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组织设计(四川恒搏原印务有限公司)(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6( 为Ⅱ级钢筋直径符号)钢筋制作的板凳铁支撑,板凳铁摆放间距不大于 1m,呈梅花形布置,其形状与基础支撑铁大样相同。 (1) 钢筋接长 梁纵向钢筋下料长度按轴线,上部筋在跨中 1/3范围内冷搭接,并按设计要求相互错开,下部筋在柱墙支座处锚固。 板筋下料按轴(或开间)单跨配料,并按规范搭接、锚固。 框架柱、墙及墙中暗柱按楼层制作和绑扎、搭接φ> 16 的梁主筋采取竖向电渣压力焊接长,在每层只允许一个焊接接头,同截面接头以 50%错位设置。 (2) 钢筋绑扎 平面放线应复核竖向锚筋在砼浇捣后的位移,对偏离设计位置使 第 22 页 共 108 页 保护层减薄或增厚的钢筋应按 h/6方式予以矫正之后再继续绑扎。 竖筋接长应搭设临时钢管托架,以稳定竖筋,防止偏移,便于操作。 A、剪力筋绑扎 上伸墙筋基础为等距均布,附墙柱和暗柱均按设计要求以焊接方式接长,墙体分布筋以梳齿板控距。 柱箍筋及其它附加筋、拉结筋就位绑扎。 在完成墙壁外侧面钢筋网片和附墙柱筋绑扎的同时交叉插入外模拼组,完成墙柱筋绑扎并根据设计、规范、规程要求完成附加筋、锚筋、拉结筋绑扎,处理好扎丝虚头,安好保护层垫层 ,使挡土墙筋规范成型,并作好施工缝清洁处理,经隐蔽验收后再交付内侧模拼组。 B、柱筋绑扎 柱筋按设计要求方式接长,在柱筋扎制过程中,先搭设操作架。 完成钢筋接长后吊正,在操作架上加档约束上伸端,而后再进行箍筋扎制和铁件埋设,程序上强调作好以下几点。 以根部墨线为准对竖筋定位,钢筋骨架扎制过程和移交模板安装前都必须以垂球复核其垂直度。 箍筋在梁、柱核芯区和上下端加密区各个距离均衡,周长相等,无虚涨和紧缩,弯钩角度标准。 每距 1000 将一只箍筋以孤焊与主筋点实,增大柱筋骨架颈柱,以加强砼浇筑中柱体自身稳定,抵抗外 力造成倾斜。 柱筋上口周边须绑齐垫块,纵横方向拉通线校齐,钢管夹紧,防止钢筋在模内位移。 完成隐蔽验收后交付柱模板安装。 第 23 页 共 108 页 C、梁筋绑扎 梁主筋汇交于柱节点在同平面,依结构受力特点,负筋按含量大的梁优先在上、下部各层交错排列,各梁保护层均需顾及。 箍筋加密具体部位和范围应结合设计图纸和 03G101 图集确定,箍筋按要求来做,框架梁与次梁、次梁与次梁相交处吊筋两端箍筋加密按照设计图纸。 梁筋在底模上绑扎,绑扎前首先应复核验收箍筋尺寸及弯钩角度,主筋接头等,以消防其“先天不足”。 在扎制上,特别注意钢筋在墙柱支座的交汇 锚着处理规范,箍筋间距均匀、准确垂直梁体轴线,主筋与箍筋四角蹬角、不翘不浮,加强筋就位准确。 底部和梁侧垫块@ 500,切实控制钢筋在梁中位置。 D、板筋绑扎 在板底网片筋扎制时无论双向钢筋直径和间距相同与否,必须弄清设计对下置筋的规定,如设计无明确交待同直径同间距筋应将短向筋下置。 网片筋锚入梁体必须按设计要求或伸过中轴线,网片筋以间点形式花扎,成型后允许安装工序穿插完成管线预埋,然后再扎板负筋。 网片成型后再以@ 1000 1000 布设 15 50 50 水泥砂浆垫块( 1:2)完成钢筋扎制。 上部筋绑扎好后,配齐操作 架板,严禁在钢筋上踩踏。 钢筋绑扎完毕,必须经甲方、质量监督部门进行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第 24 页 共 108 页 钢筋绑扎完毕,应立即架设必要的钢管马道,并派专人看守,保护修正,防止人员随意踩蹋成型钢筋,造成钢筋移位、变形而影响施工质量。 第四节 模板分项工程 (一)现浇板底模采用δ =12mm厚酚醛树脂覆膜的防水胶合板,下铺木枋, ф 48 钢筋满堂架作支撑,钢筋支撑架立杆纵横方向间距均为 1m,并按规范要求搭设斜撑,立杆下垫木板。 (二)模板支拆要求 施工前应由专人对模板进行排板设计,并验算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强度、刚 度和稳定性,画出排板图及编号。 支撑应使上、下楼层同轴,以防局部应力过大而使楼板产生裂缝。 跨度大于 4m的梁应按 2‰起拱,并保证梁的断面尺寸。 柱、梁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损坏的前提下方可拆模(砼强度≥ 5MPa)。 梁底模( L≤ 8m)在砼强度分别达到设计强度的 75%时方可拆除,底板模板在板跨≤ 2m、 8m时,砼强度分别达到设计强度的 75%时方可拆除。 设计要求所有悬挑构件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100%时方可拆除(以现场同条件养生试件强度为准)。 运用快速拆模方法,在搭设梁模支撑时按间隔 设置 一相对独立的可保留支撑,可提前拆模时间,加速作业面周转,为下道工序提供工作面。 