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实验教学管理系统_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间层由应用逻辑组成。 第三层是应用所需的数据。 中间层(应用逻辑层)基本上是由用户通过表示层调用的代码,目的是用来检索所要的数据。 当表示层接收到这些数据后,便将其进行格式化,显示出来。 把应用逻辑与用户接口分开,大大地提高了设计应用的灵活性。 这样无需个性应用逻辑便可以建立和使用多种应用接口,只要应用逻辑层给表示层提供定义明晰的接口就行 [4]。 第三层是应用所需要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由任何信息源组成。 应用所需的数据不限于仅仅是关系数据库,也可以许多不同的企业级数据源。 WEB 应用在典型情况下遵循三层结构。 第一层即表示层,在 WEB 应用中它不仅包括 WEB浏览器, 而包括 WEB 服务器。 其责任是把数据组装成可表示的格式。 第二层是应用层。 它第 1 章 概 述 5 通常由某种程序或一些组件组成。 第三层向第二层提供所要的数据。 典型的 WEB 应用是首由集用户提供的数据(第一层),然后把数据发送给 WEB服务器,运行所要的服务程序(第二、三层),把准备在 WEB 浏览器中表示的数据打包,然后将打包的数据送回到浏览器进行显示(第一层)。 服务器端 WEB 程序、组件和其它程序一样,只是有几点重要的区别。 ( 1)程序应该能被 WEB 服务器调用。 当用户由浏览器发出请求时, WEB 服务器必须能找到并执行所请求的程序。 ( 2)必 须有能让 WEB 服务器把表单数据传递给程序的途径。 当 WEB 服务器调用程序时,它需要传递 HTTP 请求中的数据的途径。 ( 3)调用程序时,必须有标准入口。 ( 4)当程序处理完输入数据时,它必须把结果进行包装,并把包装好的结果返回给WEB 服务器,然后由 WEB 服务器把结果返回给浏览器。 在几年前,只有 CGI(公共网关接口)是能够把动态数据带到 WEB 上的唯一实际解决方法。 而如今, WEB 技术的发展已远远超过了最初了预料。 作为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式, B/S向我们展现了它的巨大魅力:快速的程序发布,更新,方便的界面调整;程序更 易维护。 B/S 现在已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 C/S 方式,成为应用开发的主流。 正是如此巨大的需求促进了 WEB开发技术的飞速进步。 从 JavaScript 到 Java Applet到 flash,从 html 到 dhtml 到 xml,从 cgi 到 php 到 jsp/., WEB 开发技术已远非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如今的 WEB 开发无论是前台界面的表现形式与技术,还是后台数据的计算、管理和维护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些现代 WEB 技术为网站或应用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他们正向着现代软件技术所倡导的组件化、框架化稳步迈进。 HTTP协议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协议即超文本传输协议从 1990 年开始应用于万维网,在浏览器和 Web 服务器之间传递信息。 在 OSI 七层网络结构模型中,它位于最高层 —— 应用层,被设计为用于分布协作的多媒体信息系统。 一个对它的简单理解是: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会话。 浏览器用符合 HTTP 协议的方式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则同样以 HTTP 协议规定的方式作出应答。 由于我们论文中的程序设计将涉及 HTTP 协议,下面给出一些 HTTP 的术语解释: 第 1 章 概 述 6 ( 1) 连接:两个程序为了通信在传输层建立的“虚电路”。 ( 2) 消息: HTTP 通信的基本单元,通过连接传输。 ( 3) 请求: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的 HTTP 请求信息。 ( 4) 响应:服务器发送给浏览器的应答信息。 ( 5) 术资源:可以由 URL标识的网络数据对象或服务。 ( 6) 实体:数据资源的特定实例,或者是服务资源的应答。 它包含在请求或响应消息中。 一个实体包含元数据(实体头)和内容(实体体)。 ( 7) 客户机:建立连接,发送请求的程序。 ( 8) 服务器:接受连接,通过响应客户机的请求来提供服务的程序。 ( 9) 用户代理:初始化请求的客户程序、浏览器、编辑器和其它最终用户工具。 ( 10)原始服务器:创建和存放特定资源的服务器。 ( 11)代理服务器:充当其它服务器中介的一种服务器。 它接收请求时好象是拥有被请求资源的原始服务器,实际上是它向原始服务器请求客户机要的资源,然后转发给客户机。 发出请求的客户机并不知道是在和网关通信。 代理服务器常常被用来作为通过防火墙的服务器端入口。 HTTP 协议一般是基于 TCP/IP 连接的,其默认端口是 TCP 的 80 端口。 当然,也可以改为自己想用的其它端口,但必须在请求的消息中说明 [2]。 URL 剖析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指的是统一资源定位。 一个 URL 就是指向 Web上的某些数据的一个指针,它可以是一个 Web 文件,一个存放于 FTP 或 Gopher 上的文件,或者是一个 地址。 URL 提供了一个通用的一致方法来查找信息。 