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城市”建设中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一个巨大的市场,专家预测到 2020 年用在智慧城市技术方面的资金将超过 400 亿美元。 目前,全球各国都在制定一些关于发展物联网的重大决策,美国已将传感器网络技术列为 “ 在经济繁荣和国防安全两方面至关重要的技术 ” ,并将以传感器网络应用为核心的 “智慧地球” 计划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欧洲为保持领先制定了 14 点行动计划,确保在构建传感网的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日、韩为此也加大了资金投入;目前 , 新加坡已着手实施第六代 ff 计划 —建设下一代全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要想在世界的舞台上占有份额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战略部署。 我国公共城市 建设中的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在 1998 年以后由美国提出 “智慧地球” 后,我国重点推出了以 “智能” 一系列加载在公共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这些应用都离不开移动技术的发展 , 移动技术的承载首先是宽带技术的发展,只有快速的宽带网络运行,才能支撑移动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运用。 智能城市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性概念 ,更是一个建立在技术保障基础之上 , 广泛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条件的理论体系 , 是信息社会城市发展的更高层次理论描述。 [6]智能城市建设及评价体系它是一个包括运行机制与保障系统、信息技术与服务系统、社 会文化与产业系统等多层次、多层面的框架体系。 智能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既有城市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 又有其特殊属性。 智能城市的本质是使用智能化、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城市管理问题 , 最大限度利用信息资源 , 保证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它标志着城市进入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 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 国内数字城市、无线城市建设已历经多年,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青岛、武汉、南京、杭州、扬州、厦门等城市都曾明确提出无线城市计划,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分别以奥运会、 世博会和亚运会为契机,大规模投资建设覆盖城区的无线城市网络。 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在公共设施建设的理论分析 [6]荆友枫 . 我国电子政府的服务效益问题研究 [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4)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智慧城市”建设中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研究 8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 “ 资源共享 ” 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促使人们开始考虑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如何以通信、计算机及信息资源网络化为基础 , 广泛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讯 技术 , 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 ,形成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理念与调控手段。 于是 ,“数字城市”、“ 智能城市 ” 等城市信息化概念被相继提出。 在 “九五” 期间 , 我国有 70 余个城市总投入 80 余亿元进行了数字城市的规划 ;“ 十五 ” 期间 , 开展此项工作的城市超过200 座 , 总投入超过 100 亿元。 科技部和建设部也都曾设立多项课题对数字城市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作为信息化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智能城市的建设在我国显得迫切和需要。 智能城市建设需要其所需的 “ 软件 ” 和 “ 硬件 ” 设施。 [7]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很多城市已经具备 建成 “ 智能城市 ” 的条件。 现取我国的上海、北京、天津举例说明。 “ 数字北京 ” 工程的实施 , 使北京电子政务整体推进取得重大进展 ,总体水平从上网阶段向信息资源共享、跨部门业务协同的深化应用阶段过渡。 目前来看 ,“ 数字 北京 ” 基本框架的战略目标已经实现。 2020 年北京也入选了 “ 世界九大智能城市 ”。 2020 年 ,“ 数字上海 ” 的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 上海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重要的通信枢纽城市之一 ; 成为世界新兴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之一。 近年来上海的信息化建设发展相当迅速 , 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有线电视、互联网等信 息通信服务基本实现按需接入 , 各项功能指标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信息通信管线、无线通信基站、信息通信局房、室内无线通信覆盖集约化建设初见成效。 市民可享受网上浏览、网络话音、电子邮件、网上交易、网络视频点播、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信息通信服务。 [8] “ 2020年度七大智能城市 ” 中,中国天津市赫然在列。 这是世界智能化城市评选活动开展以来 , 中国城市首次入选 , 这表明天津市在宽带基础建设、知识型人才培养、克服数字鸿沟、取得风险投资以及经营、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按照前面提到的例子,中国的很多城市已经具备建成 “ 智能 城市 ” 的资格,所以按照中国的信息化战略部署,加快中国智能城市的建设迫在眉睫。 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公共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空间信息技术、 IT 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进展 , 城市信息化已经成为 [7]杨宇光 .在构建 “ 电子政府 ” 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20(08):4244. [8]姜楠 ,王健 .电子政务中基于 PKI 的角色授权管理策略 [J].通信技术 , 2020(10):8485,103.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智慧城市”建设中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研究 9 国际 “ 智能城市 ” 发展的主要趋势 , 成为衡量城市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9]。 按照中国信息化战略部署 ,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信息化建设和行业信息化建设是三大主要建设内容。 城市信息化建设作为中国信息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 其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将对国家信息化整体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 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投资,加快无线网络、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网络通行能力和服务能城市化的发展是中国未来 50 年发展的核心主题之一。 [10]智能城市建设是中国当前面临挑战与机遇的汇聚点 , 是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汇聚的平台。 一是 “ 智 能城市建设 ” 大大提升城市整体服务能力与业务集成发展。 根据处理和利用的后台、网络传输、商业解决方案、客户端 “ 四位一体 ” 融合发展。 汇集各方面的数据并利用云计算,形成强大的后台,可以达到 “无所不能 ”的实现高速传输和实时互动,有线网与无线网相衔接、单向传输与双向互动相结合的全覆盖、低成本的网络。 把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遥感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等系统加以运用和融合,也把客户、网络运行商、商用网络服务商、智能产品制造商、软件服务商及公共服务部门,快速地整合起来,形成具有综合服务能力的智慧应用系统。 