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调查—以青海大学为例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需求,不受其他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非功能性需求中最主要的是影响消费者效用的外部效应所导致的需求,这些外部效应分为攀比效应、虚荣效应和凡勃伦效应。 攀比效应即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随他人消费同种商品的数量增长而增长,它表现了消费者追赶潮流的愿望;虚荣效应即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随他人消费同种商品的数量增长而下降,它表现了消费者的独占性或标新立异的愿望;凡勃伦效应则表现为某种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越强的现象。 根据凡勃伦 在《有闲阶级论》中的描述,炫耀性消费应该是一种同时包括了攀比效应、虚荣效应和凡勃伦效应的消费现象。 哈维 赖宾斯 的研究成果构成炫耀性消费理论的重要基础。 在炫耀性消费的研究方面,对于中国国内还属于一个新兴课题研究领域,一般性的完全等同于“奢侈品消费”、“过度消费”、“高消费”。 研究尚不成熟,但发展快速。 炫耀性消费的影响因素 导致当代大学生普遍存的炫耀性消费现象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究其根源大致可分为外在青海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调查 — 以青海 大学为例 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系 6 的社会影响因素和内在的自身影响因素。 通过相应的走访和资料的收集,已经基本了解和掌握主要的影 响因素。 外在因素 ( 1)消费主义思潮的冲击。 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开始注重消费观念的转型和改变,不同的消费思想开始 撞击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自然性容易接受比较新的消费思想和观念。 新思想中最主要的代表就是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思潮是舶来品,出现和兴盛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 它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价值观念体系,它煽动和激化了人们消费欲望。 鼓励人们大胆、尽情地消费,倡导消费是为了不断追求难以满足的欲望,而不是满足普遍的需求。 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 也受到了该思想的影响,校园生活绝不例外,在消费主义的影响和引导之下,大学生的消费思想和消费观念发生转变,并将其作为普遍的消费价值和诉求,认为个人的消费欲望的满足是对社会发展过程中道德上的义务和责任,实现了 “ 帕累托最优 ” ,以至于将消费看做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的基本途径。 ( 2)社会传媒的诱导。 现在社会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常常用 “ 信息大爆炸 ” 来形容现在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超真实的符号信息和媒体谎言,使得我们的信息出现失真。 大众传媒在 追求 经济利益的同时,又对传媒文化进行着苦心的经营, 这就是信息失真的根源。 大众媒体上所宣传的 “ 真善美 ” ,诱导人们将其等同于现实中的 “ 真善美 ” ,从而出现了人们认识和判断的偏差。 大学生在校期间是人生认识和价值观不断完善的时期,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能力极为有限。 这种失真的诱导,基于大学生消费群体追求自我个性等心理特点,过分宣扬和夸大此类诉求,所以两者之间一拍即合。 ( 3)强化社会交往的需要。 人是 社会性生物,所以对于社交行为极为关注,社交具有特定的“ 圈 ” 和 “ 际 ” ,并且 特 定的 “ 圈 ” 或 “ 际 ” 有其固有的小文化和标志。 正所谓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就是这个道理,想要获得一个社 会交际圈的认同,必须懂得该 “ 圈 ” 的小文化或具有 其 标志。 人们总是追求更能体现自己尊严和荣誉的社交群体,所以会为此付出必要的代价换取此类权利。 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中,相当部分出自于此,于是,诸如前卫、时尚、归属感、富裕、浪漫等象征性价值就自然而然的附身于校园消费上,大学生在一种追求自我身份确认的过程中,推动了炫耀性消费的扩张。 内在因素 从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来看,主要是由于其价值观的不确定性和事物判断能 力 较低引起的,主要的心理表现为寻求精神补偿、社会交际、满足虚荣和赢得他人认同等。 ( 1)寻求 精神补偿心理。 精神补偿心理,其实是一种自我认识的 “ 偏移 ” ,是为了克服或掩盖自身的生理缺陷和心理不足,而偏移到自身的其他方面,过分追求 自我 和超越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方法)。 