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sm的家庭安全报警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源模块选定与论证 方案一:工频电源 此电源供电效率较高,转换率在 80%左右,原理是利用变压器将 220V 用户交流电压降压,经过整流桥整流变为直流电,再电容滤波和 L7805 稳压器稳压,最后输出直流 5V 电压,供单片机系统工作。 该方案电气隔离性较好,电路容易,传统可靠,但是形状较大,占用空间位置。 5 方案二:阻容电源 该电源方式适用一些工作电流小的场合,如:液晶显示。 原理是利用电阻电容将 220V 交流用电降为低压,然后再二极管整流,电容滤波,最终输出直流 5V 电压。 电阻降压的方法容许输入的电压动态范畴宽广,不好的地方就是电气无隔离,不能隔离外部干扰,电能转换率比较低。 电容降压的方式,电能转换效率较高,但是危险性较高 ,如果电压突然变得过大,电容很容易被击穿,如果被击穿将会发生很可怕的后果。 方案三: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种类很多,用途也比较普遍。 它主要是运用电力电子技术,控制晶闸管和晶体管的导通、截止的时间的长短,输出稳定不变的电压。 此方式效率高,在75%左右、输入电压范围宽、体积很小、高频率、抗干扰、低噪音,但是很难做到很高的可靠性,故障点多,不易维修,成本较高。 方案四:蓄电池电源 该方式简单可靠,在家庭停电的情况下也可工作,电池没电了可以充电继续使用,节能环保,无电时方便替换,成本低廉。 综上所述:为了家用电断电 之后,系统还能继续工作,综合考虑选择方案一和方案四。 按键设置的选定与论证 方案一:独立按键 采用独立按键对系统参数设置,该方案控制简单、编程方式容易、占用 I/O 端口多、浪费资源,适用于所需按键较少的场合。 方案二:矩阵键盘 采用矩阵按键对系统参数设置,原理是利用对端口扫面的原理,判断哪个按键是否按下。 逐行扫面思路简单,但是程序复杂,反转扫描程序简单,思路巧妙。 该方案电路设计复杂,电路不容易布线,具有较高的 I/O 端口利用率,软件编程也较为复杂。 适用于需使用大量按键的工作场合。 方案三:红外遥控器 采用万能遥控器对进行系统的设置。 该遥控器成本低,按键多,抗干扰能力强, 6 容易解码,自己就可以学习它,然后自己用它去遥控控制更多家用电器,它可实现10 米内近距离遥控控制,既省时,又方便。 电路简单,只需用一个红外接收头连接单片机的 管脚,当在一定范围将按下红外遥控器按钮,红外接收电路就会接收到遥控器发送的信号,然后对该信号进行解码实现特定的功能。 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三作为本设计控制设置按键。 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本系统由 STC89C52 单片机作为系统处理器,利用温度、湿度、烟雾传感器检测环境的 相应数据,经单片机处理在液晶屏上显示出来,由 SIM900A 模块和蜂鸣器实现远近距离报警提醒。 总体设计框图如图 21 所示。 图 21 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7 3 系统硬件设计 单片机最小系统 STC89C52RC 单片机简介 本系统采用的 STC 系列的 STC89C52 单片机作为系统处理器。 该单片机引脚分布如图 31 所示,内部结构如图 32 所示。 它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 具有 8K 可编程程序存储空间( ROM);  内置 4K 字节 EEPROM 存储空间;  具有 512 字节数据存储空间( RAM);  具有通用 32 个 I/O 端口, P0、 P P P3 是准双向口,其中 P0I/O 端口是漏极开路方式输出,当为总线进行外部电路扩展用时,不需要用电阻拉为高电平,只有当作 I/O 口时,需要在外部接上拉电阻;  无需专用仿真器,可以直接使用 USB 串口下载用户程序;  具有看门狗功能;  具有 4 个外部中断,其中断触发方式有两种,可分为低电平触发方式和下降沿触发方式;  工作电压范围在 至 ; 图 31 STC89C52RC 单片机引脚图 8 图 32 STC89C52RC 单片机内部结构图 单片机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就是 利用它把单片机系统程序从头开始运行,把硬件系统变为初始状态,就如电脑重启键的作用一样,方便使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进行操作。 