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物料传输分拣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材料分拣装置 PLC 输入 /输出端子分配表 西门子 PLC(I/O) 分拣系统接口 (I/O) 备注 输 入 部 分 UCP(计数传感器 ) 接 旋 转编 码器 SN(下料传感器 ) 判 断 下料 有无 SA(电感传感器 ) SB(电容传感器 ) SC(颜色传感器 ) SD(备用传感器 ) SFW1(推气缸 1 动作限位 ) SEW2(推气缸 2 动作限位 ) SFW3(推气缸 3 动作限位 ) SFW4(推气缸 4 动作限位 ) SFW5(下料气缸动作限位 ) SBW1(推气缸 1 回位限位 ) SBW2(推气缸 2 回位限位 ) SBW3(推气缸 3 回位限位 ) SBW4(推气缸 4 回位限位 ) SBW5(下料气缸回位限位 ) SB1(启动 ) SB2(停止 ) 11 输 出 部 分 M(输送带电机驱动器 ) YV1(推气缸 1 电磁阀 ) YV2(推气缸 2 电磁阀 ) YV3(推气缸 3 电磁阀 ) YV4(推气缸 4 电磁阀 ) YV5(下料气缸电磁阀 ) PLC 输入输出接线端子图 根据表 1 可以绘制出 PLC 的输入输出接线端子图,如图 22 所示。 12 图 22 PLC输入输出接线端子图 检测元件与执行装置的选择 主要是对旋转编码器和各个传感器的选择,并对其作简要介绍。 13 旋转编码器 旋转编码器是与步进电机连接在一起,在本系统中可用来作为控制系统的计数器,并提供脉冲输入。 它转化为位移量,可对传输带上的物料进行位置控制。 传 送至相应的传感器时,发出信号到 PLC ,以进行分拣,也可用来控制步 进电机 的转速。 本系统选用 E6A2CW5C 旋转编码器 ,原理如图 23 所示。 图 23 旋转编码器原理 旋转编码器介绍:旋转编码器是用来测量转速的装置。 技术参数主要有每转脉冲数(几十个到几千个都有),和供电电压等。 它分为单路输出和双路输出两种。 单路输出是指旋转编码器的输出是一组脉冲,而双路输出的旋转编码器输出两组相位差 90 度的脉冲,通过这两组脉冲不仅可以测光电码盘 14 量转速,还可以判断旋转的方向。 编码器如以信号原理来分,可分为增量脉冲编码器( SPC)和绝对脉冲编码器( APC)两者一般都应用于速度控制或位置控制系统的 检测元件。 编码器码盘的材料有玻璃、金属、塑料,玻璃码盘是在玻璃上沉积很薄的刻线,其热稳定性好,精度高,金属码盘直接以通和不通刻线,不易碎,但由于金属有一定的厚度,精度就有限制,其热稳定性就要比玻璃的差一个数量级,塑料码盘是经济型的,其成本低,但精度、热稳定性、寿命均要差一些。 工作原理如下:由一个中心有轴的光电码盘,其上有环形通、暗的刻线,有光电发射和接收器件读取,获得四组正弦波信号组合成 A、 B、 C、 D,每个正弦波相差 90 度相位差(相对于一个周波为 360 度),将 C、 D 信号反向,叠加在 A、 B 两相上,可增强稳定 信号;另每转输出一个 Z 相脉冲以代表零位参考位。 由于 A、 B 两相相差 90 度,可通过比较 A 相在前还是 B相在前,以判别编码器的正转与反转,通过零位脉冲,可获得编码器的零位参考位。 分辨率:编码器以每旋转 360 度提供多少的通或暗刻线称为分辨率,也称解析分度、或直接称多少线,一般在每转分度 5~ 10000 线。 信号输出 : 信号输出有正弦波(电流或电压),方波( TTL、 HTL),集电极开路( PNP、 NPN),推拉式多种形式,其中 TTL 为长线差分驱动(对称 A, A; B, B; Z, Z), HTL 也称推拉式、推挽式输出,编码器 的信号接收设备接口应与编码器对应。 信号连接:编码器的脉冲信号一般连接计数器、 PLC、计算机, PLC 和计算机连接的模块有低速模块与高速模块之分,开关频率有低有高。 如单相联接,用于单方向计数,单方向测速。 A、 B 两 15 相联接,用于正反向计数、判断正反向和测速。 A、 B、 Z 三相联接,用于带参考位修正的位置测量。 A、 A, B、 B, Z、 Z连接,由于带有对称负信号的连接,电流对于电缆贡献的电磁场为 0,衰减最小,抗干扰最佳,可传输较远的距离。 对于 TTL 的带有对称负信号输出的编码器,信号传输距离可达 150 米。 对于 HTL 的 带有对称负信号输出的编码器,信号传输距离可达 300 米 电感传感器 电感式接近开关属于有开关量输出的位置传感器,用来检测金属物体。 它由 LC 高频振荡器和放大处理电路组成,利用金属物体在接近这个能产生电磁场的振荡感应头时,使物体内部产生涡流。 这个涡流反作用于接近开关,使接近开关振荡能力衰减,内部电路的参数发生变化。 由此,可识别出有无金属物体接近,进而控制开关的通或断。 本系统选用 M18X1X40 电感传感器。 接线图如图 24,原理图如图 25。 图 24 M18X1X40 DC 二线常开式电感传感 器接线图 16 图 25 电感传感器工作原理图 电感传感器介绍: 由铁心和线圈构成的将直线或角位移的变化转换为线圈电感量变化的传感器,又称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的线圈匝数和材料导磁系数都是一定的,其电感量的变化是由于位移输入量导致线圈磁路的几何尺寸变化而引起的。 当把线圈接入测量电路并接通激励电源时,就可获得正比于位移输入量的电压或电流输出。 电感 式传感器的特点是: ① 无活动触点、可靠度高、寿命长; ② 分辨率高; ③ 灵敏度高; ④ 线性度高、重复性好; ⑤ 测量范围宽(测量范围大时分辨率低); ⑥ 无输入时有零位输出电压,引起测量误差; ⑦ 对激励电源的频率和幅值稳定性要求较高; ⑧ 不适用于高频动态测量。 电感式传感器主要用于位移测量和可以转换成位移变化的机械量(如力、张力、压力、压差、加速度、振动、应变、流量、厚度、液位、比重、转矩等)的测量。 