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煤矿初步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号煤层,对比标志明显,对比可靠。 9 号煤层对比依据不够充分、但对比基本清楚,较可靠。 其他煤层对比标志不明显,可靠性差。 本井田赋存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 9 层,即 11 及 12号煤层。 现自上而下依次叙述如下: ( 1) 2 号煤层 黑色,条痕色为褐黑色、粉状或少见块状,线理状或细条带状结构,玻璃光泽,半暗型煤。 位于 宣威 组上段顶部,距 T11地层底界 ~ 15 米,平均 米,煤厚 ~ 米,平均 米;纯煤厚 至 米,平均 米,煤层结构较简单,含夹石 0~ 3 层,常为 1 层,厚 ~ 米,岩性为棕灰色或褐灰色高岭石泥岩,顶板为灰黑色泥岩或深灰色砂质泥岩,含黄铁矿结核,偶产动物化石;底板通常为深灰色砂质泥岩或浅灰色泥岩。 平均灰份为 %,系 6 号煤层以上诸煤层中灰份最低的煤层,硫份为 %。 层位稳定,对比可靠,除补 10— 2 号孔附近出现不可采外,全井田均为可采,系全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之一。 为较稳定遍稳定 煤层。 ( 2) 3 号煤层 黑色、粉状,少见块状。 油脂光泽,线理或细条带结构,半暗型煤。 位于 宣威 组上段顶部,距 2 号煤层 ~ 米,平均 米,煤厚 0~ 米,平均 米;纯煤厚 0~ 米平均 米。 结构简单,一般含夹石 1 层,厚 ~ 米,岩性为棕灰色高岭石泥岩或泥岩。 顶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或浅灰色泥岩;底板为浅灰色泥岩、深灰色砂质泥岩或浅灰色粉砂岩。 平均灰份 %,系全井田灰份最高的煤层。 硫份 %,系 6 号煤层以上硫份最高的煤层。 层位稳定、标志明显,对比可靠 ,煤层薄,可采程度低, 10 线以东不可采,系局部可采煤层。 为不稳定煤层。 ( 3) 4 号煤层 黑色、块状或粉状,油脂光泽,半暗型煤。 位于 宣威 组上段上部,距 3 号煤层 ~ 米,平均厚 米,煤厚 0~ 米,平均厚 米;纯煤厚 0~ 米,平均厚 米,一般含 1~ 2 层夹石,厚 ~ 米,岩性为灰色泥岩、棕灰色高岭石泥岩,顶板一般为深灰色薄层状粉砂岩或少见灰色细砂岩;底板为灰色泥岩或浅灰色粉砂岩,平均灰份 %,硫份 %。 层位不稳定,煤厚变化大,在 P10— P6— 4 及 501 钻孔附近出现尖灭,在 6~11 线 +1600 米水平以下至向斜轴部分出现较大面积不可采区,总观煤厚有向北西渐薄之势,为不稳定煤层。 ( 4) 5 号煤层 褐黑色,块状或粉状,油脂光泽或玻璃光泽,细条带或线理状结构,半暗型煤。 位于龙潭组上段中上部,距 4 号煤层 ~ 米,平均 米,煤厚 0~ 米,平均 米;纯煤厚 0~ 米,平均 米。 结构简单,一般含 1 层夹石,厚 ~ 米,岩性为褐灰色高岭石泥岩或灰色泥岩。 顶板为灰色泥岩或粉砂岩;底板为灰或浅灰色泥岩或灰色粉砂 岩,有时为炭质泥岩。 平均灰份 %,硫份 %,系全井田硫份最低的煤层。 层位较稳定,对比可采,煤层薄, 501 及 507 号孔附近尖灭 20~ 7 线大部、 3 线以东基本不可采,系局部可采煤层,为不稳定煤层。 ( 5) 7 号煤层 黑色或褐黑色,块状或粉状,断口不平整,线理或细条带状结构半暗至半亮型煤。 位于 宣威 组上段中部,距 5 号煤层 ~ 18 米,平均 米,煤厚 0~ 米,平均 米;纯煤厚 0~ 米,平均 米,结构较简单,一般含 1 层夹石,厚 ~ 米,岩性为灰色泥岩或黑色炭 质泥岩。 顶板常为深灰色薄层状粉砂岩或砂质泥岩,常含钙质结核,少见泥岩或细砂岩;底板为灰色泥岩或砂质泥岩。 平均灰份 %,硫份 %,除 5 号煤层外,它是硫份最低的一层煤,层位稳定,标志明显,对比可靠,煤厚变化不大,在 17~ 20 线的向斜轴附近出现尖灭和不可采点,系全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之一,为较稳定煤层。 ( 6) 8 号煤层 黑色、块状、油脂光泽或玻璃光泽,断口不平整,线理或细条带结构,半暗型煤。 