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十八连山镇雄硐煤矿评价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山救护协议。 矿井为每个下井职工配备有符合要求的矿灯、矿帽、工作服等劳动保护用品,为接触粉尘的职工配备有防尘口罩、自救器。 15 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第一节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方法和过程 一、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办法 根据该矿地质条件、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的特点和矿井生产的现状,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1986)、《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xx)等规定,遵循科学性、系统性、 全面性、预测性的原则,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原因、制害物、伤害方式等,采用类比推断法、直观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等,对照有关法规、标准,依靠评价人员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照该矿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 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过程 对煤矿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主要以危险、有害因素为主线,结合生产系统、辅助系统及生产工艺、作业条件、作业方式、使用的设备设施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各专业评价人员通过现场勘查、查阅资料、取证和座谈分析,对煤矿各生产系统和作业场所可能存在的主要危 险、有害因素和重大危险源逐项进行辨识。 16 第二节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性分析及存在场所 一、瓦斯灾害 (一)瓦斯灾害的类型及危害 瓦斯爆炸 瓦斯浓度达到 5%~ 16%,氧气浓度在 12%以上,当遇到火源或火花,就会发生爆 炸。 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火焰 (温度可达 20xx℃ )、爆炸冲击波 (最高达1. 2MPa),并造 成矿井空气成分改变。 高温火焰造成人员皮肤、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粘膜烧伤,并造成电气设备毁坏,形成二次火源,引起火灾。 爆炸冲击波可造成人员创伤、死亡,造成设备毁坏、支架破坏、顶板冒落、通风系统破坏。 瓦斯爆 炸造成氧气浓度降低,造成人员窒息;同时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使人中毒死亡。 瓦斯燃烧 当瓦斯浓度超过 16%、氧气浓度不低于 12%时, 遇到火源就会产生 燃烧事故。 瓦斯燃烧的危害:导致作业人员烧伤或中毒窒息、 燃烧作业场所 的电气设备与支 护体、引发连锁灾害 (瓦斯、煤尘爆炸、冒顶、火灾等 )。 瓦斯窒息 瓦斯无色无味,不易被人发现。 由于瓦斯 (二氧化碳 )的大量存在,使空气中的氧气 浓度大大降低,当氧气浓度低于一定浓度时,人就感觉呼吸困难、窒 息,直至死亡。 煤与瓦斯突出 煤矿地下采掘过程中,在极短的时间内 (几秒到几分 钟 ),从煤、岩 17 层内以极快的速度向采掘空间内喷出煤 (岩 )和瓦斯 (CH CO2)的现象,称为煤与瓦斯突出。 它所产生的高速瓦斯流 (含煤粉或岩粉 )能够摧毁巷道设施,破坏通风系统,甚至造成风流逆转;喷出的瓦斯由几百到几万m3,能使井巷充满瓦斯,造成人员窒息,引起瓦斯燃烧或爆炸;喷出的煤、岩由几千吨到万吨以上,能够造成煤流埋人;猛烈的动力效应可能导致冒顶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瓦斯灾害致因分析 产生瓦斯爆炸、燃烧、窒 息 灾害致因因素: 采掘工作面布置不合理, 违反规程的有关规定,存在不合理的集中生产; 采用 不合理的回 采工艺,如串采、残采、带采等回采方法;存在不合理的串联通风、老塘通风;采空区不能及时封闭。 通风系统管理不完善 矿井通风系统不稳定;通风设施管理不善,不按需分配 风量,巷道冒落堵塞,风流短路;局部通风机随意停开,掘进工作面风筒脱节、漏风、被挤压,而不及时处理,风筒出风口距迎头太远,风量过小,风速低,导致掘进工作面微风或无风作业,致使瓦斯积聚。 超通风能力生产。 采掘工作面布置较多,超核 定能力生产,以致于矿井供风不足,局部通风机出现循环风。 瓦斯检查制度执行不严 瓦斯检查员数量不足,空班、漏检;瓦检工 思想与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不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甚至做假记录;瓦斯监控系统不可靠或出现故障处 理 不及时,不能发挥其作用。 瓦斯异常涌出。 地质原因引起的瓦斯异常,掘进工作面新揭露煤层或过断层时; 采掘工作面接近采空区边界的卸压线时,采空区内积 18 存的瓦斯可能突然涌入采掘空间,造成瓦斯异常。 