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势,通过 110 高速、京包高速、省道103 以及呼满省际大通道,直接接入呼包鄂经济隆起带。 依托丰镇的交通优势,通过京大、大运、 1 208高速公路以及丰准、京包铁路,构成一个面向沿海地区和中原地区的公路交通网络;兴准重载高速公路的建设,成为连接 县与呼市至鄂尔多斯高速公路、河北运输大通道、集张铁路以及直接融入“环渤海”和“京津冀”经济圈的经济大动脉,构成一个面向华北、东北地区的公路交通网络。 此外,凉水、岱虎二级公路的建设,直接打通了 县通往山西左云、右玉等煤炭基地的出口通道,为 县的工 22 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煤炭能源保障。 基础设施条件 交通条件 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县 政府 所在地 镇 , 北邻青林路,西邻东警巷,在老干部 中心 西南侧。 交通出入十分便捷。 供排水条件 由 县 镇城镇供水系统供应。 供电及通讯条件 供电及通讯 条件均可与就近市政系统连接 ,完全满足工程建设及正常运营的需要。 供热条件 拟建的社会福利 中心 生活用房热源并入市政供热管网。 施工条件 本项目区域内建设所需的施工力量、建筑材料均可得到有效保障。 本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的建设要求。 23 第四章 总体建设方案 建筑设计指导 思想与原则 4 . 建筑设计指导思想 依据 县 民政 主管部门 和 项目单位 的规划要求,充分考虑该地域自然、地理条件、区位特点和景观特征,体现现代化新院 区的时代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 把提高福利事业发展和改革相结合,适应福利要求、福利设施的 发展 和变化。 组织便捷的 交通 体系,有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空间景观,做好地块内水系利用和绿化景观的布局。 充分考虑福利院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各单体建筑物 体现 简洁、大方、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建筑理念。 设计原则 严格遵循国家基本建设和对 “三无”老人 、 城区特殊残疾人员 和孤残儿童 收养 的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做到选址合理、功能健全、设施完善、安全卫生。 社会福利院的基础设施要符合国家《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和《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 , 对建筑物的安全、卫生、适用等基本要求, 充分体现人性化特点,做到布局合理、设计规范。 24 按照集中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的原则, 为 “三无”老人 、 城区特殊残疾人员 和孤残儿童 提供 环境优美、设施健全、功能完善、服务优 质的赡养照料场所和设施设备 ,形成 满足生活需求 的建设格局。 社会福利机构设施建设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纳入当地基本建设规划和财政预算,根据轻重缓急,分期建设,围绕 “ 三无”老人 、 城区特殊残疾人员 和孤残儿童 的生活 需要, 逐步提高政府的投入和保障水平。 要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运行效率。 按照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根据 “ 三无”老人 、 城区特殊残疾人员 和孤残儿童 数量,从方便 赡养照料 、增强服务能力的实际需求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所需建设用地的征拨,应按照国家公益事业建设办理。 社会福利机构设施建设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坚持科学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建设投资,严禁随意扩大建设规模、挪用建设资金、降低建设标准。 总体规划方案 设计依据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JGJ12299;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GB/ T50340— 2020; 《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 (JGJ502020); 国家现行其他有关工程设计规范; 25 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 国家关于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的相关要求; 项目单位对功能和造型的有关要求; 对现场和周边环境的勘察。 项目概况 本工程建设地点 位于 县 政府所在地 镇,县老干部 中心 以西。 本项目规划用地基本呈长方形, 用地总面积 平方米。 建筑 包括 生活、室内文体活动、医务保健、 办公 等功能性用房及辅助用房。 项目总 建筑面积 9454平方米。 本工程属于 县 的 社会福利机构新建项目 ,供养床位430张。 总体规划方案 总体布局 建筑 物 的立面造型、色调应符合 院民 心态特 征,开放性与封闭性相结合。 建筑基地应阳光充足,通风良好,视野开阔。 建筑形体结合内部空间特点,充分表达各空间的体型特征,形成内外统一的建筑形式。 ( 1)空间布局 本方案考虑到场址的环境特征,建筑结合基地现状和功能, 在建筑物南侧楼前入口处设置小型楼前广场,主要起到对外接待功能,同时布置绿化和人文景观,即作为院民的室外活动场所。 26 ( 2)交通组织 院区道路 在主广场 , 变道路为广场,解决机动车交通等问题。 在院落空间采用“口”字型的内部道路形式解决内部交通问题。 平面功能设计 建筑平面布局要结合功能特点和 院民的 生活需 要,优化布局结构,布局设计应达到使 “ 三无”老人 、 城区特殊残疾人员 和孤残儿童 感到亲切、安全、可信赖的效果。 ( 1)出入口设置 福利 中心 主入口设置于 西 侧,辅助出口在北侧,人流出入口在综合楼、临近大楼的前广场,通向公路,形成对外的公共空间,既合理的解决了建筑的对外接待及对外联系的问题,又保证了内部空间的相互独立;贯通的门厅和联系通廊使内外部人流及不同功能的空间在互不干涉的基础上又具有便捷的联系。 ( 2)平面布局 本项目考虑到建筑总体格局及 使用功能需求 ,采用大空间开敞式的格局,便于生活和综合服务功能空间的灵活划分, 可以满足驻院 院民 的特定性、多样化等要求,同时实现动静分区。 