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维涌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年 9 月 24日),多年平均最低潮(洪)水位分别为 、 、。 设计潮位 根据实测最高潮位系列统计进行频率分析,对大维涌附近的潮位站大石、黄埔、三沙口三站的最高潮位设计成果进行了复核,三站设计高潮位仍采用广东省 2020年颁布(即导则部分站)的成果。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市番禺区 大维涌 整治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5 大维涌闸口(以大维水闸为例)的外江设计年最高高潮位由广东省 2020年颁布的《西、北江下游及其三角洲网河河道设计洪潮水面线》 成果内插,10 年一遇设计最高潮位 , 200年一遇设计最高潮位。 如无特殊说明,本报告中水位和潮位资料采用珠基高程。 排涝水文分析 根据《广州市番禺区水利现代化综合发展规划报告》大维涌排涝片位于石北围排涝区,因其水系相对独立,由北面闸泵汇入大石河,将其划为独立的排涝片。 本排涝片西侧以深涌为邻,北临大石河,东侧与大涌围为界,南与钟村片分界。 区内主要河涌为大维涌、狮子涌。 该片通过大维水闸、山西狮子闸将涝水排至大石河。 本次采用广州市番禺区 1: 2020 地形图,划定大维涌片集水区域, 集水面积。 河 长约。 排涝片降水用广东省各时段最大暴雨等值线图( 2020 年 5 月广东水规[2020]57 号“关于颁布暴雨参数等值线图修编成果的通知”最新成果)查算确定,排涝分区的暴雨雨型分配和产、汇流计算采用《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中的方法分析。 设计洪峰和洪水过程用推理公式和瞬时单位线计算方法分别计算,本次采用推理公式计算成果, 大维涌片以内区域 P=5%的设计洪峰流量为,过程总量 m3。 工程地 质 通过本次勘察,基本查明了大维涌两岸各堤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主要结论如下: (1)根据 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20), 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根据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市番禺区 大维涌 整治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6 (2)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SL20397),场地类别为Ⅳ类。 (3)堤基地质结构: I 类 堤基地 质结 构堤段 长 度 150m,占堤岸段 总长 的%; II1类 堤基地 质结 构堤段 长 度 3830m,占堤岸段 总长 的 %; II2类 堤基地 质结 构堤段 长 度 200m,占堤岸段 总长 的 %; Ⅲ 1类 堤基地 质结 构堤段 长 度 140m,占堤岸段 总长 的 %; Ⅲ 2类 堤基地 质结 构堤段 长 度 240m,占堤岸段 总长 的 %; Ⅲ 3类 堤基地 质结 构堤段 长 度 40m,占堤岸段 总长 的 %; (4)堤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软土沉降变形问题及抗滑稳定问题, 壤土层 产生渗透变形破坏的可能性。 在堤身加固时应对相应地段做好预先处理,防止发生事故。 (5)该涌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为 HCO3/ClCa 型水 , PH值为 右 ,属中偏酸性水。 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和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为 HCO3/Cl— Ca 型水, PH 值为 ,属中偏碱性水。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结晶类和分解结晶复合类腐蚀,但具有分解类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和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工程任务和规模 按照发展规划,番禺从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体改为广州市的一个行政区,其区域定位和社会经济的功能及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调整,水利工作重点将 从 农村水利向城市水利转移。 在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需结合防洪潮、排涝及灌溉要求,统筹水环境保护和水景观建设要求,通过水系梳理,适当调整现有水利工程体系布局,实现“水满、水清、水 活”效果。 目前,大维涌防洪排涝标准不能满足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市番禺区 大维涌 整治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7 亟需适当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另一方面,为满足水环境发展的要求,也迫切需要对 大维 涌进行综合整治。 