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食品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动性的增大,人们对食品消费日益呈现出多样化、方便化的趋势。 非时令食品消费、在外就餐消费等活动大大增多,食品消费不断上升,也使得群体性的食品 安全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13]17。 另外, 食品安全的信息网络建设明显滞后。 目前我国食品信息网络不健全,食品企业分散,沟通渠道不畅,许多信息难以收集、传递和及时处理,食品追溯管理缺乏现实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持,造成我国食品产业链连接不紧、难于管理和监督,这是引起食品供应链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供应链整体来看 ,供应链主体之间以纯粹的市场关系为主,缺乏必要的合作与共赢意识,存在利润在同一条供应链上的企业间的转移,而不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因此小企业依附大企业,大企业夺取小企业的利润,造成企业为了各自利润最大化,不 惜出卖自己的良心,进行违法操作,从而引发食品问题。 供应链基础设施薄弱 一是基础硬件设施薄弱。 在运输上表现为运输工具的缺乏,目前国内冷藏运输率只有4 0 % 左右,而且主要是在干线运输,在支线配送上很采用,而农产品仓储设施严重不足,特别是特种仓库如低温库、冷藏库,装卸搬运设施机械化程度不高。 另一方面,在流通过 6 程中具体操作不规范,如易腐保鲜食品在装船、装车时在露天操作而不是依据国际标准在保温场所进行。 食品供应链安全 监督体系 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虽然已制定了包括各类食品产品、食品污染物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食品卫生操作在内的众多标准,但是离 国际 标准还有相当距离。 食品监督管理执行难。 我国食品相关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构成。 食品标准和规范由多头管理,存在交叉冲突,同时又都不全面 [14]。 我国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和人员数量不足、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 在面对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食品问题面前监管机构往往力不从心,这已成为制约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瓶颈问题。 此外,我国追溯性标准的建立还在摸索中。 在借鉴国外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我国于 2020 年 开始在食品供应链中探索性地建设食品可追溯体系, 并在 2020 年取得初步成效,建立了全国性的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网络平台 —— 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 然而食品电子监管网在实施和推广后却最终没有获得立法支持,电子监管码最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删除 [15]247。 电子监管码在食品可追溯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最终没有获得立法确认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技术尚不成熟,成本太高,并涉嫌一定的垄断性。 三、基于食品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 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需达到以下几点目标:一, 供应链有效集成化管理 ,信息能够共享。 合作共赢的好处在于资源在整条供应链 中得到优化配置,各节点企业沟通更加顺畅, 农产品在生产、流通过程中能够及时认证、检测与监督。 信息的集成与共享有利于相关部门和节点企业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督与管理,对于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帮助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 供应链监管体系科学有效 ,农产品供应链是在整个监管体系中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孤立存在,在优化供应链时不得不考虑与政府、食品行业相关体制相适应,因此监管体系实际操作的科学有效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 基于以上两点, 笔者 提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措施。 ( 一 )基于食品安全 的 农产品供应链 优化对策 农产品供应链的创新可能性分析 在原有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下,种种问题困扰着生产企业、流通企业、零售企业,潜在的外部利润在原有机制中无法获得,因而原有机制中的主体必定设法突破现有的种种障碍进行创新以获取潜在利润。 就农产品而言,以下一些因素让农产品供应链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 1)农产品生产的发展渐渐现代化和商业化,农产品商品化后必定会通过物流实现其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 [4]52。 而仅凭个体农户融入供应链中,必定会造成种种困难,如交易 7 成本的上升,还会造成因为无法了解正确的市场导向造成农产品生产的无序和浪费。 ( 2) 超 市、便利店等新型零售业态的发展改变了已有的农产品的利润空间。 