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施工方法,确保围堰的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对采用机械打筑的围堰,我们将配备一定的民工对围堰的顶、外坡进行整平,并进行人工夯实。 如取土范围内如遇电线杆、电话杆或较大的树木,对无法移位且积土后对安全无影响的,其杆(树)位四周 留土半径不得少于 2 米,要确线杆有足够的安全度。 采用挖掘机施工时将密切注意有无地下电缆及管线等。 围 堰的施工注意点: ( 1)围堰的顶高程必须超过施工期间最高水位 米,并有足够的 宽度,保证施工期间不出现倒流而影响工程施工的情况。 ( 2) 围堰拆除时,坝体尽量拆清,防止在河道中出现格梗,水下清淤土方坚决杜绝用作墙后回填。 施工围堰设计断面如下: 施工围堰断面图 施工围堰的防护 施工围堰是为了保护河道开挖在干地作业,因此,维护好围堰,确保围堰的安全就特别重要。 要确保围堰的 安全,准备采取以下措施: 要防止雨水冲刷风浪对围堰的影响,在围堰填筑完成后,准备化纤袋若干,以确保围堰安全。 安排专人对围堰进行观测,发现意外情况及时汇报。 成立围堰防护小组和抢险突击队,落实防护措施,配足抢险器材和土方。 施工围堰的拆除 在本标段工程全部结束后,并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将施工围堰拆除。 围堰拆除采用倒退拆除法,土方用挖掘机挖出,用 5t 自卸车运至弃土区,保证将围堰拆除完全。 3m 河底 水面 1m 施工降排水 建筑物工程降排水 ( 1) 拟在建筑物底部轮廓线四周外 2 米, 开挖降水垄沟 降 水,其排出的地下水集中汇入机塘中,再 排 入 附近河道中。 ( 2)加工场及生活区排水 机械停车场、加工场、砂石料场、水泥仓库、生活办公区房屋等四周及场内临时道路四周及两侧均设排水沟,各排水沟与场区四周排水沟相通连,当需穿越道路时,路下埋设φ 15φ 30 水泥涵管,保证场区路通、排水畅通。 降、排水工程 所需设备 序 号 机 械 名 称 型 号 数 量 混 流 泵 — 25— 2 台套 直流泵 4 吋 2 台套 发 电 机 75KW 2 台套 4 挖 掘 机 KT320 2 台套 土方工程 一般规定 根据本标段的特点,按招标文件的要求,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编制本工程的施工方案。 实行以机械化为主的低荷高效的施工方法,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并运行网络计划技术实行动态管理,以达到高效率、高质量、高速度效果,在合同要求的时间内完成该项工程。 建筑物土方工程 本标段建筑物工程土方开挖内容主要是 泵站、 涵闸 、交通桥 工程的基坑土方开挖和建筑物土方回填。 采用 1M3 挖掘机 与 103KW 推土机组合的方式进行开挖 、回填 ,推土机压实。 土方开挖 ( 1)清除表层杂土、杂物,弃至指定地点堆放,防止与回填土混杂,影响回填质量。 ( 2)基坑开挖:开挖边坡 1: ~ 1: ,并在适当高程留 平台,确保边坡稳定,随着建筑物土方工程开挖面的下降,拟在建筑物底部轮廓线四周外 2 米,开挖排水明沟,断面尺寸 50*50 ㎝,集水入集水坑,集水坑设在上下游围堰内侧、护砌设施外侧。 出水口设防冲措施。 在基坑坡顶外 2 米左右处开挖积水沟,断面尺寸 40*50 ㎝,排水至新 附近河道 ,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和冲刷坡面。 ( 3)底部开挖时分 2 期进行,第一期机械开挖至各建筑物底板底高程以上 30~ 50 ㎝;第二期人工开挖底板底高程以上保护层。 ( 4)施工方法采用 1M3 挖掘机 与 103KW 推土机组合的方式进行 ,选择适当位置堆集土,保护层用人工开挖,修整成型。 根据工期要求,拟配备 1m3挖掘机 2 台,堆放时将回填土和弃土分开,并做好堆土区排水工作。 开挖从上至下分层分段进行,施工中随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水。 土方填筑 ( 1)建筑物土方回填前先清理干净基坑内垃圾、杂草,清除积水、淤泥、虚土等,回填土采用开挖过程中集中堆放的合格土料。 ( 2)土方采用挖掘机 铺土 ,推土机推平压实。 做到按设计规范要求 铺土,将指定的土料铺到填土部位,土料的少量杂质在摊铺时用人工清除,铺土厚度与土粒径的限制尺寸通过碾压试验确定。 铺土厚度小于 30 ㎝,土块粒径小于 10 ㎝,填筑压实度不小于。 统一分层铺土,并保持均匀平整,布置高程网桩严格控制铺土厚度。 雨天禁止回填土施工。 土方填筑质量控制 ( 1)填筑前,根据现场土料进行碾压试验,确定最优含水率和碾压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碾压试验包括:铺土方式、铺土厚度、碾压机械的类型及重量、碾压遍数、填筑土含水量、压实土的干容重、压实度等。 ( 2)确保土方填筑在建筑物达到设计强 度,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 ( 3)质量检测取样符合下列要求: ①取样部位有代表性,且在填筑面上均匀分布,不随意挑选。 