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通信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Vxworks 的 Tonado 开发环境,DeltaOS 的 Limda 编译环境等等都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体现。 当然,这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 2) 网络化、信息化的要求随着因特网技术的成熟、带宽的提高日益提高,使得以往单一功能的设备如电话、手机、冰箱、微波炉等功能不再单一,结构更加复杂。 这就要求芯 片设计厂商在芯片上集成更多的功能,为了满足应用功能的升级,设计师们一方面采用更强大的嵌入式处理器如 32 位、 64 位 RISC 芯片或信号处理器 DSP 增强处理能力,同时增加功能接口,如 USB,扩展总线类型,如 CAN BUS,加强对多媒体、图形等的处理,逐步实施片上系统 (SOC)的概念。 软件方面 采用 实时 多任务 编程 技术 和交叉 开发 工具 技术 来控制 功能复杂性,简化应用程序设计、保障软件质量和缩短开发周期 [2]。 ( 3) 网络互联成为必然趋势。 未来的嵌入式设备为了适应网络发展的要求,必然要求硬件上提供各种网络通信接口。 传统 的单片机对于网络支持不足,而新一代的嵌入式处理器已经开始内嵌网络接口,除了支持 TCP/IP 协议,还有的支持 IEEE139 USB、 CAN、 Bluetooth 或 IrDA 通信接口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同时也需要提供相应的通信组网协议软件和物理层驱动软件。 软 件方 面系 统系统 内核 支持 网络模 块, 甚至 可以 在设备 上嵌入Web 浏览器,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用各种设备上网 [3]。 ( 4) 精简系统内核、算法,降低功耗和软硬件成本。 西南科技大学 工程 硕士学位论文 第 3 页 未来的嵌入式产品是软硬件紧密结合的设备,为了减低功耗和成本,需要设计者尽量精简系统内核,只保留和系 统功能紧密相关的软硬件,利用最低的资源实现最适当的功能,这就要求设计者选用最佳的编程模型和不断改进算法,优化编译器性能。 因此,既要软件人员有丰富的硬件知识,又需要发展先进嵌入式软件技术,如 Java、 Web和 WAP 等。 ( 5) 提供友好的多媒体人机界面 嵌入式设备能与用户亲密接触,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它能提供非常友好的用户界面。 图像界面,灵活的控制方式,使得人们感觉嵌入式设备就象是一个熟悉的老朋友。 这方面的要求使得嵌入式软件设计者要在图形界面,多媒体技术上痛下苦功。 手写文字输入、语音拨号上网、收发电子邮件以 及彩色图形、图像都会使使用者获得自由的感受。 目前一些先进的 PDA 在显示屏幕上已实现汉字写入、短消息语音发布,但一般的嵌入式设备距离这个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选题必要性 当前, 计算机 技术 和 微电 子技 术 发展 迅 猛 ,特 别是纳 米技 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嵌入式芯片的设计和开发也越来越迅速。 对嵌入式芯片的运行速度要求 越来越快,存贮器也越来越大,这大大推进了嵌入式技术的发展 , 嵌入式系统在一定的程度上推进了现代生活的提高和改善。 在网络通讯方面,嵌入式系统的 发展 增强 了 网络的智能化与灵活性,从而实现各种通信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互联 网 是我们日常办公生活中最常用的网络,很方便的把我们相互连接。 目前 ,互联网已经开始普及,包括广大的农村 , 网络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由于嵌入式系统低功耗、面向应用等特点,在网络通讯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们使用的移动设备,基本上都是基于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的。 嵌入式系统是指将应用程序、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硬件集成在一起的系统。 它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而且软硬件可以裁剪,因而能满足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和功耗的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与通信、网络技术的结合可以极大地增强网络的 智能化与灵活性,拓展通信功能,从而实现各种通信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4]。 西南科技大学 工程 硕士学位论文 第 4 页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传统的 数据传输和通讯,需要铺设专用的介质和电缆。 通过前端的传感器采集数据信息,并通过相关的通讯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 CAN, 485 总线 等。 这些总线和协议 需要自己定制,硬件设备需要自己设计开发 ,面向的对象不同, 解决的设计问题不同 ,主要面向专业 设计开发 ,由于技术上的门槛,普通人员很难理解和使用。 以太网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网络,由于标准的统一,硬件的支持和配套,普通人员也可以使用, 是信息 交流和 流通的重要渠道。 因 此,基于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网络应用产品具有重要的意思。 ( 1) 嵌入式网络 为 终端设备网络化 提供了保障 如果将我们所有的 终端设备 进行网络连接,可以 方便有效地 进行信息沟通 和 数据共享, 同时 也为管理者提供了 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 移动 办公设备很方便的将我们连接在一起,无论何时何地, 增强了我们的相互沟通。 ( 2) 嵌入式网络技术为工业控制领域设备的发展提供动力 基于嵌入式系统 的网络 技术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迅猛发展,也 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 我们现在使用的手机设备, 无论我们在天涯海角,都可以随时尽心交流和沟通 ; 家庭经常使用的网络电视 ,可以方便的下载和点播节目 ; 网络课堂更是把我们组织在一起学习,提高我们的能力好和水平 ; 网络会议可以让我们处在不同地域的人组织在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节约费用。 当然,还有经常使用的 B2B 网上购物、远程会诊等等。 真不敢相信,离开了网络,我们的生活会是怎么样。 在工业控制方面,嵌入式网络可以有效可靠地进行远程控制和操作,通过网络通讯模块 进行协议的转换,各个控制对象可以独立为嵌入式网络的一个终端, 这种控制可以做到有效、可靠和实时。 ( 3) 嵌入式 网络 为 家庭生活的智能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现 在的家庭都已经离不开网络。 通过网络 ,可以进行远程的家庭监控,我们经常使用的家用电器。 我们可以把家庭的所有设备联网,组成一个家庭智能中心,可以很方便的通过网络进行控制。 这种网络的设计和开发基本都是基于嵌入式技术的。 基于 嵌入式 系统的网络通讯,一般具有 以下功能 : 西南科技大学 工程 硕士学位论文 第 5 页 ( 1)嵌入式网络以 Inter 网络为基础,通过协议的转换,把相关的信息传输到目的地,大大节约了资源; ( 2) TCP/I P 协议 是一个标准公开的协议,不 做 任何改变,我们就可以利用 Web 浏览器读取信息 ,非常的方便快捷; ( 3)客户机根据 信息的 需求状 况,获 得相关 的信息, 并且能够自由的处理 ,并能够显示处理结果; ( 4)信息的显示 有多种 方式, 通过计 算机技 术处理成 文字、图象、表格 等形式,并且还能够实时的 自动更新, 在设备的终端上最好相关记录,更加方便有效的进行控制和操作 [5]。 课题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 课题是基于 ARM 的嵌入式 socket 通信设计,研究的范围包含:ARM 上 uClinux 操作系统的移植 、 Linux 下 socket 通信的建立 、 交叉编译环境下嵌入式 socket 通信的实现 等。 课题设计后应该实现在特定的 ARM7 平台上运行 嵌入式 uClinux 操作系统,顺利的驱动网络设备运行,完成 在 ARM7 开发板和 PC 机的通信, 方便的进行 数据 收发。 将嵌入式系统与网络结合起来 , 主要的困难在于网络上的各种通讯协议对于计算机的存储器,运算速度等的要求比较高,而嵌入式系统中除部分 32 位微处理器外,大量存在的是 8 位和 16位的微处理器,如果要支持 TCP/IP 等 Inter 协议将占用大量系统资源,或根本不可能实现 [6]。 因此,设计中 要解决 以下 问题: ( 1) 如果要移植操作系统,选择什么操作系统,才最适合 ; ( 2) 如何使开发板驱动网络芯片工作 ; ( 3) 如何建立交叉的编译环境 ; ( 4) 如何使 ARM 芯片上具有 TCP/IP 协议的网络环境 ; ( 5) 如何用 Socket 来建立网络的通信。 西南科技大学 工程 硕士学位论文 第 6 页 2 需求分析 任务概述 论文的主要工作,是 选择适当的嵌入式开发平台 和文件系统 , 建立交叉的编译环境 , 构建 TCP/IP 网络体系,实现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 socket 通信。 系统的需求分析 系统的功能需 求 嵌入式系统设备能快速的接入 网络,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 和 网络设备的 通信 ,首 先应该 保证 嵌入 式设备 具有 完整 的网 络协议 体系结构, 满足 网络设备的 技术 规范, 能够 正确控制嵌入式平台上的网络芯片, 可以完整的 接收 和 发送数据。 嵌入式设备还 具有 网络设备标识,也就是 嵌入 式 设 备 有 自 己 唯 一 的 IP 地址 , 只 有 这 样 , 才能完成Inter 上网络设备 之间 的通信。 系统的性能需 求 在系统的设计上,要求系统具有以下性能: ( 1) 实时性: 嵌入式设备具有足够的反映速度,能快速的接收来自网络设备数据,并作出快速的 反应 ; ( 2) 稳定性: 系统在异常情况下不发生死循环, 设备系统 不会 崩溃 和 瘫痪 ; ( 3) 可扩充性: 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充,能够新的 通信技术或新的通讯协议方案(程序),可以在 不改动 系统大部分硬件的情况下,其实现新的功能 ; ( 4) 易维护性:在 设备 发生数据灾难的时候使系统及时的恢复,达到以前 的状态 ; ( 5) 持久性: 嵌入式系统工作的特殊性,以及各种特定工作环境的具体要求, 系统必须能够稳定地长 时间工作, 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环境。 系统设计思路 西南科技大学 工程 硕士学位论文 第 7 页 系统的 设计开发, 宿主机采用的是任意发行版本的 Linux 系统,但程序是采用标准 C 语言来编写, 可以在 不同的 Linux 系统中实现通信功能。 考虑到在 ARM 开发板上需要运行特定格式的程序文件,所以设计 采用 Linux 下的 gcc 开发工具 , 使用 armelftools 交叉编译工具生成在 ARM 开发板上的可以直接运行的程序。 