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摩擦出现的原因、特点及对策的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口成员方国内产业的严重损害或存在严重损害威胁时实施的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采取暂停关税减让或中止其他义务的形式,可以采取包括进口数量限制 或提高关税税率超过约束水平等措施。 保障措施的实施条件有:①不可预见的发展;②进口急剧增长;③严重损害和严重损害威胁;④因果关系。 ( 1)越来越多的国家拿起保障措施这一武器。 ( 2)成员方发起和实施保障措施的数量基本上呈上升趋势。 根据保障措施委员会年度报告揭露的信息,按 WTO 成员方向保障措施委员会所做的通知统计,自1995 年 1 月 1 日 WTO 成立起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为止,成员方发起保障措施调查共计 139 起,年平均调查约为 件;成员方实施保障措施共计 68 起,年平均实施 数为 件。 毕业设计论文 — 贸易摩擦原因、特点及对策的研究 6 ( 3)保障措施针对的产品较集中。 WTO 成立以来实施的保障措施所涉及的进口产品,主要包括:化工产品、农畜产品、轻工产品、机电产品和纺织品,这些多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简单加工和科技含量较低的产品,加工层次高的、附加值高的高科技产品很少或基本没有。 在统计分析中占产品比重最大的是农畜产品、化工产品、轻工产品和纺织产品,约占全部产品的 90%以上。 四、有关补贴与反补贴的国际贸易摩擦 根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补贴是指一成员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一个企业或产业,或一组企业或产业提供的财政捐助 以及对价格或收入的支持,以直接或间接增加从其领土输出某种产品或者减少向其领土内输入某种产品,或者对其他成员方利益形成损害的政府性措施。 从该定义可以看出,只有在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时补贴才成立:①提供了财政资助;②资助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内的公共机构提供的;③资助授予了某项利益。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规定了三种反补贴措施:①临时措施;②补贴承诺;③征收反补贴税。 第二章 我国出口贸易摩擦的现状与特点 一、 我国出口贸易摩擦案件数量大幅度上升、涉案金额增加,由国外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摩擦引起的贸易 利益受损程度加剧。 毕业设计论文 — 贸易摩擦原因、特点及对策的研究 7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 WTO 允许的三大贸易保护措施,其中反倾销是贸易摩擦最为普遍的现象。 仅以反倾销为例,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是在关贸总协定签署 32年后的 1979年,虽遭遇较晚,但升温很快,针对我国的反倾销立案调查逐年增加。 据商务部统计资料, 20世纪 80年代每年平均有 6起, 90年代每年平均上升到 29起,从 1996年起我国就成为世界上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2020年至 2020年每年平均近 50起。 2020年我国遭遇上述三种贸易壁垒案件 60起,其中反倾销案件 47件。 截至 2020年底,已有 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了 600多起反倾销调查。 与此同时,我国出口贸易摩擦所涉及的金额日趋增大,贸易利益受损程度加剧。 20世纪 80年代千万美元的贸易摩擦就算大案,进人 90年代以后贸易摩擦所涉及的金额不断增大,在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中,自行车案涉及金额达 2亿美元,旅行箱包案涉及金额达 6亿美元,美国对华家具反倾销案涉及金额达 12亿美元。 据商务部调查,国外对华反倾销已使我国损失近二百亿美元。 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较大,由技术性贸易壁垒引起的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产品 影响程度较大。 我国所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涉及的产品品种多,行业范围广,不管是传统的贸易产品 (如农产品、纺织品等 ),还是目前出口增长较快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而且由此产生的贸易摩擦难以进行国际协调。 2020年 4月,商务部科技发展和技术贸易司完成的《 2020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影响的调查报告》,首次勾画了我国出口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总体情况: 2020年,我国66%的出口企业、 25%的出口产品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损失金额 lOO 亿美元;2020年,上述 指标分别增长为 7l%、 39%和 170亿美元。 二、 与我国产生贸易摩擦的国别集中在发达国家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 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集中在日、美、欧等发达国家,与这些国家产生贸易摩擦的几率相对较高。 如美国是对华发起反倾销、实施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毕业设计论文 — 贸易摩擦原因、特点及对策的研究 8 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最多的国家,入世后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较大的达多起以上,包括钢铁保障、彩电反倾销、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纺织品特别保障和无汞碱性电池 337调查等; 2020年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就有 7起,涉案金额 16亿美元。 除此之外,包括印度、土 耳其、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也频频实施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等。 对华反倾销、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一旦我国某种商品在一个国家遭到贸易壁垒后,其他国家担心这种中国商品会冲击本国市场,因而也纷纷效仿,导致我国这种出口商品相继遭到国外多个国家的贸易壁垒而引发的贸易摩擦,例如我国的钨制品、鞋、硅锰、硅铁、彩电、纺织品等都遭到如此厄运。 值得关注的是在纺织品贸易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形成了限制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利益同盟, 2020年 65个国家的 115个协会组织签署了《伊斯坦布尔宣言》, 54个国家的 96个纺织业团体组成了“纺织品公平贸易全球联盟”,如果他们联合起来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设限,我国将面临与多国的贸易摩擦。 三、 我国出口贸易摩擦的形式多样,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 ,有双边和多边贸易摩擦。 如因中美双边贸易逆差而产生的贸易摩擦;有实施 WTO 框架协议下允许的贸易保护措施而产生的贸易摩擦,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 有从保护国内技术优势、利用 WTO 的某些弹性条款设置贸易障碍而产生的摩擦,如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知识产权保护等;还有进一步发展到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劳工标准等而导致的贸易摩擦。 ,就产品方面看,从最初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