在大学生活,学习成绩已不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综合素质的要求使得原先只追求好成绩的学生不再有老师及同学们的偏爱和仰慕。 落差之下,容易让这类学生产生挫败感,自2 炫耀性消费研究概况 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系 7 我的定位发生相应的偏移,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补偿。 炫耀性消费和阔绰的生活方式正好迎合了他们此时的心里,一次获得的被关注和被重视,使得他们获得了极大的精神补偿。 ( 2)社会交际需求。 大 学的教育模式和初高中完全不同,课业学习不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也不再是唯一的学习目标。 大学生在大学生活的四年是要实现从 “ 校园人 ” 到 “ 社会人 ” 的转变。 在这个转变过程之中需要大学生转变自我原有的社交观念和方式方法,人际交往是获得情感寄托、社会认同和归属感的根本途径,也是 “ 工具 ”。 然而在大学的社交活动之中,出现的社交方式向社会化靠拢,出现了很多不正确的社交方式。 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处于特定目的在人际交往中,消费过高、花钱大方、出手阔绰,并以此来赢得其他同学的的尊重,用于建立和维系自己的社交圈,获得、满足心理上的归属感 和满足感。 ( 3)满足虚荣心理。 大学生还是一个年轻、渴望被尊重的社会群体,自我意识较强,在其强烈的自尊心的驱使之下,绝不甘于人后。 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求自己面面俱到,一旦有一方面不如他人,就会感到挫败感和自损,不愿面对和接受。 为了获得心里的平衡和能够超越别人,对于高档品牌的符号意义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狂热,只是为了让别人时刻注意到自我,注意到炫耀消费给自己带了的成绩,看到自己的资本。 获得 别 人与自己的落差,满足自我虚荣,达到心理平衡。 ( 4)赢得他人认同需求。 赢得他人认同其实是获得归属感的 具体 体现,在 “ 马斯诺需 求层次理论 ” 中就提到归属感是人的一种需求。 这种归属感的获得是有一定要求和基础的。 大学生对赢得他人认同感的需求是十分强烈的,对于自我的定位是能否获得认同的关键。 为了赢得特定人群的认同感,大学生的经济不独立限制了他们对自己的社会定位,然而依赖炫耀性消费的符号意义来划分自己、定位自己却显得比较可行。 在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的双重作用下,当代大学生又对炫耀性消费更加青睐。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动机 从上文中关于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中,不难看出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动机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喜欢尝 试和追求新鲜事物;( 2)容易受到外界社会因素的诱导和影响;( 3)炫耀性消费是一种情感寄托;( 4)获得品牌的符号意义,满足特定的心理需求。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的特殊群体,拥有着大量的社会物质资源和情感资源,消费的不科学炫耀性使得其身心受到极大伤害,情感性和符号性消费过早的出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是一种不太适宜的社会现象。 国外研究概况 关于炫耀性消费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国内外先后出现了不同的研究成果,虽然,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最早兴起于国外,但是由于研究时间和空间的差异,研究取得的具体成果也是不尽相同的。 关于炫耀性消费的研究,国外学者都有不少的著作,美国经济学家 凡勃伦 于 1899年出版了《 有闲阶级论 —— 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一书,该书出版 后当时在社会 引起极大轰动。 被认为是炫耀性消费理论的鼻祖。 20世纪 中期 以后, 社会学 、 消费者行为学 和 市场 营销学 的学者 们开始 借鉴此前经济学家的基础青海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调查 — 以青海 大学为例 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系 8 性研究,并大量引 入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对炫耀性消费 行为 尤其是奢侈品 需求 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 例如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英国学者 Mason的《炫耀性消费:特殊消费行为的研究》。 