大多数 URL 包括三个部分:协议、主机名称以及目录和文件名。 图 11 URL的各个部分 协议指的是用来访问页面的方式,即您的浏览器将要用来访问文件的协议或程序的类型。 如果浏览器使用 HTTP 协议访问文件,则 URL 的协议部分就是。 如果浏览器使用第 1 章 概 述 7 FTP,则协议部分就是 ftp。 依此类推。 协议必须与服务器相匹配来进行工作。 比如,服务器上没有安装 HTTP 服务器程序,您当然无法使用 HTTP URL 来取得服务器上的文件。 主机名称指的是在 Inter 上存储信息的系统的名称。 当然,您可以使用具有相同的主机名但又具有不同协议的不同 URL[1]。 URL 的主机名称部分可能会包含一个端口号。 这个端口号告诉您的浏览器以合适的协议来打开位于指定网络端口的连接而不是使用缺省的端口。 如果一个端口号是必须的,那么它将出现在主机名称 的后面和目录名称的前面,如下所示: 最后,目录指的是文件的位置或是在主机上的其它形式的信息。 目录可能是一个真实的目录和文件名,也可以是某种协议用来代表信息所在位置的指示器(例如, Gopher 就不是确切的目录)。 浏览器 /服务器( b/s)模型 在 90 年代初期,客户机 /服务器( C/S)模型风靡一时。 简单的说,客户是请求资源的程序,服务器是可提供资源的程序。 其模型的运作方式是这样的: ( 1)远端的用户机上启动一个客户应用程序,为访问所须需的信息建立必要的网络连接。 ( 2)户请求客户应用程序执行某个功能。 ( 3)户程序分析用户的请求,并计算出对存放在服务器上的数据发出何种请求。 ( 4)客户程序规范化该请求,并发送给服务器。 ( 5)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进行相应的处理,将用户请求的数据通过网络发回给客户。 客户机 /服务器模型基本思想之一就是充分利用服务器强大的处理能力,将应用的大部分功能放在服务器端实现;而客户机相对来说功能简单,以实现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 浏览器 /服务器 (B/S)模型则对客户机 /服务器模型中的客户端进一步进行了简化。 其工作过程如图所示: 第 1 章 概 述 8 图 12 (B/S)工作过程图 利用 Web 方式来组织所有资源已经成为目前网络开发的发展趋势。 其目的是把浏览器作为用户访问服务器上数据的统一界面,只要用户计算机上有浏览器,即可对任何平台服务器上的信息进行访问。 与客户机 /服务器模型相比,客户只需 Web 页面显示在屏幕上,全部的数据处理任务都交给了服务器方。 基于 Web 的浏览器 /服务器模型允许任何计算机连接到 Inter 上 的 Web 服务器中获取信息,不管服务器就在您自己的房间里还是在地球的另一端。 为实现这一功能立下汗马功劳的是 TCP/IP 协议和 HTTP 协议。 前者使得 Inter 上的计算机能够从其它机器获取信息,即使两台机器相隔万里,体系机构完全不同。 而后者则使得服务器和浏览器之间能够协商双方的信息传送方式 [1]。 综上所述,我们可回顾一下采用浏览器 /服务器 (B/S)模型的好处: ( 1) 用单一的 访问点,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信息。 ( 2)这种资源,无论是文本还是多媒体信息,均采用同样的界面。 ( 3)对于所有的信息,无论其基于何种平台,都采用同样的界面访问,即实现了平台无关性。 第 2 章 搭建网站准备工作 9 第 2 章 搭建网站的准备工作 JSP 简介 JSP 技术是用 JAVA 语言作为脚本语言的, JSP 网页为整个服务器端的 JAVA 库单元提供了一个接口来服务于 HTTP 的应用程序。 JSP(JavaServer Pages)是由 Sun Microsystems公司倡导、许多公司参与一起建立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 在传统的网页 HTML 文件(*.htm,*.html)中加入 Java 程序片段 (Scriptlet)和 JSP 标记 (tag),就构成了 JSP 网页(*.jsp)。 Web 服务器在遇到访问 JSP 网页 下载的是 ,所以这里就以 的请求时,首先执行其中的程序片段,然后将执行结果以 HTML 格式返回给客户。 程序片段可以操作数据库、重新定向网页以及发送 等等,这就是建立动态网 站所需要的功能。 所有程序操作都在服务器端执行,网络上传送给客户端的仅是得到的结果,对客户浏览器的要求最低,可以实现无 Plugin,无 ActiveX,无 Java Applet,甚至无 Frame[12]。 JavaServer Pages(JSP) 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来创建显示动态生成内容的 Web 页面。 由业界处于领先地位的 Sun 公司制定了相关的 JSP 技术规范,该规范定义了如何在服务器和 JSP 页面间进行交互,还描述了页面的格式和语法。 JSP 页面使用 XML 标签和 scriptlets(一种使用 Java 语言编写的脚本代码),封装了生成页面内容的逻辑。 它将各种格式的标签( HTML 或者 XML)直接传递回响应页面。 通过这种方式, JSP 页面实现了页面逻辑与其设计和显示的分离。 JSP 技术是 Java 系列技术的一部分。 JSP 页面被编译成 servlets,并可能调用 JavaBeans 组件 (beans) 或 Enterprise JavaBeans 组件(企业 beans),以便在服务器端处理。 因此, JSP 技术在构建可升级的基于 web 的应用程序时扮演了重 要角色。 JSP 页面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平台或 web 服务器上。 JSP 规范在业界有着广泛的适应性。 