拆模板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拆模时严禁用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每次模板拆除后应对模板进行清理维修,刷隔离剂,才能投入下次使用,选用脱模粉作隔 第 25 页 共 108 页 离剂,不得使用废机油,以免污染钢筋。 (四)质量要求及措施 梁板跨度≥ 4m 时,应按全跨度的 2‰起拱。 在砼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的扣件是否拧紧,拧紧螺栓的扭力矩控制在。 钢模板与砼接触面涂刷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污染钢筋及砼施工缝 表面。 模板的拆除应按规范要求实施。 模板安装完后,应进行核查,其允许偏差值超过规范值要求时,必须进行校正。 砼结构外观的几何尺寸和平整度,对后续装修抹灰厚度,平整等产生直接影响,梁、柱模板整体性的刚度比常规要求高。 因此模板工程按结构部位,采用不同的模板及支撑体系。 (五)支模方案及配模计算 (1) 模板种类选择 ①框架梁柱:框架梁柱采用定型钢木组合模板,楼板用酚醛树脂覆膜的防水胶合板。 梁柱边框用角钢,边框钻孔与组合钢模相配,使其能与组合钢模相拼。 ②板:采用δ =10mm 厚酚醛树脂覆膜的防水胶合板, 板缝平接,对拼缝用不干胶带贴缝,以防漏浆,边角用一般防水胶合板拼补。 (2) 模板的支撑及承重架 ①柱:柱模板由钢管架支撑,对拉钢板控制断面尺寸,柱子模板的支撑架与楼板的支撑架连成整体。 柱宽≥ 700时 ,中部沿高@ 600设3 40 扁钢拉片一道。 第 26 页 共 108 页 ②梁板:采用早拆体系搭设和满堂架支撑体系相结合,梁下立杆间距≤ 1000mm, 板下立杆间距≤ 1200mm,按操作设剪刀撑和扫地杆。 采用 100 70木枋作板模搁板,间距≤ 300mm, h> 700mm深梁应以扁钢拉片@ 600夹固两侧模板。 ③冬春季施工可考虑采用早拆头支撑系统 ,即梁板下增设早拆头及立杆。 (3) 梁、柱节点模板安装措施 为了克服梁柱接头出现缩颈、夹渣的这一质量通病,在施工时必须采用取有效措施,节点处制作定型模板。 ①在模板支设前必须准确计算出各构件的几何尺寸,便于模板的配制。 ②构件尺寸不符合所使用模板的模数时,则采用木板或其它材料配制辅助模板。 辅助模板必须与钢模(或自制定型模板)连接平整,支撑牢固。 (4) 质量要求及措施 ①模板的支设必须保证结构的几何尺寸及轴线位置的准确,梁板跨度> 4 时,应按全跨度的 10003/1000起拱。 ②在砼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 加固支撑的扣件是否拧紧,拧紧螺栓的扭力矩控制在。 ③模板的安装必须符合规范 GB5020492 第 329 条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的规定。 ④钢模板与砼接触面应刷隔离剂,但禁止采用油质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污染钢筋及砼施工缝表面。 第 27 页 共 108 页 ⑤模板侧模的拆除应在砼强度达到 1N/mm2 时,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后,方可拆除。 底板拆除时,砼强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值。 现浇构件底模拆模时所需砼强度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按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 板 ≤ 2 80 > 2,≤ 8 75 > 8 100 梁 ≤ 8 75 > 8 100 悬臂构件 ≤ 2 75 > 2 100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轴线位置 5 底板上表面标高 177。 5 截面内部尺寸 基 础 177。 10 墙、柱、梁 + 4, 5 全高≤ 5m # 6 全高≥ 5m 8 相邻两板高低差 2 表面平整( 2m 长度上) 5 第 28 页 共 108 页 (5) 模板支撑验算 楼板模板支撑架采用φ 48 ,立杆间距 1200,纵模板间距 1200,楞木间距 400。 荷载清理: 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92)标准执行。 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 新浇砼自重标准值: 24KN/m3 钢筋自重标准值: g3==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g4== 立杆轴心受压设计值: N=(g1+g2+g3)+g4= 立杆稳定性验算: 立杆稳定性应满足: N/Ψ a≤ fc 或 N≤Ψ afc的要求。 