在不同 时代的不同 学者眼中,对于炫耀性消费具有不同的认识,这和不同学者研究的时代背景、立足的国家文化背景以及对样本消费者的选择有密切关系 ,因为消费是一种社会行为和活动,而不是一个人特有的专利。 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学者也在该课题的研究中展开了相关的分析与研究。 20世纪 90年代和 21世纪初期,国内相关的专家学者对于我国现代社会消费的发展趋势中出现的炫耀性消费现象给予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理论和观点。 例如赵金亮、张翔 2020年发表在《 人民论坛 》(第 21期)上的《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探微》,胡小舟 2020年发表在《中国电子商务》杂志中的《炫耀性消费》,赵广平的《 “80”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解读》、姜岩的《青少年炫耀性消费与企业营销策略》、翟新倩的《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董少凤的《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探析》。 其中,符国群的《消费者行为学 》( 2020)认为,消费者行为因情境的不同而异,面对同样的营销刺激,同一个消费者在不同的情境下将作出不同的反应。 研究消费者的行为,不能忽视情境的影响。 可见,对于中国国内炫耀性消费的研究已经在国内学术界得到了普遍的认识,国内出现的炫耀性消费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趋势。 炫耀性消费对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观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需要全面的看待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就必须看到其对于企业以及市场的指导作用,其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和规划又提供了另外的一种发展方向。 所以我 们既要认识和理解炫耀性消费的消极影响又要看到和运用其积极有用的一面,才能更好地把握它,利用它。 3 青海大学炫耀性消费问卷设计概述 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系 9 3 青海大学炫耀性消费问卷设计概述 调查问卷总体设计与说明 问卷总体框架设计 该调查问卷,结合青海大学学生消费群体特点,参考部分相关资料而设计的。 首先,向被调查者介绍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并做出保护其个人隐私的承诺。 问卷主体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情况调查,为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由 8个问题组成,涉及被调查者所处的年级、性别、是否独生、户口类型、家庭月收入 、月生活费用、现阶段拥有的电子产品数量及手机价格等。 第二部分为消费动机和影响因子的调查,由 6组题目,每组 3小题,共计 18题组成。 主要涉及消费者炫耀性消费普遍存在的 6方面心理因素:彰显个性、受关注、圈子认同感、身份象征、面子、强化社会交往。 每一个题目要求调查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认同程度不同的五个等级做出选择。 第三部分为主观认识调查,由 2 道主观题目组成。 主要是了解被调查者对于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现状的认识、看法、意见及建议的收集。 问卷在设计过程中,题目原定为“青海大学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现状调查问卷”,后考虑 到“炫耀性消费”该字眼影响和误导被调查者作答,从而造成问卷数据失真,故后改为“青海大学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问卷”。 问卷调查说明 调查问卷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调查群体特点和青海大学实际情况,涉及个人隐私较少,问题数量适中,问卷调查涉及问题状况如下: 第一部分主要是为了了解和窥探被调查者的消费基础、消费需求、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 如关于被调查者是否独生、户口类型、家庭月收入、月生活费用是对于消费者的消费基础和消费能力的调查和确定;对于被调查者现阶段拥有的电子产品数量及手机价格的调查是为了确定被调查者 是否实际性的参与了炫耀性消费。 通过这些基本信息的调查,我们可以基本的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方向和对于炫耀性消费的参与程度。 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被调查者消费动机和影响因子的调查,主要涉及消费者炫耀性消费普遍存在的 6方面心理因素,每个问题给出五个不同程度的选项, 5个选项分别以 1— 5分的分值对应,最后根据被调查者的总成绩对该被调查者从事炫耀性消费的程度进行判断,并做出相应的群体认定。 