本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部分堤段 进行加高加固,沿岸污水排放口截污处理, 提高防洪排涝能力, 改善水环境。 再结合远期规划 和实际情况对大维涌进行全面整治。 根据工程建设任务,大维涌整治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堤岸整治 、 河道清淤 和截污处理 ,整治长度 2280m,桩号为 0+000~ 2+280。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设计标准 按《广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试行)》(粤水电总字[ 1995]4号)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广州市防洪(潮)规划的批复》(粤府函[1998]51号文)规定, 砺江河流域采用的排涝标准为 20年一遇最大 24小时暴雨遭遇外江多年平均最高高潮位 1d排完;两岸堤防按内河涌整治标准建设,级别为 4级。 整治方案 根据工程建设任务, 大维涌 整治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堤岸整治 、河道清淤 和截污处理 ,整治长度 2280m,桩号为 0+000~ 2+280。 其中桩号0+000处外临大石水道,桩号 0+260 处向东分出一支涌,桩号 2+280处衔接狮子涌。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本次整治采取分段整治方案,具体如下: (1)桩号 K0+000~ K0+280 段 ,本堤段堤线基本按原堤线 走向布置, 沿线均对原堤段采取 清基加高培厚,迎水侧采用格宾石笼挡墙处理, 左岸堤顶新建 宽 人行道,右岸堤顶新建 ,背水侧为草皮护坡,坡脚为浆砌石挡墙护脚。 ( 2)桩号 K0+280~ K0+460、 K0+700~ K0+980、 K1+160~ K1+260、K1+280~ K1+780、 K2+180~ K2+280 段, 本堤段 本阶段整治只对现状挡墙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市番禺区 大维涌 整治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8 水侧堤脚进行抛石和松木桩 护脚处理。 ( 3)桩号 K0+460~ K0+700 段, 经过与业主等各相关单位充分沟通,本堤段左岸沿线 均对原堤段采取清基加高培厚,堤顶新建 人行道,适当铺设植草砖 ,迎水侧采用格宾石笼 挡墙处理,基础采取 块石挤淤及松木桩处理;右岸堤段 采取清淤 、护脚加固处理。 坡脚采用 179。 土箱涵截污 ,兼顾护脚作用。 ( 4)桩号 K0+980~ K1+160 段, 本堤段 左岸钢板桩支护,开槽埋管,堤脚采用 松木桩及抛石护脚处理。 ( 5)桩号 K1+780~ K2+180 段, 本堤段左岸为农田段, 堤顶高程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沿线 均对原堤段采取清基加高培厚, 迎水侧采用格宾石笼挡墙处理,堤顶新建 人行道,背水侧为草皮护坡,坡脚为浆砌石挡墙护脚; 本堤段 右岸为公路段, 基本能满足运用要求,故本次整治 中只对现状挡墙迎水侧堤脚进行抛石和松木桩护脚处理。 ( 6) 本工程整治范围内(桩号 K0+000~ K2+280)全程清淤。 截污管线布置 根据 《广州市番禺区污水治理总体布局整合规划》及《广州市番禺区 大石 镇污水处理工程专项规划》, 桩号 K0+460~ K0+700 段 河道左岸 新建 C25混凝土箱涵 截污 , 按 3‰坡度 布置, 汇入石北工业大道已建 管线; 桩号K0+980~ K1+160 段河道 左 岸新建截污管道布置在道路下方,按 1‰坡度铺设, 汇入江丽路已建 管线。 检查井每 30m 或转弯处设置一个,堤与道路或河涌交汇处、排污口处相应的设置溢流井,过路及过涌的管段,设计为倒虹吸结构,开 挖施工的管道采用 A40cm HDPE 增强中空壁缠绕管 ,管材环刚度大于 8KN/m2。 本段污水管道与主干管做好连接,以便污水排至污水处理厂。 施工组织设计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市番禺区 大维涌 整治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9 施工导流 ( 1)施工导流 针对本工程整治的特点,沿线暗窦及局部堤岸搅拌桩施工段需设围堰保证干地施工,因此根据暗窦及堤岸整治措施,确定导流方式如下: 沿线暗窦和局部堤岸搅拌桩施工段,施工采取上下游设置横向围堰,并采用临时抽排措施排放基坑雨水。 ( 2)导流标准 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SL26098),堤防建筑物级别为 2 级的建筑物,其导流标准为 5~ 10 年一遇洪水,堤防建筑物级别为 3 级及以下的围堰,其导流标准为 3~ 5 年一遇洪水。 根据围堰高度、使用时间、失事后果等综 合分析,穿堤暗窦导流标准初拟为 5 年一遇洪水,导流建筑物级别为Ⅴ级。 主体工程施工 工程施工顺序如下: 围堰修筑 及基坑排水 →水泥搅拌桩 、 松木桩 施工→清基、土方开挖→ 浆砌石挡墙、格宾石笼施工 → 堤顶填筑、回填粘性土→堤顶防汛公路施工→植 草皮 铺设、护坡工程施工→河道清淤。 