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柱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上海大学 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12 进油路:液压泵 → 顺序阀 10→ 上缸换向阀 7中位 → 下缸换向阀 2 右位 → 下液压缸 1下腔。 回油路:下液压缸 1 上腔 → 下缸换向阀 2右位 → 油箱。 ( 2)停留 当下滑块上移至下液压缸活塞碰到上缸盖时,便停留在这个位置上。 此时,液压缸下腔压力由下缸溢流阀调定。 ( 3)向下退回 使电磁铁 4YA 断电, 3YA 通电,液压缸快速退回。 此时的油路走向为: 进油路:液压泵 → 顺序阀 10→ 上缸换向阀 7中位 → 下缸换向阀 2 左位 → 下液压缸 1上腔。 回油路:下液压缸 1 下腔 → 下缸换向阀 2左位 → 油箱。 ( 4)原位停止 原位停止是在电磁铁 3YA、 4YA 都断电,下缸换向阀处于中位的情况下得到的。 该液压系统的特点: 产生大 的输出力是液压机液压系统的特点之一。 为了获得大的压制力,除采用高压泵提高系统压力之外,还常常采用大直径的液压缸。 这样,当上滑块快速下行时,就需要大的油液量进入液压缸上腔。 假若此流量全部由液压泵提供,则泵的规格太大,这不仅造价高,而且在慢速加压、保压和原位停止阶段,功率损失大。 液压机上滑块的重量均较大,足可以克服摩擦力及回油阻力自行下落。 该系统采用充液筒来补充快速下行时液压泵供油的不足,这样使系统功率利用更加合理。 保压延时是液压机常有的工作状态。 本系统采用液控单向阀 I I6和单向阀 I3 的密封性和液压管路及 油液的弹性来保压。 此方案结构简单,造价低,比用泵保压节省功率。 但是,要求液压缸等元件密封性好。 通常的液压机系统属于高压系统。 对于高压系统,在液压缸以很高压力进行保压的情况下,假若立即启动换向阀使液压缸反向快速退回时,将会产生液压冲击。 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应对换向过程进行控制,先使高压腔压力释放以后,再切换油路。 本系统 上海大学 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13 采用预泄换向阀 9,先使液压缸上腔压力释放降低后,再使主油路换向。 其原理是在保压阶段,预泄换向阀的上位接入系统。 当电磁铁 2YA 通电后,控制压力油经减压阀和先导阀右位进入预泄换向阀的下端腔和液控单 向阀 I6 的控制口。 由于预泄换向阀上端腔与液压缸上腔油路连通,压力很高,其下端腔的控制压力油不能使阀心向上移动。 但是液控单向阀 I6可以在控制压力油作用下打开。 I6 被打开后,液压缸上腔油液经液控单向阀 I预泄换向阀上位泄到油箱。 这时,压力被释放降低,直至预泄换向阀的阀心被推移到使下位接入系统。 然后,控制压力油经预泄换向阀下位进入上缸换向阀的右端腔,使其右位接入系统,切换主油路,实现液压缸快速退回。 系统中的上下两液压缸动作的协调是由两个换向阀的互锁来保证的。 只有当上缸换向阀处于中位时,下缸换向阀才能接通压力 油。 这样,就保证了两个液压缸不可能同时接通压力油而动作。 在拉伸操作中,为了实现“压边”工步,上液压缸活塞必须推着下液压缸活塞移动,这时上液压缸下腔油液进入下液压缸下腔,而下液压缸下腔油液经下液压缸溢流阀流回油箱,压边压力由该溢流调节。 该系统利用换向阀中位实现液压泵的卸荷。 为了保证对上下缸换向阀进行控制,在液压泵出口至上缸换向阀的主油路上设有顺序阀,用来保证在换向阀处于中位时,控制油路仍有足够的压力。 并且,用减压阀来调节控制油路压力。 但是,在卸荷油路上设置顺序阀,担高了液压泵的卸荷压力,增大了液压泵卸荷时的 功率损失,这是不利之处。 另外,在该系统中两个液压缸各有一个溢流阀用作安全阀来实现过载保护。 上海大学 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14 Y32─ 100 型 四柱 式 万能液压机工作循环图 图 5 液压机工作循环图 动作元件 工步 1YA 2YA 3YA 4YA 原位 上缸快进 + 上缸工进 + 保压 + 上缸快退 + 下缸工进 + 下缸快退 + 液压缸 的设计 主液压缸 已知液压缸的理论作用力 (推力 1F =1000KN;回程力 2F =100KN) 液压系统的压力范围是 2032MPa,假设最大压力 P=25MPa D 为 PFD  14 63 1010004  ≈ () 查 GB/T23481993,取标准值 D= d为 PFDd  22 4 上海大学 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15 632 101004   D= () 查 GB/T23481993, 取标准值 d = m 421 DA   = =380cm2 ()  222 4 dDA    (2 )= cm2 =66 cm2 () 23 4dA   = =314cm2 () F压制 =PA1 =25 106  =950KN () 2F =100KN (1)主液压缸的平衡压力 : 2AGP 平衡 3 Pa= () (2)主液压缸工进压力 : 1AFP 压制工 12AAP平衡 3  Pa= () (3)主液压缸回程压力 : 22AFP 回 10100 3 Pa= () 上海大学 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16 顶出液压缸 D 为 PFD  顶顶 4 63 102504  = ( ) 查 GB/T23481993,取标准值 D顶=100mm d 顶 PFDd 顶回顶 42  632  = ( ) 查 GB/T23481993,取标准值 d顶=80mm 41 顶A D2  =2 =79cm2 () A2顶 4( D2d2 )   ( ) = =28cm2 () A3顶 4d2   = =50cm2 () F顶出=PA1 =25 106  = () 顶回F =60KN P顶出=25MPa P顶回2顶顶回AF 1060 3 = () 上海大学 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17 液压缸运动中的供油量 主液压缸的进出油量 q快进=A1 V1 = m2   60s=342L/min () q快回=A2 V1 = m2   60s=() q工进 =A1 V2 =   60s =() q工回=A2 V2 =   60s=() q回进=A2 V3 =   60s=() q回出=A1 V3 =   60s=() 顶出液压缸的进出油量 q顶进=A1 V4 =   60s=() q顶回=A2 V4 =   60s= ( ) q退进 =A2 V。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