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oe液压千斤顶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04 Pa< [σ ]= 7 MPa Tmax = 103 Pa< [T]= 1 MPa 因此,梁的强度是足够的,其实际 生活中,许多木材都是能够满足其强度的,如柳木,杨木。 所以,将梁制成可活动的零件,则千斤顶的应用,尤其是在农业、工业生活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方便。 (拉压杆)的设计 工程实际中经常遇到承受轴向拉伸或压缩的构件。 例如,内燃机中的连杆,钢木组合桁架中的钢拉杆等。 承受轴向拉伸或压缩的杆件称为拉压杆。 实际拉压杆的形状,加载和连接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可简化成图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作用于杆件上的外力的合力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杆件的主要变形是沿轴线方向的伸长或缩短。 (1)千斤顶的活塞杆即为 简单的拉压杆,图 ,试选材 HT100,有《机械设计制造基础》(陈立德主编)查得其许用拉应力为 [σ ]= 80 MPa (2)设计截面:选择拉压杆的半径为 r= 4mm 则其许用应力为: σ max = F/A= 500/( )= MPa (3)教核强度 : σ max = MPa < [σ ]= 80 MPa 由此可见 ,满足其强度。 (4)确定许用载荷 : Fmax ≤ A [σ ]= ( ) 80 106= 4 103 N 图 拉压杆计算简图 第六章 液压油的选用和工艺规程设计 液压传动所用液压油一般为矿物油。 它不仅是液压系统传递能量的工作介质,而且还有润滑,冷却和防锈的作用。 液压油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 为了更好地传递运动和动力,液压油应具备如下性能: (1)润滑性能好; (2)纯净度好,杂质少; (3)合适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特性; (4)抗泡沫性,抗乳化性和防锈性好,腐蚀性小; (5)对热,氧化,水解都有良好的稳定 性,使用寿命长; (6)对液压系统所用金属及密封件材料等有良好的相容性; (7)比热和传热系数大,体积膨胀系数小,闪点和燃点高,流动点和凝固点低。 一般根据液压系统的使用性能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确定液压油的品种。 当品种确定后,主要考虑油液的粘度。 在确定油液粘度时主要应考虑系统工作压力,环境温度及工作部件的运动速度。 当系统的工作压力大,环境温度较高,工作部件运动速度较大时,为了减少泄漏,宜采用粘度较高的液压油。 当系统工作压力小,环境温度较低,而工作部件运动速度较高时,为了减少功率损失,宜采用粘度较低的液压油。 当 选购不到合适粘度的液压油时,可采用调和的方法得到满足粘度要求的调和油。 当液压油的某些性能指标不能满足某些系统较高要求时,可在油中加入各种改善其性能的添加剂,如抗氧化,抗泡沫,抗磨损,防锈以及改进粘温特性的添加剂,使之适用于特定的场合。 因此,该千斤顶选用千斤顶专用液压油。 千斤顶丝杠是由连接头和缸体组成的 ,它们都是采用 45 钢的。 而在它们加工前要经过正火处理,以增加它们的切削性能,来消除应力,细化组织,防止产生变形与开裂。 接着进行粗加工、调质和精加工。 然后需要进行高频感应加热淬火和低温回火,以便 提高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低温回火的目的是消除应力,防止,磨削 加工时产生裂纹。 加工后需要进行保温处理,可以使工件不易变形,误差较小。 最后用冷却液进行处理,为以后使连接头和缸体的装配打下基础。 制订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 1)连接头的加工工序如下: 工序一:选 择实心钢外径为 ф 140mm 的毛坯,在下料机上取 L=100mm 长。 工序二:在 CA6140x1500 车床上夹右端外圆车左端外圆车成 ф 13车成 ф 12 ф 4ф 100、 8 45176。 、 45176。 ,掉头夹外圆找正车成 SR80 球面。 工序三:检验。 ( 2)杠体的加工工序如下: 工序一:选择毛皮 ф 168 28 管材,在下料机上取 L=500mm 长。 工序二:车距左、右端面 100往里车架位见圆 , L60,在左端面车深孔引孔  ,L=90mm 深。 工序三:深孔镗:粗、精镗内孔为 。 工序四:夹左端内孔,右端上中心架,在右端车接头止口配合尺寸 05..00121 , L=16深。 ( 3)组焊件的加工工序如下: 工序一:钳工:①将焊接件备齐,并清洗干净。 ②用自制夹具按焊接图装配并点焊牢固。 工序二:焊接:局部预热按图要求焊接成型, 保证质量。 工序三:热处理:硬质为 HB240~ 280后( ф 120 内孔酸洗干净)。 工序四:夹右端 ф 130,左端架中心架车端面保孔深 475mm。 车成外圆 ф 167 内孔倒角 2 45176。 ,调头夹外圆上中心架车成Ф 1焊接尺寸、打中心孔 A3 保总 长,夹顶车成Ф 150、Ф 14 Tr150 67e 各尺寸,调头夹外圆找正在 内上中心架车成  、 。 工序五:划 Z3/8 位置线。 工序六:钻孔 Z3/Ф。 工序七:检验。 第七章 焊接夹具设计 千斤顶丝杠连接头和缸体在粗加工后,要将两者焊接到一起,进行热处理,再进行最后的成型加工。 因本工件是大批量的生产,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并能保证加工精度,因此,需设计制造专用焊接夹具来保证装配关系、焊接效率和质量。 千斤顶丝杠为轴类零件,一般都以中心轴线为基准来加工其外表面。 焊接夹具就是以千斤顶丝杠的中心轴线为基准而设计的。 将千斤顶丝杠ф 150 的部分放到 60176。 的 V形槽,(如图 所示)。 图 V形槽 图 特制螺栓固定 丝杠缸体的轴线与装夹在机床上的连接头的轴线重合,用另一部分 V形槽夹紧杠体,使用特制的螺栓固定 (如图 所示 )。 这样千斤顶丝杠和连接头就被固定。 用电焊机进行点焊,使工件的位置固定。 点焊后,取下工件,按照技术要求进行焊接就可以了。 此焊接夹具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经济实用,定位作用好。 确定夹具结构方案 ( 1)确定夹具结构 根据夹具原理的设计可知:夹具必须加紧杠体,使之在机床上固定,避免松 动。 为了使连接头更好的和缸体焊接起来,就设计了两种形状的夹具,形状如图。 零件草图 V型块草图 图 草图 ( 2)夹具非标准件零件图 如下 : 图 夹紧盖 零件图样 如下 : 图 夹紧螺栓 如 下 : 图 连接铰链 ( 3)绘制夹具总装图 选择适当比例,在图纸上绘出所设计的工装简略图(图 ),(图)各视图之间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绘制夹具元件及标注尺寸。 根据选好的定位基准面确定定位元件类型、尺寸、结构,将其绘制在相应位置上(图 )。 、引导元件 用于保证刀具和夹具相对位置的对刀元件类型,结构,空间位置,将其视图绘制在相应位置上。 根据所确定的夹紧装置和辅 助支承将其视图绘制在相应位置上(图 )。 