一些连锁超市等商业集团逐渐变大变强之后成为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和推动力,它们对于农产品的质量、价格等方面的要求迫使其他主体进行变革,使得自己在整个供应链中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 ( 3)中国城市居民消费意识的提高,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变化为农产品供应链的变化提供了基础。 当前城市居民对 农产品在包装化、超市化、加工化、生 态化等方面的要求已呈上升态势,这预示着集贸市场等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将逐渐萎缩,以销售各类加工食品的超市、便利店等各种零售店为主体的店铺经 营会越来越普遍;同时,对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中依靠技术与设备保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4]52。 ( 4)计算机技术以及英特网的普及促进了农产品供应链的变化,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依赖于信息技术,信息的共享又能使供应链的稳定发展和合作共赢成为可能。 ( 5)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给食品物流业带来了机遇。 利用实力雄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不仅能够减少成本,还解决了农产品供应、加工中需要的高技术高设备的要求。 提出第三方物流为核心的 果蔬农产品 供应链模型 由于农产品 种类繁多,市场需求也不一样,因此 对 流通渠道中的主体要求也不 一样。 有些农产品必须通过加工与包装才能进入市场,例如牲畜肉类以及奶制品类,而有些通过简单加工就可以直接被消费者接受 , 例如蔬菜与水果。 前者需要专门的加工技术和设施,必须一些专业的加工企业才能做到,而后者可以由农户自己或者集中由一般企业就可以做到 ; 另外由于果蔬品的生物特性使得其在流通过程中很容易受细菌等的污染; 除了果蔬品的生物特质以外,其商品特性包括:生 产周期比较长,一旦市场需求转变农民不能及时调整生产,因 而 生产果蔬品价格波动大,风险也大。 正是由于果蔬品的这些特性,在其供应链管理模式构建过程中,选择专业的、具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充当供应链的核心企业, 要比其他主体更加合适。 以第三方物流为核心的 果蔬 供应链,是指能够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与内生于农村经济系统中的、熟悉本地区的农业联合体等新型合作组织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 采用委托代理的形式,运用先进的果蔬品物流营销、管理理念和手段,专业的果蔬品物流技术、设 施和装备,通过专业设计的物流通道进行果蔬品物流 服务 的运作,为果蔬品供应方 与 需求方提供包括果蔬品物流计划、控制、执行等不同层次的、高 质量的个性化果蔬品物流综合服务 [16]。 农产品的优化模型 如图 2 所示。 8。基于食品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模块最佳工作电压 : 字符尺寸 : (W H)mm 1602LCD各引脚接口说明如表 21所示 : 表 21:引脚接口说明表 编号 符号 引脚说明 编号 符号 引脚说明 1 VSS 电源地 9 D2 数据 2 VDD 电源正极 10 D3 数据 3 VL 液晶显示偏压 11 D4 数据 4 RS 数据 /命令选择 12 D5 数据 5 R/W 读 /写选择 13 D6 数据 6 E
( 1)本工程选择优质的袋装水泥,在施工期间,作好与水泥供应商的沟通,要求水泥供应商对我公司作出承诺,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运转。 ( 2)施工期间,确保 砼、钢材等各种工程材料的供应,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 3)公司确保资金流量。 施工机械设备、机具保证措施 ( 1)根据本工程特点,配备相适应的施工机械设备、机具,机械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提前检修、保养,确保进入施工现场设备、机具运行良好
时接收建设单位及监理和政府机构(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指导和监督。 施工准备过程阶段的质量管理 制定进度计划,做到文明施工、均衡施工,为工程质量稳定创造良好条件。 组织有关人员认真研读图纸,明确设计意图,认真会审图纸清除由于图纸差错造成的质量隐患。 加强对所进材料、成品的质量控制和验收,取得可靠质量保证依据,以保证材料及质量的可靠性。 施工过程阶段的管理 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了
期性型终端点。 其中控制终端点主要用于 USB 设备的枚举和虚拟串口的波特率和数据类型(数据位数、停止位和起始位)设置的通信。 输出方向的非同步终端点用于主机向从设备发送数据,相当于传统物理串口中的 TXD 线(从微控制器的角度 14 看),输入方向的非同步终端点用于从设备向主机发送数据,相当于传统物理串口中的 RXD 线。 这样即可保证与上位机的正常通信。 图 CDC 分类 15 3
集成功率放大器。 图 110 是集成功率放大器 LA4100( LA410 LA4102)的内部电路图,它们由输入级、中间级(第二级和第三级)和输出级三部分组成。 输入级是由 T T2 组成的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动放大电路。 外接电源 EC 经过T R R5和 T5 组成的分压网络,在端点 10 上产生直流电压 U10,其值等于 EC/2。 该直流电压通过电阻 R1加到 T1 的基极,作为
图 几种典型的 G四链体结构 a:分子间四聚体结构 (平行 ); b:分子间二聚体邻位发夹型结构 (反平行 ); c:分子内椅状结构 (反平行 ); d:分子内蓝状结构 (反平行 ); e:分子内螺旋桨状结构 (平行 ); f:分子内混合型结构 G四链体与端粒、端粒酶和肿瘤的关系 端粒是由高度重复序列的端粒 DNA 和端粒结合蛋白组成的复合物。 20世纪三四十年代,Hermann Mu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