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工程地上部分模板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操作平台坍塌。 书香门第工程 地上部分模板施工方案 STC苏 通 建 设SUTONGCONSTAUTION 第 13 页 共 40 页 控制措施:电梯井道墙内侧模板安装(拆除)作业前,应搭设操作架子,架面满铺脚手板,以下井道内按每隔 2 层(或 10m内)设置一道隔离安全网。 严格控制操作平台 的施工载荷。 模板吊运作业 可能产生的后果:吊物、吊钩撞击头部至伤,吊物、吊钩撞击人员和材料从高空坠落。 控制措施:配合模板吊运作业的人员应戴好安全帽,扣好帽扣,塔吊吊运作业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应持证上岗;执行塔吊吊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应待塔吊吊钩下降到的被吊模板离作业面 1m内时,人员方可接近。 施工层临边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散短料用吊笼吊运。 木工机械操作 可能产生的后果:机械伤人,触电事故。 控制措施:木工机械操作人员应 经过培训,相对固定,掌握木工机械安全操作技能,熟悉木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木工用电机械应按规定采用“一机、一箱、一闸、一漏”;所用机械安全防护装置齐全。 模板堆放 可能产生的后果: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控制措施:不得在脚手上、通道口、临边等处堆放模板;堆放高度≯ 2m。 八、 环境保护措施 模板脱模剂不得使用油性脱模剂,其它性质的脱模剂必须定点放置,禁止出现溢漏现象,更不得乱倒,以防影响环境质量。 模板制作场所,对地面上的锯末、废料应及时清理,在指定地点临时 集中堆放,并及时处理掉。 夜间禁止有噪声的木工机械作业(如圆盘锯),避免夜间噪声污染环境。 拆除的模板材料,应及时整理、分类堆放、模板上铁钉应及时拔除,确保现场文明施工。 木模板制作加工区应远离居民生活区一侧,木工房采用封闭式。 九、 质量保证措施 书香门第工程 地上部分模板施工方案 STC苏 通 建 设SUTONGCONSTAUTION 第 14 页 共 40 页 执行质量管理程序 质量保证程序 模板方案:审核批准→方案实施→过程中优化→方案可行保证。 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执行岗位责任制→人员素质保证。 材料:原材料半成品检验→质量 保证资料齐全→原材料质量保证。 操作:班前交底→按工艺标准要求操作→按图施工→操作过程保证。 机具:检测合格方可使用→周检维修保养→机具保证。 过程控制程序 模板方案编制→模板方案审核→方案交底→工序操作→班组自检(合格)→项目部验收(合格)→监理验收(合格)→进入下道工序。 质量问题会诊程序 出现质量问题→检查核实→分析原因→组织会诊→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复查通过。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柱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截面尺寸超偏差,柱角混凝土 不密实。 模板背面方木设置间距不得过大,应符合设计要求;柱箍设置应能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保证模板不变形,柱模板边方木中心应位于模板接缝处,防止模板接缝处漏浆,确保柱角混凝土密实、光洁。 梁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梁侧面鼓出,梁上口尺寸偏大。 梁模板应通过设计确定支撑立柱、龙骨的尺寸及间距,使模板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防止浇混凝土时模板变形,模板支撑立柱的底部应支在坚实的地面上,原土地面应垫通长垫板,防止立柱下沉,梁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防止挠度过大。 梁模上口应有拉杆锁紧, 防止上口变形。 楼板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板中部下挠。 模板支撑立柱的底部应支在坚实的地面上,原土地面应垫通长垫板,防止立柱下沉,大跨度楼板模板按设计要求起拱,防止挠度过大。 墙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墙体混凝土厚薄不一致,截面尺寸不准确,接缝处跑浆,墙底脚混凝土跑浆。 墙模板内外楞的设置间距应经强度和变形计算,确保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对拉螺杆内套管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确保螺栓紧时不变形,模板接缝间隙超偏差的,应采取密封措施(贴胶带纸),确保混凝土不跑浆,墙模板安装后,应检查模板底与书香门第工程 地上部分模板施工方案 STC苏 通 建 设SUTONGCONSTAUTION 第 15 页 共 40 页 地 面是否紧贴,发现有缝隙时应采取有效封堵措施。 十、 降低成本措施 模板工程降低成本措施的主要途径是合理使用和增加模板的翻转使用次数,具体有以下措施。 地下室及非标准层结构模板采用现场散装拆施工工艺,仅在构件模板端部对拼接模板进行裁锯,保持较多的安装模板块料为原材规格,有利于标准层使用。 标准层结构模板可采用定型制作、定部位翻转使用的施工工艺,做到合理使用模板材料,达到节约模板材料的目的。 模板面板应涂刷脱模剂,方便模板拆除,保证拆除模板的完整性。 模板拆除应 逆模板安装顺序进行,避免拆模时损坏模板。 高处模板拆除时禁止向下抛扔,应采用传递作业,避免损坏模板。 十一、 模板计算书 柱模板 本工程 商业网点 框柱模板采用 14mm 厚 覆膜胶合板, 框柱截面按 500mm*600mm 计算 柱模板支撑计算书 一、柱模板基本参数 柱模板的截面宽度 B=500mm, 柱模板的截面高度 H=600mm, 柱模板的计算高度 L = 4730mm, 柱箍间距计算跨度 d = 450mm。 柱箍采用双钢管 48mm。 柱模板竖楞截面宽度 50mm,高度 80mm。 B方向竖楞 4根, H方向竖楞 5根。 面板厚度 14mm,剪切强度 ,抗弯强度 ,弹性模量。 木方剪切强度 ,抗弯强度 ,弹性模量。 