位于 宣威 组上段中部,距 7 号煤层, ~ 18 米,平均 米,煤厚 0~ 米,平均 米;纯煤厚 0~ 米,平均 米。 结构较简单,一般含 1 层夹石,厚 ~ 米,岩性为灰色泥岩,顶板为灰色泥岩或细砂岩,底板为浅灰色细砂岩或泥岩。 平均灰份 %,硫份 米,属低硫煤。 层位不稳定;对比可靠性不如上述煤层,煤厚变化较大, P10— 5 补 11— 3 及 P9— 5 号孔一线以西出现尖灭和大面积不可采,系局部可采煤层。 为不稳定煤层。 ( 7) 9 号煤层 黑色、粉状或块状,线理或细条带结构,油脂光泽,断口不平整为半暗型煤。 位于 宣威 组上段下部,距 8 号煤层 ~ 米,平均 米,煤厚 0~ 米,平均 米;纯煤 0~ 米,平均 米,结构复杂,常含 1~ 2 层夹石,厚 ~ 米,岩性为灰黑色泥岩,顶板深灰色~黑灰色砂质泥岩或粉砂岩,含菱铁质结核;底板灰~浅灰色泥岩,含菱铁质结核,产植物化石碎片。 灰份 %,硫份 %,系全井田硫份最高的煤层。 层位不稳定,厚度变化大, 9 线以东 +1450~ +1550 米间出现尖灭和大面积不可采,向北东煤厚有变厚趋势,系局部可采煤层。 为不稳定煤层。 ( 8) 11 号煤层 黑色或褐黑色,块状或粉状,线理至细条带结构,断口不平整,半亮至半暗 型,以半亮型为主。 煤层位于 宣威 组上段底部,距 9 号煤层 ~ 米,平均 米。 煤厚~ 米,平均 米;纯煤厚 ~ 米,平均 米,结构复杂,常含夹石 1~ 3 层,厚 ~ 米,岩性为深灰色泥岩或黑灰色炭质泥岩。 顶板大多为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或粉砂岩,含菱铁质结核或菱铁矿薄层,产大羽羊齿等植物化石;底板灰色或深灰色泥岩,少见粉砂岩,含菱铁质结核或鲕粒。 平均灰份 %,是全井田灰份最低的煤层,硫份 %,层位稳定、标志明显、对比可靠、煤厚变化 不大,全井田可采,系本井田最主要可采煤层。 为较稳定偏稳定煤层。 ( 9) 12 号煤层 黑色、粉状、少见块状,线理或细条带结构,油脂光泽,断口阶梯状,为半暗型煤。 位于 宣威 组下段顶部,距 11 号煤层 ~ 米,平均 米,煤厚 0~ 米,平均 米;纯煤厚 0~ 米,平均 米,结构简单,通常不含夹石或偶含 1 层夹石,厚 至 米,岩性为灰色泥岩,顶板为灰色泥岩或粉砂岩,含煤铁质鲕粒;底板为灰色泥岩或砂质泥岩。 见综合柱状图 13。 平均灰份 %,硫份 %,属低硫煤。 煤层层位稳定,对比可靠,厚度薄,可采程度低, 180 809 号孔及 10 线以北、6 线以东出现尖灭和大面积不可采,系局部可采煤层。 为不稳定煤层。 二 、瓦斯 本次补勘在 33 个钻孔中采取 83 件瓦斯样(瓦斯解吸样 82 件)。 瓦斯风化带下限的烃成份以 80%为准,相当烃含量 5 毫升 /克可燃物。 瓦斯风化带下限据瓦斯梯度公式计算为 +1825 米。 已超过煤层露头一般标高,说明瓦斯梯度偏小,但可反映出瓦斯风化带很浅。 计算瓦斯梯度利用了 79 个瓦斯点,即剔除了 3 个异常点,回归式。 全井田瓦斯梯度为 毫升 /克可燃物 /100 米。 各 煤层瓦斯含量差别不大,在 1500 米标高上 7 号煤层高, 2 号煤层最低, 11 号煤层介于其间。 从各煤层瓦斯含量相差大于 4 毫升 /克可燃物的钻孔分析,上部煤层瓦斯含量较低,但 P7— P4— P4— 5 三个孔, 7 号煤瓦斯含量高于 11 号煤, P6— P18— 两钻孔 2 号煤瓦斯含量较高。 瓦斯地质图系以 11 号煤层为基准。 其余煤层的瓦斯含量根据煤层标高,瓦斯含量和瓦斯梯度换算为 11 号煤层的瓦斯含量。 瓦斯含量大于 15 毫升 /克可燃物的高瓦斯区,位于井田的南西部,与向斜轴相一致,与煤层标高低于 +1400 米的范围也基本一致。 井 田北西端瓦斯含量较高,东南端受断层影响瓦斯含量较低。 P18— 5 和Ⅳ — 2 两钻孔瓦斯含量低,可能与邻近断层有关。 断层对瓦斯的影响有一定规律。 用简易回归法求得关系式如下: C(烃) =+( n=15 γ =) S— 距断层距离。 钻孔中普遍发现有瓦斯涌出现象,有具体钻孔记录。 P12— 1 号钻孔瓦斯涌出较严重,声音很大,采气体样 1 个,甲烷达 %。 井田北邻木冲沟矿,“八一”平硐东大巷 11113 工作面于 83 年 3 月 20 日曾发生一次恶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 83 人,伤 19 人。 