复位电路一般由电容和电阻组合而成,复杂的就需要有三极管等其他元器件配合程序进行了。 复位电路的原理图如图 33 所示。 当给 VCC 通电时,电解电容 C1 就会充电,在10K 电阻 R1 上就会出现电压, RST 变为高电平,使单片机复位;经过几微妙后, C1电量充满, 10K 电阻 R1 上的电流就会逐渐下降为零,电压也变为零,使处理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在工作期间,如果按下微动开关 S1,电容 C1 放电, 10K 电 阻上就会出现电压,使 RST 变为高电平,单片机最小系统复位,使系统变为初始状态。 当松开微动开关 S1,电容 C1 又会充电,几微妙之后,单片机又进入工作状态。 9 图 33 STC89C52RC 单片机复位电路图 单片机晶振电路 晶振是晶体振荡器的简称,其作用就是给 CPU 供应一个合适的时钟频率,使CPU 能够正常工作起来。 单片机的内部电路就是由无数个门电路组成,要想使门电路工作,就需要给门电路一个 CLK 信号作为触发信号,过来一个 CLK 信号,门电路就会工作一次。 在理论上来说,给的 CLK 信号频率越快,单片机的 工作性能就越好,运行速度就越快。 但是单片机运行速度的快慢,不仅和处理器的运算速度有关,也和存储器的速度,外设电路速度都有很大关系。 本设计的单片机晶振电路如图 34。 由晶振 Y非极性电容 C非极性电容 C3构成晶振电路, Y1 是 晶振, C2 和 C3 为 30PF 负载电容,其作用就是为了加快真振荡电路的起振,减小频率的温漂。 图 34 STC89C52RC 单片机晶振电路图 10 液晶显示器 12864 LCD12864 液晶显示器简介 12864 液晶是 128*64 点阵液晶模块的一种统 称,就是由 128*64 个点组成。 该液晶点阵屏模块价格较低,显示清晰可观,适合用于各种电子装置的显示。 液晶模块引脚说明如表格 31。 它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 工作电压: ~5V  工作温度范围: 20~70︒ C  背光驱动电流: 60mA  支持并口和串口通讯  背光蓝屏、带中文字库  视角: 6 点钟方向  点阵格式: 128*64 表格 31 液晶模块引脚说明 11 液晶显示电路 在本设计中为了节省单片机 I/O 口,选择了 3 位串行通讯方式实现驱动液晶工作,就是把液晶的 RS、 RW、 EN 三个端口连接到单片机 I/O 端口,通过控制这三个端口实现控制液晶驱动。 12864 液晶显示模块内部自带背光限流电阻, 19 号引脚背光源正极可以直接连接直流 5V 电源。 LCD 驱动电压输入端接一个 10K 电位器 R2,来调节对比度。 与单片机连接电路如图 35 所示。 图 35 液晶显示连接图 温度 传感器 DS18B20 温度传感器简介 该传感器出自于 DALLAS 厂家, DS18B20 温度传感器的引脚说明如表格 32。 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 具有独特的通讯方式,利用单线接口,只需一 个引脚与单片机相连接通讯即可  供电电压范围为 至  测量温度范围为 55 至 +125 摄氏度  测量精确度在177。 摄氏度  无需其他外部辅助元器件 12  常用于工业温度控制、冷冻库、电力机房、仓库等场所 表格 32 温度传感器引脚说明 DS18B20 检测电路 DS18B20 数字传感器有两种供电方式:一种是使用外部电源 VDD,一种是使用内部的寄生电源。 当 VDD 引脚连接 5V 电压时是使用外部电压供电;当 VDD 引脚接地时使用的是内部的寄生电源。 在此设计中采用的是外部供电方式,无论选择哪种供电方式都 要在 I/O 引脚连接一个 10K 的上拉电阻,把 I/O 端口上拉为高电平。 与单片机连接图如图 36。 图 36 温度传感器连接图 13 湿度 传感器 DHT11 湿度传感器简介 DHT11 是一种温度与湿度集成在一起的数字化传感器,由奥松有限公司制造生产。 该传感器内部有一个测量温度元件和一个测量湿度元件组成。 温湿度传感器详细引脚说明如表格 39 所示。 它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 正常工作电压范围: ~  正常工作电流:  湿度测量范围: 20~90%RH  温度测量范围: 0~50℃  具有长期的 稳定性  无需其他元器件做外围电路  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