施工总布置 由于工程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内,因此工程施工供电、通讯、机械修理等主要利用当地已有设施,施工现场不另设施工机械及汽车维修和保养厂,现场仅设综合加工厂、砂石料堆放场、材料仓库、施工机械 及汽车停放场及部分办公生活营地等。 本堤段可根据施工情况布置施工场地 2 处。 施工进度 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本工程第 1 年 9 月 1 日开始施工准备, 10 月 1日主体工程开工,第二年 5 月 31日工程完工,总工期 9个月。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市番禺区 大维涌 整治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10 工程占地 根据实际情况,工程沿岸主要民用建筑和农用耕地,为尽量避免征地拆迁,本次整治仅对现有堤防进行适当处理,尽可能少占用耕地。 本阶段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工程永久占地范围以现状堤顶路面背水侧和现状无路面的堤顶背水侧作为永久占地外边线,背水侧新建堤岸的坡脚作为内边线。 经统计计算的新 增堤防永久占地面积。 临时占地包括弃渣场、施工场地等,在堤防两岸空置位置分别设置相应的施工场地,临时占地面积约 亩。 根据工程总体安排,工程占地补偿投资最终以由当地政府等部门根据有关规定确定为准。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环境保护 工程的环境保护设计主要针对湿地生态环境、旧堤的加固扩建施工区的保护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施工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尽量减轻施工对周围湿地生态的破坏;( 2)切实做好堤身占地迁居人口的安置;( 3)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废污水处理,使工程施工河段水质不因施工活动下降;( 4)进行施工营地卫生清理和垃圾清运等公共卫生保护,饮用水消毒和保温,施工人员进行卫生检疫、预防接种等卫生防疫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健康;( 5)通过相应措施防止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6)严格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在施工结束后尽快对临时占地进行恢复利用。 水土保持 本工程施工期间对水土流失影响较大的是施工作业场地的开挖使原有植被遭到破坏,表土层抗蚀能力降低,加剧水土流失;另外砂石临时堆放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市番禺区 大维涌 整治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11 厂及土石方料厂开挖作业面的裸露,在雨季也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但由于本工程的施工期短,且施工期间降水及风力较小,只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水土流失的影响就可得到有效地控制。 在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上,项目建设区以工程措施为主,辅以植物措施。 堤防施工区采取临时挡墙和截流排水沟等,防治堤坡冲 刷;弃渣场采取渣场平整、堆渣体坡脚及边坡防护,并进行植被恢复;施工临时道路修建路基排水沟,施工完毕进行土地复垦;对施工迹地进行复垦。 节能设计 本工程主要对施工过程进行节能设计。 在施工中主要节能方式为选用节能型施工设备,对施工环节进行节能管理,做好在各施工环节中的节能工作。 在施工管理上应加强内部管理,为使节能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节能降耗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制,人人重视节能工作,形成从上到下人人重视节能降耗的良好氛围。 对施工机械操作人员进行节能培训,推广节能技术,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利用科技进步促进节能降耗。 工程管理 现状工程由 大石 镇水利工程管理所负责日常运行和管理,并直属番禺区水务局领导。 工程建设期的业主为番禺区河涌管理所,而工程建设后仍归 大石 镇水利管理所进行日常管理,管理人员不变。 根据《堤防工程管理规范》堤防工程的管理范围,一般应包括以下工程和设施的建筑场地和管理用地:堤身、堤内外戗堤 及堤内、外护堤地等。 堤内、外护堤地宽度 ,4级堤防的护堤地宽度 5~ 30m。 另外在堤防工程背水侧紧邻护堤地边界线以外,应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工程保护范围, 4级堤防的工程管理范围宽 度 50~ 100m。 根据实际情况,本阶段拟以背水坡坡脚或堤顶公路外边线为界,作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