根据矿通风科介绍 ,该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立方米 /分。 (标高 1800 米以上,现已达 1772 米),全矿相对瓦斯涌出量达 20 立方米 /吨煤以上。 一般风量为 500 立方米 /分,发生事故时未生产,风量仅49 立方米 /分,因与采空区沟通,瓦斯含量大于 5%。 三 、煤尘 贵州省煤田地勘公司煤尘爆炸试验分站于 83~ 85 年试验 8 件。 152 队补勘时由抚顺煤炭研究所试验 7 件。 试验结果均有爆炸性。 四 、煤的自然 根据 7 和 11 号煤层的 4 件样进行燃点试验,结果△ t(还原燃点一氧化燃点)分别为 2 17 和 11 度。 2 号煤层属自然煤层, 7 和 11 号煤层属不 自然煤层。 由于试验资料较少,根据本井田挥发分较高的特点分析,各煤层均有可能自然。 五、 煤的牌号,工业分析及工业用途 煤的水分 由于焦煤和肥煤阶段有机质结构逐渐紧密,孔隙率低,水分是最低的。 至于原煤水分略高于精煤水分的原因,可能由于原煤煤样空气干燥不够彻底所造成。 灰分 原煤灰分平均值除 11 号煤层属中灰煤外,其余煤层均属富灰煤。 以储量为权的加权平均值为 %。 精煤灰分均属低灰煤,以储量为权的加权平均值为 %。 本井田夹石率为 (体积 %)或 ( S,重量 %),煤和可采夹石的灰分( Acd)为 %。 实际精煤灰分按 %计,扣除灰分误差后的理论精煤灰分为 10%,与精煤灰分化验平均值( %)一致。 各煤层原煤灰分精度为 ~ %,平均 %。 所用储量比与储量计算最终结果略有出入,据此计算的灰分差别很小。 煤灰成分 各层煤灰成分差异不大,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差别是 SiO2较高和( Ca Mg) O 较低。 全井田 Fe2O3+( Ca Mg) O=, SiO2+Al2O3=,灰成分指数 [Fe2O3+( Ca Mg)O/ SiO2+Al2O3=],属中等还原环境。 灰成分的各种指标如下: ( 1) 、碱酸比: ( Fe2O3+CaO+MgO+K2O+Na2O) /( SiO2+Al2O3 +TiO2) =(< 不易产生污垢) ( 2) 、铁钙比: Fe2O3 / CaO= ( 3) 、白云质矿物百分含量: ( CaO+ MgO) /( Fe2O3+CaO+MgO+K2O+Na2O)179。 100%=% ( 4) 、硅铝比: SiO2/Al2O3= ( 5) 、 Na2O=% (< %属低的) ( 6) 、铁与百云质矿物的比率: Fe2O3/( CaO+ MgO) = ( 7) 、硅值(含硅率): SiO2/( SiO2+ Fe2O3+ CaO+ MgO) = ( 8) 、结渣指数: 碱酸比179。 Sg=179。 = (< 属低的) ( 9) 、结污指数: 碱酸比179。 Na2O= (< 属低的) ( 10) 、灰中碱性矿物总量: Na2O+=% ( 1) 煤中碱性矿物总量: 灰中碱性矿物总量179。 =%(< %属低的) 以上各指标数据说明符合现代化电力用煤要求。 灰熔融性 煤灰熔融性,实测值较根据《煤炭化验手册》中图标法和计算法结果略高, 8 和 12 号煤层的 t2大于 1250℃,其余煤层和全井田平均值均低于 1250℃。 供动力用煤时须考虑排渣方式。 煤中硫 原煤全硫变化大,主要是硫化铁硫变化大,因为各可采煤层均处在过度含煤相区。 反映海浸是不均衡的,从海相地层的时现时缺也可说明海浸的不均衡性。 全井田原煤硫分加权平均值为 %,精煤硫分加权平均值为 %,精煤硫分与原煤硫分比值随原煤全硫含量而变化。 5 号煤层原煤全硫最低( %),精煤硫分与原煤硫分比值最大,达 ; 9 号煤层原煤全硫最高( %),精煤硫分与原煤硫分比值为 ; 11 号煤层原煤全硫中等( %),比值最小,仅。 全井田精煤硫分与原煤硫分平均比值为 ,脱硫率为 40%。 SQg(精) = SQg(原) 脱硫率( %) =( 1 SQg(精) / SQg(原))179。 100=40% 硫的形态以硫化铁为主,有机硫较稳定,硫酸盐溜微量。 原煤中硫化铁硫平均有 57%进入精煤硫中,即脱硫化铁硫率平均为 43%。 