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广南县发展农业产业化情况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据县农经站调查,截止 20xx 年 7 月,全县共有农用地 万亩,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 万亩,流转土地总面积 亩(其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 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 %),占农用地总面积的 %,其中:转包面积 10315 亩;出租面积 亩;互换面积 7806 亩;转让 716 亩;入股 80亩;其他方式 26005 亩,土地规模经营( 50 亩以上)的面积36096亩。 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转出农户直接获得地租收入,土地转入方直接获得规模 经营效益,进而把土地资源适度集中到种植能人、专合组织和企业手中,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为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的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是确保农业产业化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 县委、县人民政府把农业产业化发展摆到重要的位置,成立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农科、发改、财政、畜牧、水务、林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县农科局专门设立产业办,负责农业产业化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规划制定等工作。 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 意见》,明确了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并将农业产业化经营列入各级领导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考核,有力的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是提高农业整体素质的关键 我县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并把优化外部环境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保障。 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 “ 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 ” 的总体要求,加大了扶持力度。 按照大规模、高起点、 多形式、强带动的原则,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将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物质装备、生产技术等要素引入农业领域,提高了农业的整体素质。 20xx 年末,各级共投入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达到 3552 万元,对龙头企业减免税收 186 万元。 (三)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 我县把维护农民利益放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首位。 按照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不同产品的特点和要求,积极探索不同的利益联结模式,逐步形成了 “ 公司 +基地 + 农户 ” , “ 公司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 农户 ” 等多种有效的组织经营模式,通过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建立保护价收购、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等形式,使农民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使企业和农户互惠互利。 新的利益联结机制在生产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四)抓好龙头企业和原料基地建设,是夯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 我县在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坚持把促进经营主体协调发展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 既抓龙头企业、又抓基地农户和中介组织,发挥各自功能,形成有机整体,促进良性发展。 20xx年第二季度,全县农 业产业化产值达 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 亿元,重点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14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 1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