由于嵌入式开发要结合软件和硬件的详细情况来操作,所 以系统的开发应该具有以下的几种操作接口,第一用户可以通过以 RJ45 的以太网对开发 板和系统操作,其次用户可以采用串口的方式对开发板的功能和运行效果进行操作,最后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开发板特有的JTAG 对开发板进行操作。 系统分为宿主部分和开发板部分,每个部分独立成块,用网络相互连接,宿主机上运行的 Linux 操作系统,开发板上运行的是 uC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 [7]。 宿主机和开发板 通过 Switch 交换机进行网络通信,宿主机一方作为服务器端, 开发板 作为客户端 ,系统的原理如下图 所示。 图 系统设 计环 境关 系图 系统的设计目标是 完成 宿主机和开发板的 网络通信实现。 要完成通信,就要完成系统底层硬件的驱动等一系列的工作,首先启动宿主 西南科技大学 工程 硕士学位论文 第 8 页 机和客户机的操作系统 Linux 和 uClinux,然后每个模块加载网络设备驱动程序,最后通过 TCP/IP 协议建立双方的通信链路,完成 Socket通信,详细情况如图 所示 [8]。 图 系统的 原理 示意 图 西南科技大学 工程 硕士学位论文 第 9 页 3 系统概要设计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无论采用什么 设计开发 方式, 最终的目的 是驱动开发板完成网络的通信。 设计过程中, 首先 开发板的网络芯片 能够正常 工作,其次要完成通信就必须要有完善的通信的协议, 根据系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协议 [9]。 目前, Inter 上用 应用 最多相对开放的协议就是 TCP/IP协议, 它 能使不同网络设备以及不同类型的网络 按照标准协议 互相连接,轻松的实现上层的通信。 在此 基础上,设计 上层通信 模块,通过调用 socket 函数来实现各种功能, 包括 数据的接收和发送,数据的校验等等 [10]。 系统设计方案分析 采用 TCP/IP 协议已经确定了, 如何在 开发板上移植入 TCP/IP 协议成了一个最主要的解决问题,开发板上 虽然有网络 通信芯片和足够的存储空间,但 没有任何的网络通信协议, 有以下几种方案可以实现系统的要求,具体的设计方案是: ( 1)方案 1 无操作系统,自己构建 TCP/IP 协议族,编写上层 socket 通信模块完成程序的通信。 ( 2)方案 2 包含操作系统,其中又分为带 TCP/IP 协议族的操作系统和不带TCP/IP 协议族的操作系统 [11]。 带 TCP/IP 协议族的 Linux 或者 uClinux。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通信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趋势之一是高速、高效、高精度。 从 80 年代开始,由于数控机床的主轴、进给系统等功能部件的突破,数控机床的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都大幅度提高,以及制造技术的全面进步,使金属切削加工进入了高速切 9 削的新阶段。 90 年代以来,欧、美、日各国争相开发应用新一代高速数控机床,加快机床高速化发展步伐。 高速电主轴单元转数在 30000r/min(有的高达 1179。
电后需要保存的用户数据等。 常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说明书(毕业 论文 ) 用的 Flash 为 8 位或 16 位的数据宽度,编程电压为单。 Flash 闪存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对存储器单元块进行擦写和再编程。 任何 Flash 器件进行写入操作前必须先进行 擦除。 Flash 按结构分为 NOR 和 NAND 两大类。 NAND 器件执行擦除操作十分简单,而 NOR 则要求在进行擦出前
WHITE)。 LCD_ShowString(60,50, STM32 )。 LCD_ShowString(60,70,Font Updating...)。 SD_Initialize()。 while(FAT_Init()) { LCD_ShowString(60,90,FAT SYS ERROR)。 i= SD_Initialize()。 if(i) { LCD_ShowString(60
植相应的硬件驱动程序。 Flash 驱动的移植 Flash 存储器在 嵌入式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 Bootloader、 Linux 内核 、 文件系统 和数据 的最佳载体。 在 Linux 内核中,引入了 MTD(Memory Technology Device,内存技术设备 )层为 NOR Flash 和 NAND Flash 设备提供统一的接口,从而使得 Flash
在挂载 U 盘之前可以通过 fdisk –l 命令查看 U 盘的名称 ,如图 5 所示 图 5 fdisk –l 命令查看 U 盘 9 安装步骤如下 ① mkdir /mnt /usb /*若有该目录,则可以不必创建 */ ② mount –t vfat /dev/sdb1 /mnt/usb /* 挂载 U 盘 */ ③ cd /mnt/usb/Linux /* 进入 U 盘的 Linux
试、实现较难,系 统成本偏高。 视频采集芯片 +ARM 具有完整操作系统功能,拥有完备的网络协议栈和文件系统,功耗低,开发容易,成本较低。 缺少强大的运算能力,很难满足高实时性的场合。 根据上面的方案比较,对于网络视频监测系统来说,方案 1 由于没有强大的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栈,因此不太适合做网络视频监测系统;方案 2 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该方案采用了两个处理器,不但提高了成本,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