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按摩机的控制设计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都需要复位,以便中央处理器 CPU 以及其他功能部件都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 单片机的复位后是靠外部电路实现的,在时钟电路工作后,只要在单片机的 RST 引脚上出现 24 个时钟振荡脉冲( 2 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单片机便可实现初始化状态复位。 MCS51 单片机的 RST 引脚是复位信号的输入端。 例如:若 MCS51 单片机时钟频率为 12MHz。 上电瞬间, RST 端的电位与 VCC 相同,随着电容的逐步充电, RST 端的电位逐渐下降,此时 ζ =22 106 1 103=, RST端出现 5 1000/ 1200≈ ,使单片机复位。 (3).控制或与其它电源复用引脚 RST,ALE/PROG,PSEN 和 EA/Vpp. ① RST: 复位输入端 .当振荡器运行时 ,在该引脚上出现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 ② ALE/PROG: 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 ,ALE(地址锁 存允许 )的输出用于锁存地址的低位字节 .即 访问外部存储器 ,ALE 仍以不变的频率 (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 1/6)周期性地出现正脉冲信号。 因此 ,它可用作对外输出的时钟 ,或用于定时目的。 然而要注意的是 :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 ,将跳过一个 ALE 脉冲。 如果需要的话 ,通过对专用寄存器 (SFR)区中 8EH 单元的 D0 位置数 ,可禁止 ALE 操作。 该位置数后 ,只有在执行一条 MOVX 或 MOVC 指令期间 ,ALE 才会被激活 .另外 ,该引脚会被微弱拉高 ,单片机执行外部程序时 ,该设定禁止 ALE 位无效。 ③ PSEN: 程序存储允许 (PSEN)输 出是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 当 AT89C51 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令 (或常数 )时 ,每个机器周期两次 PSEN 有效 (即输出 2 个脉冲 ).但在此期间内 ,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 ,这两次有效的 PSEN 信号将不出现。 ④ EA/VPP 外部访问允许端 ,要使 CPU只访问外部存储器 (地址为 0000H—FFFFH),则 EA端外部必须保持低电平 (接到 GND 端 )然而要注意的是 : 如果保密被编程 ,复位时在内部会锁存 EA 端的状态。 当 EA 端保持高电平 (接 VCC 端 )时 ,CPU 则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 在 Flash存储器编程期间 ,该引 脚也用于施加 12V的编程允许电源 VPP(如果选用 12V编程 )。 (4).输入 /输出引脚 —,—,—,— 大连民族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6– ① P0 端口 (—): P0 是一个 8 位漏极开路型双向 I/O 端口 .作为输出端口用时 ,每位能以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 8 个 TTL 输入 ,对端口写 1 时 ,又可作为高阻抗输入端用。 在访问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时 ,它是分时多路转换的地址 (低 8 位 )/数据总线 ,在访问期间激活了内部的上拉电阻。 在 Flash 编程时 ,P0 端口接受指令字节。 而在校验程序时 ,则输出 指令字节 .验证时 ,要求外 接 上拉电阻。 ② P1 端口 (—): P1 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 I/O 端口。 P1 的输出缓冲器可驱动 (吸收或输出电流方式 )4个 TTL输入 .对端口写 1时 ,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位 ,这时可用作输入口 ,P1 口作输入口使用时 ,因为有内部的上拉电阻 ,那些被外部信号低的引脚会输出一个电流 (IIL)。 ③ P2 端口 (—):P2 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端口 .P2 的输出缓冲器可驱动 (吸收或输出电流方式 )4个 TTL输入 .对端口写 1时 ,通过内部的上拉电 阻把端口拉到高电位 ,这时可用作输入口 .P2 作输入口使用时 ,因为有内部的上拉电阻 ,那些被外部信号拉低的引脚会输出一个电流 (IIL)。 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和 16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 (如执行 MOVX@DPTR指令 )时 ,P2 送出高 8 位地址。 在访问 8 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寄存器 (如执行 MOV@RI 指令 )时 ,P2口引脚上的内容 (就是专用寄存器 (SFR)区 P2 寄存器的内容 )在整个访问期间不会改变。 P3 端口 (—):P3 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端口 .P3 的输出缓冲器可驱动 (吸收或输出电流方式 )4 个 TTL 输入。 对端口写 1 时 ,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位 ,这时可用作输入口。 P3 作输入口使用时 ,因为内部的上拉电阻 ,那些被外部信号拉低的引脚会输出一个电流 (IIL)。 步进电机介绍 步进电机有一个技术参数:空载启动频率,即步进电机在空载情况下能够正常启动的脉冲频率,如果脉冲频率高于该值,电机不能正常启动,可能发生堵转。 在有负载的情况下,启动频率应更低。 如果要使电机达到高速转动,脉冲频率应该有加速过程,即启动频率较低,然后按一定加速度升到所希望的高频(电机转速从低速升到高速)。 步进电动机 以其显著的特点,在数字化制造时代发挥着重大的用途。 伴随着不同的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及步进电机本身技术的提高,步进电机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自动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航空航天技术及所有要求高精度定位等高新技术领域,步进电机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脉冲信号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 若在其输入加入有规律的脉冲信号 ,就能驱动步进电机大连民族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7– 按设定的方向移 动一定的距离或转动一个角度(称为“步距角”)。 