第三部分主要是了解被调查者对于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现状的认识、看法、意见及建议的收集。 在问卷的第一个主观问题中希望被调查者对于现代大学生的 消费大趋势做出评判,旨在了解现阶段青海大学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趋势和观念,了解该群体对此的看法和想法。 又如在问卷最的后一题中,希望被调查者对于周围同学的消费观念做出评判和建议,主要是为了了解大多数同学的消费观和该被调查者的消费观念。 青海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调查 — 以青海 大学为例 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系 10 正式问卷的发放和收集 问卷在发放阶段时,采取随机发放,集中收回的方式。 于 2020 年 4 月 16 日开始发放,共计发放问卷 100份;与 2020年 4月 20 日完成回收,回收问卷 98份,回收率 98%;并与 2020年 4月 22日完成回收问卷有效性认定、部分问卷的补救和统一编码,共计有效问卷 70份(原为 71份,为统计和后续分析方便起见,以 70 份计),无效问卷 28 份,有效率 %。 回收率和有效率都符合了课题研究要求,可以进行后续的统计分析。 问卷调查总体情况 此次调查的有效问卷之中,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展开,被调查人群发布较合理,需要考虑的人群基本都在调查中有所体现,第一部分中的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情况数量分布与被调查者经济状况和拥有电子产品状况数量分布分别见表 31和表 32 表 31 被调查人群个人基本情况统计 项目 分布 男女分布 年级 分布 是否独生分布 农村城镇分布 数 量分布 43:27 16:15:24:15 14:56 41:29 表 32 被调查者经济状况和拥有电子产品状况数量统计 项目 分布 家庭。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调查—以青海大学为例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外国语学院 大学毕业生就业管理设计与分析 11 系统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 从软件角度来看,现在软件技术发展的已经比较成熟,无论是数据库还是应用程序都可以实现系统功能;从硬件角度来看,系统所要用到的硬件都可以购买到,可以满足系统要求。 从人员角度来看, 本 系统 所面向的用户是大学毕业生,以管理为主,只要懂得基本微机操作即可,无须另聘专人即可使该系统正 常实施运行。 从技术角度来看
长空间。 大学生所具有的相对较高的学历和综合能力使得他们将成为未来的中产阶级和最具实力的中坚消费力量。 因此,校园市场是通信运营商未来客户的培育基地,运营商既可以从这块市场上获得实际利益,同 时也可以培养高价值的潜在客户。 南京邮电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5 大学生移动通信的相关消费特征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接受高等教育,各个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素质。 与一般的消费者相比
8 1)用户类型 系统用户分为两类: 普通 学员 与 审批管理员 ,这两种用户的权限区别在于能否进行 用户审批、素拓活动审批、班级管理、管理员管理以及素拓新闻等信息的管理 等功能。 普通学员 只能 对自己申报的素拓活动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操作,查看班级素拓活动记录申报统计以及浏览新闻等功能,不具备审批管理员审批素拓活动记录及添加管理员权限,也不能够对班级及新闻信息进行管理。 2)素质拓展证书模块
篇和名著,然后让他们写观后感。 下午进行文艺课,主要教授他们乐理知识、才艺展示、演讲朗诵等,英语讲座,一些简单的对话。 同时进行 师生互动,做游戏、踢球、下棋之类的。 7月 22号休息。 7月 2327号共五天 ,队员们 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教授他们自己的所知、所感和所学。 下午针对山区的特点教育他们一些基础的针对山区灾害的预防措施及简单的伤口包扎。 队员按照教学计划授课。 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最后,严格按比赛规则要求来设计与检查。 所有设计均要在满足规则条件下进行,在过程中不断比对规则。 用静态技术检测标准反馈到赛车设计中,如油、 水泄漏问题,主要体现在制动、冷却等系统,连接件要使用各种标准件,如尽量不用扎带等。 167。 FSAE 赛车项目意义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已处于大国地位,但还不是强国。 从制造业大国迈向产业强国已成为中国汽车人的首要目标
主动学习专业知识,而且会有意识地全面学习政 治文化知识,尤其是主动的参加带有社会性的政治实践活动。 大学生在校的状况将直接影响他们此后在社会实践中的政治倾向和行为模式,热心政治的人,将会在以后走上政治相关的道路。 学校教育巩固了青少年在家庭阶段所形成的政治态度,确立了个体的某种价值 观念以及对政治系统的认知和认同,从而形成了较为清晰而 完整的价值倾向。 因此,学校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