常用电感式传感器有变间隙型、变面积型和螺管插铁型。 在实际应用中,这三种传感器多制成差动式,以便提高线性度和减小电磁吸力所造成的附加误 差。 17 电容传感器 电容传感器也属于具有开关量输出的位置传感器,是一种接近式开关。 它的测量头通常是构成电容器的一个极板,而另一个极板是待测物体的本身。 当物体移向接近开关时,物体和接近开关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使得和测量头相连的电路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 由此,便可控制开关的接通和关断。 本系统选用 E2KX8ME1 电容传感器,接线图可参考图 25,原理图如图 26。 图 26 电容传感器工作原理图 电容传感器介绍: 用电测法测量非电学量时,首先必须将被测的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而后输入之。 通常把非电学量变 换成电学量的元件称为变换器;根据不同非电学量的特点设计成的有关转换装置称为传感器,而被测的力学量(如位移、力、速度等)转换成电容变化的传感器称为电容传感器。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 而言,。基于plc的物料传输分拣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工业自动化控制特别是顺序控制中的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无法取代的。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此次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硬件方面:系统采用 PLC 为中心控制器, 通过旋转编码器测得各方向电机的旋转频率并转换为高速计数脉冲送入 PLC 中进行计数运算可获得刀锯或 水平台 行进的精确位移量,将其与设定的初值相比较,当达到设定值时 PLC 复位相应的方向电机线圈使其停车
存储容量是指用户程序存储器的容量。 用户程序存储器的容量大,可以编制出复杂的程序。 一般来说,小型 PLC的用户存储器容量为几千字,而大型机的用户存储器容量为几万字。 ( 2) I/O点数 输入 /输出( I/O)点数是 PLC可以接受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总和,是衡量 PLC性能的重要指标。 I/O点数越多,外部可接的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就越多,控制规模就越大。 ( 3)扫描速度 扫描速度是指
装在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 1— 轿厢 2— 曳引轮 3— 对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业的发展促使电梯进入了高峰发展时期,代表新技术的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梯领域的同时,陆续出现了群控电梯、超高速电梯、交流变频变压调速电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晶闸管变 流装置越来越多地用于电梯系统,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简化,性能提高。 同时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研制和开发,使交流电梯的调速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
储器两个部分。 系统存储器用来存放由 PLC 生产厂家编写的系统程序,并固化在 ROM内,用户不能更改,它使 PLC 具有基本的功能,能够完成 PLC 设计者规定的各项工作。 系统程序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系统管理程序、用户指令解释程序和标准程序模块与系统调用管理程序。 用户存储器包括用户程序存储器和用户数据寄存器两个部分。 用户程序存储器来存放用户针对具体控制任务用规定的 PLC
only way to the car wash industry. Keywords: automatic car washing car washing industry。 PLC control system。 The car wash industry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汽 车 自 动 清 洗 装 置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第 2 页 共 24 页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绪论
动操 作按钮外,还有各液位池的液位显示。 本处理系统对液位的控制采用浮球液位传感器, 浮球连续式液位传感器是利用浮球内磁铁随液位变化,来改变连杆内的电阻与磁簧开关,磁簧开关的间隙愈小,精度愈高。 分压信号可经过转换器转变成 4~ 20mA 或其它不同之标准信号。 指示计可配合其它表头作远距离指示,是一种原理简单,可靠性极佳的液位指示计。 除盐池中的盐浓度检测由余氯(自由氯)电极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