从结构上步进电机分为单相、双相、三相、四相、五相、六相等多种。 本次设计使用步进电机分为 A、 B、C、 D 四相绕组,每相通电一次称为一拍。 四相步进电机根据不同的通电规律可分为几种工作模式: 四相单四拍: ABCD; 四相双四拍: ABBCCDDA; 四相单八拍: AABBBCCCDDDA; 四相双八拍 : ABABCBCBCDCDCDADADAB。 步进电机的正反转与电机每相的通电顺序有关,可以改变相序来改变电机的正反转。 步进电机每步所旋 转角度的大小,称为步距角(β B)。 它是由电机本身转子的齿数( ZR)。 一个通电循环内通电节拍数( MQ)决定的。 即β B=360/ ZR MQ。 电机出厂的步距角是固定的。 四相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为 (表示半步工作时为 ,整步工作时为 )。 步进电机转速的高低与控制脉冲频率有关。 改变控制脉冲频率,可改变电机转速。 步进电机特点 1.一般步进电机的精度为步进角的 35%,且不累积。 2.步进电机外表允许的最高温度。 步进电机温度过高首先会使电机的磁性材料退磁,从而导致力矩下降乃至于失步,因此电机 外表允许的最高温度应取决于不同电机磁性材料的退磁点;一般来讲,磁性材料的退磁点都在摄氏 130 度以上,有的甚至高达摄氏 200 度以上,所以步进电机外表温度在摄氏 8090 度完全正常。 3.步进电机的力矩会随转速的升高而下降。 当步进电机转动时,电机各相绕组的电感将形成一个反向电动势;频率越高,反向电动势越大。 在它的作用下,电机随频率(或速度)的增大而相电流减小,从而导致力矩下降。 4.步进电机低速时可以正常运转 ,但若高于一定速度就无法启动 ,并伴有啸叫声。 大连民族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8– 3 系统基本实现方案 系统框图 根据设计要求,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可以分为控制模块、显示模块、键盘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步进电机部分。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基本模块方框图如图所示。 设计系统框架时,除了考虑实现按摩功能外,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方便用户使用,给他们舒适的感受,按摩机必须设计良好的用户操作按键以及必要的显示系统;并充分完善供电电源的设计。 按摩机的主要功能模块可划分为 6部分。 控制系统 A T 8 9 C 5 1按键L C D 1 2 8 6 4L298 驱动模块步进电机电源模块指示灯蜂鸣器提示输出 图 系统框图 1. 按键输入与 L12864 液晶显示部分。 该模块负责响应按摩机 4个按键输入信号,并利用 L12864 液晶显示当前工作状态。 其中, L12864 液晶显示启停、正转、反转、加速减速。 2. 电源部分。 该模块实现单片机系统从交流中整流出稳定的 5V供电电压。 3. 电机部分。 步进电机与 L298 连接实现稳定的运转。 4. 驱动模块。 L298N 芯片可以驱动两个二相电机,也可以驱动一个四相电机,输出电压最高可达 50V,可以直接通过电源来调节输出电压;可以直接用单片机的 IO口提供信号;而且电路简单,使用比较方便。 大连民族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9– 5. 蜂鸣 器提示输出部分。 该模块完成按摩机的告警提示,在一般工作情况下,蜂鸣器都将发声 告警(例如电机运行超时 )。 6发光二极管 指示部分。 氖灯只在按摩机工作时发光,否则熄灭。 硬件电路图 单片机系统设计技术是系统框架实现的具体执行步骤,系统设计框架虽然构建了系统的整体功能模块划分,但是硬件实现和软件实现还得通过具体的技术方案才能达到。 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以及后续设计工作的展开和进行。 因此单片机系统设计技术方案同样重要。 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包含两部分内容: 一是系统扩 展,即单片机内部的功能单元,如 ROM、 RAM、 I/O、定时器 /计数器、中断系统等不能满足应用系统的要求时,必须在片外进行扩展,选择适当的芯片,设计相应的电路。 二是系统的配置,即 按照系统功能要求配置外围设备,如键盘、显示器 等,还要设计合适的接口电路。 系统的扩展和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 . 尽可能选择典型电路,并符合单片机常规用法。 为硬件系统的标准化、模块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 . 系统扩展与外围设备的配置水平应充分满足应用系统的功能要求,并留有适当余地,以便进行二次开发。 ③ . 硬件结构应结合应用软件方案一 并考虑。 硬件结构与软件方案会产生相互影响,考虑的原则是:软件能实现的功能尽可能由软件实殃,以简化硬件结构。 但必须注意,由软件实现的硬件功能,一般响应时间比硬件实现长,且占用 CPU 时间。 ④ . 系统中的相关器件要尽可能做到性能匹配。 如选用 CMOS 芯片单片机构成低功耗系统时,系统中所有芯片都应尽可能选择低功耗产品。 ⑤ . 可靠性及抗干扰设计是硬件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括芯片、器件选择、滤波、印刷电路板布线、通道隔离等。 ⑥ . 单片机外围电路较多时,必须考虑其驱动能力。 驱动能力不足时,系统工作不可靠,可通过增 设线驱动器增强驱动能力或减少芯片功耗来降低总线负载。 ⑦ . 要求尽量朝着“单片”方向设计硬件系统。 系统器件越多,器件之间相互干扰也越强,功耗也增大,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 大连民族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10– 12345678RST91011121314151617XTAL218XTAL119VSS202122232425262728PSEN29ALE30EA/VPP313233343536373839VCC40U?89c511230pFC130pFC2GNDVCCGND9KR1S122uFC3GNDVCCL2985107611129 8 424VGNDVCC231314步进电机ABCDD0 D1 D2 D3D4 D5D6 D7GNDVCCLCD1286412 3 4 6 8 9 12 145 7 1110 13 15 16 17 18 19 20VSS VDD V0 D/I R/W E DB0 DB1 DB2 DB3 DB4 DB5 DB6 DB7 CS1 CS2 RET VEE BL BL GNDVCC10KVCC S1S2S3S4GND1KR11KR21KR31KR4VCCLED1Speake。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