书香门第工程 地上部分模板施工方案 STC苏 通 建 设SUTONGCONSTAUTION 第 16 页 共 40 页 5 0 01 5 0 1 5 0 1 5 0 600137137137137 柱模板支撑计算简图 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 其中 γ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 ;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 0时 (表示无资料 )取 200/(T+15),取 ;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 ℃;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 ;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 ; β ——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考虑结构 的重要性系数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 F1=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 F2= =。 书香门第工程 地上部分模板施工方案 STC苏 通 建 设SUTONGCONSTAUTION 第 17 页 共 40 页 三、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 1 5 0 1 5 0 1 5 02 1 . 1 4 k N / mA B 面板计算简图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柱箍间距。 荷载计算值 q = +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别为 :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 I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别为 : W = ; I = ;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 (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 ();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 ; M = 其中 q —— 荷载设计值 (kN/m); 经计算得到 M = ( + ) =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1000 1000/14700=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 ! (2)抗剪计算 书香门第工程 地上部分模板施工方案 STC苏 通 建 设SUTONGCONSTAUTION 第 18 页 共 40 页 T = 3Q/2bh [T] 其中最大剪力 Q= ( + ) =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 (2 )=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T],满足要求 ! (3)挠度计算 v = / 100EI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1504/(100 6000 102900)=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 ,满足要求 ! 四、竖楞木方的计算 竖楞木方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 4 5 0 4 5 0 4 5 0 7 . 0 5 k N / mA B 竖楞木方计算简图 竖楞木方的计算宽度取 BH 两方向最大间距。 荷载计算值 q = + =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 书香门第工程 地上部分模板施工方案 STC苏 通 建 设SUTONGCONSTAUTION 第 19 页 共 40 页 均布荷载 q = 最大弯矩 M = = = 最大剪力 Q= = = 最大支座力 N= = = 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 I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别为 : W = ; I = ; (1)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 106/=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满足要求 !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 Q =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 T = 3Q/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 1903/(2 50 80)=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 (3)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100 )= 最大挠度小于 ,满足要求 ! 书香门第工程 地上部分模板施工方案 STC苏 通 建 设SUTONGCONSTAUTION 第 20 页 共 40 页 五、 B方向柱箍的计算 竖楞木方传递到柱箍的集中荷载 P: P = ( + ) = 柱箍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 P取木方传递力。 7 2 0 1 . 5 9 k N 3 . 1 7 k N 3 . 1 7 k N 1 . 5 9 k NA B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1 . 1 1 80 . 0 0 0 支撑钢管弯矩图 () 4 . 7 6 4 . 7。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