图 浮动 V型块 图 工装简略图 图 定位元件 图 夹具装置辅助支承 结 论 毕业设计是在我们学完大学全部基础课以及专业课之后进行的,它是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掌握的专业技术理论和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使我们建立正确的工程设 计思想。 通过毕业设计,我们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初步学会了如何编写技术文件、正确使用技术资料手册及相关的工具书,培养了我们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自己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计算、制图以及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是从一名学生向一名工程技术人员转变的过渡过程,为我们 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 了一个很好的 基础。 本次设计的题目为基于 PROE 液压千斤顶设计系统设计,是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设计过程。 基于 PROE 液压千斤顶设计系统设计是集液压技术,机械设计 和机械制造于一身的实践与理论与一体的大练兵。 机械加工工艺 、机械 设计与制造是 企业技术人员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 机械 设计与制造要求设计者 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理论。 这种千斤顶广泛使用于中小型城市及农村的日常生活,主要用于厂矿、 交通 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 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 ,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 参考文献 [1] 林文焕 .机床夹具设计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7 [2] 陈立德 .机械设计基础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3] 乔世民 .机械制造基础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4] 徐 灏 .机械设计手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1 [5] 姜佩东 .液压与气动技术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6] 杨黎明 .机械零件设计手册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3 [7] 李 云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 致 谢 丰富多彩的三年求学生涯即将结束 ,实 在舍不得离开学院这片充满了关爱的三色土,更舍不得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 有太多的事历历在目,宛如昨日,有太多人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挥之不去。 三年的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眼之间的事情会一下子浮现在眼前。 学院的兴盛需要一届又一届同学们的继续奋斗,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看到一个更加美好的学院,屹立在这片我曾经并将一直热爱的土地上。 非常感谢我的老师在此次论文设计中给予的关心和帮助,经过两个月的精心筹备,等诸位老师的指导下,我终于完成了毕业设计论文。 在此,感谢所 有曾在论文写作期间对我提供帮助的老师和同学。 最后再次感谢指导老师,他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它将引导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开拓无限空间。 请接受我们最诚挚的谢意。 xxx(学生姓名落款)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说明书 千 斤 顶 的 设 计 引言 目的 千斤顶对于人们来说并不陌生,日常生产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 , 例如 : 需要将重物如车辆、大型设备、井下轨道等在没有起吊设备的情况下移动或抬起它们,而仅靠人工操作是非常困难甚至根本无法实现的,这就需要用到千斤顶。 由此可见,千斤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此次毕业设计的课题 —— 千斤顶设计。 是对最普通的螺旋千斤顶进行改造和设计, 提高其使用性能,降低生成成本。 又 称机械式千斤顶,是由人力通过螺旋副传动,螺杆或螺母套筒作为顶 举件。 普通螺旋千斤顶靠螺纹自锁作用支持重物,构造简单,但传动效率低,返程慢。 自降螺旋千斤顶的螺纹无自锁作用,装有制动器。 放松制动器,重物即可自行快速下降,缩短返程时间,但这种千斤顶构造较复杂。 螺旋千斤顶能长期支持重物,最大起重量已达 100 吨,应用较广。 下部装上水平螺杆后,还能使重物作小距离横移 按分类来看,所设计的螺旋千斤顶属立式、手动、机械传动型。 其意义在于: 要求熟悉 螺旋传动的工作原理,掌握螺旋传动的设计过程和方法 , 培养结构设计能力,初步了解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 ; 要求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 独立解决工程的问题的能力 ; 培养查阅机械设计零件手册及有关技术资料,能正确使用国家标准规范能力。 中国千斤顶行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千斤顶产业发展进步较晚,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千斤顶的需求主要是以工业和国防尖端使用为主。 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拉动了千斤顶的需求。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千斤顶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千斤顶需求的增速远高于全球水平。 1990 年以来,全球千斤顶表观消费量以年均 6%的速度增长,而九十年代的十年间,我国千斤顶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到 %,是世界年均增长率的 倍。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千斤顶产业高速增长。 2020 年 — 2020 年,我国千斤顶消费量从 188 万吨增长到 447 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