根据钢管采用φ 48 ,钢材为 Q325,柱距为 1200,纵横杆为1200,得立杆截面积 A=489mm2。 回转半径: I=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为: fc=180N/mm2 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为:μ = 第 29 页 共 108 页 立杆的长细比:λ =μ h/I=1200/=141 立杆的稳定系数:Ψ = 立杆的稳定性承载力设计值: Ψ afc=489180=> N= 现浇楼板模板支撑满足立杆稳定性要求。 现浇梁的模板稳定性验算 梁底横竖支撑采用双排钢管脚手架,其间距为 600,立杆间距为1200,纵横杆间距为 1200,该支撑同现浇楼板连为一体。 如果该支撑能够满足要求 ,则连为一体,稳定性增强,更偏于安全。 荷载清理: 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92)标准执行。 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 g1== 新浇砼自重标准值: 24KN/m3 g2=24=钢筋自重标准值: g3==振捣产生的荷载: g4=2=立杆稳定性验算: 立杆稳定性应满足: 第 30 页 共 108 页 N/Ψ a≤ fc 或 N≤Ψ afc的要求 根据钢管采用φ 48 ,钢材为 Q325,柱距为 1200,纵横杆为1200,立杆轴心受压设计值: N=(g1+g2+g3)+g4= 回转半径: I=15mm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为: fc=180N/mm2 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为:μ = 立杆的长细比:λ =μ h/I=1200/=114 立杆的稳定系数:Ψ = 立杆的稳定性承载力设计值: Ψ afc=489180=> N= 现浇梁模板支撑满足立 杆稳定性要求。 第五节 砼分项工程 (一)砼的配制 砼配合比按试验室的配合比试验报告单执行,现场设专职计量管理人员,严格监督计量执行情况做好现场砼取样工作。 提前进行砼预配试验。 (二)砼施工顺序 砼施工顺序:先浇柱,后浇梁、板,最后浇下一层楼梯。 (三)砼浇筑施工 砼振捣采用机械振捣,梁柱节点使用小直径振动棒,并辅以人工插杆的方式捣固,以保证砼浇捣密实。 板用振动器振实后,用铝合金 第 31 页 共 108 页 靠尺(长度≥ 2m)刮平,在砼初凝前,由人工用滚筒滚压,然后后退作业用木抹子压平收光。 砼终凝前,进行二次板面抹压,防止 砼面的裂纹。 (四)施工缝处理 已浇筑的砼,抗压强度达到 ,对施工缝可进行处理,处理后方可浇筑上部砼。 墙体施工缝处砼表面,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疏松砼层,并冲洗干净,充分润湿,且不得积水。 在浇砼前,先在施工缝处铺 50~ 100 厚与砼内同成份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砼。 施工缝处应细致捣实,使新旧砼结合紧密。 (五)砼养护 砼浇筑后, 12 小时开始浇水养护,砼养护时间不少于 7 昼夜,夏季施工后则应覆盖养护,避免曝晒。 (六)砼质量保证措施 砼使用水泥必须是大厂生产的性能稳 定的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并抽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砂、石粒径级配合符合规范要求,砂含泥量应 3%以内,石子含泥量应在 1%以内,不符合要求的砂、石不能直接用于配制砼。 根据砂、石含水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每班至少测试一次含水率,搅拌时投料顺序正确,搅拌时间足够。 砼浇筑过程中,设专人负责检查模板、支撑、钢筋情况,并进行加固修整。 第 32 页 共 108 页 高温气候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等进行洒水降温,砼浇筑后应及时覆盖防止水分蒸发。 大雨时防止雨水冲刷而造成砂浆流失。 楼板的浇筑厚度应严格控制,浇砼 前在柱钢筋上标水平控制线,拉线控制找平。 每层楼的砼必须一次连续浇筑,浇筑砼前应了解气候情况,检查电源情况以及配用发电机性能, 砼试块的制作数量必须满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现场必须在工作面上随机取样制作,标准养护按期试压,以此作为评定结构砼强度的依据。 另外,根据施工要求作同条件养护试块,以便确定提前拆模时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