SQg(精) =SYJg(原) + SLJg(原) 为一系数,以 b 表示,取决于原煤硫化铁硫量。 b= SLJg(原) (γ =) 脱硫化铁率 ( %) =( 1b)179。 100=43% 煤化度 ( 1) 煤的挥发分:精煤挥发分随相对深度有规律地减低,挥发分梯度为。 相关性较其它煤化度指标均佳。 Vr=(γ =) 式中: h— 相对深度。 3 和 12 号煤层略显高异常,似与矿物质含量、碳酸盐含量、煤岩组分和还原程度无。大湾煤矿初步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4000万元 大理 b8efa3b5cffa48d6a91c8f0411915d23 14 ( 5)公共配套设施费 500 万元 保安 100万元 停车场、棚 200万元 公厕、拉圾清运站、消防等 200万元 ( 6)管理费 ( 2450+1450+10209+4269+500) =18878 3%=566 万元 ( 7)财务费用(包含贷款资金利息及其它费用): 5000 % =688万元 (
主要技术指标: 可同时控制16台灭火装置额定输入电压提供2路AC2 20V电源输入功率AC20 0V(1 5% +1 0%)使用环境工作温度存储温度相对湿度5℃ 45 ℃~20℃ 55℃~45%~75%外型尺寸 350m m450 mm14 0mm输出功率≥3000 W≤3000 W 10 三、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的组成 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主要由智能灭火装置、区域控制装置、集中控制装置
和闪电引起的电瞬变等过压保护问题。 分离型是将放置在称重传感器内部的 A/D 转换等数字处理电路移至一个外部接线盒内,将普通的模拟式称重传感器接入数字接线盒后,其输出便以数字信号传输给与其配套的称重显示控制仪表。 通常把模拟式称重传感器加数字接线盒模式称为模块化数字称重传感器系统。 模拟式称重传感器基本上是手工化生产,人为的因素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数字式智能称重传感器基本上是自动化生产
凡属无价值可燃物,应尽快将其焚毁。 在焚毁期间,必须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以保证安全,并考虑环境保护的需要。 场地清理中发现的文物古迹,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 对于地质条件较复杂的 坝 基,如冻结 坝 基、软弱 坝 基(包括软粘土、淤泥、泥炭土等)、透水 坝 基、多层 坝 基及岩石 坝 基等,承包人应按相关要求进行防渗处理,并应通过现场试验取得有关技术参数。 坝 基清理和 坝 基处理属隐蔽工程
叶、绣线、啤酒 花、黄花菜、薇菜、甘草„„等。 该区还分布有薇类,台藓类、地衣类等植物。 园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有 : 白头鹤、马鹿、驼鹿、熊紫貂、猞俐、麝、狐狸、豹猫等。 园区内土特产品有人参、大麻等贵重药材。 二 、 社会经济概况 沾河林业局始建于 1958 年,是国家大型二类森工企业,隶属黑龙江省森工总局。 沾河林业局曾隶属于黑河林业管理局, 1963 年改由哈尔滨林业管理局领导
于一些要求快速运动的系统来说,大排量是必需的。 但普通齿轮泵排量的提高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 ( 5) 变排量 齿轮泵的排量不可调节,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为了改变齿 轮泵的排量,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有关齿轮泵变排量方面的专利已有很多,但真正能转化为产品的很少。 ( 6) 信息化、智能化控制 由于液压比例技术的发展,在变量控制系统中采用比例或伺服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