,使消费者喝上高质量的商品牛奶。 对主要污染源牛粪便、尿进行无害化处理。 粪便经发酵腐熟后施入耕地。 切实解决环境面源污染问题。 不产生二次污染。 具体指标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配套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的配套处理技术》中的各种畜禽场污染物排放量和浓度、常用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进行处理。 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牛场粪便、污水进入无机环境(土壤),被分解者(微生物等)转化为可给态养分和土壤肥力,供生产者(绿色植物)利用并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产品,将其变废为宝。 牛粪渣可进行高温干燥堆肥后制作成活性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合肥,向市场销售,效益可观。 污粪的液体部分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用来作生活能源,从而实现了生态的良性循环。 粪便发酵流程见下图。 粪便或污泥含水量80%锯末秸秆等堆肥料含水量65%发酵槽15天二次发酵30天营养土出售通风搅拌生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