deamweaver 简介 Dreamweaver 是 Macromedia 公司的出品的一款 所见即所得 的网页编辑工具。 与 Frontpage 不同 , Deamweaver 采用的是 Mac 机浮动面版的设计风格 ,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感到不适应。 但当你习惯了其操作方式后,就会发现 Dreamweaver 的直观性与高效性是Frontpage 所无法比拟的。 Dreamweaver 与其它同类软件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 第 2 章 搭建网站准备工作 10 不生成冗余代码。 可视化的网页编辑器,都要把使用者的操作转换成 html代码。 一般的编辑器都会生成大量的冗余代码,给网页以后的修改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同时还增加了网页文件的大小。 Dreamweaver则在使用时完全不生成冗余代码,避免了诸多麻烦。 而且,通过设置,还可用 Dreamweaver清除掉网页文件原有的冗余代码。 方便的代码编辑。 可视化编辑和源代码编辑都有其长处和短处。 有时候,直接用源代码编辑会很有效。 Dreamweaver提供了 html快速编辑器和自建的 html编辑器,能方便自如的在可视化编辑状态和源代码编辑状态间切换。 强大的动态页面支持。 Dreamweaver的 Behavior能在使用者不懂 java script的情况下,往网页中加入丰富的动态效果。 Dreamweaver还可精确的对层进行定位,再加上 timeline功能,可生成动感十足的动态层效果。 操作简便。 首先, Dreamweaver提供的历史面板、 html样式、模版、库等功能避免了重复劳动,使用者不必重复输入相同的内容、格式。 其次, Dreamweaver能直接往页面中插入 Flash、 Shockwave等插件,经过设置后还可直接调用相应的软件对这些插件进行编辑。 最后, Dreamweaver与 Fireworks集成紧密,可直接调用 Fireworks对页面的图象进行修改、优化。 优秀的网站管理功能。 在定义的本地站点中,改变文件的名称、位置, Dreamweaver会自动更新相应的超级链接。 Check in和 Check out功能可协调多个使用者对远程站点的管理。 便于扩展。 使用者可给 Dreamweaver安装各种插件,使其功能更强大。 使用者若有兴趣,还可自己给 Dreamweaver制作插件,使 Dreamweav。基于web实验教学管理系统_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30 软件测试的技术 30 黑盒测试 31 黑盒测试 31 功能测试 31 白盒测试 34 系统测试 36 测 试结论 36 结 论 37 致 谢 38 参考文献 39 附 录 41 1 第 1 章 概 述 课题来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 与此同时,为了管理大量的货品,货品仓库也大量的出现,仓库的管理问题也就提上了日程
复杂性。 国内外许多系统开发的实例都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开发方式。 国外曾有人对一些软件项目开发各阶段的工作量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在开发过程中各工作阶段所占全部工作量的比重分别达到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程:模块调试:系统调试= 20%: 15%: 20%: 25%: 20%。 由此可见,程序编写在开发工 作中只占很小比例,而调试工作却占整个开发工作量的一半左右,因此 “ 系统开发就是编程 ”
s XP) , WEB 采用 IIS6, 数据库采用 Microsoft Access 2020,根据用户输入,对考勤、员工资料、工资等数据进行有效管理。 、业务流程处理流程 数据处理流程图见 五、选择系统方案 操作平台选择 目前的主流操作系统有 Linux、 Unix、 Microsoft Windows。 Unix是比较成熟的操作 系统,但是,由于其操作和管理十分复杂,难以作为一般用户所掌握
.............................................................................. 59 本章小结 ........................................................................................................... 61 第
x, y 坐标到服务器端处理 ,生成新的栅格图传递到客户端显示,增加了服务器和网络传输的负担。 服务器插件或者是 ORB 对象的方案,它们都需要 HTTP 和 Web 服务器作为中介,来协调服务器和客户机对象之间的通信。 一个客户机对象无法直接调用服务器对象,客户机与服务器对象之间交互的基本形式仍然是 HTML 表格。 对于象 WebGIS 这样复杂的客户 /服务器应用来说,网络通信量相当大
独立的课程网站是 非常必要的事情。 这不仅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有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提升了高校自身的知名度。 研究意义 随着学校发展教育的需要和学校网络的软件与硬件的质量提高,大学的教育需要一个完整的课程网站教育系统。 课程网站主要是为了给老师同学们提供一个安全方便的教育学习的平台。 现在网络课程已经在高等教学领域全部展开,丰富了 教育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