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技术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复杂性。 国内外许多系统开发的实例都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开发方式。 国外曾有人对一些软件项目开发各阶段的工作量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在开发过程中各工作阶段所占全部工作量的比重分别达到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程:模块调试:系统调试= 20%: 15%: 20%: 25%: 20%。 由此可见,程序编写在开发工 作中只占很小比例,而调试工作却占整个开发工作量的一半左右,因此 “ 系统开发就是编程 ” 的习惯说法显然是片面的。 另据统计,在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阶段中,总体规划和系统开发阶段的工作量约占整个工作量的 2/3,而运行、维护阶段要占 1/3,这说明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后,仍应十分重视它的维护工作,以便使系统不断完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第 2 章 系统开发工具介绍 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以 Java 开发环境作为主要开发工具,使用 Microsoft SQL Server 2020作为关系数据库,配合功能强大的 SQL查询语言实现建立关系数据库,访问数据库,对数据库的更新,较好地实现了预定的需求功能。 Java 开发环境 JAVA 是 INTERNET 开发的一个强大的工具,它是一个C ++的简化版本。 JAVA是一门 " 简单的 、 面向对象的 、 强类型的 、 编译型的 、 结构无关的 、 多线程(multithreaded)的 、 垃圾自动收集的 、 健壮的 、 安全的 、 可扩展的语言。 1. JDBC( 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提供连接各种关系数据库的统一接口,作为数据源, 可以为多种关系数据库提供统一访问,它由一组用 Java 语言编写的类和接口组成。 JDBC 为工具 /数据库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标准的 API,据此可以构建更高级的工具和接口,使数据库开发人员能够用纯 Java API 编写数据库应用程序,同时, JDBC 也是个商标名。 2. EJB(Enterprise JavaBeans)使得开发者方便地创建、部署和管理跨平台的基于组件的企业应用。 3. Java RMI(Java Remote Method Invocation)用来开发分布式 Java 应用程序。 一个 Java 对象 的方法能被远程 Java 虚拟机调用。 这样,远程方法激活可以发生在对等的两端,也可以发生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只要双方的应用程序都是用 Java写的。 SQL SERVER 2020 简介 SQL Server 是由 Microsoft 开发和推广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它最初 是由 Microsoft、 Sybase 和 AshtonTate 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并于 1988 年推出了第一个 OS/2 版本。 SQL Server 近年来不断更新版本, 1996 年, Microsoft 推出了 SQL Server 版 本; 1998 年, SQL Server 版本和用户见面; SQL Server 2020 是Microsoft 公司于 2020 年推出的最新版本。 SQL Server 特点 1.真正的客户机 /服务器体系结构。 2.图形化用户界面,使系统管理和数据库管理更加直观、简单。 3.丰富的编程接口工具,为用户进行程序设计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4. SQL Server 与 Windows NT 完全集成,利用了 NT 的许多功能,如发送和接受消息,管理登录安全性等。 SQL Server 也可以很好地与 Microsoft BackOffice 产品集成。 5.具有很好的伸缩性,可跨越从运行 Windows 95/98 的膝上型电脑到运行 Windows XP 的大型多处理器等多种平台使用。 6.对 Web 技术的支持,使用户能够很容易地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发布到 Web 页面上。 7. SQL Server 提供数据仓库功能,这个功能只在 Oracle 和其他更昂贵的 DBMS 中才有。 SQL Server 2020 新特性 1.支持 XML(Extensive Markup Language,扩展标记语言 ) 2.强大的基于 Web 的分析 3.支持 OLE DB 和多种查询 4.支持分布式的分区视图 第 3 章 需求分析 处理对象 图书信息:书籍编号,书名,类型,作者,译者,出版商,出版时间,价格,存储量。 读者信息:编号,姓名,性别,最多可借数量,可借时间。 借阅信息:读者编号,书籍编号,借阅日期,还书日期,借阅时间,是否还书。 管理员信息:编号,姓名,密码,是否为管理员。 业务分析 本系统主要开发目的是方便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图书信息管理,增加工作效率,面向的客户群体是各级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根据本系统的需求,结合实际管理情况, 具体的业务需求为: ( 1) 系统管理员能够对用户实施管理:包括添加、删除用户信息,对用户密码进行有效管理。 ( 2) 图书管理员能够方便的进行图书管理:包括设置图书种类和图书信息,添加、删除和修改图书信息。 ( 3) 图书管理员能够在读者借阅书籍时添加和修改读者借阅书籍信息;在读者还书时添加和修改读者还书信息。 ( 4) 管理员能够修改自己的密码。 ( 5) 读者能够方便的对图书进行查询。 ( 6) 对不同的使用者,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 作为图书管理系统,主要管理的对象是读者信息和图书信息, 二者的联系是读者信息对图书信息的需求和使用。 再仔细分析调查有关图书信息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得到本系统所处理的数据流程。 读者类别设置 书籍类别设置 读者种类信息管理 书籍类别信息管理 读者登记 书籍登记 读者信息管理 书籍信息管理 读者信息返回 书籍信息返回 借阅信息管理 基本信息录入 基本信息录入 借阅信息录入 基本信息录入 基本信息录入 系统功能模块图 本系统应用有如下功能模块: :如操作人员的编辑,操作人员密码的修改。 :可以增加、修改、删除用户信息。 :可以增加、删除、修改图书信息。 数据库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 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即概念模型的过程就是概念结构的设计。 从需求分析的处理对象描述中可以抽象出读者信息实体、书籍信息实体、借阅信息图书管理系统 借阅管理 查询管理 系统管理 用户信息维护 图书信息查询 用户信息查询 借 书 还 书 密码修改 退出系统 图书信息维护 基础维护 实体。 系统的 ER 图如图所示。 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就是把概念设计阶段设计的 ER 图转换为与选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产品所支持 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 遵循转换原则,把概念结构设计的 ER 图转换为以下关系模型(关系模型的码用下划线表示)。 图书信息( 书籍编号 ,书名,类型,作者,译者,出版商,出版时间,价格,存储量) 读者信息( 编号 ,姓名,性别,最多可借数量,可借时间) 借阅信息( 读者编号 , 书籍编号 ,借阅日期,还书日期,借阅时间,是否还书) P N M 类型 读者 姓名 可借数量 编号 性别 可借时间 管理员 姓名 是否管理员 密码 编号 借还 图书 编号 书名 类型 作者 出版社 译者 存储量 出版时间 价格 管理员信息( 编号 ,姓名,密码,是否为管理员) 如下图显示了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图书 字段 类型 长度 是否为空 描述 编号 int 3 否 主键 书名 varchar 100 否 价格 float 11 是 存储量 Int 11 是 出版商 Varchar 1024 是 作者 Varchar 50 是 译者 Varchar 50 是 出版时间 Datetime 8 是 类型 Varchar 50 是 读者 字段 类型 长度 是否为空 描述 编号 Int 3 否 主键 姓名 Varchar。基于web技术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s XP) , WEB 采用 IIS6, 数据库采用 Microsoft Access 2020,根据用户输入,对考勤、员工资料、工资等数据进行有效管理。 、业务流程处理流程 数据处理流程图见 五、选择系统方案 操作平台选择 目前的主流操作系统有 Linux、 Unix、 Microsoft Windows。 Unix是比较成熟的操作 系统,但是,由于其操作和管理十分复杂,难以作为一般用户所掌握
(2) Delete,从一个表中删除数据行 基于 Web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 8 (3) Update,更改数据库中已经存在的数据 Insert标准语法: INSERT INTO table_name (col1, col2...) VALUES (value1, value2...) 下例要将借书证号为 „000001‟作为一个新的借书情况加入借书情况表OWNER中 Insert Into
确认 确认 图 36 图书借阅的程序流程 录入读者条形码 输入图书的条形码或书名 选择图书 显示读者信息 完成图书借阅 录入读者条形码 显示该读者所借的所有书籍 基于 Web 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图 37 图书续借的程序流程 图 38 图书续借的程序流程 选择 续借图书 显示读者信息 完成图书续借 录入读者条形码 显示该读者所借的所有书籍 选择归还图书 显示读者信息 完成图书归还 基于
30 软件测试的技术 30 黑盒测试 31 黑盒测试 31 功能测试 31 白盒测试 34 系统测试 36 测 试结论 36 结 论 37 致 谢 38 参考文献 39 附 录 41 1 第 1 章 概 述 课题来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 与此同时,为了管理大量的货品,货品仓库也大量的出现,仓库的管理问题也就提上了日程
中间层由应用逻辑组成。 第三层是应用所需的数据。 中间层(应用逻辑层)基本上是由用户通过表示层调用的代码,目的是用来检索所要的数据。 当表示层接收到这些数据后,便将其进行格式化,显示出来。 把应用逻辑与用户接口分开,大大地提高了设计应用的灵活性。 这样无需个性应用逻辑便可以建立和使用多种应用接口,只要应用逻辑层给表示层提供定义明晰的接口就行 [4]。 第三层是应用所需要的数据。
.............................................................................. 59 本章小结 ........................................................................................................... 61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