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苜蓿干燥装置设计方案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燥牧草,主要有三种形式 : ( 1) 常温通风干燥,是先建干燥库房,设置大功率鼓风机,地面安置通 风管道,需干燥的牧草,经收割压扁后,堆在通风管道上,开动鼓风机完成干燥。 此法占地面积大、效率低。 ( 2) 低温烘干法,是先建造牧燥室、空气预热锅炉、设置鼓风机和牧草传送设备,用煤或电作能量将空气加热到 90- 150℃,鼓入干操室,利用热气流经数小时完成干操。 ( 3) 高温快速干操法,主要用来生产粉,利用高温气流 (温度 500一 1000℃以上 ),将切碎的青草 (长约 25mm)在数分钟甚数秒钟内使水分降至 14%- 15%,再由粉碎机粉碎成粉状或直接压制成干草块。 整个过程由恒温器和电子仪器控制。 采用高温快速干操法调制的干草粉 可保存幼嫩青草和绿饲料养分的 90%- 95%,在一公斤干草粉内含有 120g一 200g粗蛋白, 200g一 400g胡萝卜素和低于 240g的粗纤维。 干草粉的特点是营养完善而品质高,含有生物价值完善的蛋白质、丰富的胡萝卜素、叶黄素、维生素 E和维生素 K,可作为维生素、蛋白质的补充料使也是猪、禽、幼牛等配合饲料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另一特点是压制成颗粒状或饼状容易保存,便于运输,商品性强。 但此干燥法的干燥成本较高一般不易被接收。 化学干操是指将苜蓿收割后喷洒化学药剂加速干燥。 干澡剂改变了牧草角质层 结 构或溶解了角质层,促进水 分的散失,缩短了田间自然干燥的时间,降低营养物质 的损 失。 自然干操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成本低,但易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制约,而且太阳能苜蓿干燥装置设计方案 4 劳度大、效率低,干燥过程持续时间长、营养物质损失较大,收获后压扁苜蓿茎秆是常用的机械加速干澡的方法,苜蓿茎经过压裂后干操所需干燥时间与未压裂的同类相比,前者仅为后者的 l/2一 l/3(韩建国, 1998)。 化学干燥剂的使用可以显著地提高速度,有效的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 但其干操原理及干燥剂的组配还有待进一究。 目前,国外普遍采用人工高温快速干燥法千操牧草,这种方法可以克服自然对天气状况的依赖 ,并减少微生物、生理生化过程、雨淋和枝条折断等因素对干 草质量 的影响,但人工干燥法的成本高。 我国牧草人工干燥研究起步较晚,有关牧草干参数及工艺研究甚少。 国外关于牧草人工干燥和化学干燥的研究较早,美国 1910年在路易斯安那州建立了第一个用脱水苜蓿生产草粉的企业。 当时所用的干燥机为垂直安装有七个传送带的传送型,由鼓风炉送进 90℃一 120℃的热风。 1926年在路易斯安那州农业试验站设计出了介质温度为 800℃的第一台滚筒式干燥机,热效率为 59%。 1929年在这种型号的基础上又设计出了滚筒直径 ,长 ,功率 ,生产能力为 12O0kg/h千苜蓿的干燥机。 前苏联于 1928一 1930年开始牧草烘干实验,1933研制成功并在生产上应用的 CTII一 (筒式 )干燥机,生产能力 1OO kg/h干草 (包括将草粉压制成块状饲料 )。 目前,俄罗斯应用 ABM机组,每小时生产草粉。 荷兰用 AS一 25型草粉加工机组,该设备生产能力为 1250kg/h,工艺流程与俄罗斯 ABM型机组相仿。 , (1987)研究表明,电镜下压扁茎秆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将木质化和非木质化的 细胞分开,压扁使茎秆分成许多部分,从而增加茎秆表面积,减弱了保持水分的能力,从而提高 了 干操速度。 Harris等人研究了化学干燥的机理及化学药剂的使用。 Harris等认为苜蓿收割后水分散失的主要障碍为茎叶表面的角质层及蜡质,以有机溶剂溶解茎叶表面的蜡质后,破坏了蜡质层的结构,改变蜡粒的排列方式,从而加速了水分的散失。 长链脂肪酸甲醋结合于蜡质表面,促进了水分在蜡质表面的运输,从而促进 了 水分的散失,加快了苜蓿的干燥速度。 Meredith等研究了碱金属碳酸盐溶液及钾盐对加快 苜蓿干燥速度的研究中发现 :碱金属的碳酸盐如 Li2 CO3 、 Na2 CO3 、 K2 CO3 均可加快 苜蓿干燥速度,而钾盐溶液 :KCl、 K2 CO3 、 KHS04 、 KOH、 K2 S04 中较为有效地是山西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5 KOH和 K2 CO3 ,并且确定 K2 CO3 的浓度为。 eghart等在化学药剂对加快苜蓿干燥的研究中选用十六碳和十八碳脂肪酸甲 酯 与 X一 77表面活化剂作为处理,发现长链脂肪酸甲 酯 与 X一 77表面活化剂的混合液的效果较好,但以 2%的长链脂肪酸甲 酯 +1%一 77+ K2 CO3 的干燥效果最好。 国内由于受到牧草种植面积、经济效益等多方面 的 影响,对自然干燥法加快牧草脱水途径研究较多,化学干燥也有报道。 