二是城市智慧系统具备强大的综合服务能力,能使服务对象更广、品种更丰富、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强、市场开拓竞争能力的特色更明显,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三是 “ 智能城市建设 ” 是带动装备制造业、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转型升级的协调发展智能化工业产品、网络化销售服务、精细化生产管理、自动化制造过程、个性化产品设计、高端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使网络经济成为城市的一种全新模式。 四是 “ 智能城市建设 ” 是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创造大量的新兴市场的需求,带动各方投资。 [11]吸引通信力 , 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吸引 网络传输、软件及服务、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网络银行后台服务等网络服务商投资与合作,共同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分享新兴市场的机遇;吸引国内外著名 IT 企业入驻,并带动相关信息产业集聚发展。 五是是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大力推广应用信息与网络技术,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升级 , 建立一批节能环保新技术。 [9]李希,胡林生.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及采用的主要技术 [J].无锡 [10] 刘仲蓓《我国发展数字城市建设政策研究》 2020 [11] 王洪涛《城市信息化及竞争力》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智慧城市”建设中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研究 10 催生一 批软件产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现代金融、旅游出行、网络视听、动漫制作、健康保障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 节能环保新技术的研发和孵化基地,推广一批低碳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定时监测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消耗率和污染排放率,有利于形成低碳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12] 移动通信应用在城市建设中的深远意义 对政府的战略意义 “ 智能城市 ” 是落实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举措,随着国家 “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提升 ” 战略的提出 , 以及重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出台 , 要求城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全新理念 , 调整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战略目标。 因此选择关键的产业与应用作为抓手 , 持续支撑城市运行产业优化、民生服务水平的提升 , 成为未来城市高端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城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赛迪顾问系列战略研究与白皮书 . 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一是提高政务效率与服务效能,实现便民的高效快捷。 奥运会期间,北京市启动了多项网上可办理的政务,极大的缩短了办理时间,获得了人们的好评。 这既保证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资源共享,又保证了各地方政府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将为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三是促进区域文化发展、改变区域地位。 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极大的缩短了我国中西部的差距,促进了中西部之间的交流。 四是增加城市就业机会。 移动通信应用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 对人民群众的意义 随着城市的发展,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对管理的要求等都需要更高效率、更开阔领域的管理模式和城市产业模式来支撑,由此催生了城市公共建设和发展的现实课题。 [12]刘志远 .浅析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于发展 [J]. 2020(13).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智慧城市”建设中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研究 11 目前我国无线城市的远期目标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对于普通客户来说,移动通信的价值体现在于,对于企业来说:实现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服务,及时抓住商机,提高运行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推动自身发展。 对于个人来说:第一时间接入获得整合性的城市信息服务,便交通、购物、医疗、学习、娱乐等。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智慧城市”建设中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研究 12 第三章 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城市中的应用现状 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现状 中国的信息化正在向深度发展之中。 从信息化 技术的发展看,信息化已进入智能化的发展阶段。 随着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包括新型传感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三网融合、新型数据中心以及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发展,我国的信息化进程已进入了新阶段。 智能城市代表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达到高效、便捷的生活。 早在 2020 年, “ 十一五规划 ” 中的核心内容就在于智能城市的雏形:数字化城市。 2020 年国家房屋与城市发展部门指定上海和河北保定市作为试点城市,在 09 年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上,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城 市成为此次会议的重点内容,广州、杭州、厦门、北京、青岛、无锡和上海等城市相继开始了智能城市的建设。 2020 年 5 月,国务院就 “ 贯彻十一五计划中 ” 节能减排事项再次进行了明确:智能城市的建设要节能、低碳、可持续发展。 [13] 据了解,多部委近两年陆续公布智慧城市试点名单,鼓励部分地方实践智慧城市,成为智慧城市热潮的重要驱动力。 2020 年 1 月,住建部启动首批 90 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之后, 8 月又公布第二批 103 个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这意味着中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增至 193 个。 2020 年 10 月初,科技部办公厅、国家标准委 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国家 “ 智慧城市 ” 技术和 20 个全国标准试点城市。 除此之外,工信部也确定了扬州、常州等城市作为智慧城市试点。 [14]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天水市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天水市作为国务院批准的西部大开发 “十一五 ”规划中重点发展的经济区之一 “ 关中 —— 天水经济区 ” 重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区位优势明显,信息化推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3]董伟 ,《对美国信息及中日信息化所面临问题的思考》吉 林大学东北亚研究所 [14]蔡龙、章波《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综合研究》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智慧城市”建设中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研究 13 基础设施体系日趋完善。 光缆、宽带(多媒体)数据网、广播电视网络覆盖全市所有县(区)、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形成了以光纤传输为主、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能承载各种通信业务和数字电视的信息传输网络。 [15]目前,就中国移动天水分公司这一家通信营运商在全市范围内已建成 1500 多座基站,铺设光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