特殊情况下取样需加以说明。 ②在压实层厚的下部 1/3 处取样,若下部 1/3 处的厚度不足环刀高度时,以环刀底面达到下层面时环刀取满土样为准,并记录压实层厚度。 ( 4)坯厚控制。 按高程、平面控制网测放出分层填土样桩,在墙后或样桩上标出每批填土厚度,严格控制松填在 30 ㎝以内。 ( 5)平整度控制。 每坯土用推土机将土面推平,严格控制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确保碾压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 6)密实度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填土干密度大于设计要求,干密度合格率不小于90%,履带拖拉机压实采用进退错距法,碾压搭接宽度不大于 10 ㎝,并应控制机械行驶速度和油门,保持抵挡慢速,提高压实效果。 分段填筑时,各段土层间设定标志,防止漏压、欠压,上下层分段位置搭接错开。 对于墙后和涵洞顶部 2 米范围及机械压实不到的部位采用蛙式打夯机和人工夯进行补夯,夯实采用连环夯打法,夯迹双向套压,夯压夯 1/3,行压行 1/3,分段分片夯实时,夯迹搭压宽度不小于 1/3 夯径。 ( 7)含水量控制。 严格控制土体含水量,雨后或含水量较大时采用翻晒或晾晒,含水 量较小时采用洒水法湿润,以利结合。 避免出现“弹簧土”及层间光面、层间中空、虚压层等现象,一旦发生,及时处理。 ( 8)雨季施工措施。 每天收听天气预报,做好晴雨记载,大雨来临前停止土方和填筑施工,填筑部位碾压结束,墙后填筑面做成内高外低状,以利排水,日降雨量超过 5mm,应停止施工。 因雨间隔时间较长的,在重新回填前做土方工艺试验,重新测定干密度和压实度,如不能满足要求,则挖除不合格部分重新回填。 砌石和垫层工程 砌石选用材质良好、质地坚硬、耐久、纹理均匀、无裂纹、无风化的块石。 石料块石的外形大致方正,上下面 大致平整。 (1) 在砼底板上砌筑,预先埋石。 砌筑前先将石料湿润,清洗砌筑面。 分层砌筑,各砌层均坐浆砌筑,随铺随砌。 每砌层依次砌角石、面石、然后腹石。 (2) 上下两层块石骑缝砌筑,内外石块交错搭接连成一体。 (3) 砌体尽可能均衡上升,相邻砌筑高差及每日砌筑高度不超过。 (4) 座浆及竖缝砂浆应饱满密实,不得先塞片石、小块石后塞砂浆或干填片石、小块石不灌砂浆。 墙体 砌筑时砌体石块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出现通缝,也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 砌体的第一层及其转角处、交接处选和 较大平整的块石砌筑。 (5)干砌块石护坡做到平整、稳定、密实、错缝。 采用立砌法砌筑,严禁使用翅口石,严 禁浮塞、叠砌。 护坡表面砌缝不大于 20mm,砌石边缘顺直、整齐牢固。 (6) 砂石垫层按施工详图和样桩高程分块铺设,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垫层厚度的 2/3。 (7) 砂浆随拌随用,并在拌好后 3 个小时内用完。 材料 ( 1)砌石 1)砌石体的石料经监 理人批准。 砌石材质应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用于表面的石材,应色泽均匀。 石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2)砌石体石 料呈块状,中部厚度不应小于 15cm。 规格小于要求的石料 (又称片石 ),可以用于塞缝,但其用量不得超过该处砌体重量的 10%。 ( 2)砂 砂的质量符合招标文件及设计文件的规定。 砂浆采用的砂料,要求粒径为 ~ 5mm,细度模数为 ~。 ( 3)水泥和水 1)砌筑工程采用的水泥品种和标号符合招标文件及设计文件的规定,到货的水泥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存,受潮湿结块的水泥,绝不使用。 2)按招标文件及设计文件的要求控制用水质量,拌制砂浆。 对拌和及养护的水质有怀疑时,将进行砂浆强度验证,如果该水制成 砂浆的抗压强度低于标准水制成的砂浆 28 天龄期抗压强度的 90%以下时,则此水不能使用。 ( 4)用于砌筑的水泥砂浆 1)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将满足施工图纸规定的强度和施工和易性要求,配合比通过试验 确定。 2)水泥砂浆的材料,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料单进行配料,配料的称量允许误差符合下列规定: 水泥为177。 2%;砂为177。 3%;水、外加剂为177。 1%。 3)水泥砂浆在拌和过程中保持粗、细骨料含水率的稳定性,根据骨料含水量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用水量,以保证水灰比的准确性。 4)水泥砂浆的拌和时间:机械拌和不少于 2~ 3min,一般不采用 人工拌和。 