张秀芬等研究了压扁苜蓿茎秆对加快干燥速度的影响,发现压扁苜蓿茎秆可以加快其干燥速度,并且压扁苜蓿茎秆后,苜蓿茎、叶 干 燥速度趋于一致,减少了叶及幼嫩部分的损失 (张秀芬, 1997。 高彩靛, 1997)。 王钦指出,自然 干燥 法中压扁 干燥 的紫花苜蓿比普通干 燥 的牧草干物质损失减少 2一 3倍,碳水化合物损失减少 2一 3倍,粗蛋白质损失减少 3一 5倍。 但在阴雨天,茎秆压扁的牧草营养物质易被淋失,从而产生不良效果 (王钦1995)。 孙京魁研究了薄层摊晒法、小捆晒制法、搭架晒制法不同晒制方法处理的苜蓿青干草中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结果表明,搭架晒制苜蓿青干草,可有效地防止叶片和花 蕾 脱落,从而保存了叶片中所含粗蛋白、钙、磷及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搭架晒干的粗蛋白显著 (P)高于小捆晒制和薄层摊晒,粗蛋白分别提高了 %和 %。 粗纤维显著降低 (p),降低率分别为 %和 % (孙京魁, 2020)。 将田间收割后晒至含水率 45%左右的 苜蓿 移入棚内鼓风晾干或控温干燥,干草的品质与适口性则更为理想。 干草晒至一定程度,就需打捆。 高彩霞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含水量 (从 30%降到 8%)的条件下打捆,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茎叶比显著增加 (p),叶片损失率增大,茎叶比与打捆前干物质含量呈一元非线性相关 (高彩俊, 1997)。 张秀芬等研究了 %碳酸钾, %磷酸二氢钾、%碳酸氢钠、碳酸钙及 %吲哚乙酸对苜蓿干燥速度的影响,结果 表明 K2 CO3和 NaHCO3 的干燥效果 较 好, K2 CO3 处理可。太阳能苜蓿干燥装置设计方案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器的内容。 在 flash 编程和校验时, P2 口也接收高 8 位地址字节和一些控制信号。 P3 口: P3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 p2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 4 个 TTL 逻辑电平。 对 P3 端口写“ 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 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 IIL)。 P3 口亦作为
,而将外接电容减至 1pF。 在上电复位的电路中,当 Vcc 掉电时,必然会使 RST 端电压迅速下降到0V 以下 [6]。 但是,由于内部电路的限制作用,这个负电压将不会对器件产生损害。 另外,在复位期间,端口引脚处于随机状态,复位后,系统将端口置为全“ l”态。 如果系统在上电时得不到有效的复位,则程序计数器 PC 将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初值,因此, CPU可能会从一个未被定义的位置开始执行程序
用于计算光斑在四象限光电探测器上位置偏移的方法中,比较经典的是四象限加减算法,计算公式如式 ( 13) 和 ( 14) 所示。 x A D B CE S S S S (13) y A B C DE S S S S (14) 其中, AS 、 BS 、 CS 、 DS 分别代表光斑在四象限探测器四个象限上的分布面积。 xE 和 yE 分别代表光斑在 x 轴和 y
22 附录三 28 组员调试相关图片 28 第 2 页 共 31 页 1 引言 项目概述 自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召开以来,环保节能为当今世界热点话题,节能减排,已不仅是政府的一个行动目标,而且还能给企业带来经营上的收入 ,让城市居民能获得一个较好的生存环境。 节能减排更是一个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经之路。 我国节电潜力仍很大。 在工业领域,通过电力电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及对风机水泵等电力拖动系统进行优化
about the journey, I was unsettled for the fi rst few days. As a result, I suffered from “time lag”. This is si mil ar to the “jet lag” you get from fl ying, but i t seems you keep getting fl
炉内同时加热许多根金属丝,减小炉壁辐射所造成的热损失;( 2)炉的内壁加工成镜面,使辐射热反射,减少散热;( 3)提高炉内压力,提高反应速度等;( 4)在大型不锈钢金属反应炉内使用 100 根以上的金属丝 ,单位电耗由过去 降低到 ,多晶硅产量由改良前每炉次 100~ 200kg 提高到 5~ 6t。 其显著特点是加强尾气回收,在 15~ 90℃ 对尾气加压多级冷凝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