违章爆破 炮眼不装或少装炮泥,甚至用煤粉替代;最小抵抗线不够和用多母线爆破,进行 裸露爆破或放连珠炮。 采煤面虽分上、下段爆破,但间隔时间很短,造成放炮事故,引起瓦斯爆炸;不按规定处理瞎炮。 电气设备管理不好及 机械设备摩擦产生火花 井下照明和机械设备的电源、电气设备不符合规定、疏于管理、电气 设备失爆或带电作业产生火花,以及机械摩擦产生火花引爆瓦斯。 火灾引发瓦斯事故 采空区和旧巷道不及时封闭,残煤自然发火;密闭不严漏风,导致采空内自 燃火灾;皮带、电缆着火等外因火灾引发瓦斯爆炸。 管理上的缺陷、职工安全意识薄弱 管理不到位,责任制不落实,监督检查力度不足,造成对瓦斯治理力度 不足,引发瓦斯爆炸。 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在井下抽烟,违章擅自使用电气焊、拆卸矿灯等,引发瓦斯爆炸。 产生煤与瓦斯突出致因因素: 煤与瓦斯突 出是指煤体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一种异常的动力现象,破碎的煤岩由煤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并伴有大量瓦斯涌出。 煤与瓦斯突出的基本特征如下: 突出的煤向外抛出距离较远,具有分选现象。 抛出的煤堆积角小于煤的自然安息角。 抛出的煤破碎程度高,含有大量的块煤和手捻无粒感的煤粉。 有明显的动力效应,破坏支架,推倒矿车,破坏和抛出安装在巷道内的设施。 19 有大量的瓦斯涌出,瓦斯涌出量远远超过突出煤的瓦斯含量,有时会使风流逆转。 突出孔洞呈口小腔大的梨形、倒瓶形以及其它分岔形等。 煤与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如下: 突出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突出多 发生在地质构造带内,如断层、褶曲和火成岩侵入区附近。 突出与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密切相关。 煤层中的瓦斯压力与含量是突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说来,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越大,突出的危险性越大。 但突出与煤层的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之间,没有固定的关系。 瓦斯压力低、含量小的煤层可能发生突出;反之,瓦斯压力高,含量大的煤层也可能不突出,因为突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突出与地压相关。 地压愈大,突出的危险性愈大。 当开采深度增加时,突出的次数和强度都可能增加;在集中压力区内突出的危险性增加。 突出与煤层构造相关。 煤层构造主要指煤的破坏类型和煤的强度。 一般情况下煤的破坏程度愈高、强度愈小,突出的危险性愈大。 故突出多发生在软煤层或软分层中。 突出与围岩性质相关。 若煤层顶底板为坚硬而致密的岩层且厚度较大时,其透气性差集中应力较大,瓦斯不易排放,故突出危险性愈大;反之则小。 若顶底板中具有容易风化和遇水变软的岩层时,将减少突出危险性。 突出与水文地质相关。 实践表明,煤层比较湿润,矿井涌水量较大,则突出危险性较小;反之则大,这是由于地下水流动,可排出瓦斯,溶解某些矿物,给瓦斯流动创造了条件。 突出具有 延期性 ,突出的延期性变化就是震动放炮后没有诱导突出而相隔一段时间后才发生突出。 其延迟时间从几 分钟到几小时。 20 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无声预兆 1) 煤层结构变化,层理紊乱,煤层由硬变软、由薄变厚,倾角由小变大,煤由湿变干,光泽暗淡,煤层顶、底板出现断裂,煤岩严重破坏等。 2)工 作面煤体和支架压力增大,煤壁外鼓、掉碴等。 3)瓦斯 增大或忽小忽大,煤尘增多。 有声预兆 1) 响煤炮。 在 煤层内发出像机关枪、炮击声。 由于条件不同,声音大小、间隔时间也不相同。 2)突然压力增大。 支柱受力增大,发出咔咔的响 声,或发出劈裂折断的响声, 手摸煤壁能感到冲击和震动;有煤岩层的破裂声;有时会听到气体穿过含水裂缝时的 “吱吱 ”声等。 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措施: 掌握煤与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切实采取区域防突和局部防突技术措施,严格落实“四位一体”的综合防治突出措施。 (三)易发生瓦斯事故的场所分析 采掘工作面及回风巷、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停风区等容易形成瓦斯积聚的地方,都可能引发瓦斯事故 ,石门揭露煤层最易引发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瓦斯爆炸、瓦斯燃烧事故常见发生地点主要有:掘进工作面停风、风筒断开或严重漏风的地点;采、掘工作 面风量不足;风流短路地点;串联通风、扩散通风、局部通风机循环风;采空区或盲巷内;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等; 窒息事故常见发生地点主要有:废旧巷道、盲巷、采空区、停风区、 21 启封密闭、密闭前及水仓等处。 (四)该矿井瓦斯危害的危险性分析 根据 20xx 年矿井瓦斯鉴定结果,相对瓦斯涌出量 m3/t,绝对涌出量 m3/min; 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 m3/t,绝对涌出量 m3/min, 经云南省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相关部门 20xx 年 12 月 1 日 审定,矿井 属 高瓦斯 矿井。 