局部少量的人工拌和料至少干拌三遍,再湿拌至色泽均匀,方可使用。 5)水泥砂浆随拌随用,允许间歇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或参照下表选定。 在运输或贮存中发生离析、析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初凝的胶凝材料不得使用。 胶凝材料的允许间歇时间 砌筑时气温(176。 C) 允 许 间 歇 时 间( mim) 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及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20~ 30 90 120 100~ 20 135 180 5~ 10 195 — ( 5)反滤层 1)反滤料 (垫层料 )可由天然砂砾料中筛选而得。 加工后的成品料应符合施工图纸和技术条款的规定。 2)经加工的各种反滤料 (垫层料 )的颗粒级配,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超径颗粒含量不应大于 3%,逊径颗粒含量不应大于 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 10%。 加工好的反滤料中小于 的颗粒含量应小于 5%。 3)加工好的反滤料 (垫层料 )应分类堆放,不得混杂,并应防止分离。 否则,监理人有权指示承包人舍弃或进行处理,承包人不得因此要求增加费用。 护坡、护坦砌筑 护坡、护坦块石施工前,应对下卧层土体整平夯实,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按设计图纸要求铺设黄砂、 石子 垫层。 砌筑。 选用合格干净的石料,先砌筑浆砌块石格埂。 块石及砂浆均采用人工搬运到位,采用坐浆法砌筑。 对于块石空隙部位,应先填塞砂浆,后填小碎石或片石嵌实,且石块间不允许相互接触。 砌体表面的平整度,缝隙砂浆的饱满度应 符合规范要求。 砌石工程应做到石块之间卡缝紧,表面平整,稳定落浆实,不得使用翅口和飞口石,禁止石块大面朝上及多层叠砌,其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砌石表面进行勾缝处理,随时注意对砌体按规范要求进行养护。 砌体在砌筑后 12~ 18h 之间应及时养护,经常保持外露面的湿润。 养护时间一般为 14 天。 反滤层(垫层)填筑 首先要使反滤料的位置、 尺寸、材料级配、含泥量等符合规范规定,同时使滤料处于湿润状态,以免颗粒分离,防止杂物或不同规格材料混入。 相邻面拍打平整,保证层次清楚,互不混杂,每层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 85%。 分段铺筑时,接头处各层铺成阶梯状,防止层间错位、间断、混杂,无论是反滤层、砂垫层都做到砂垫层密实。 滤料与砼或浆砌石的交界面应加以隔离,防止砂浆流入。 放水前,排水孔应清理,并灌水检查,孔道畅通后,用小石子填满。 砌筑挡土墙 ,各皮石块间利用自然形状,经敲打修整使能与先 砌石块基本吻合、搭接紧密;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中间不得有铲口石(尖石倾斜向外的石块)、斧刃石。 2030mm,石块间不得有相互接触现象。 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石块嵌实,不得采用先摆碎石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方法。 ,并将大面向下;基础扩大部分,做成阶梯形,上级阶梯的石块应至少压砌下级阶梯的 1/2,相邻阶梯的毛石应相互错缝搭砌。 、交接处和洞口处,应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 须设置拉结石。 拉结石应均匀分布,相互错开,同皮内每隔 米左右设置一块;毛石墙一般每 平米墙面至少应设置一块,且同皮内的中距不应大于 米。 拉结石的长度,如基础宽度或墙厚等于或小于 40 厘米,应与宽度或厚度相等;如基础宽度或墙厚大于 40 厘米,可用两块拉结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5 厘米,且其中一块长度不应小于基础宽度或墙厚的 2/3。 ,不应超过 米。 每砌 34 皮为一个分层高度,每个分层高度应找平一次。 ,砌缝应横平竖直,上下层竖缝错开 距离不小于 10CM,丁石的上下方不得有竖缝,当中间部分用毛石填砌时,丁砌料石伸入毛石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 200MM。 砌筑挡土墙应按施工图纸要求或监理人要求收坡或收台,并设置伸缩缝和排水孔,质量检测标准见下表。 ,分层松土厚度应为 25 厘米。 墙顶土面应有适当坡度使流水流向挡土墙外侧面。 ,马上采用草衫覆盖,并派专人进行洒水湿润,并保持湿润状态 10 天。 水泥砂浆勾缝 ⑪ 浆砌石勾缝宜用过筛的细砂,水泥砂浆符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