设施建设需 符合国家《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 本项目的建筑设计设有方便 特殊人群 使用的无障碍设施。 建筑规划指标 具体设计方案指标 如下: 占地面积: ㎡ 27 总建筑面积: 9454 ㎡ 设计使用年限:按 50 年考虑 建筑物耐火等级:二级 容积率: 建筑密度: 21% 绿化率: 60% 建筑方案 建筑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物耐火等级达到二级,建筑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划分防火分区,建筑内疏散走道、位置、宽度及疏散距离均满足《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JGJ12299)、《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GB/ T50340— 2020) 、《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20)和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县社会福利 中心 建筑面积为 9454平方米,框架结构,每层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内走道轴线 米,径宽不小于,楼梯间轴线 米。 各建筑具体工程概况见表 41。 工程概况表 表 41 工程名称 建筑面积(㎡) 建筑层数(层) 结 构 综合楼 9454 5 框架、砖混 基础 墙 现浇 C30 钢筋混凝土基础梁 柱 钢筋混凝土独立 墙体 内 240mm,厨房、卫生间隔墙 120mm,阳台隔板 GRC 厚 60mm 外 370mm,机制泥土空心砖 28 地面 面层 水泥砂浆、局部水磨石 垫层 C10 钢筋混凝土及 3: 7 灰土 窗 立面窗均采用单框双玻璃塑钢平开窗,配有纱窗 门 外框与墙洞之间应留有相应的宽度 板 现浇钢筋混凝土有梁板 楼 地 面 卫生间地面均比相邻房间低 20,并找破 %坡向地漏,与墙体结合部位上卷 150 高,与墙同宽 素 混凝土,并与楼板一次浇灌,不留施工缝,穿越楼板的管线预埋套管,两管之间用 20 厚防水油膏嵌缝 屋面 屋面防水Ⅱ级设防,屋面卷材防水采用聚乙烯炳纶 装饰 内粉 腻子粉、乳胶漆 外粉 新型外墙涂料 功能分区方案 本项目社会福利 中心 设施建设内容应包括各类用房、装备及相关设施。 社会福利 中心 房屋建筑包括 孤、寡、残“三无” 老人 、 城区特殊残疾人员 和孤残儿童 生活 、室内文体活动、 医务保健 以及办公服务等 功能性用房及辅助用房。 建筑设计方案应做到各个功能分区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且有必要的分隔,以避免相互干扰。 每 个房间都设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浴设施。 残疾人用房设有无障碍设备,方便残疾人活动的扶手。 综合 楼 一层 餐厅 500平方米、康复中心 400平方米、设备用房 380平方米 、办公 室 , 仓库 110平方米,值班室 20 平方米。 综合楼 二层 ( 1)按 三人间 ( 含卫生间 ) 设置 残疾人 生活用房 27间, 每间面积 平方米,共 80床 平方米。 ( 2) 按四人间 ( 含卫生间 ) 设置孤残儿童生活用房 13间,每 29 间面积 平方米,共 50床 462平方米。 ( 3)行政辅助用房按使用面积 平方米 /床设置 (按 130 床计 ), 共 91 平方米。 ( 4)交通建筑面积 平方米。 综合 楼 三到五层 ( 1) 三~四层 按 三 人间 ( 含卫生间 ) 每层 设置 “三无” 老人生活用房 40间 ,每 间 ,共 120床。 ( 2)五层按双人间 ( 含卫生间 ) 设置“三无” 老人生活用房30间,每间 平方米,共 60床 1080 平方米。 ( 3) 五层 活动室 2 间,共计 220 平方米 ; 康复训练室 平方米。 ( 4)交通建筑面积 合计。 项目建筑功能统计表 表 42 单位:平方米 序号 名称 面积 m2 备注 1 层 综合用房 餐厅(含厨房) 500 医疗保健中心 400 值班室 20 办公室 仓库 110 设备用房 380 2 层 孤残儿童、残疾人员生活用房 130 床 孤残儿童(四人间 含卫生间 ) 462 50 床 残疾人员(三人间 含卫生间 ) 80 床 办公 室 65 1 间 管理室 26 1 间 3 层 “三无”老人居住室(三人间 含卫生间 ) 120 床 办公 室 65 1 间 30 管理室 26 1 间 4 层 “三无”老人居住室(三人间 含卫生间 ) 120 床 办公 室 65 1 间 管理室 26 1 间 5 层 综合用房 “三无”老人居住室(两人间 含卫生间 ) 1080 60 床 活动室(两间) 220 每间 110m2 康复 训练 室 办公 室 65 1 个 管理室 26 1 个 小 计 6 交通建筑面积 (按 1:4 设置 ) 门厅、走廊、楼 梯、电梯间 合 计 9454 建筑结构、材料及装修标准 按照《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JGJ12299),建筑设计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对建筑物的安全、卫生、适用等基本要求,主体建筑的立面造型、色调应符合老人个性和心理需求,开放性与封闭性相结合。 内外装修材料采用简洁、美观、实用、环保 、易清洁的中档装饰材料。 内装修:一般区域采用白色乳胶漆墙面及顶棚,吊顶采用轻钢龙骨装饰板。 房间内采用中档瓷砖地面。 门窗:一般区域外墙采用塑钢窗,防盗门;内部采用木门。 外墙装修:建筑外装修采用新型涂料,整个建筑物为白色基调,部分装饰线条为淡蓝色。 屋面:屋面采用防水保温屋面,并做有组织排水;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 框架结构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 370厚外墙内抹建筑保温 31 隔热材料,以确保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 建筑防火要求 建筑设计中要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 对出口、消防通道、疏散楼梯等必须以规范为基准布置。 所有的材料和建筑配件均应符合防火规范耐火指标的要求。 并按防火规范规定配置消火栓和其它灭火装置。 根据国家最新抗震规范 GB5001 12020附表确定,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按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 的规定,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抗震设计。 基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