该矿煤层及采空区 内含有一定量的 瓦斯和二氧化碳,封闭的盲巷内也会有瓦斯和二氧化碳气体存在。 为此要加强对采空区密闭和盲巷的管理,定期对采空区密闭的气体成份进行检查;要重视和加强盲巷管理,临时停工不得停风,若停风超过 24 小时,必须立即进行封闭; 启封盲巷排放瓦斯必须编制安全措施并由救护队进行排放。 今后矿井生产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增加和采空范围的扩大,瓦斯涌出量可能有增 加的趋势。 构造发育地段也有发生瓦斯异常涌出的可能,为此,要加强瓦斯地质工作,分析瓦斯异常涌出的资料,掌握瓦斯异常涌出的规律,并采取防范措施。 该矿井在瓦斯危害防治上虽然采取了加强通 风管理、监测监控、瓦斯检查 、瓦斯抽放 等措施,但并未排除发生瓦斯事故的可能性,瓦斯事故往往都是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损失巨大。 经识别和分析认为:瓦斯 为 该矿井重大危险、有害因素。 二、粉尘 (一)粉尘灾害的类型及危害 煤矿在采掘、运输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岩尘、煤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综合防尘措施,有可能引发粉尘灾害。 粉尘灾害类型 22 主要有煤尘爆炸、作业人员得矽肺病和尘肺病。 煤尘爆炸 煤尘爆炸会产生高温火焰和爆炸冲击波,并生成大量的 CO 和其它有毒气体使人 中毒死亡。 爆炸冲击波可造成人员创伤、死亡,造成设备毁坏、顶扳冒落、通风系统紊乱。 煤尘爆炸使氧气浓度降低,造成人员窒息;爆炸可使沉积煤尘扬起参与爆炸,从而引起二次煤尘爆炸,甚至连续爆炸,可造成全矿井毁坏。 呼吸性粉尘(岩尘、煤尘) 煤矿生产过程中 (如掘进、采煤、放炮、运输、转载、喷浆等 )会产生大量的煤尘或 岩尘。 粉尘危害性大小与粉尘的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一般随着游离二氧化硅和有害物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5μ m 以下的呼吸性粉尘对人的危害最大。 呼吸性粉尘 可以进入人的肺泡,使肺组织发生病理学改变,长期吸入粉尘后,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由煤尘引起的称尘肺病,由岩尘 引起的称矽肺病。 (二)导致粉尘灾害的主要原因 防尘系统不健全 ,无防尘措施或措施不落实,采掘面和其它巷道风速过大或过 小,未采 取湿式打眼。 采、掘工作面无喷雾洒水装置,扒装不洒水,放炮不喷雾,放炮前后不洒水, 装炮不使用水炮泥;沉积在巷道四周煤尘不定期清理;转载点无喷雾降尘装置或不使用。 个人防护措施不到位,作业人员未戴防尘口罩,不按规定 监测粉尘浓度等。 (三)易发生粉尘事故的场所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煤尘灾害的场所主要有:采掘工作面、回 23 风巷道、运煤转载点、有沉积煤尘的巷道、煤仓等。 (四)该矿井 粉尘危害的危险性分析 该矿目前所开采的 C7 煤层鉴定 其 煤尘 有爆炸性 ; C8 煤层鉴定 其 煤尘 有爆炸性 ; C9 煤层鉴定 其 煤尘 有爆炸性。 该矿井 有 1 个采煤工作面和2 个掘进工作面采用 爆破落煤(手镐、风镐落煤 , 在作业中 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 运输转载点也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尽管矿井设有防尘供水水池、管路和降尘喷头,但在管理上仍存在不足,有的防尘措施落实不到位。 在有瓦斯煤尘共存的条件下,瓦斯爆炸下限浓度降低,易发生瓦斯爆炸,进而引发煤尘爆炸,这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该矿井防尘设施自动化程度低,防尘设施大都是人工手动控制,如果不加强防尘管 理、防尘设施不坚持使用,综合防尘责任不落实,有可能发生煤尘爆炸事故,同时粉 尘 也会造成尘肺 职业病发 病率会增高,直接威胁职工的生命安全。 经识别和分析认为:粉尘为该矿井重大危险、有害因素。 经识别和分析认为:粉尘为该矿井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煤尘无爆炸性时 三、火灾 (一)火灾的类型及危害 煤矿火灾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 内因火灾指煤炭自然发火引起的火灾,内因火灾多发生于采空区、煤柱、回采 工作面停采线或煤岩裂隙发育的煤层,空气进人破碎煤体,煤中固定碳被氧化,放出热量,煤体散发的热量能够积聚,产生明火,形成火灾。 内因火灾的主要危害是: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 (CO)和烟雾。 严重威 24 胁井下人员 的生命安全;烧毁资源和设备;为了灭火封闭采区冻结了开采煤量;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外因火灾是可燃物受到外来火源 (如照明、明火、机械冲击与摩擦、烧焊、瓦 斯或煤。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十八连山镇雄硐煤矿评价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